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973节

我要做皇帝-第973节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让直不疑顿时是感激不尽。

    这下子,最后的愿意也满足了。

    尽管,这个事情最后是商容去做。

    但,他才是大农,才是真正的九卿。

    这功绩,自然是要记在他头上!

    士林舆论将来赞叹和表扬的也是他这个大农。

    “陛下真乃明主!”直不疑领命之后,回到自己的位置,望着上首的天子,在心里感叹着:“可惜,我却已经老朽……”

    其实,直不疑今年才五十多岁。

    本该是一个官员精力最为旺盛的年纪。

    但,他却已经如同七老八十的老人。

    从身心到精神,都已经疲惫不堪。

    而且,也没有什么追求和**了。

    既然如此……

    不如归去……

    “石渠阁大会之后,吾便乞骸骨吧……”直不疑回头看了看商容。

    这个其貌不扬的年轻人的能力、手腕、行动力,都让他非常赞叹。

    大农衙门交给他,直不疑很放心。

    而这天下,由当今天子执掌,群贤辅佐,也是蒸蒸日上。

    这样想着,直不疑的脸上,也是欣慰不已。

    …………………………

    在直不疑之后,刘彻又将石渠阁之会的安保工作,交给了卫尉冯敬,将礼仪的制定和安排,交给了太常窦彭祖,把迎接工作交给了大鸿胪公孙昆邪。

    让少府刘舍负责后勤和相关的事务。

    让御史大夫晁错来做石渠阁之会上的会议发言安排人。

    这样,三公九卿,基本上人人落到了事情,人人分配到了工作。

    群臣都是乐的合不拢嘴。

    刷声望这种事情,没有人会拒绝!(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九十节 权势、学术、钱(1)

    四月的长安,淫雨霏霏。

    连绵数日的阴雨天气,让整个长安城都安静了许多。

    但,在安静平和的表象之下,暗流涌动。

    诸子百家,天下郡国的名士和巨头,纷至沓来。

    一位位名动天下的人物,带着他们的弟子门徒,从五湖四海涌来。

    还有这些学派身后站着的那一位位可怕的巨头!

    “不至长安,不知如今诸子学派的可怕啊……”一个穿着白服的文士,倚在窗口,望着窗外街道上,稀稀疏疏的行人。

    “是呢……”一个较为轻柔的声音在他身后嗤笑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思孟学派以民本为根,哪成想……竟然成了梁王走狗……”

    思孟学派,前些日子,跟在梁王刘武身旁,轰轰烈烈的入城。

    让整个长安侧目。

    谁不知道,当今天子素来最为敬重自己的那位皇叔?

    据说,天子曾经公开对大臣道:梁王,朕之周公也,社稷之柱也!

    地方上报告梁王在睢阳逾制,天子大手一挥,一笑而过。

    有人悄悄的打小报告,说梁王给自己的王陵之中,准备了许多逾制之物。

    结果,天子听了,大笑而过,反而立刻命一位尚书去东园令传诏:为梁王营造天子规格的诸般冥器,还特别下诏,准许梁王陵寝,配置兵马俑……

    而梁王诸子,更是了不得。

    长子为梁王世子,封为乘氏候。

    次子明为朝鲜君,坐镇东夷山河。

    其余诸子,也都据说,获得了特许,未来可以为国王。

    甚至有传说,言之凿凿,归附汉室不久的东海郡,很可能在未来,成为梁王幼子的封地。

    这样的厚待,在整个汉室历史上,都从未有过。

    梁王又背靠东宫太皇太后,威风不可一世,权倾朝野。

    除了不能干预朝政外,这位皇叔,甚至没有其他束缚。

    但,却也因此,梁王刘武,成为天下士大夫眼中的眼中钉和祸害。

    士大夫们就是如此。

    天无二日,地无二主。

    梁王你如此风光,还不知道收敛,想做咩?

    所以,梁王刘武渐渐成为了士林清议之中的矛头。

    当然,大家伙不敢直呼其名。

    只能用哪位或者睢阳来代称。

    而且……

    这两位文士虽然嘴上说着‘思孟学派坏死了……’。

    但实则心里面却是羡慕不已。

    就如他们嘴上骂着商贾祸国,但却无法拒绝商人的钱一般。

    两人长吁短叹了一会,这时候,门被推开,一个三十多岁的文官走进来,朝他们两人拱手作揖,说道:“让二位兄长久等了……愚弟官衙之中,忽然有急事……”

    “无妨,我们在此也没等多久……”倚窗的那个文士,笑意盈盈的说道,然后将这位官员,请到上座,道:“贤弟今日官衙之中何事如此繁忙?”

    “还不是荀子学派的人……”文官叹了口气,道:“临邛的程郑氏和卓氏,两位老大人,不远千里,来到长安,就是为这荀子学派助威而来,这就苦了我们啊……”

    “啊……”第三人闻言惊道:“荀子学派何时与那两位搭上关系了?”

    在五六年前,临邛的程郑氏与卓氏,不过是两个乡下土财主,机缘巧合,靠着邓通垮台,迅速发家。

    虽然有钱,但谁他妈理这两个渣渣?

    当年,这两位文士中任意一人伸出手指头,都可以捏死他们。

    但如今,这两个商贾,却是他们仰望而不可接近的大人物。

    特别是卓氏,宫中有传闻,卓氏之女,今年就要封夫人了。

    夫人之爵,是汉家宫廷仅次皇后地位的妃嫔。

    是真正的皇贵妃!

    当今天子,除了皇后之外,至今仅封了两位夫人。

    一位是皇长子的生母,当朝车骑将军东成候义纵的姐姐义夫人。

    另外一位则是匈奴来嫁的公主夏夫人。

    除此之外,尽是良人、少使之属。

    甚至还有很多,只是不入流的滕妾。

    本来,以卓氏的出生,是不可能封夫人的。

    但奈何啊……

    人家肚子争气,为陛下诞下了皇子!

    母凭子贵,封为夫人,不是今年,就是明年的事情。

    如今天下商贾,谁人不赞叹,当年程郑氏与卓氏做的这一手好买卖?

    但奈何,除此两人外,当今天子似乎根本没有纳其他人家的女儿的意思。

    真真是让无数人急的跳脚!

    想哪临邛的程郑氏与卓氏,如今以外戚之尊,手握西南铁器营造之权。

    更借助天子之威,在西南夷诸国之中,兴风作浪。

    据说,他们两人甚至已经具备颠覆一国,灭绝一族的力量。

    西南夷中,大小王国,皆在这两位国丈淫威之下瑟瑟发抖。

    而如今,这两个既有钱,还有势,更有权力和依凭的商贾外戚,居然站到了荀子学派那边。

    这真是让人吃惊!

    不过仔细想想,荀子学派跟这两个外戚商贾纠缠到一起,似乎正是臭味相投!

    荀子在世之时,不就成天鼓吹‘人性本恶’,所以君子制天命而为之,要法后王之道,要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以霸,推崇君子驭物,而小人被物所驭。

    而他的徒子徒孙们,更是将此发扬光大,认为只要傻子、小人和笨蛋,才会被商人啊工匠啊器械所制,所操控。

    真正的人杰和英雄,是无论什么东西,都可以自己控制,自己掌握,自己催动。

    所以,坏的可以变成好的。

    糟糕的也可以转变成为良好的。

    学了荀子思想,浪子可以回头,贼子能够从良。

    就差直接说荡妇可以变贞女了!

    在过去,荀子学派和他的传人,一直就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几乎没有生存空间。

    直到……

    今上即位……

    墨家复兴,杂家苏醒。

    儒门内部,更是什么牛鬼蛇神都跳出来了!

    想到这里,那位白衣文士就道:“这天下士大夫……人心败坏,道德沦丧啊……”

    “吾听说,南方的鲁儒一系之中,竟然有欺师灭祖之人,于泰山之中,建立草庐,号称要以心证道,还从拿了黄老之学的《灵枢》《素问》和一些老庄的书籍,说什么要开创一个使得人人经过学习,就可以尽尧舜的学问……”白衣文士叹息着道:“荒唐啊,倘若公休子地下有知,恐怕要在坟墓里打滚了……”

    说道此处,三人都是默然。

    鲁儒今天的困境,未尝不是他们明日的写照?

    “吾等谷梁学派,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沉寂良久,那文官道:“必须寻找出路……”(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节 权势、学术、钱(2)

    谷梁派,到了今天,确实是非变革不可了。

    这些日子以来,这两位文士在长安城里,听到的无数传闻和亲眼所见的事实,都让他们震惊。

    如今这天下,似乎诸子百家,人人身后都站着一个巨头或者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

    思孟学派和荀子学派这样的小虾米不谈也罢。

    他们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真正麻烦和有威胁的,是那些巨头。

    那些真正的巨无霸!

    譬如说,法家,身后站着以御史大夫晁错为首,执金吾郅都、廷尉赵禹为首的朝臣。

    下面还有着南阳郡张汤、宁成,狼狈为奸。

    军队里面又有义纵、程不识相互呼应。

    其势之大,遮天蔽日。

    让人胆寒和震惊。

    更让人绝望的是——在关中,五成以上的地方基层官吏,都是法家弟子,或者倾向、同情法家的人。

    而宫廷之中,兰台尚书号称五百谋士。

    但其中,单单是可以明确是法家的人,就有上百!

    天子的亲信侍从官里,法家占了一半。

    给天子引导车驾和沟通内外的谒者,有七人是法家出身。

    未央宫十二司马门卫尉,有五个是法家的。

    让人看了望而生畏。

    这还不止,在整个北方,法家的支持者是仅次于公羊派的。

    许多地方的地主士绅,不是法家门徒,就是公羊子弟。

    谷梁学派在关中和代北,都快被他们打成弱鸡了。

    法家已经如此可怕。

    儒家内部的公羊派,却是只能用恐怖来形容。

    大复仇思想蔓延天下,影响到了几乎每一个人。

    上至天子,下至庶民,谁不知道‘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

    春秋,几乎成为了公羊的专利和典籍。

    谷梁、左传,差点被开除出《春秋》学派的行列。

    而这几年来,董仲舒和胡毋生这对师兄弟,一个宣扬我注春秋,一个喊着春秋注我。

    让大量士子和地主、贵族,闻风景从。

    颍川学苑之中,弟子三千,门徒无数。

    稷下学苑内外,达官贵人,数之不尽。

    在鲁儒衰亡后,这两位巨头,更是直接将影响力深入鲁地,直达泰山。

    今上的胞弟,江都王阏,据说就是公羊学的拥泵。

    倘若仅仅是如此,谷梁也不会绝望。

    但问题是——公羊派之中,无论是董仲舒,还是胡毋生,都从未为他们的学苑的经费发愁。

    每年,捧着无数金钱,挥舞着黄金的地主豪强,巨贾贵族。

    哭着喊着,带着自己的门徒,想要拜入两位当世名士门下求学。

    传闻,胡毋生仅仅去年一年,收到的捐献和助学金,就高达千万之巨!

    钱,成为了公羊派发展的助推剂!

    有了钱,无论是颍川学苑,还是稷下学苑,都可以继续招收更多学生,将公羊的思想和主张告诉更多人,获得更多人的支持。

    在齐鲁一代,公羊学派如今已经是隐隐问鼎霸主之座。

    就连齐黄劳,都节节败退。

    而在北方,大量的士大夫和地主,也都倾向公羊。

    如今,真正有觉悟,想上进的好青年,都是不为法家,既入公羊。

    至于其他什么思孟、重民、荀子、谷梁。

    那只是实在没办法,迫不得已才会加入的。

    法家和公羊,就相当于今日汉室的清华北大。

    永远是天下青年的第一志愿!

    而谷梁,却连个复旦、工大都不如。

    可能连211都排不进去。

    只是一个三流野鸡大学……

    这让谷梁上下,都是震怖不已。

    权势、学术和钱,从未如此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曾经,靠着言传身教,带领弟子门徒们披荆斩棘,筚路蓝缕,一点点的开拓学派,传播知识的旧式学苑和讲学方式,在权势和金钱不堪一击。

    挥舞着钞票的人,背靠着权势的人,主宰了汉室的学术界。

    一个个金主,一位位列侯、勋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