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443节

我要做皇帝-第443节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样至少不会死全家!

    在这样的情况下,官僚集团中的人,真是战战兢兢。如惊弓之鸟。

    以至于,当朝会开始。群臣三拜九叩之后,汲黯与颜异带着五十五位尚书、侍中,站到御阶之上,开始齐声颂唱太宗皇帝的《议佐百姓诏》全文时,居然有个胆小的家伙,吓得昏厥了过去。

    这让刘彻看了。也有些目瞪口呆。

    “让廷尉去查一查,此人身上的问题……”刘彻对着王道吩咐一声。

    那只是一个千石级别的小官,只是一只小蚊子,所以,刘彻也就吩咐一声后就没在注意。继续保持肃穆的神情,听着汲黯等人唱诵的《议佐百姓诏》。

    三遍颂唱完毕,满朝都是一片沉寂,唯有几位太宗老臣,双眼泛红,情绪激动。

    “今日是朔望朝!”刘彻站起来道:“九年前,朕皇祖于此承明殿,下诏布告天下,求能佐百姓,利社稷者,九岁之后,朕立此玄社之上,持牺牲圭币以事上帝宗庙,赖宗庙神明之佑,上帝加惠,四海安宁,无有兵革,然百姓之难,依然如旧!”

    刘彻双目扫过群臣,在朔望朝上,是最适合开嘴炮,放大话的地方。

    刘彻登基以来,前面一年多,没怎么开嘲讽,那是因为他清楚,自己的位置还不稳固,力量还不够强,还不能一人单挑全世界。

    但如今,他已经初步树立了权威,掌握了权柄,军队归心,民望加身,此时不开嘴炮嘲讽,什么时候开?

    对官僚集团,就要学天朝太祖,捅破他们的伪装,撕破他们的伪善,将他们的本质暴露出来,告诉他们:别以为老子不知道你们是什么货色?老子不干你们,是因为你们还有点用,别逼急了哥,哥急起来自己都怕!

    当然,意思是这个意思,表述就要委婉一些。

    不能真的跟天朝太祖那样,将官僚和国家的本质直接在天下人面前撕开,露出最根本和黑暗的那一面。

    那样固然是能让官僚们老实,但也不利于统治啊!

    所以,刘彻提高了一下声调后,问道:“是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过与?”

    “或天道有不顺,地利或不得,人事多失和,鬼神废不享与?不然,何以至此!”

    这是九年前太宗皇帝诏书中的自问句。

    当时太宗用出来,确实是自问。

    但刘彻复述出来,大家听了,却只有刺骨的寒意和令人颤抖的威慑!

    因为,当今天子,可是证明了自己确实受命于天,鬼神庇佑的真命天子!

    因此,这个自问句,就变成了施加给官员们的最大压力。

    周亚夫带头,包括元老和博士官,所有参与朔望朝会的臣子纷纷跪下来,拜道:“此诚臣等不贷,以至陛下震怒,臣等有罪,请罚之!”

    刘彻看了,还算满意。

    但他并不打算就这样放过这些家伙,必须要给他们更大的压力和鞭策。

    于是,刘彻继续自问:“将百官之奉养或费、无用之事或多与?何其民食之寡凡也?夫度田非益寡,而计民未加益,以口量地,其于古犹有余!”

    “而食之甚不足!”刘彻看着群臣。将声调降下来,低沉着声调,仿佛在问自己:“其咎安在?!”

    这次,百官,包括周亚夫都将脑袋低到了地板上。

    周亚夫是惭愧,而很多人则是心虚。

    实际上。汉室政府一直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百姓破产,饥饿,乃至于不得不卖儿卖女。

    但既得利益强大的力量,迫使汉室统治者,只能小修小补,尽力用其他办法,如打压豪强。迁徙大户等政策来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公平。

    却一直不敢对这些人开战。

    哪怕是刘彻现在,也不敢冒着全国政局动荡的风险,跟这些家伙撕破脸。

    但这并不意味着,刘氏就会放弃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扶持和保护中产阶级的国策。

    历史上,哪怕是小猪,在忙着修仙和炼丹的时候,也没放松给良家子和中小地主的保护。

    这从小猪的诏书中。都能看到很清晰的执政思路。

    说起来,刘彻还要感谢小猪。

    正是小猪的一些政策的失败教训和经验。让刘彻清楚的知道:不能指望喊口号和嘴炮来治理国家,关键还是在行动。

    譬如小猪统治初期,只顾嘴炮,结果被人不断忽悠,到了其晚年,放弃了嘴炮。脚踏实地的推行惠民政策,结果天下短短几年,就恢复了活力,从而为昭宣之治,底定良好的经济基础和稳定的政治局面。

    所以。嘴炮放到这里,刘彻也明知的选择了收手。

    目前,汉室政府的主要工作方向,还不是打击官僚,惩治苛捐杂税——这个工作规模太大,工程量太大,没有足够多的人手,就贸然干这个事情,很可能事情没干好,反倒陷入无休止的政治倾轧,新旧党争。

    所以,刘彻选择的是,先把蛋糕做大,让天下可耕种的土地面积扩大,亩产增加。

    但要做这个工作,就要先震慑住官僚们。

    最起码,让他们的爪子收敛一些,心肠不要那么黑,让他们有所顾忌,有所底线。

    不然,蛋糕做大了,但百姓却吃不到,照样要悲剧!

    今天的这个开场嘴炮,就是为了吓唬一下官僚们。

    目前来看,应该是有些效果的,但,单纯的恐吓还不够,因为只是恐吓的话,大家可能就是会稍微注意几天,用不了多久,就故态萌发。

    所以,还是要有血淋淋的例子来佐证这个嘴炮不是吓人的,就像杀鸡骇猴,立几个典型出来。

    “此中大义,朕不能明其中,丞相、御史大夫、廷尉、列侯、两千石下朝后,好好讨论讨论,博士们也不要闲着,仔细考虑考虑,各上书陈奏,朕将亲览,有能佐百姓者,率意远思,无有所隐,凡有害民者,也不要忌讳,不管涉及到谁,都要查一到底,律法有缪,那就修改律法,政策有误,那就检讨政策!”

    这杀气腾腾的话语,让不少人腿肚子都有些抽筋。

    刘彻却走回御座,拿着天子剑,抵着地面,道:“朕的训话完了,下面,开始讨论屯垦移民政策!”

    许多人这才战战兢兢的起身,想起了今天是朔望朝会,要讨论的是屯垦移民政策。

    本来,许多人还打算着,利用这个屯垦政策,给自己捞好处——移民开垦的土地,将是以百万亩为单位计算的。

    哪怕辽东和新化那边产出不如中国腹心膏腴之地,但最起码,也能抵个下田什么的吧。

    自己从里面捞个几百顷甚至千把顷,不是问题吧?

    但此刻,大家都没有了这个心思了。

    土地虽好,也要命来拿!

    倒是列侯们稳坐钓鱼台,屯垦移民政策的补充部分,就是列侯们的将在新的疆土,新化地区获得一块对等封邑的封国。

    这样,列侯们就不会参与也没那个心思去搞那些花招了——有那个功夫和精力,还不如将自己即将获得的新封邑开发好呢。

    这样,即不用承担风险,也不会有亏名节,还能赚上一笔。

    这也是刘彻早就计划好的政策,拉列侯功勋阶级。打压文官官僚集团,反过来又利用文官官僚阶级,监督列侯功勋阶级,拉一派打一派,刘彻玩的不亦乐乎。

    “汲黯,宣读一下朕拟定的屯垦政策!”刘彻命令着。

    有了之前的嘴炮。不管是列侯还是朝臣或者是最善于嘴炮的博士官们,都只能纷纷跪下来,恭听圣谕。

    若在以往,他们肯定要出来说点话的。

    但如今,却统统当了缩头乌龟,像个好好学生一样,竖着耳朵,乖乖的听着汲黯宣读政策。

    汲黯恭敬的捧着一册帛书,走到御阶前。先朝刘彻一拜,再对朝臣一拜,然后,摊开帛书,念起来:“国之大事,唯戎与祀,民之大事,在食与货。民饱食则天下安,货足则社稷固。昔者吴子曰:江山在德不在险,朕意嘉之,心有所与!今朕受命于天,兴王师,伐不臣,收朝鲜之地。出义师,助忠臣,得沧海君之附,拓土三千里,收东北之地。东北之地,虽苦寒无人烟,然,地势平坦,沃野千里,实天赐也,乃令天下无地之民,迁之于辽东、新化、朝鲜,以守土、固疆、开发也。朕思民无有保,众无所庇,恐其难活,乃命有司议定,屯垦军管之政,今久得众智,集朝野之贤,得条文若干,今公之于众,定之于法!”

    “其一曰:屯垦军管,各以军制而定,或曰某部,或曰某军,皆以汉军各部各军之名而命之,各部各军,各出士官,以为各屯垦团之校尉、司马,辅佐百姓,开垦土地,少府、大农、有司各道,佐以技术、物资支援!”

    这一条念完,周亚夫为首的武将集团和元老勋臣们纷纷叩首,拜道:“谨遵圣意!”

    表示他们和军队完全支持和拥护天子的决定,坚决支持天子的举措。

    而实际上,这一条对军方非常有利,等于,各个山头,从此都能在辽东、新化和朝鲜获得他们的铁杆支持者。

    想想看,譬如细柳营这样的精锐,一旦跟一个有着一万人甚至数万人的屯垦团建立起了稳固的关系,那么,这个屯垦团日后的兵源和青壮,肯定会优先选择进入细柳营服役,而细柳营也能借助在该团的人员,培养起符合他们要求的兵源。

    这对一支部队来说,非常重要。

    就像二战前,霓虹的师团一样,当一支部队的兵源固定从一个地方获得后,这支部队,也就有了属于他们独有的作战风格和精神面貌。

    这一点,三国时代,也有很明显的例子。

    虎豹骑、陷阵营、白马义从,基本都是从一个固定的地方获得兵源,训练出来的。

    这也是刘彻为汉军量身打造的一个未来发展方向。

    至于山头啊军阀啊什么的,不用担心,因为有后续安排。

    “其二曰:各屯垦团,皆受命于天子,各授军旗,各屯垦团校尉、司马,早晚两次,需带众于军旗之下,宣誓效忠天子,效忠汉律!”

    “诺!”周亚夫等人再拜受命。

    这是很正常的安排,屯垦团与军队的关系,固然紧密,但他们与天子的关系,应当更加接近。

    “其三曰:各屯垦团,置一丞令,谓之屯丞,以文官充之,秩比四百石,掌各屯垦团之财务、支出、诉讼纠纷,公室告等职!”

    “诺!”群臣再拜。

    这一条例,也是朝野各方在撕逼无数次后很难得取得的一致意见之一。

    屯垦团的军方背景太多了,文官集团必然想要将之民政化,最起码,不能让之完全脱离文官系统。

    而军政分离,也是刘彻努力的方向。

    “其四曰:屯垦团,以汉律为准绳,除其民兵外,余者诉讼犯法,皆以汉律治之!”

    这也是一条有广泛共识的条例。

    很简单,让民众以军事化聚集和管理,这是为了初期的开垦和保护,但若以军法作为其内部法律依据,那就要出大事。

    总不能老百姓们稍微偷个懒,犯点事,就要掉脑袋吧!

    当然,作为准军事化组织,屯垦团,必然有着预备役的民兵。甚至是武装军队保护,这些人,就得以军法来管理了。

    “其五曰:屯垦团初期所需之粮食种子耕牛农具,由少府并丞相府贷之,其明年收获后,以粮食冲抵所贷物资。有司各道不得收取子息,此条,张于露布,告之天下,使黎庶明知朕意,有敢推诿、加征、摊派者,御史大夫并廷尉,严惩之,以死罪论!”

    众臣再次叩首。这一条的提出,是原本朝会上各方争论不休的焦点。

    在过去几次的朔望朝讨论上,各方都觉得,应该收取一定的利息,来作为朝廷付出的收益。

    区别只在于,是收取商业利息还是正常利息。

    但很明显,天子对此非常不满,做出他的最终决定。

    这让不少人心里暗自惋惜。

    利息这个东西。可是大杀器!

    哪怕是低息,譬如一分息这样的。都能在最后给大家伙带来无数收益。

    唬弄百姓可比唬弄天子要容易得多了,很多地方能把一个人头税收上五次,就是明证。

    可惜啊,天子毅然断绝了大家的念想。

    大家都是摇摇头,无可奈何。

    许多人本来是想着,这个事情。天子要是不让俺们捞好处,那俺们就下绊子,扯后腿。

    但如今,随着前面四条的宣布,这个扯后腿的机会已经没有了。

    军队方面。根本不会鸟文官集团的唧唧歪歪。

    或许,各屯垦团的丞令方面能做些文章?有人心里想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