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最后的三国 >

第636节

最后的三国-第636节

小说: 最后的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用吩咐,李球已经让开了一条道,对方挟持着两名重要的人质,他们想不就范也难。

    青儿根本就无瑕理会于他,急匆匆地赶到了天牢的门口,她现在最关心的,只有刘胤的生死了。

    一进天牢,迎接她的,居然是执金吾杜弼。

    正看到了杜弼,杜弼可是刘胤的死党,他出现在天牢,那就意味着胡济的行动失败了,刘胤肯定是安然无恙的,正心情顿时地复杂起来,也不知是庆幸还是沮丧。

    “杜大人,雍王何在?”青儿急急地追问道。

    杜弼躬身施礼,道:“雍王此刻在天字一号牢房,一切安好,请王妃放心。”

    听到刘胤平安的消息,青儿不禁是泪流满脸:“快带我去,我要见他。”

    杜弼踌躇了一下,道:“王妃,雍王方才交待下来,他暂时谁也不见,只要见陛下一人。”

    青儿点点头,这个时候,当然是以国事为重了,她拭了一下泪,将刘谌交给了杜弼:“好,你带这个昏君进去吧。”

    刘谌这个时候如斗败了公鸡,神色灰败,跟着杜弼走向了天牢的深处。

    天字一号牢房内,只剩下了刘胤和刘谌,他们究竟谈了些什么,无人知晓,守在外面的众人,只是知道这场谈话,进行了很长很长的时间,一直到天交三更的时候,刘谌才离开了天牢,并由杜弼亲自护送,回到了皇宫之中。

第1360章 尾声

    凌晨的时候,天牢之中突发大火,此时正值春季,风干物燥,风借火势,火借风威,不过一个时辰,整个天牢被烧成了一堆焦土。

    天牢的守卫大多逃了出来,但慌乱之中,无人去打开牢门,天牢内所有的死囚犯人,皆被烧死,无一幸免。

    所有人最关心的是关押在天字第一号牢房内的雍王刘胤,因为在火灾之前,没有人看到刘胤曾走出天牢,也就是说刘胤在火灾发生的那一刻,他还呆在天字第一号牢房之内。

    士兵们疯狂地拨开了废墟,从废墟之中寻找到了一百多具被烧焦的尸体,全部已经是面目全非,无法再辨认了。

    但刘胤的腰间,悬着一颗紫金印,可寻遍所有的尸体和废墟之中,都没有找到这颗烧不烂的紫金印。

    雍王刘胤的下落,最终成为了一个千古之谜,有人说他求仁得仁,死在天牢的熊熊大火之中,也有人说他厌倦了红尘之事,从此归隐山林,不问世事,也有人说他不甘平静,率领大汉军队,踏上了西征之路,说话之人,言之凿凿,说乃是亲眼所在,汉军在西域又大举征伐了,领军之人,依稀便是雍王刘胤。

    但传言终归是传言,九州大地之上,再无人看到他的身影,天地苍茫,岁月悠悠,英雄已逝,徒留传说。

    ┄┄┄┄┄┄┄┄┄┄┄┄┄┄┄┄┄┄┄┄┄┄┄┄┄┄┄┄┄┄┄

    刘谌回到皇宫之后,听闻天牢大火,又亲往吊唁。

    在傅佥、罗宪、张遵等人的联名请奏之下,刘谌以诬陷忠良祸乱朝纲的罪名逮捕了正、胡济、李球、李虎、费承等三十余人,最终正等五人被处以极刑,腰斩于闹市街头,胡夏、杨平等三十多人被流配到极边苦寒之地,今生永不录用。

    傅佥被封为大将军、罗宪被封为大司马、张遵被封为尚书令,三人俱为录尚书事,主理朝政,关彝仍为司隶校尉,兼任骠骑将军,平尚书事,杜弼仍为执金吾,兼任车骑将军,平尚书事,协理朝政,傅著为卫将军,羊祜为御史中丞,其他以下官员,俱有升赏。

    接着刘谌改封长子刘津为交趾王、次子刘浦为西平王、三子刘浚为辽东王,改交趾郡为交趾国,西平郡为西平国,辽东郡为辽东国,令三王即将离京,前往各自王国,无诏不得回京。

    追谥雍王刘胤为雍武王,由刘胤子刘征继位为雍王。

    四月甲子,刘谌下罪己诏,沉痛追思雍武王刘胤,收刘胤孤子刘征为义子,立为太子。六月丙辰,刘谌再下诏书,以自己身体患病为由,诏令太子监国,群臣辅政。

    洛阳城恢复了往日的繁荣,所有的往事都渐渐被人们给遗忘,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

    青城山。

    一如当年的青山掩映,苍翠欲滴。

    两道飞快的身影,在山林间穿梭着,走在前面的,是一个纤秀的女子,而他的身后,是一个精壮的男子。

    “夫人,你确定少主他就在青城山吗?”男子将信将疑地道。

    “是的。”那女子展颜一笑,灿若桃花。她的手里,拈着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两句诗,估计这个世上的人,都猜测不到这两句诗的出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不用说,来的人正是雍王妃司马青,跟在她身后的男子,便是雍王的护卫统统领阿坚。

    故地重游,青儿是感慨万千,当年她以魏国间谍的身份潜入青城山,谋刺后主刘禅,在这儿,与刘胤邂逅相识,她的人生,从此为之改变。

    一只金丝猴在树枝上荡来荡去,看到青儿,发出了欢快地吱吱叫声。

    “小淘”青儿欣喜地叫唤道,虽然过去了多年,那只当年他们救下来的小金丝猴也变成了老猴,可青儿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它,小淘一直曾养在安平王府,直到后来安平王府随驾迁往洛阳,才将它放生,青儿没想到居然在这儿看到它。

    小淘跳到了青儿的肩头,亲昵的吱吱叫唤个不停,还不时地指着前面的那个山洞。

    青儿心念一动,快步向前,很快她便看到了洞口站在一人,长身而立,白衣飘飘,一瞬之间,青儿是泪流满面,哽咽无语……

    ┄┄┄┄┄┄┄┄┄┄┄┄┄┄┄┄┄┄┄┄┄┄┄┄┄┄┄┄┄┄┄

    季汉兴国九年,汉康帝刘谌病逝,太子刘征继位,是为安帝,改元雍和,大赦天下。

    中书令陈寿辞官致仕,专心著书。

    陈寿一生的宏愿,就是写出一部可以和《史记》、《汉书》一样名垂千古的史书来,几十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收集汉魏吴三国的资料,为自己的史书《三国志》的把撰写做着准备的工作。

    吴国灭亡之后,季汉一统天下,陈寿认为他写《三国志》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便毅然决然地辞去了中书令的职位。

    他的这一举动让许多人是大惑不解,中书令可是正二品的朝廷大员,在朝中不知有多少人梦寐以求想要登上的位置,陈寿也是正因为多年追随刘胤,劳苦功高,才得以坐上这个位置。

    但陈寿执着无悔,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他笔耕不缀,埋首于浩如烟海的史籍典册之中,专心著书立说。

    不过写史书不同于别的书,史书讲究真实严谨,对材料的甄别取舍是一件极为浩繁的事,往往为了一句话一个字都是再行反复的考证查实,不敢有丝毫的疏漏。

    可现在陈寿手头掌握的材料毕竟有限,往往让他很难做也考证,时常搁笔兴叹。

    忽一日,书僮来报,门外有客。陈寿出而见之,却是一商旅,称受人之托,将数车东西交给陈寿。陈寿大惑不解,收下来一看,居然是满满五大车的书籍典册,竹简帛书。陈寿取了其中的一卷视之,竟是魏国宫廷所藏的史料,不禁是大喜过望,这些史料不光是魏晋一朝的,还有东吴的,正是陈寿现在最为短缺,最为急需的,可谓是雪中送炭。

    “此乃何人所赠?”陈寿问道。

    客商道:“某也不过是受人所托而已,具体何人所托,某也并不知情。不过所托之人有一言寄先生。”

    “何言?”

    “望先生一展宏图大愿,做良史以传后人。”

    陈寿愕然而立,此前他修史的愿望也只有跟刘胤提到过,而刘胤也表示过支持,并许诺将来有条件,一定给陈寿搞到他所需要的参考史料。

    “雍王,一定是雍王!我就是知道,雍王他没有死,他一定还在人间!”

    陈寿是激动万分,心潮澎湃,他回到了房间之中,尽量地将心情平复下去,提起了笔,在纸上,工整地写下了“雍王传”三个大字。

    (全书完)

完本感言

    两年零一个月的时间,《最后的三国》终于算是写到了最后,写下“全书完”三个字的时候,既有一种解脱的轻松,也有一种难言的惆怅,不过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真的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了。

    《最后的三国》在所有三国类的小说之中,是一个异类,因为它的起始时间是所有三国小说中最晚的一本没有之一,正因为如此,它格外的难写,这里没有那些耳熟能详的英雄名字,这里也没有那些荡气回肠的史诗大战,将三国演义最后几章草草写完的故事敷衍成一部两三百万字的小说,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清扬坚持了下来,因为我相信,没有最后的三国,写再多的三国小说,也不是一个完整的三国,能有幸尽到补遗拾缺的一点责任,也算是清扬的一点荣幸吧。

    感谢书友们这两年来的陪伴,感谢chaillee堂主以及etjojo、哦是这样啊、feilx、文家流觞、leevansam、司马小缸、jforce757、小小比克、刘易斯霸等181位舵主以及其他订阅打赏本书的书友支持,同时也感谢编缉徐徐,给了本书好几次给力的大腿,让最后的三国取得了至少是让我自己比较满意的成绩,一百六十万的总订阅,一千三百多均订,四千多高订,虽然这个成绩比起那些大神小神来差了不知多少条街,但比起上本书汉瓦完本时三百均订的成绩,也算是上了一个台阶。

    能上一个台阶,证明就是一种进步,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人生之路,本来就一种攀登,羡慕那一座座不可逾越的高峰没有任何的意义,脚踏实地走自己的路,才是人生正道。

    这本书完结了,清扬会休息一下再开新书,下一本也许会换一个题材,期待你们一如既往的支持,拜谢了!

    ┄┄┄┄┄┄┄┄┄┄┄┄┄┄┄┄┄┄┄┄┄┄┄┄┄┄┄┄┄┄┄┄┄┄┄┄┄┄┄┄┄┄┄┄┄┄┄┄┄┄┄┄┄┄没有一千字发不了,好蛋疼的规定,记得以前可不是这样的,简直让人无语了,好吧,以下是垃圾内容,请大家无视┄┄┄┄┄┄┄┄┄┄┄┄┄┄┄┄┄┄┄┄┄┄┄┄┄┄┄┄┄┄┄┄┄┄┄┄┄┄┄┄┄┄┄┄┄┄┄┄┄┄┄┄┄┄┄┄┄┄┄┄┄┄┄┄┄┄┄┄┄┄┄┄┄┄┄┄┄┄┄┄┄┄┄┄┄┄┄┄┄┄┄┄┄┄┄┄┄┄┄┄┄┄┄┄┄┄┄┄┄┄┄┄┄┄┄┄┄┄┄┄┄┄┄┄┄┄┄┄┄┄┄┄┄┄┄┄┄┄┄┄┄┄┄┄┄┄┄┄┄┄┄┄┄┄┄┄┄┄┄┄┄┄┄┄┄┄┄┄┄┄┄┄┄┄┄┄┄┄┄┄┄┄┄┄┄┄┄┄┄┄┄┄┄┄┄┄┄┄┄┄┄┄┄┄┄┄┄┄┄┄┄┄┄┄┄┄┄┄┄┄┄┄┄┄┄┄┄┄┄┄┄┄┄┄┄┄┄┄┄┄┄┄┄┄┄┄┄┄┄┄┄┄┄┄┄┄┄┄┄┄┄┄┄┄┄┄┄┄┄┄┄┄┄┄┄┄┄┄

外一篇 《三国志·季汉书·雍王传》

    《三国志季汉书雍王传》

    季汉陈寿著

    雍王者,姓刘,名胤,字文宣,季汉昭烈皇帝之孙,安平王刘理之子也。父早亡,胤承嗣王位,娶关中都督傅佥女傅氏为妻,延熙十九年意外坠马,昏迷,七年乃醒,众人皆为之奇。

    时其弟武邑侯辑继安平王之位,乃改封霸陵候,充羽林卫。后因救驾有功,迁中尉右丞。

    景耀六年,魏国寇边,大兴徒众,命征西将军邓艾、镇西将军钟会、雍州刺史诸葛绪数道并攻,汉中失守,大将军姜维自沓中败退,拒守剑阁。冬十月,邓艾率三万众走阴平小道,欲袭江油。

    胤谏后主曰:“魏人将以阴平小道袭成都,请陛下诣兵御敌。”后主乃问群臣,众晒笑,皆不信,后主遂不为备。胤无奈,请旨以家兵部曲千人至阴平小道,帝乃准。

    及至江油,守将马邈与魏人勾结,欲献城而降,胤斩之。转而进军至靖军山,与邓艾军遭遇。邓艾自阴平小道行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与胤战于靖军山,穷途末路,舍命而逐,战况至为惨烈,艾军十死**,胤亦伤亡殆尽。后傅佥自剑阁来援,邓艾大败,与其子邓忠降。

    胤回朝,后主悦,迁其为执金吾,授安西将军,辖阳安、虎步、虎骑三营。改元炎兴。

    邓艾败亡之后,魏再遣中护军贾充率兵五万增援汉中,攻阆中,汉军两线作战,甚是吃紧。中都护诸葛瞻提议搬东吴之兵救急,众皆称是,唯胤谏曰:“此乃引狼入室之策也。”

    后主不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