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老兵不死 >

第173节

老兵不死-第173节

小说: 老兵不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亮笑得像个孩子:“不过我想他应该不会忘记我这个救命恩人的~当时如果不是我,他已经死了。”

    观众们被王亮搞得哭笑不得,心里暗暗叫爽。

    痛快啊!

    对待侵略者,就得玩点狠的。

    刺杀事件过了整整两周,案件毫无进展,六个刺客就这样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无论日本宪兵和汪伪当局怎么折腾,结果还是一无所获。

    “我知道,大家现在关心的应该是那个脾气像张飞但不乏爱国之志的麻克敌后来怎么样了,对吧?”

    很多观众连连点头,是的,进入录制大厅前手机已经寄存了,不然他们一定要百度一下麻克敌,看看这位军统英雄最后的结局如何。

    王亮继续介绍道:“麻克敌在刺杀完天皇特使后并没有出城,而是在一个月后又谋划了一起行刺大汉奸的行动,目标是汪伪华北准备银行总裁汪时。”

    麻克敌一行人刺杀汪时是采取翻墙而入的方法,结果在翻越第二道院墙的时候被汪时的警卫人员发现,双方发生枪战。

    见行动暴露,人员出现伤亡,麻克敌当即下令迅速撤离。

    “就是因为这次不成功的行动,麻克敌彻底暴露在了日本人的面前。”王亮叹了一口气。

    原来在日本特使被刺杀大半个月后,一个名叫马元凯的大盗在持枪抢劫时被抓了。

    在审讯中,大盗马元凯主动承认是他刺杀了日本特使。

    这下汪伪警察局可算是松了一口气,迫于日军方面的压力,马元凯的自首为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于是当局迅速将审讯口供交给了日本当局。

    王亮道:“日本人不是傻子,他们察觉出马元凯的供词和整个作案的过程有很多出入。”

    “而且刺杀两名特使的作案手法十分专业,不像是一般蟊贼所为。但迫于军部的压力,日本宪兵方面也只得认同马元凯就是凶手。”

    虽然表面上认同,但华北日军特务方面一直没有放松对于真凶的侦察工作,而且把重点目标锁定在了军统身上。

    华北日军特务方面觉得这场刺杀非常像军统的手笔。

    在这个风声正紧的关头,麻克敌等人又出来搞刺杀,无疑是引起了日伪方面的注意。

0337 这便是身处那个年代的军统特工

    0337 这便是身处那个年代的军统特工

    “在刺杀汪伪华北准备银行总裁汪时未遂的现场,日本宪兵队的痕迹专家发现了重要线索。。。。。。”王亮道。

    麻克敌和战友使用的是驳壳枪,一共开了七枪,现场留下了弹头一枚,弹壳七个。

    而在日本天皇特使刺杀案中,凶手使用的也是驳壳枪。

    一直对于两名天皇特使刺杀案怀有疑虑的汪伪当局怀疑两起案件存在关联,便责令痕迹专家对本次现场勘察所的来的弹头进行比对分析。

    很快,比对的结果就出来了,现场留下的弹壳与刺杀特使现场发现的弹壳中的两枚完全一致,于是日军判断此案是同一伙人所为。

    王亮惋惜道:“随即日伪当局加大了搜捕力度,再加上有叛徒的出卖。。。。。。。”

    天皇特使遇刺案发生之后,日本华北特务机关长茂川派裴级三出动调查。

    考虑到观众们对裴级三这个人不太熟悉,王亮介绍道:“裴级三原本是军阀吴俊升的部下。在中原大战期间戴笠到北平活动的时感到军统在北方的力量过于薄弱,所以大力吸收人手,意图扩大在华北的实力。”

    “当时吴俊升的儿子吴泰勋和戴笠是酒肉朋友,吴泰勋在军统挂名少将,所以戴笠就让他推荐一些出身北方的人员。随后,吴泰勋介绍了裴级三等人加入军统。”

    “裴级三一路青云直上,没过多久就当上了军统天津站站长。后来因为王天木叛变,裴级三被日军宪兵抓捕,马上叛变投敌。叛变后的裴级三因为熟悉军统内部情况,给军统华北组织带来了极大的破坏,罪行累累。”

    在得到日本主子的命令后,已经决定死心塌地当汉奸的裴级三便指挥特务在北平拉网搜捕军统特工。

    军统北平站站长刘文修,也就是麻克敌的上司,因为麻痹大意,觉得特使刺杀案已经过去了,放松了警惕,不合时宜地公开外出。

    结果在电车上被裴级三的手下认出并捕获。

    在狱中刘文修不堪酷刑折磨而被迫叛变,裴级三通过刘修文的供词抓获了负责交通的军统特工任国伦。

    任国伦被捕后也随即叛变,一根导火索由此被点燃,参加刺杀日本天皇特使行动的军统特工人员陆续被捕。

    先后被捕的有军统华北区区长薄有凌,军统第一行动组成员麻克敌、邱国丰,第二行动组组长周良辅,第一情报组组长张清江,组员张承福、金琅、刘心一等。

    军统在北平的特工人员损失大半,几乎陷入到瘫痪状态。

    王亮道:“讲到这里,或许有人提出疑问了。先前的蟊贼马元凯为什么会主动承认是自己刺杀的日本天皇特使呢?”

    “日伪当局也想从中找出答案,难不成马元凯还同军统有关联?”

    其实事情并不复杂,在监狱里马元凯遭受到了日军的严刑拷打好和残酷拷问,他深知自己必死无疑,却又心有不甘。

    为了能够被后世记住,他索性自称是刺杀两名特使的杀手,这无疑同急于破案的汪伪警察局一拍即合,炮制了假的口供。

    在滚滚历史洪流中,马元凯注定还是被湮没的。

    王亮道:“咱们先不讨论其他人,就说说麻克敌吧。麻克敌,枪法好,胆量大,但最大的缺点是不够冷静,急于立功。一名合格的特工,光有高涨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更要有对于充分把握形势和清晰的逻辑分析能力。”

    王亮清楚地记得,在高月保、乘兼悦郎两特使被刺杀后,汪伪当局理所当然要进行大搜捕,全面封锁北平城。

    当时的北平大街小巷所有路口,都有宪兵特务把守了,并且要检查良民证。宪兵特务们随时随地都会闯进居民家中,翻箱倒柜地搜查刺客。

    甚至连地板、土炕都要拆开搜索。

    许多无辜的居民被逮捕,还遭受酷刑。

    一个礼拜之后,才允许居民进出城门。

    王亮和兄弟们也就是借这个机会迅速脱身的,在特工生存法则里,离开北平是最理智的作法。

    但麻克敌因功受到军统局本部的褒奖,备受鼓舞,坚持要留在北平城内继续为党国建功立业,于是便住在了北海后海他哥哥的家里,渴望再立新功。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麻克敌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说到这里,王亮不由得黯然伤神。

    那是一个与自己同时代的人啊。

    几十年过去了,王亮仍然能够记得麻克敌的模样和声音,身上虽然有一股匪气,但在那个充斥着日伪恐怖气息的年代,他敢同日伪当局对着干。

    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日军对麻克敌的诉状,除了1940年11月29日刺杀日本天皇特使的事件之外,诉状中还提到他们在通州兵变中针对日本平民的虐杀、强奸、抢劫等罪名。

    当然,这些都是由日本人编造出来的,都是子虚乌有的。

    随后北平日本宪兵队特别搜查班接手了这个案子,并对麻克敌进行了残酷的审讯。

    连续被折磨了一个星期后,麻克敌供认了刺杀的经过,并交代了抛弃枪支的地点北海公园的湖中。

    十二月份,隆冬,湖水冰冷刺骨。

    日军花大价钱雇佣苦力下水摸寻枪支未果,随后意识到麻克敌是在耍他们,丧心病狂的日军再次对麻克敌进行拷打询问。

    最终在其家中的墙壁缝隙中起获了那把驳壳枪。

    经过验证,发现的那把驳壳枪发射的子弹和高月保肠内子弹的旋孔一致,成为定案的重要证据。

    不久,在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召开的军法会议上,判处麻克敌等人死刑。

    1941年2月15日麻克敌被枪杀于天桥刑场。

    讲到这里,便是故事的结束。

    王亮不由得立正,向这几位牺牲的中**人敬礼。

    这便是那个年代的军统特工,他们是一群有志青年,他们不甘愿接受日本侵略者的奴役和压迫,他们有胆量有魄力同日本人做斗争。

    哪怕最后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

0338 约定好的直播

    0338 约定好的直播

    “请记住他们的名字,军统华北区区长薄有凌,军统第一行动组成员麻克敌、邱国丰,第二行动组组长周良辅,第一情报组组长张清江,组员张承福、金琅、刘心一。。。。。。”

    “这便是那年,我的,我们的故事。。。。。。”

    王亮的故事讲完了,现场掌声久经不息。

    或许,等这一期的节目播出,会对无数人的思想产生极大的冲击。

    军统,一个让人听了后毛骨悚然的名字。

    殊不知,在抗日战争时期,它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又有多少仁人志士壮烈牺牲而不为后人所知呢?

    在得知麻克敌被捕入狱消息的时候另有任务在身王亮已经到苏联了,即便是想营救也是无能为力。

    特工,一点点的疏忽大意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这是他们一开始加入到这个行当里就知道的。

    这么危险,他们还是选择了这条路,只因为他们爱这个国家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纵观刺杀日本天皇特使的惊天一击,虽然改变不了中日的总体实力对比,但无疑让骄横的日军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让北平人让中国人看到了希望。

    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无数的抗日爱国志士相继倒下了,又有无数的抗日爱国志士站起来了,他们与日军进行着顽强的抵抗。

    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王亮突然想起了些什么,道:“哦,我再补充一点。在日本投降后。军统方面找到了当年负责麻景贺等人审讯和行刑的日本军官,后得知麻克敌等烈士的尸骨被埋在天桥刑场的乱坟中。”

    “军统派人进行挖掘,挖出了一堆又一堆,当时的水平根本无法进行辨认。只能把烈士们葬在一起,立了一块墓碑。”

    “麻克敌的妻子白鸿珍,在丈夫被处死后,回到冀省保市的娘家居住。日本投降后返回北平,军统方面安排居住。1946年春,戴笠到北平,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军统庆功大会,表彰并追悼为抗战而死的军统人员,并要求烈士家属参加,白鸿珍参加了大会。白鸿珍后来被安排在军统北平站当收发员,后去了台省。”

    历史是复杂的,推云拨雾,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相。

    王亮把能说的都说了,他的目的不在于给军统洗地,而是想把在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英烈让后来人知晓。

    不管他们的信仰如何,至少他们为祖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录制结束,回到家的王亮打开了直播。

    主要有两项议程,一是对今天的《中国故事大会》进行一个推广宣传,这是李展秋的请求,参加节目多了,王亮也明白了这样一个套路。

    另一件事情便是最新一期的《国家英雄》在昨天晚上的黄金档播出了,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第一位师职军官、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第二位师职军官、请记住这支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41军121师。。。。。。

    随着这一个又一个的片段经过剪辑整理播放出来,引起了极大的震撼。

    一个又一个解放军高级军官倒在自卫反击战的战场上,却不被人知晓。

    广大观众们一时间竟无语凝噎,除了“震撼”真的想不出用别的什么词来形容更加合适。

    中国人民解放军41军121师,从师政治部副主任到后勤部部长再到团长、团副政委、团政治处主任、团参谋长、副团长均壮烈牺牲!

    中国人民解放军41军121师361团,团长、副政委、团政治处主任、团参谋长均壮烈牺牲!

    尘封的历史被打开,尘埃散去,留给后人的,是震撼。

    一时间,网上一片又一片的热议。

    也有不少网友私信王亮,想要了解更多的情况。

    考虑到是这种情况,王亮便决定近特意开次直播,解答下网友们的疑问,这是早就约定好了的。

    评论区,直播开始多没有多久就有上万条评论在滚动。

    “向前辈们致意崇高的敬意!”

    “永远不要忘记这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

    “如果他们没有牺牲,他们会有光明的前途,他们的家人也不会悲伤和痛苦一辈子。致敬!”

    “奋勇杀敌好男儿,家国情怀魂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