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老兵不死 >

第52节

老兵不死-第52节

小说: 老兵不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给这位班长上上课了,怎么能自惭形秽呢?炊事兵也是兵!炊事兵也是最辛苦的!”

    “我们都爱看炊事兵,炊事兵最可爱了。”

    “真是一位朴实的老班长啊,我觉得他并不是看不起自己的职业,而是默默奉献惯了。”

    “哎,军人呐,什么时候你们能主动一点,学会索取呢?为什么要这么低调?!”

0097 价值所在

    0097 价值所在

    没有让众网友们失望,王亮开启了教育批评模式,语重心长地向着老班长“开火”。

    “我的班长同志,炊事员可不仅仅是一个烧火做饭的角色,你觉得没有什么好报道的可我却不这么认为。恰恰相反,我觉得炊事兵是最值得报道最值得称赞的。”

    这话一说出来,炊事班的战士们都停下了手头里的活,静静地看着王亮

    他们想听听,炊事兵到底哪里值得称赞。

    评论区。

    “坐等老首长开课。”

    “哎,我发现喜欢上这位老同志的直播了怎么破?好怕这演训结束啊!老同志能否长期驻扎军营,多多为我们讲述军营的故事?”

    “马扎已经备好,请开始您的演讲。”

    “老炊事兵路过,看看老首长是怎么评价我们的,期待中。”

    王亮:“咱们先说炊事员的日常吧,部队起床的时间是早上六点二十左右,因为炊事员要在战士们早操结束之前把早餐做好,所以战士们需要提前一个小时起床做饭。一个连队也就有两到三个炊事员,而正是这两三个人负责整个连队上百名战士的一日三餐。想想这个工作量就知道有多辛苦。你们说这值得称赞吗?”

    评论区纷纷响应。

    “值得!”

    “辛苦啦炊事班的同志们!为你们打call!”

    “一针见血,说到点子上去了。我当炊事兵那两年就没有睡过懒觉!不过我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能看到战友吃饱吃好,我很开心,很满足,很自豪!”

    班长和战士们均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这些他们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实在是觉得没什么。

    王亮要讲的远不仅这些,只见他继续道:“无论是连队还是中队,炊事员也要参加日常的训练,因为在战时,他们也是战斗员,也是一名战士!等到该做饭的时候再去做饭,很多连队因为哨位紧张,炊事班的战士需要每天晚上补一班哨。你们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什么好值得采访的吗?”

    “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战备、聚餐、拉练等活动,炊事班的战士们更是要忙得不可开交。老头子我在部队里面待了几十年了,记得曾经有一位炊事班的班长告诉我,一次任务,他们三个人负责近千人的饭菜,一整天的时间,就没有停下来过。那时候没有还没有装备和面机,战士和面和到胳膊抬不起来,蒸馒头、蒸米饭、炒饭、装车,都是些累活,有的时候需要从早上忙活到晚上。真的是不容易!”

    “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一点都不辛苦。”

    “我们愿意站在飒爽英姿的战友身后默默付出!”

    炊事班的战士有极大的共鸣感,王亮讲的这些东西很真实,就是他们日常工作的状态。

    或许刚到炊事班的时候还不太适应,觉得很累很辛苦。

    但在一段时间之后,他们融入进了这个集体,融入进了这个大家庭,知道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一切的付出和辛劳都是快乐的。

    评论区一片好评,均是为炊事兵点赞打call。

    “当好一名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好一名炊事员更不容易,不要以为拿着菜刀和勺子的人就不能上战场了,如果前线的战士没有吃饱,哪里有力气去同敌人战斗?这不仅部队如此,在社会上也有很多默默奉献的人,清洁工人、爱心护工、铁路检修员、一线公安干警。。。。。。”

    说完,王亮便撸起袖子开始拣活干。

    光说不干假把式,他来到炊事班可不仅仅是来扯嘴皮子的,更重要的任务是帮厨!

    洗干净手,戴上口罩和围裙,看上去十分专业。

    “难不成老首长还会切菜做饭?”

    “我看够呛,这可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大佬啊,再怎么说也是玩枪的手,老人家肯定是想给炊事班的战士们打个样,鼓鼓劲。”

    “恩,让我们一起为老首长加油吧!”

    “不管怎么样,我就是老同志的脑残粉了,无条件支持老人家!”

    看到画面里王亮的动作,评论区再次沸腾了起来,这是要做饭的节奏吗?

    老首长会做饭?

    打死都不信。

    只见王亮抄起一颗洋葱,纵切后再去外皮。

    嚓嚓嚓嚓嚓

    对切完成之后王亮便将洋葱正放在砧板上进行细细的纵切。除了第一刀跟最末一刀是片状的。

    其余均是丝状。

    “这个切洋葱啊,最怕的就是辣眼睛,切洋葱之前可以先把它放到冰柜里冷藏上几分钟,刺激性气味就会挥发得少一些,再切的时候就不会流泪了。”仅仅几秒的时间王亮就切完了一颗洋葱,拿起第二颗的同时还不忘推广自己的经验。

    但当王亮看到众人一脸惊讶的表情的时候,不由得愣了:“你们干啥呢?快到吃饭的点了,赶紧干活啊!”

    “是!”

    班长和战士们这才缓过神来,继续手头上的工作。

    刚刚王亮露的这一手太让他们感到惊讶了,太厉害了!

    这切洋葱的速度丝毫不逊色于他们这些老手啊!

    评论区。

    “这刀法,太6了!”

    “我敢打赌,老首长在抗战的时候肯定没少违反纪律,他这一手绝活指定是在被发配到炊事班的时候练就的。”

    “我在炊事班干了五年,不得不承认,无论是速度还是刀工,比我都要厉害!”

    “在下星级酒店二厨,自愧不如,自此决定闭关修炼。”

    对于王亮来讲,切菜做饭,这实在是太熟悉和简单的事情了。

    以前打仗的时候战士们都忙得不可开交,他这个指挥员部署完任务之后便跑到炊事班去帮厨,一来二去功夫也就练出来了。

    嗤嗤嗤嗤

    咚咚咚咚

    笃笃笃笃

    当当当当

    王亮的切菜模式算是开启了,切完洋葱切土豆,切完土豆切番茄,换刀切猪肉、牛肉、鱼肉。。。。。。

    根本就停不下来。

    列兵见这位首长一点架子都没有,也放开了,鼓起勇气问道:“首长,您能给我们讲讲革命军人励志的故事吗?”

    “当然可以。”

    王亮乐了,这有什么,自己这里的故事多着呢,不讲出来真的就烂到肚子里了。

    王亮的大脑在检索着,看看哪一个故事适合这些炊事兵们,能够激励他们。

    突然,灵光一闪。

    有了想法,就是它了!

0098 三个炊事兵的故事

    0098 三个炊事兵的故事

    “老兵出品,必属精品!”

    “在《找到你》上讲的那些故事就很不错,希望带有一点军事色彩。”

    “前排围观。”

    “顶起来!”

    “好期待!”

    王亮:“我要讲的这个故事发生在朱日和举行的“跨越”演习中,那时演习已经进入到d阶段。”

    2017年7月30日上午9时,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最高首长亲自检阅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

    一时间,朱日和便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地方。

    而作为中国陆军第一蓝军旅旅长的满广志在扮演蓝军的几年“表演生涯”中,演出了狡猾和凶狠,让演对手戏的红军,非常难堪。

    经过新闻的报道,一时间也是火遍大江南北。

    所以一听到朱日和和满广志这几个字眼评论区炸了。

    “朱日和?打进朱日和,活捉满广志!”

    “活捉满广志,解放朱日和!”

    “什么什么?朱日和是谁?满广志又是谁?这些梗我怎么都没有听过?求科普啊!带我上车!”

    “满广志是谁?大家为什么都要活捉他?”

    “666666”

    炊事班的战士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故事,他们充满了期待。

    作为炊事兵,光是做饭就忙得不亦乐乎,所以在演习中他们少有机会露脸。

    现在听听故事解解渴也是极好的。

    紧接着,大伙被王亮带入到了故事之中。

    红军军营。

    正在执行跨越2015朱日和c演习的第二十三集团军某摩步旅炊事班接到了一项特殊的任务。。。。。。

    朱日和毕竟是蓝军的地盘,参演的红军部队一进入到收拢地域就遭到了蓝军的频繁袭扰,为了能让在敌方区域潜伏的战士长期坚守,上级决定一定要把热饭送上去。

    少校来到炊事班,此刻班长老伍正在忙活着整理装备。

    “老伍。”

    “到!”

    少校把情况简单地给老伍介绍了一下:“刚才有一个任务,咱们一个班的兄弟在前方潜伏已经两天时间了,没有吃上热食,需要你们炊事班做点饭菜,派几个战士送上去。”

    老伍想了想,道:“那咱们就做一个红烧鸡块和豆角炒肉,还可以再带点水果过去。”

    少校点了点头,叮嘱道:“多放点肉,迅速去做吧。”

    “好。”

    “弟兄们,来任务,抓紧时间做饭!”

    老伍兴奋地扎入到临时厨房,这已经是他军旅生涯的第十六个年头。

    到年底他就要转业了,这是他参加的最后一场演习,所以他格外珍惜。

    灶火一开,热油下锅,重复颠勺。

    没过几分钟热乎乎的饭菜便出炉了。

    老伍挑选了两名战士同自己共同执行这次的任务,临出发前,他帮助战士装备背囊。

    “准备好了没有?”

    “好了!”

    “出发!”

    老伍有十六年的军龄,但是走进朱日和,来到如此逼真的战场,这还真的是他的头一次。

    草原上刮着五六级的大风,行进异常艰难,顶着风行进了半个小时,下士王成的体能就有些不支了。

    老伍毫不犹豫地接过了王成的背囊,承担起了四十斤的负重。

    红军初来乍到,不熟悉地形,为了防止暴露,老伍三人不得不绕道转入一条干涸的河谷行进。

    就在这时,几辆突然驶过的汽车引起了他们的高度警惕,三人连忙就地隐蔽。

    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穿行,任何的风吹草动就会导致暴露,都会让他们惊出一身冷汗。

    躲避过车队之后三人继续行进。

    不断的迂回穿插,将近两个小时过去了,才行进了不过一半的路程。

    都累得够呛,老伍示意原地补水休息。

    除了老伍和王成,另一名战士叫刘宁宁,他是一名大学生士兵。

    刘宁宁原本以为解放军部队里面的炊事员同外军炊事员一样,就是简简单单当一名厨师,除了做饭没有额外的任务。

    但是来到部队之后,他发现自己错了,解放军的炊事员除了做饭,连队里面训练都得参加。

    炊事员比普通战士身上的担子更重,需要做的更多。

    既来之则安之,没办法,自己选的路咬着牙也要坚持走下去。

    莽莽草原,夜幕低沉,天渐渐地黑了下来。

    为了保证饭菜的温度,三个人在短暂的休息之后不得不再次踏上了征途。

    但蓝军长久驻扎在此,布置的防线铁桶一般密不透风。

    在呼啸的草原大风中,历经四个多小时的反复迂回、穿插,路遇六次险情,三名炊事兵终于成功突破了蓝军的三道警戒线,让战友吃上了热气腾腾的饭菜!

    三名炊事兵轻描淡写地穿越火线,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但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在返回途中,三人无意中闯入蓝军秘密集结地。

    蓝军哨兵发现敌人入侵并迅速开火。

    砰砰砰

    砰砰砰

    “谁让你们开枪的!”

    “报告,我们发现了红军的奸细!”

    “这简直就是胡闹!”

    “赶紧通知部队转移!红军发现我们了!”

    在跟蓝军的哨兵短暂战斗之后,老伍三人打光所有子弹,拉响手雷宣告阵亡……

    而正是因为他们的误打误撞,戏剧性地把蓝军全部给灭掉了。

    原来该部蓝军是执行伏击红军任务,因为三名炊事兵的闯入而贸然开火导致位置暴露,继而红军展开空袭,该蓝军部队被演习导演部判退出战场。

    由此,当年红军部队在朱日和战场上的最大胜利诞生了。

    故事讲到这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