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417节

我要做皇帝-第417节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简单的逻辑,若是好事,那里需要召集群臣,如此郑重?

    只有出现了恶兆,才需要召集群臣,郑重商议,部署对策。

    而在另外一侧,御史大夫晁错亦步亦趋的攀登着宣室殿的台阶。

    他的身后,几位年轻的法家官员,紧随其后。

    廷尉赵禹则提着绶带,与其并行。

    当前汉室政坛,法家正迎来,自秦之后,最为兴盛的一个时代。

    从执法者(廷尉)直至监督者(御史大夫),全部被法家掌握。

    除了没有立法权,法家已经将法律的解释权和执行权以及律法的维护权利,全部掌握在自己手里。

    而今上的许多主张和政策,譬如盐铁官营、压制地方豪强和清理地方官场,更为法家的兴盛添了一把火。

    现在的法家,可谓是烈火烹油,鼎盛至极。

    在这样的局面下,晁错作为法家的领袖,已然拥有了与其官职相匹配的庞大势力。

    “这次天子梦兆,或许可能成为吾等法家拂士,更进一步的契机!”晁错低声对赵禹说道。

    法家的政治家,从来都是将危机看成改革的契机。

    从子产开始,法家众人,就是不断借由一次次危机,累积自己的力量,促成一次次变革。

    因而,走钢丝,实际上就是法家的日常。

    钢丝走多了,自然难免断裂。

    晁错也知道,他在朝内朝外有多少敌人。

    一旦有一天,他脚下的钢丝断了,立刻就要粉身碎骨。

    但他不害怕。

    自商君以来,法家的弟子,就不怕死。

    他们只怕自己死后,后继无人,变革中断。

    是以,晁错很早就开始准备培养继承人了。

    赵禹,就是晁错选择的,他之后法家的扛旗人,最近年余以来,晁错几乎是将赵禹当成自己的儿子一样,将他所知所了解的一切,几乎倾囊而授。

    赵禹当然也看出了晁错的意思。

    他很感激,也很担忧。

    因为赵禹很清楚,晁错从未放弃过削藩的念头。

    哪怕今上不支持,这位御史大夫,也在顶着压力,做着削藩的相关工作。

    并且,不断的触及诸侯王们的痛脚。

    去年,晁错推动了取消诸侯王任命国中两千石以上官员的政策,并取得了成功。

    今年,他开始向着收回诸侯王铸币和开矿权力的方向努力。

    这一次,晁错遇到了强大的阻力。

    诸侯王们,可以不要两千石官员的任免权,因为他们知道,吴楚败后,长安势必不会容许他们继续拥有对国中军政大权的控制。

    但是,收回其铸币和开矿的权力,这却是要那些刘氏宗亲的老命。

    不止诸侯王们反弹得厉害,就是列侯阶级们也极力反对。

    铸币和开矿,同样是列侯们重要的经济来源。

    赵禹实在很担心,晁错会倒在来自各方反对围攻之中。

    也曾委婉的劝过几次。

    但晁错,已经是下定了决心。

    甚至用了屈原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作为回答。

    这让赵禹,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但作为法家弟子,赵禹明白,晁错为何如此坚决。

    身为法家,铭刻在他们骨子里的,只有四个字‘富国强兵’。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不惜一切,哪怕是自己的性命。

    赵禹知道,有朝一日,当他找到了自己‘富国强兵’的道路后,也会跟晁错一样,坚决彻底毫不犹豫的贯彻下去,直至生命的终点。

    这是所有法家门徒的使命,也是宿命。

    “晁公所言甚是……”想着这些事情,赵禹就点头道:“吾等法家拂士,向来就是在国家危难之际,社稷倾覆之时,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之人!”

    从法家诞生的那一天开始,他们就是为了解决国家面临的各种问题挺身而出,为富国强兵,为推动社会变革而存在。

    此时,宣室殿的大门,缓缓打开。

    天子近侍,大宦官王道,站在殿门口,对着众臣道:“诸位明公,请在此稍候,陛下正在召见太史令与长安几位知名方士……”

    众人一听,脸色更加沉重了。

    到底是什么样的梦,竟让陛下需要单独先召见掌管着监测天象的太史令和几位长安的知名方士?

    恐怕,陛下所梦到的事情的严重性,已经超出预想。

    无数人内心开始焦急,惶恐和不安起来。(未完待续……)

    PS:大家国庆节快乐!

第五百七十九节 梦兆(2)

    宣室殿中。

    太史令司马谈低着头,静静的听着上方天子的描述。

    “朕今日午休,恍惚入梦,梦一白头翁,对朕言:看这里!”

    白头翁?

    在汉室历史上,唯一一个活到六十岁的皇帝,就是开国之主太祖高皇帝刘邦。

    无论是现在,过去,还是未来,汉室历史上,遇一白头翁说XXXX,或者梦见一个白头翁对自己说xxxxxx,基本上,这个白头翁,可以直接替换成高皇帝刘邦。

    就连后来,王莽篡汉,也玩了这么一个戏码——他梦到一个白头翁,将汉室权柄授予他。

    因而,白头翁这三个字从天子嘴里吐出来后,所有人都将精神集中,竖起耳朵,聚精会神的静静听着,不敢错过接下来的任何一个字。

    这样神神怪怪的行为,或许在后世,属于神经病的专属游戏。

    但在如今,却是跟万有引力一样不可动摇的真理。

    崇拜祖先的中国人,有着一千万个理由相信,祖先一定会在冥冥之中庇佑自己的子孙。

    刘彻却是静静的平直描述,道:“朕在梦中顺着白头翁的指点看过去,看到了风暴,前所未有的恐怖大风暴,从海上而来,席卷一切,摧枯拉朽一样的将民房卷上半空,将大树连根拔起,就是城墙,也被吹塌,最后,朕看到了江都王在倒塌的城墙上哭泣,士民黎庶,惶惶不安……”

    刘彻描述的梦境。让所有听到的人,只感觉背脊发凉。毛骨悚然。

    毫无疑问,只是预警。

    这是高皇帝的预警!

    这是有先例的。三年前,吴楚叛乱前夕,今上不也曾经梦到了彗星出西方,天火播雒阳?

    因此,立刻就有一位被邀请来到未央宫的解梦专家,站起来出列拜道:“陛下,臣以为,这梦,当时高皇帝托梦无疑。此乃神明预警,请陛下早作准备!”

    在这个事情上面,解梦专家们承担的风险,是几乎无限接近于零的。

    换句话说,随便他们怎么评论,哪怕最后证明,这一切都是假的,甚至是瞎扯的。

    皇室也很难责罚他们。

    这就好比,后世的那些经济学家。各国政府都养了一大堆。

    这些家伙脑洞大开的比比皆是,甚至不乏有将各自国家带到坑里面的存在。

    然而,他们有人因此获罪或者被审判吗?

    道理是相通的。

    砖家们的言论,其实。就是在表达统治阶级或者说统治集团中的部分或者大部分人的意思。

    这个世界的统治阶级,很少有笨蛋。

    且统治者,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集团。

    方方面面。相关的人员、智囊团和幕僚,这些人的存在。足够将被忽悠的人劝回来。

    换句话说,人们眼中那些被忽悠了的国家政权。其实,根本不曾被忽悠过。

    他们被忽悠了,只是因为,统治集团本身就希望如此。

    现在的情况,也是一样。

    假如刘彻和东宫不相信这个专家所说的话,那么,他就算把唾沫说干了,也是没用。

    一个合格的皇帝,首先,就是一个冷静和自我的人。

    像秦始皇那样,决定的事情,就算撞破了城墙,也不会回头。

    刘彻听完此人的话,没用着急的立刻宣布结果——那样做的话,吃相太难看,而且,容易让聪明人看出猫腻。

    政治上的事情,无论如何,既然开始,那么演戏就要演全套。

    像司马氏那样,迫不及待的展露自己的野心和目的,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告诉天下人:司马氏之心,路人皆知。

    虽然最终然并卵,但,这个事情足以警示以后所有有志于大位或者屁股坐在大位上的人:亲,不能太着急了啊!

    刘彻将视线投向其他人,问道:“诸位以为呢?”

    另一位受邀而来的‘专家’立刻就站出来道:“回禀陛下,臣以为,陛下之梦,也当是神明警示之兆……”

    其他‘专家’也纷纷附和。

    倒不是他们不想玩花样,提出些不同意见。

    实在是三年前刘彻玩的那些招数,让他们失去了异议的空间。

    ‘专家’们虽然说话可以不负责任。

    但是,对他们这些人来说,名声,等于一切。

    没有人愿意赌上自己的一切来刷一次最终绝对失败的声望。

    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原本矛盾重重,意识形态迥异的各位‘专家’都空前的一致。

    就连太史令司马谈也道:“老臣夜观天象,见七星颈,光明大放,或主国有急事……”

    刘彻不由得多看了司马谈一眼。

    星象问题是由不得作假的。

    因为,观星,在汉室,不是一个两个人在观。

    星空这么大,想要在晚上注意到每一颗星辰的变化,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所以,汉室养了数十名观星士,天天晚上盯着星空。

    每次观星后,所记录的文字,都要存档。

    司马谈既然这样说,那么,此事就肯定曾经发生过。

    这七星颈,刘彻也略知一二,指的是中国所称的朱鸟七宿的第四颗星,位于南方的星空上,因为其所在位置,恰似朱鸟之颈,因此常被星象学家称为‘七星颈’,又称为员官星,所谓员官,喉也!

    此星在中国星象学上,被认为主国家急事。

    至于这个急事是什么?

    那就见仁见智了。

    但现在,司马谈抛出来的这个七星颈的异常,却成为了压倒了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本来就被刘彻的这个梦弄得心神不宁的太皇太后窦氏和皇太后薄氏,都开始着急了起来:连天象都有显示。看来,这次皇帝的梦兆。真是祖宗显灵,警示了。

    “既然群贤意见一致。那这个事情,就必然是高皇帝托梦给皇帝,警示江都有风灾将来了,而且,以皇帝梦中所见,连广陵城都被吹塌了,此灾看来来势汹汹,皇帝立刻做决定吧!”窦太后马上就催促道。

    皇帝做梦,曾经清楚梦到过彗星来袭。天火轰击雒阳东宫。

    有着先例在前,加上专家们意见一致,又有天象背书,窦太后马上就全部相信了,而且笃定,这灾难是一定会来的。

    这就很好办了!

    薄太后也道:“哀家以为,母后(窦太后)所言极是,皇帝快快召见大臣,布置江都国居民的疏散和背灾事宜罢!”

    刘彻听了。心中大喜,嘴上却道:“儿臣谨遵母后,皇祖母谕旨!”

    在中国,只要最高层达成了一致。就很少有什么事情能难得倒了。

    秦始皇一边修建万里长城,一边全国广修驰道,顺便还建了阿房宫。

    他活着的时候。一个人就吊打了全世界。

    项羽、刘邦,都只能羡慕嫉妒恨的站在道路两侧围观秦始皇的巡幸队伍。

    六国贵族。各地官僚,也只能私底下玩些小动作。谁也不敢举旗。

    刘彻和他的汉帝国,虽然现在拍马也赶不上秦始皇和他的秦帝国。

    但是,以皇帝的身份,下诏疏散整个江都国的居民和百姓,安排好背灾、救灾工作,却还是很简单的。

    汉室,有这样的执行力。

    历史上,小猪治下的汉政权,曾经完成过三次敌国【属国】居民的整体迁徙、安置工作。

    其中闽越国,更是一个人口数十万的大国。

    刘彻立即就对左右吩咐:“传召大臣,前来议事!”

    “诺!”

    不久之后,数十位重臣,联袂来到宣室殿中,礼节性的对着坐在上首的刘彻和薄窦两位太后一拜,齐声道:“臣等拜见陛下,太皇太后,太后!”

    “免礼!”刘彻吩咐着:“赐座!”

    便有侍从官,立刻下去,各自延请朝臣和列侯们,各自按照职位高低和排序入座。

    “未知陛下唤臣等前来,有何吩咐?”入座后,丞相周亚夫,立即就开口问道。

    刘彻看了一眼自己身后帘子里的两位长辈,然后才道:“朕,今日午间做梦,梦见江都大灾,风暴摧毁广陵城城墙,灾民哀嚎遍野,士民黎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