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凤回巢 >

第164节

凤回巢-第164节

小说: 凤回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夫人目光一闪,淡淡问道:“如果我告诉你,将来爵位会落在长房,由行哥儿继承。你嫁给行哥儿,数年后就会是一品诰命,正经的定北侯夫人,你还会这么想吗?”

第二百四十章 心思(四)

    姚若竹到底城府不深,骤然听到这些,错愕得说不出话来。

    太夫人缓缓说道:“你不必着急,不妨仔细想上一想,再回答我。”说完,微微闭上眼睛。

    屋子里陡然安静下来。

    姚若竹怔忪了片刻,终于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姑祖母,我在顾家住了这么多年,早已将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姚若竹看着太夫人,一脸真挚诚恳:“姑祖母选中了行表哥继承家业,定然是看中了行表哥品行出众,我既为行表哥高兴,也为姑祖母高兴。”

    “只是,我自知自己的身份,本就不足以匹配顾家长孙。将来行表哥要袭爵,我就更没这个资格嫁到顾家了。”

    “今日是姑祖母疼我,才会将这些话如实相告。我也多谢姑祖母的偏疼关爱。我还是原先的想法,并未动摇。”

    太夫人从听到姚若竹第一句话开始,便睁开了眼。

    待听到最后一句,太夫人的神色有些动容:“竹姐儿,你真的是这么想的?以后不会后悔?”

    姚若竹毫不迟疑地答道:“是,我已经想清楚了。日后不管行表哥娶了哪一位府上的闺秀,我都会为行表哥高兴,绝不会后悔!”

    太夫人眼中有了笑意,轻叹一声道:“不瞒你说,我心中早有合意的人选,已经找了官媒私下去探口风。只是,在没得到女方的回应前,没打算吭声罢了。”

    姚若竹又是一怔。

    既是如此,太夫人为何还要问她这些?莫非是想试探她?

    “我确实有试探你的意思。”太夫人坦然承认:“不过,如果你真的想嫁给行哥儿,我自然会令你如愿以偿。”

    姚若竹心中一阵感动,低声道:“姑祖母,你待我真好。”

    如果顾谨行只是顾家的庶长孙,她还勉强配得上。

    可顾谨行被选为内定的家业继承人,亲事就得往高门大户里挑了。人丁单薄的姚家,实在不是什么好选择。

    好在她没有对顾谨行生出男女之情,也没有攀高枝的心思。

    姚若竹心思坦然,看着太夫人的目光也格外坦荡。

    太夫人心中颇为快慰,笑着说道:“我一手养大的姑娘,到底性子还是随了我。一个人只要心正,就不会心生歪念,走的也是正途。”

    “你现在还小,过了年也才十四。既是没这份心思,姑祖母日后一定为你择一门好亲事。”

    姚若竹羞红着脸,轻声说了句:“谢谢姑祖母。”

    似乎还想说什么,嘴唇动了动,到底还是没张口,很快将头垂了下去。

    ……

    隔日,顾莞宁便知道了太夫人和姚若竹这番对话。

    “姚表妹,你真的对大哥从无绮念么?”顾莞宁低声笑着打趣:“其实,你做我的大嫂,也挺好的。”

    姚若竹笑嗔道:“你就别拿我开心了。我在侯府寄住多年,姑祖母一直待我如嫡亲的孙女一般。能得姑祖母这般照顾,已经是我的福气。我岂能再生出不该有的奢望来。”

    顾莞宁淡淡一笑,若有所指地说道:“姚表妹心怀感恩,心中清明,行事自有分寸。不过,不是所有人都像姚表妹这样懂得惜恩感恩的。”

    譬如说吴莲香。

    在侯府住了几年,心早已大了起来,甚至将顾谨行视为己有。吴氏要送她回吴家,只怕她已经生出了怨怼之心。

    再譬如沈青岚,见识了侯府荣华,便生出贪恋。

    人心一旦扭曲,都变得无比丑陋。

    姚若竹聪慧细心,自是听出了顾莞宁的话外之意,低声道:“大伯母说了要将吴表姐送回吴家过年。如今已经进了腊月,离过年不过是二十多日的时间。只要她回了吴家,想来也翻不出什么风浪来。”

    顾莞宁对吴莲香没有半分好感,也没有多提她的兴致,随意地点点头。然后冷不丁地问了句:“姚表妹,你对大哥没有男女之情,是不是因为你心中已经有了中意的人?”

    姚若竹:“……”

    猝不及防之下,姚若竹陡然红了俏脸,又羞又窘。

    顾莞宁也是随口试探,没想到姚若竹竟是这等反应,不由得大为意外:“你真的有了心仪的少年郎?”

    “没有没有。”姚若竹总算回过神来,慌忙否认:“真的没有!”

    “瞧瞧你,脸红成这样,说没有谁会相信。”顾莞宁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这儿又没有别人,只有我们两个。你有什么可害臊的。悄悄告诉我,我正好替你参详一下,看看这个人是否良配。”

    姚若竹依旧一个劲地摇头:“没有的事,你就别说了。”

    那副局促慌乱的样子,分明是被说中了心事。

    只是,姚若竹拒不肯说,顾莞宁也不好逼着她张口,只得笑着放过了她:“罢了,你不说就算了。日后想说再说给我听好了。”

    姚若竹不知想到了什么,眼中闪过一丝黯然。

    顾莞宁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丝异样,心里不由得暗暗奇怪。

    少女情窦初开,悄悄有了恋慕的少年,也算不得什么。姚若竹怎么会是这般反应?

    难道,她喜欢了不该喜欢的人?

    没等顾莞宁细想,姚若竹便打起精神,将话题扯了开去:“宁表姐,你一直照顾姑祖母,已经连着三个月都没上女学了。眼下姑祖母的身子一日一日地好了,你是不是也该去女学上课了?”

    顾莞宁随意地笑了一笑:“等过了年再说吧!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祖母这一场病,着实伤了元气,得长期静养才行。祖母的病一日没痊愈,我总是于心不安。哪里还有心思上课。”

    女学里的课程,对她来说,学与不学,其实都没什么影响。

    正说着话,琳琅悄步走了进来。

    顾莞宁见琳琅蹙着眉头,心里一个咯噔:“琳琅,出什么事了?”

    琳琅迅速地瞄了姚若竹一眼。

    姚若竹立刻笑盈盈地起身道:“我先去陪姑祖母了。”

    顾莞宁也没和她客套,待姚若竹走了之后,张口追问琳琅:“到底是什么事?”

第二百四十一章 口信

    “小姐,太孙身边的穆侍卫来了。”

    琳琅低声禀报:“奴婢让人将他领到了依柳院里,到底是什么事,奴婢也不清楚。还是由小姐亲自问他吧!”

    穆韬怎么会忽然来了?!

    顾莞宁微微一惊。

    穆韬是太孙的侍卫统领,深得太孙器重。平日在他身边伺候,几乎不离左右。今日特意到定北侯府来,一定是有很重要的事。

    顾莞宁很快站起身来:“我这就过去。”

    依柳院离正和堂本就不远,顾莞宁又刻意加快脚步,很快便到了依柳院。

    穆韬被领着到了正厅里等候,见了顾莞宁,立刻恭敬地上前行礼:“穆韬见过顾二小姐。”

    身为太孙心腹,穆韬很清楚顾莞宁在太孙心目中的地位,自然不敢有半点怠慢。

    顾莞宁对穆韬也格外客气几分:“穆侍卫不必多礼,今日到府中来,不知有什么事?”

    穆韬咳嗽一声,却没说话。

    顾莞宁冲琳琅使了个眼色,琳琅顿时心领神会,领着丫鬟们齐齐退了出去。然后独自守在门外。

    穆韬这才压低了声音说道:“小的今日奉了太孙殿下的命令,前来给顾二小姐送口信。殿下说,如果顾二小姐听闻他生病的事,不必惊慌。”

    顾莞宁:“……”

    顾莞宁眉头深深地蹙了起来。

    这话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听闻他生病不必惊慌?

    难道,他的病症真的别有内情?

    顾莞宁心念电转,张口问道:“太孙殿下只让你带了这么一句话吗?还有没有别的?”

    穆韬脸上没什么多余的表情:“殿下还说,就算他病倒不起,顾二小姐也无需登门探望。”

    顾莞宁:“……”

    顾莞宁心里此时的感觉,真是一言难尽。只能再一次感叹自己当年真是迟钝。和他夫妻四年,眼中所见到的,却流于表面十分肤浅。

    真正的太孙,心性如何还不好说,至少在“厚颜”的程度上,一般人是远远不及。

    顾莞宁定定心神才说道:“行了,殿下要说的话,我都知道了。”

    穆韬将口信带到,便行礼告退:“小的还要赶回去复命,就此告辞。”

    顾莞宁叫了琳琅进来,说道:“琳琅,你代我送穆侍卫出府。”

    顾莞宁身边的几个丫鬟里,最沉默少言的是珊瑚,其次就是琳琅了。琳琅沉静细心行事沉稳,在众丫鬟里无人能及。

    穆韬跟在琳琅身后,目光偶尔掠过她纤细苗条的身影和秀丽文静的侧脸,还有微微翘起的嘴角,很快就将目光又移开了。

    两人并未说话。

    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定北侯府门口。

    穆韬停下脚步,颇为有礼地道谢:“多谢琳琅姑娘相送。”

    琳琅微微一笑:“穆侍卫不必客气。”

    待穆韬上了马,琳琅才福了一福,转身回了侯府。

    穆韬忍不住看了琳琅的背影一眼,然后才勒紧缰绳,策马回了太子府复命。

    ……

    太孙身体较常人虚弱,不宜练武,每逢上书房武学这一日,他便待在太子府里。有时读书作画,有时下棋,有时会领着巧手的工匠做些新鲜奇巧的物件打发时间。

    太子妃对太孙十分宠溺,见太孙对此感兴趣,特意从民间寻了几个能工巧匠养在太子府里。

    会飞的木鸟,便是太孙和工匠们研制了许久才做出来的。

    虽然飞不高也飞不远,也足以令人惊奇了。

    太子曾经训斥过几回:“身为太孙,你应该潜心学习的东西多的是,怎么可以沉迷于这些奇巧之道。玩物丧志的道理,你不会不懂吧!”

    面对太子疾声厉色的训斥,太孙不慌不忙地拱手应道:“请父王息怒。儿臣早已将该学的课业都学完了,有了闲暇的时间,才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就像父王闲来学着炼丹一样,虽然没什么大用处,却令身心愉悦。”

    太子:“……”

    太子被怼得无话可说,悻悻地拂袖而去。

    之后,便再也没说过此类的话了。

    太孙自昨日从普济寺回来之后,心情一直颇佳。特意召了府里的能工巧匠来,研究着做一副弓箭。

    工匠们早已习惯了太孙的兴之所至,其中一个颇受器重的宋工匠大着胆子笑道:“请恕小的冒昧多嘴,殿下从不练武,要弓箭有何用处?”

    太孙扬起唇角,笑了一笑:“做弓箭,我自有用处。用料倒不必太过考究,结实耐用即可。只是,我要的弓箭,一来要省力,适合臂力较弱的女子使用。二来射程要远胜过普通弓箭。”

    原来是要送人!

    几个工匠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露出了然的笑容。

    宋工匠笑道:“殿下放心,小的进府之前,专门替人制过弓箭。别的不敢说,做一副好弓箭倒是不费什么功夫。”

    太孙含笑道:“既是如此,那就有劳宋工匠教我如何做弓箭,我要亲手做一副。”

    要送给心上人,当然是亲手做的最有诚意。

    太孙对定北侯府二小姐的青睐,在府中也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太孙要亲自做弓箭,肯定是打算送给顾莞宁。

    另一个陶工匠笑着凑趣:“女子大多喜欢衣料首饰金银玉器,没想到顾二小姐的喜好倒是与众不同,竟然喜好拉弓射箭。”

    “顾二小姐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略显肉麻浮夸的称赞,听在太孙的耳中,却觉得异常顺耳。

    怪不得人人都喜欢逢迎拍马的小人……当然了,这几个工匠心性淳朴说话耿直,说的也都是实话,和那些小人不可相提并论。

    小贵子走了进来,低声禀报:“启禀殿下,穆侍卫回来了。”

    太孙眼中闪过一丝喜悦,示意几个工匠自行琢磨,便起身去了书房。

    穆韬一五一十地将此行的经过道来:“……属下已经将殿下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顾二小姐了。”

    太孙哦了一声,眼中闪过一丝促狭希冀期待的光芒:“那她是什么反应?”

    穆韬仔细回想了一下,然后如实答道:“面无表情,没什么特别的反应。”

    太孙:“……”

第二百四十二章 风波(一)

    时间一晃,便是数日过去。

    到了年底,正是侯府最忙碌的时候。

    田庄的庄头要将一年的收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