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老兵不死 >

第165节

老兵不死-第165节

小说: 老兵不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家祖祖辈辈都是受苦受难的贫苦农民。

    在解放前,地主剥削他们家,乡长、保长、甲长骑在他们的头上作威作福。

    黄家那仅有的几亩田地被迫典当,一家人少食无穿,那日子,叫一个苦。

    一九四二年的旱灾,黄家的几个孩子都饿困在床上,连动弹的力气都没了。

    一九四九年,家里没有可以吃的东西,黄继光就到河沟里捞虾子,恰好碰到甲长的一条毛狗被人打死在河沟里。

    甲长不分青红皂白就一口咬定是黄继光打死的,叫他背死狗游街,还要黄家出钱给狗买棺材、做道场。

    后来,解放了,农民翻了身,分了土地安了家,日子过得也有了盼头。

    那盼头,是没有挨过饿受过饥吃过苦的人体会不了的。

    黄继光要捍卫,捍卫住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哪怕那代价是付出生命。

    王亮道:“美军中也出现过黄继光这样的人物。美军士兵用身体压住了手榴弹,挽救了战友。但这样的事情,不仅没有遭到美国民众的怀疑,反而收到了来自官方和民间的褒扬。中国人啊,中国人的劣根性啊。”

    话王亮不想说的太难听,中国人的劣根性根深蒂固,如同x改不了吃屎。

    说这些也不是标榜宣扬美国,只是想让大家看看到底和人家差在哪里了。

    “走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某部的大院,距离院门不远处有一座三层小楼,二层的最里面的宿舍门上,挂着一块牌子,黄继光班。”

    “黄继光就生活在那里。他的床铺和其他士兵一样,整洁的白色床单,被子叠成豆腐块,一点褶皱都没有。”

    “唯一能看出区别的是,他床头的武装腰带,与其他枕头前的不一样,他的是棕色老款的,其他士兵则是黑色新款。”

    晚上,那座小楼的全部士兵都要在楼下的小操场集合,点名并点评一天的训练生活。

    连队指导员第一个呼点:“黄继光”

    “到!!!”响亮的回应声划破夜空。

    那是全连上百名战士一起回答的。

    到了睡觉的时间,班里的战士会为这位战友打开床铺,等到了第二天的早上,战士会帮他把床铺整理好。

    王亮回想道:“整理黄继光烈士的铺位,对于战士来说是一种荣耀,一般都是班里优秀的战士和班长才能去做这件事。”

    穿上军装,来到这支部队,才会真正领略到这种精神。

    “说多了,咱们继续说84阅兵的事。”王亮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话匣子打开,说了这么多,连忙把话题又拉了回来。

    空降兵队列中走着一位身材魁梧的军人,他是黄继光连连长李明龙。

    在边境重大作战中,李明龙先后十五次带领尖刀排完成突击任务,功勋卓著。

    空降兵方队走完后便是女卫生兵方队了。

    “那是女卫生兵第一次出现在共和国阅兵的序列中,是中国阅兵史上第一个女兵方队。”说着,王亮不免有些怀念。

    当时的那些女兵面孔,格外地亲切。

    在王亮看来,穿上军装的姑娘们,是最漂亮的。

    年轻的女兵们头戴大檐军帽,佩戴红十字袖章,英姿飒爽。

    王亮还记得那慷慨激昂的介绍词:“我军历史上各个时期都有相当数量的女军人和女兵建制连队,跟随部队转战南北,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

    “在我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女军人在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陆海空三军中,从驾机叱咤蓝天的飞行员到操纵火箭上天的女科研人员,从洁静的医院到荒野的演兵场,军中巾帼默默地为我军现代化建设贡献着智慧和汗水。”

    这番解说词,无论是放在什么时候,说的一点毛病都没有。

    女军人,在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

    说到这里,王亮的脑海里总能浮现出一个人,音容笑貌,历历在目。

    那是一个已经被遗忘的差不多的人。

    不,应该说是彻底遗忘的人!

0321 自卫反击战第一个牺牲的女兵

    0321 自卫反击战第一个牺牲的女兵

    王亮道:“那是一个已经被遗忘的差不多的女孩,或者说已经被人们彻底遗忘。”

    王亮的这番话瞬间就调动起了网友们的兴趣。

    “女孩?想必一定是位女军人吗?”

    “我记得,前不久空军刚刚牺牲了一名女飞行员,名字叫余旭,老首长说的应该是这姑娘吧?”

    “哎,战争,应该让女人走开,我们男人还没有死光。”

    “老首长,您快别吊我们的胃口了,快说说吧。”

    余旭,是啊,牺牲得壮烈。

    可王亮今天要说的不是这位女飞行员,而是时间更久远一些的。

    “郭容容。”王亮说道。

    这个名字说出来,恐怕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听说过。

    有好奇的网友干脆打开网页搜索了一下这个名字,出现的不过是几行简单而又冰冷的文字。

    【郭容容,女,鲁省福山县人,1955年生,1974年9月入伍,**党员,系第162师师文工队女兵班副班长,后担任162师政治部电影队队长,1979年2月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于1979年2月在从高平往国内转运烈士途中不幸被越军伏击壮烈牺牲,英年二十四岁,荣记三等功,安葬于广西龙州烈士陵园】

    王亮不由得惋惜地介绍道:“郭容容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第一个牺牲的女兵,也是我参战部队唯一牺牲且遗体未能运回国的女兵。”

    十九岁参军,到1979年战争爆发的时候,郭容容已经是有五年军龄的老兵了。

    她并不是作战人员,也不是护士亦或是通讯员,她的单位政治部,政治部电影队的队长,类似于文工团。

    她本没有必要上战场的,完全可以在后方高枕无忧。

    但是她没有忘记自己是军人,是军人,就要打仗,是军人,就要杀敌,这才是真正的军人。

    “这个姑娘,我认识,很漂亮很活泼的一个女孩子。”说着,王亮的眼前不由得浮现出了郭容容的音容笑貌。

    当年郭容容在师政治部工作,那个年代步兵师以下单位很少有女兵,团一级基本上就没有女兵,所以作为首长的王亮自然能记得有这么一个女兵。

    “那孩子对工作非常认真负责,在放映影片给战士们看的时候,还会跟战士们进行讲解,给他们宣传革命思想。”

    “电影队的任务就是放电影,并没有讲解的义务。那个年代,那种历史背景,每个人每天都很累,但容容从来都是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的。”

    “战争年代,部队里女兵少,首长们也不愿意自己的部队里,扛枪打仗的事情老爷们就够了。基层部队的官兵平日里哪能见到女孩子?积极得不行。”

    往事一幕接一幕地浮现在王亮的眼前,郭容容,当年那个漂亮善良的女孩子的形象也越加清晰。

    郭容容对于自己的工作,有着自己的一套管理方法,工作态度认真严谨,在放映前会把影片分好类别。。。。。。

    1979年中越战争爆发后,郭容容的所属部队也参加了战斗,她被分到了伤烈组。

    王亮:“我记得当时郭容容同志的工作是负责对伤员的照顾和登记,另外还负责把烈士护送回国内的陵园。”

    在那个对战友掏心掏肺的革命年代里,郭容容勤勤恳恳,工作的时候总是选脏活累活来干。

    逢战场上抬下伤员,她总是不顾疲惫,主动去同伤员聊天,开解伤员。

    “那是1979年2月26日的凌晨,我军三辆卡车往沿着返回的公路往国内驶去,车上载着的是牺牲烈士的遗体。。。。。。”王亮回忆道。

    “车速保持均匀,注意警戒!”

    “注意戒备!”

    “是!”

    “这一带经常有越南游击队出没,他们会埋伏,会打冷枪,一定要小心!”

    “是!连长。”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坏了。”

    “快,下车接敌,一排二排随我阻击,三排长,你带女兵们先行撤离!”

    “是!”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战争,高烈度的战争。

    擦肩而过的子弹。

    撞击在车门上,射穿了车门。

    有十几个战士还没有来得及从车上跳下来就被子弹给打死了。

    没有神剧里面那么神,都没有主角光环,随便一颗子弹都会要人命。

    即便你是连长。

    连长在下达完命令没过多久就被一颗流弹射中了脑袋,当场牺牲。

    三排长歇斯底里地嘶吼着:“快,女兵们跟我走,男兵们把女兵围起来,快!快!”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一个女兵捂着郭容容的伤口,喊道:“容容,容容!容容中弹了!”

    副连长跑过来,试了试,已经没有了气息。

    “快走,她已经牺牲了!快!”

    越南民兵和游击队一直躲在暗处放冷枪,他们见解放军的这支部队没有多少人,便实施了合围。

    而郭容容,在战斗的一开始,就被敌人的冷枪给打中了大动脉,当场牺牲。

    部队突围了。

    恼羞成怒的敌人看到车上是烈士的遗体,直接把车给烧掉了。

    郭容容的遗体还在车上,也一起被烧成了灰烬。

    后来,赶来支援的部队在灰烬中找到了郭容容的骨灰。

    王亮:“当年,郭容容的牺牲,消息迅速在各部队传开,指战员们在悲痛之余,为死难烈士报仇雪恨的决心越来越坚决。”

    孙为民愤恨地说道:“郭容容同志的口碑好,有人缘,她死得很壮烈,她还是自卫还击战第一个牺牲的女兵。当年,我所在的侦察连就对越军实施了报复性的打击~”

    接着孙为民从自己的手机里找出了一张郭容容从部队驻地出发上战场前同战友们的一张合影。

    评论区。

    “安息吧!战友们、亲人们都在惦记着你。”

    “向郭容容烈士致敬。”

    “郭容容烈士永垂不朽!”

    “在我的记忆中,1979年我们牺牲的女兵并不多啊!大多数女兵都在二线医院,而郭容容烈士竟然身置一线救护伤员,实在令人生发感概崇敬之意,向郭蓉蓉烈士致敬!向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英勇牺牲的战友们致敬!”

0322 两张让你铭记一辈子的老照片

    0322 两张让你铭记一辈子的老照片

    评论一条接一条地刷着,让王亮没有想到的是还有郭容容当年的战友!

    “我点燃香烛,郭容容知道我来到她墓碑前了。我说:容容,我来看你来了,你离开我们快三十年了,这次有几千万个亿的纸钱要烧给你用,你用不完就分一些给同伴,不要自私,那套旧军装太烂就不要穿了,买套新衣服吧,在下面自己照顾自己。。。。。。说到这我已伤心得流泪,无法说下去了。。。。。。在战场上幸存下来的电影队老队长、容容的战友。。。。。。感谢老首长,让容容的事迹有更多的人知道。。。。。。芳华,无悔!”

    王亮不免感触地说道:“如果容容还活着,今年六十三岁,想来,像她这么优秀,一定有一个疼她爱她的丈夫,两人相濡以沫。儿孙满堂,退休后的她享受着天伦之乐。她的父母也不会因为失去女儿而整日整夜以泪洗面。大哥二哥失去小妹的那种痛楚谁又能体会得到呢?”

    评论还在继续,不停地滚动着。

    “军中之娇,巾帼英雄;女性豪杰,女兵楷模;她的青春美丽人生之花,绽开出鲜艳纷香之果,她的笑容永远活在战友们的心中!郭蓉蓉烈士永存不朽!”

    “在我的记忆中,1979年我们牺牲的女兵并不多啊!大多数女兵都在二线医院,而郭容容烈士竟然身置一线救护伤员,实在令人生发感概崇敬之意,向郭蓉蓉烈士致敬!向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英勇牺牲的战友们致敬!”

    “永远要记住那些为了人民和国家走在我们前面的先烈。”

    “古往今来,中华多女豪杰。”郭容容说完了,王亮的话匣子打开了,他又想起了一个女战士,距今更久远的。

    “在抗日战争时期,也涌现了不少女豪杰,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位。”都知道的王亮就不想说了,王亮只想说说网友们不知道的。

    或许不是今天王亮在这里说了,很多人这辈子都不会知道中华有这样一个好女儿。

    王亮讲述道:“1914年皖省的一个小镇上,一名女婴呱呱坠地。女婴的家族曾经显赫一时,明初年被诰封为武德将军。女娃的母亲是山东人,有山东人的豪爽秉性,父辈保留着武德遗风。生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