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801节

我要做皇帝-第801节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马邑之战,打破了这个循环。

    汉军的材官,再也不需要去考虑怎么让自己的防御更牢固,更无懈可击了。

    因为,他们失业了。

    国家不再需要依靠他们稳固的防御和沉着冷静的步伐来抵御外敌。

    汉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骑兵和进攻,成为了主旋律。

    再也不需要去烦恼自己的盾为何不如敌人的锋利了。

    因为,汉室直接丢掉了盾,捡起了矛。

    而且这柄矛,比匈奴人的锋利多,也长多了。

    但,眼前的这支羽林小队的演示,却给李沮打开了新世界的窗户,让他眼前一亮。

    材官,当然也能进攻!

    当然也要进攻!

    唯有进攻,才是王道!

    “大丈夫,当如是哉!”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瞬间,几乎所有的材官都喝起彩来。

    他们喝彩,是因为,他们知道,哪怕这次选不上羽林卫。

    大家也不用担心,不用颓废,更不用傻不拉几的学习那些儒生那些士子,天天背着让自己浑身不自在,就像有无数只乌鸦在叽叽喳喳一般的文书了。

    北地丈夫,本来就不习惯这样文绉绉的生活。

    对他们来说,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大声骂娘,那才是生活,那才是人生!

    拿武器,比拿毛笔舒服多了!

    此番,哪怕选不上羽林卫,吃不上天子的俸禄。

    大家也可以选择回家,选择回到家族,继续祖业。

    有了这种神器,这种专门为材官而生的武器!

    大家家族的辉煌与荣誉,依旧能继续延续!

    当然……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许多人都用着警惕和戒备的目光打量着身周的同僚,在心里面思考着:怎么淘汰掉对方!

    大家都是丈夫,七尺昂藏男儿。

    当然想成为最好的那个!

    台上,那位校尉却是在那队羽林将士停下动作的瞬间,含笑说道:“诸君,现在,请诸君以十位一组,准备演练方才所见的动作和阵列!”

    “吾给诸君一炷香时间……”他笑眯眯的不怀好意的道:“一柱香后,诸君必须选好同伴,皆十人一组,然后,开始五组一起演练……”

    顿了顿,他补充道:“某会从各组之中,选择某所认为的可以过关的人选……换句话说,诸君……若是某将名额选满了,那么,后面的人,无论多么厉害,多么优秀,也只能原路请回!”

    他这话刚刚落下,顿时,所有人立刻就行动了起来。

    许多人,都像个无头苍蝇一般,到处拉人或者,求人拉自己入伙。

    唯有李沮等少数人保持了冷静。

    “敢问贵官!”李沮举手在人群里大声问道:“倘若人数不足十人,该如何?”

    “这某就不管了!”校尉负手笑道。

    这个回答,更加加重了场内的混乱。

    许多人甚至开始饥不择食的选择队友。

    但,这些都是没有经验,没有上过战场的菜鸟。

    像李沮这样经验丰富的材官,却都在沉静着,冷静的观察周围。

    然后,他们开始慢慢的挤开人群,嗅着同类的气味,走到了一起。

    虽然很慢,虽然没有效率。

    但他们知道,在战场上,整体大于个人。

    换句话说,不够优秀的同袍,是累赘。

    与其找九个手忙脚乱,连组织和调度都忘记了的菜鸟。

    不如找一个能与自己配合默契,相互呼应的精英!

    终于,在那柱香燃尽之前,李沮与九个材官走到了一起。

    几乎泰半都是熟人。

    当然,也有些陌生人。

    不过不要紧,只是稍微交谈,交换了一下看法后,大家就决定组队了。

    既然要组队,那就需要一个什长来发号施令。

    这很重要!

    但,在这样的情况,是来不及比拼武力或者用其他办法来决个高低了。

    所以,大家的想法很快就统一到了一起——既然无法决定,那就抓阄!

    抓阄的方法也很简单,大家在地上随便找了十根杂草,然后约定,谁抽到最长的那根,谁就是什长。

    李沮的运气不错,他抽到了代表什长的那根长草。

    而在这个时候,演武场中也开始第一轮的演示。

    如众人所料,仓促的联合在一起的菜鸟和老鸟们,在演戏过程中,错漏百出。

    不是有人慢了一拍,就是有人快了一步。

    即便勉勉强强节拍踩在了一起,动作也都出现了变形。

    而且,因为他们几乎没有选出什长,失去了领导者,越到后面,就越混乱。

    而一旦出现了混乱,就无法再挽回了。

    这样的演练,当然是不合格!

    几乎没有等他们演练好,那个校尉就命令终止了演练。

    “匈奴人都比你们的演练强!”校尉鼻孔里哼着,咆哮着驱逐了这些残次品。

    有了这些人的教训,接下来的队伍,吸取了经验,在上阵前,仓促决定了一个队率。

    这下子倒是有些模样了。

    但可惜……

    “就是找一群民夫,也比尔等强!”校尉淡淡的做出评价。

    这个评价比刚才高了一点,但也就是一点而已。

    让许多人都羞愧的低下了头颅。

    当然,也有人不服。

    一位似乎颇有背景的材官,站了出来,大声的质问着:“非吾之过,皆左右之失也!”

    “所以,我不服!”

    但可惜,那个校尉充耳不闻,只是淡淡的挥手,让士卒将他驱离出去。

    哪怕,他一直在抗议,一直在争辩,甚至最后搬出了自己的背景:“吾乃须昌候之后!”

    却只是换来那位校尉的冷笑:“吾,龙候嫡脉!”

    “蠹虫就是蠹虫,连同袍,都不会选择,要汝何用?”

    这让众人都是深吸一口气。

    龙候啊!

    大家看向这个校尉的脸色顿时就变了。

    龙候虽然失国,但是,初代龙敬候,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英雄。

    龙敬候讲义气,义薄云天的名声,连关中三岁小孩子都知道!

    “难怪这么傲气……”许多人在心里想着,看着这个校尉。

    …………………………………………

    终于,轮到李沮这一队入场了。

    之前的四轮,仅有一队人勉强入了那位陈校尉的眼,算是过关了。

    剩下的,全部被淘汰。

    这让李沮有些紧张。

    不过,当他接过从一个羽林卫的士卒手中递过来的陌刀时,他的紧张感顿时就不翼而飞了。

    轻轻抚摸着陌刀的刀柄。

    “这才是丈夫的武器啊!”李沮像呵护着情人一样抓住凹槽处的刀柄,将它立在地上,在这瞬间,李沮就知道了,自己应该如何这把武器。

    在他的眼前,甚至仿佛出现了一队疾驰而来的匈奴骑兵。

    他举着陌刀,站在自己的队伍中,身体微微前倾,说道:“陌刀威武!”

    然后,他大声的喊道:“陌刀威武!”

    于是,其他小队成员也不由自主的跟着他一起喊道:“陌刀威武!”

    是的,在接触陌刀的这短短时间,这些昔日的材官,就已经为这柄武器的威慑力和杀伤力以及实用性而倾倒了。

    它的刀柄,它的刀身,甚至,就连凹槽处的抓握点,都是这么的迷人,这么的美妙!

    每一个人的心里,仿佛都在欢呼着,都在呐喊着,都在雀跃着。

    模仿着方才所见的动作,李沮带着小队,一边轻轻的提示着,一边仔细观察着,随时调整着整个队伍。

    这样的工作,他在过去二十七年,重复了上万次。

    “有点意思……”那位校尉的眼睛从李沮这一队人身上闪过:“勉勉强强,算是可以调、教吧!”(未完待续。)

第九百七十七节 老朋友

    未央宫,清凉殿。

    此刻,这个汉天子的夏季避暑寝殿,已经成为了一个贴满了地图的大殿。

    在过去一年,汉室的细作以及匈奴内部的内应,几乎耗尽了一切心思去察看和绘制一切河套地区的地理地貌。

    现在,汉室基本弄清楚了整个大河套地区匈奴控制区域的详细情况。

    虽然可能做不到,像侵华日军那样,连一条山区小路也标上地图。

    但主要的河流、湖泊以及山脉和平原,都已经搞清楚了位置,也弄清楚了深浅。

    更重要的是,汉室还弄清楚了,匈奴的整个河套防区的虚实。

    出乎刘彻的意料之外。

    匈奴人将河西走廊的一部分,也划进了河套。

    其中,就包括了乌孙的祖居地,昆邪地区,以及休屠部族控制的牧场。

    也就是日后汉室的酒泉、朔方、武威等郡。

    在现在,是匈奴人默认的河套的一部分。

    这或许是出于历史的原因。

    在匈奴的崛起过程中,发源于河西的月氏和乌孙,都曾经与其为敌。

    甚至,在匈奴的历史上,他们与月氏为了争夺河西进行的战争是最残酷最漫长,同时也最具挑战性的。

    经历从冒顿到老上,匈奴人用了两代人的时间,才驱逐了月氏这个大敌。

    但是,在广袤的河西走廊上,依然残留着大量的月氏残部。

    这就是所谓的小月氏。

    这些躲在山沟沟里的小部族,时不时的出来骚扰和掠夺一番。

    另外,河西走廊两侧山峦之中的羌人部族,表面上看上去很好欺负。

    但实则也很滑头。

    这些放羊的部族,也常常会闹出些幺蛾子,让匈奴人难受。

    所以,在匈奴人的眼里,河西和河套,基本是一体的。

    两地的部族,也常常会互通消息和情报。

    甚至会进行联防。

    这也是匈奴的特性决定了的。

    匈奴帝国的双头鹰政策,由四柱组成。

    左右贤王,作为东西方向的大脑,单于庭是神经和中枢,而左右谷蠡王则是匈奴的四肢,左右大将和左右大当户是匈奴人的血管和肌肉。

    剩下的部族,组成了匈奴的细胞和血液。

    在正常情况下,全盛时期的匈奴帝国,能在半年之内,就征调出一支规模超过四十万的骑兵来应对他在任何一个方向遇到的危险。

    而在同时,匈奴人有足够广阔和辽阔的战略纵深来适应和反应强敌的攻击。

    讲道理的话,幅员数万里的辽阔帝国疆域,足以让匈奴人哪怕放弃了整个幕南,也不会伤筋动骨。

    对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来说,在春夏的时候,前往北方,而在秋冬回到南方,这是正常的事情。

    但,有一个地方例外。

    这就是河套和河西。

    河套,自不用说,滂湃的大河,滋润着这个塞上天堂,这里,除了冬天,其他季节不缺青草。

    而匈奴也早就学会了在盛夏和秋天晾晒干草和储存草料的技能。

    这又不能。

    而且也不需要匈奴人自己动手,奴隶们会帮他们完成这些工作。

    至于河西?

    此时的河西,可不是后世的河西。

    青藏高原的隆起,虽然阻隔了来自印度洋的暖湿空气,但,来自太平洋的季风,却在河西走廊,形成了足够强大的山区降雨。

    更重要的是,祁连山脉的隆起和冰川时代遗留下来的强大冰川,年年岁岁,都在为这片热土,提供着永不枯竭的雪水。

    后世****甘肃最大的内陆河黑河就发源于祁连山脉。

    整个祁连山脉上,共有数十条大大小小的河流,沿着峡谷蜿蜒而下。

    以至于,在峡谷的下方,形成了湿地和沼泽。

    甚至于,形成了整个河西地区,乃至于整个亚洲都数一数二的大湖泊群——居延泽。

    现在,在河西,有着无数的绿洲和湿地。

    现在,在河西,有着非常适宜农耕的环境以及气候。

    连匈奴人的部族里,也在这个地区,出现了一些农耕化的部族。

    譬如……

    卢候部族!

    刘彻抬起头,看着那个被标注在地图上,已经换防到了高阙的卢候部族的大名。

    嘴角发出一丝冷笑。

    二十几年前的汉匈河南大战的导火索,就是这个卢候部族!

    汉与卢候,可谓是老朋友,老冤家,老对手了!

    卢候部族在从汉室的视线中消失了二十几年后,再次回来了。

    这次……

    刘彻打算找他好好算账。

    而这个卢候部族,在历史上,以善于筑城著称。

    大汉奸赵信、卫律,的所谓赵信城、卫律城,都是这些家伙建造起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