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838节

我要做皇帝-第838节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兰氏的两个万骑,也到了榆林,随时可以支援他。

    加上若卢、卢候、浑邪、休屠等部族。

    呼衍当屠现在可以调动的兵力,多达十万骑!

    哪怕只算在阴山之中的部族兵力,也有至少七万骑。

    之所以会有这么多军队在此,除了担忧南方的汉朝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保护去年西征的胜利果实。

    单于去年从大宛抢回来的财富、奴隶,现在大多数都被安置在阴山以内的河南地。

    至于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

    因为抢回来的女奴,有很多怀孕了。

    足足有五六万的女奴,现在已经怀上了匈奴人的种。

    匈奴人对宗种的态度非常严肃。

    哪怕是一个牧民都知道,必须要确保生下来的孩子一定是自己氏族的种。

    整个匈奴帝国,没有比‘河南地’更好的育婴场所和让下一代能茁壮成长的地方了。

    另外,还有本部的四万多孕妇,也被送来此地待产。

    而这些即将在明年春天出生的孩子,代表着匈奴帝国所以部族和氏族的未来。

    若一切顺利,再过十六年,这些明年春天或者夏天出生的孩子,就将成为新一代的匈奴战士。

    作为单于的忠犬,呼衍当屠选择留守于此。

    这既是因为使命感。

    也是因为他闻到了一些不那么好的味道。

    “汉人的边塞,最近巡查的力度忽然加大了……”呼衍当屠转身看着矗立在他身后的那些匈奴贵族们:“我们的人,已经有半个月,没有跟那些与我们有着‘友谊’的商人有过贸易了……最后一次的粮食贸易,还是在十八天前……”

    “这很不对劲!”

    在一个月前,汉匈两国的边境走私贸易,还非常繁荣。

    每天都有为了黄金和白银以及牲畜、皮毛,越过长城,带着匈奴所需要的食盐、布帛、金属甚至是兵器和书籍的商人来到匈奴的部族之中甚至来到这高阙城附近与匈奴人交易。

    他们源源不断的为匈奴人提供着数之不尽的物资。

    但现在,除了边境上的正常榷市贸易商队外,只有零星的走私商人还在往来。

    而这些商人带来的物资,也都是非常寻常的食盐和粮食。

    顶多,有人会带来青铜器。

    至于铁器和兵器以及汉朝的情报和书籍,几乎断绝了来源。

    呼衍当屠本能的意识到,这是汉朝进攻的一个信号。

    但他不能就此就下达命令,征召士兵。

    他需要更多的情报和信息来佐证自己的判断。

    于是,他将眼睛看向自己身侧的一个贵族,说道:“韩远,我的忠奴,我命令你,化妆成汉人,进入汉朝的边塞,给我仔细看看,汉朝人到底在搞什么鬼,一有情报,立刻回来告诉我!”

    “遵命!”那个贵族跪下来,亲吻着呼衍当涂的靴子,说道:“奴才一定不负主人的重托!”

    他抬起头,赫然是一张标准的中国人的脸型,除了脑后有着辫子,身上的衣服服饰跟匈奴人一般外,他与中国的人种没有什么区别。

    “很好!”呼衍当屠点点头,放心的道:“此去,你要注意安全,大匈奴日后的霸业,还需要你这样的奴才来辅佐!”

    韩远顿时就泪流满面,大声的道:“请主子放心,奴婢一定会保护好自己的!”

    对他来说,仿佛呼衍当屠的那句关怀,胜过世界一切珍贵的事务,有了这句话即便是去死,也是心甘情愿。

    望着韩远的身影,即使是呼衍当屠,也不得不动容的赞道:“好奴才!”

    随即他又幽幽的叹了一声:“可惜不多了……”(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二十节 秦直道!

    相较于呼衍当屠的忧心忡忡。

    其他匈奴贵族,就没有这么紧张了。

    许多人看着呼衍当屠,甚至在心里嘲笑着这个单于的忠犬。

    哪怕是本身是呼衍氏族的贵族,也都在心里腹诽着:“大抵左大将是失心疯了……”

    “汉朝人绝对不可能在冬天进攻!”无数人在心里肯定的想着。

    冬天进攻?

    这在多数匈奴人看来,除非汉朝发癫,不然,这就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原因很简单。

    冬季出塞,汉朝人受得了草原上的刺骨寒风吗?

    更别提,冬天作战,这是匈奴人过去对汉人的拿手绝活。

    寒冷,会让汉人的反应变慢,也会让他们的士兵体力消耗更快。

    而匈奴人,却早已经适应了在寒冷的冬天作战。

    从人到马,都是如此!

    所以,一向跟单于庭不怎么对付的若卢王开口笑道:“左大将,这是想多了吧!汉朝人怎么可能在冬天有胆子来与我大匈奴作战?光是这河南地的风雪以及冰河,就足够让他们吃尽苦头了!”

    其他人闻言,虽不敢笑,但也都点头称是。

    这冬天的河南地,遍地陷阱。

    哪怕是匈奴人,稍不注意,就会掉进冰窟窿里。

    而那等于死亡。

    “更何况,汉朝人又不傻!”若卢王见自己的话得到了赞同,接着道:“谁不知晓,我大匈奴历来是春夏前往幕北,而在秋冬返回幕南!”

    “现在,本部四十余万邑落,除了跟随单于西征的,剩下的可都回到了幕南!”

    “汉朝人若是缩在长城内,那也就罢了!”若卢王轻蔑的道:“若他们敢在此时出塞……哼!大匈奴在两月之内,就能调动十万铁骑,与汉人会战于河南地之中!”

    “现在,可没有一个月氏,帮汉人吸引大匈奴的主力了!”

    其他人听了,也纷纷点头称是。

    在将近三十一年前,当时的匈奴帝国的触手还伸进了长城之内。

    那个时候,整个汉朝的边塞,都是匈奴人碗里的肉。

    可惜……

    汉朝的那个与大匈奴的老上单于共同统治和主宰了世界的君王,名为刘恒的男人坐上了皇位。

    他登基后,做的第一个大动作,就是命令汉朝大将灌婴,统帅当时的汉朝精锐,趁大匈奴西征月氏,与月氏人在伊列水纠缠的机会,将大匈奴的力量,全部逐出了长城。

    还收复了整个云中郡和一部分在当时为匈奴所控制的其他地区。

    从此以后,匈奴南下,就要面对长城的铁壳。

    每一次南下,匈奴都要崩掉几颗牙。

    两年前,甚至被汉朝人在马邑,打断了肋骨,几乎半身不遂!

    马邑之战的惨痛教训,让匈奴不敢南下侵略。

    但是,汉朝人若是胆敢出塞。

    尤其是在匈奴的主力部族,有部分都南归了的现在。

    那么……

    众人觉得,除非汉朝人脑子有坑。

    不然,他们不会如此丧心病狂。

    这个世界,谁能抵达得了超过二十万骑兵的围攻?

    数量如此众多的骑兵,哪怕每人吐一口口水,都足以引发一场洪灾!

    呼衍当屠环视着众人,看着这些傻子和白痴的眼睛,他缓缓的开口,道:“汉朝人在冬天没有战斗力?呵呵……”

    在呼衍当屠看来,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要知道,汉朝现在可是牢牢的控制住了乌丸山以东的广大地区。

    而哪里的气温,在冬天,比幕北还严酷!

    大雪不仅仅会封住山林,更会阻隔道路。

    若汉朝人不能适应寒冷的气候,那么……

    鲜卑人跟乌恒人,难道是当狗当习惯了,连反抗都不会了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呼衍当屠懒得跟这些废物以及蠢货解释,他站直了身体,冷冷的看着这些家伙:“我是单于的左大将,大单于命令我统帅河南地和河西地一切部族,你们,只需要听从我的命令就可以了!”

    他凝视着若卢王,冷冷的道:“不听令也可以!”

    “不跟大单于走的,那就跟尹稚斜父子走吧!”

    众人闻言,身子都有些忍不住的颤抖。

    大家这才想起来,眼前的这个呼衍氏族的弃子,可是沾满了鲜血的屠夫!

    死在他刀下的贵族,数都数不清楚!

    他的穹庐内外,挂满了那些曾经企图挑衅他的贵族,甚至挛鞮氏的贵族的头颅。

    呼衍当屠这个名字,既是疯子的同义词!

    “不敢……”就连若卢王,也不敢正面与呼衍当屠对抗,他只能屈膝下跪,说道:“奴婢们怎么敢与您抗衡?”

    是啊,谁敢与他抗衡呢?

    既是抛去他的左大将,单于忠犬的身份。

    单单就是现在在这河南地的三个万骑,也足以众人乖乖俯首称臣。

    这也是匈奴人的传统。

    强者为王!

    谁的拳头大,就听从谁的命令!

    连若卢王都屈服了,其他部族酋长,自然也都乖乖屈膝跪下,道:“愿听左大将号令!”

    “好!”呼衍当屠转身望向南方的长城。

    事实上,他所站的位置,在七八十年前,也属于长城的一部分。

    所以,他很轻易的望见了远方地平线上的长城轮廓。

    种种迹象已经表明,汉人已经在准备与匈奴再次开战了。

    他们的磨刀之声,呼衍当屠听得非常清楚。

    唯一需要确认的事实是——汉朝人究竟准备在什么与匈奴开战?

    是今年冬天?

    还是明年的春夏?

    或者后年?

    总之……

    “汉匈必有一战!”呼衍当屠在心里念叨着兰陀辛曾经在单于庭大声疾呼的话语。

    在当时,所有人都以为兰陀辛疯了。

    汉匈必有一战?

    搞笑吧!

    且不说,汉朝人除了缩在长城内的坚城中之外,就不可能在野外对无敌的匈奴骑兵构成任何威胁。

    即使可以?

    就汉朝那点骑兵,是否够匈奴一个部族塞牙缝的?

    然而,马邑之战的结果,证明了兰陀辛的担忧是对的。

    而,现在,当呼衍当屠站在这里,望着远方的长城的影子时,他更清楚的明知了兰陀辛的话的正确性。

    汉匈,确实必有一战!

    这是********的必然——这个世界只能有一个王者。

    而汉匈两国的距离,又是如此的接近。

    也是历史的必然。

    匈奴永远不可能放弃河南地和河西地。

    汉朝人更是无时无刻不在渴望和觊觎着这块沃土。

    更是利益驱使下的必然结果。

    最起码,当呼衍当屠将目光和视线投注到南方的汉人长城上时,他就发觉,自己的内心在渴望和呼唤着,驱使着他,鼓舞着他,要求着他。

    “南下!”呼衍当屠喃喃的念叨着这个词汇。

    居住在严寒残酷的草原上的引弓之民,自古以来,就没有人能拒绝得了南下的诱、惑。

    进入温暖富饶的中国土地,生活在安全富庶的中原大地,享用美酒佳肴,高屋大床。

    这种冲动和渴望,完全是来自骨髓深处,灵魂底层。

    就像婴儿,不用教导,自己就会寻找母亲的乳、头,就像羊羔不需要训练,见到狼的影子,立刻就会迅速逃生。

    “或许,汉人说的是对的?”呼衍当屠在心里冒出一个大逆不道的念头:“匈奴人的祖先,是汉人的夏王之子淳维的后人……”

    有关匈奴与汉,同出一源的传说,最近两年,在匈奴内部传的人尽皆知。

    很多匈奴人,如呼衍当屠,也都是通过这些传言,第一次得知了自己的先祖,居然是与汉人的先祖系出一源,还能追溯到两三千年前的远古时代。

    这对于只有从冒顿大单于的父亲头曼单于开始,才有匈奴这个部族的概念的匈奴人而言。

    这确实一个让人心动和容易接受的传说。

    只是……

    “即使我们真是淳维的后人……”呼衍当屠在心里想着:“那汉朝,就更是敌人了!”

    将祖先流放、驱逐并羞辱。

    这是奇耻大恨!

    作为子孙,当然要为先祖们讨还公道!

    更何况……

    一千多年前,还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的所谓‘祖先’,与现在的匈奴,有什么关系?

    现在,呼衍当屠更关心,站在他的对面的,那千里之外的汉长城之上的汉人,在打些什么主意?

    ………………………………

    “快快快!”

    巍峨的长城脚下,数以千计的工人,正如蚂蚁一样,勤劳而勇敢的在这寒冷的天气中,迎着刺骨的寒风,冒着生命危险,进行着工作。

    在三十余年前,当颍阴懿候灌婴收复云中故地后,为了让匈奴人无法再借用秦始皇帝修建的直道,入侵汉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