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37节

我要做皇帝-第37节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汲黯此来,可说是背负着斩断儒家伸向皇子们的邪恶的触手的任务,无数师长可是殷殷期盼着的!

    想到这里,汲黯就欣喜的点头道“诺!”

    有了刘德准许,他就可以大刀阔斧的施展他的才干了。

    于是,接下来半个时辰变成了刘德跟汲黯的拉锯战。

    “殿下,臣以为此句不妥……”汲黯捧着帛书奏道:“臣以为太过激进了些,应换上一句更为缓和的话,譬如这句……”

    “那就改吧……”最开始刘德并未意识到汲黯的用心,几乎有求必应。

    但慢慢的,刘德发现不对劲了,这汲黯这是要打蛇随棍上,把他辛苦写出来的奏疏改个面目全非啊!

    可能最终改出来的东西的意思跟最重要的策略部分不会有太大的改动,但是,中心思想和为政理念却可能南辕北辙了。

    于是,当汲黯再次捧着帛书第n次上奏时。

    刘德再也不能忍了:“汲卿,这句再也不可改了……”

    开什么玩笑啊,再改,就要变成黄老学派的施政理念的综合奏疏了。

    可他的那位便宜老爹喜欢的是法家……

    三五两句黄老学派的思想掺杂在其中,便宜老爹或许会一笑置之,但若满篇都是,那刘德在便宜老爹那边的印象就会变成‘小小年纪,满腹老思想’。

    这可是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的!

    汲黯呵呵一笑,也明智的知道,自己已经踩到底线了,于是道:“臣遵命!”

    然后就老老实实的捧着奏疏回去修订和完善起来。

    一个时辰后,汲黯捧着改完后重新抄录了一遍的帛书,献到刘德跟前:“回禀殿下,臣幸不辱命!”

    刘德接过来,仔细看了一遍,然后满意的点头道:“有劳卿家了……”汲黯的文学水平是毋庸置疑的,本来刘德那篇只能算是合格的奏疏,经他之手修订增补和润色之后,不止读起来通顺了许多,更引用了许多先贤的名言和前代的例子,看上去顿时就高大上了。

    “我已背下浊酒,还请汲卿赏脸与我对饮一盅!”刘德将帛书收好,然后亲切的邀请道。

    “殿下有请,臣敢不从命?”汲黯大喜道。

    ……………………………………

    感谢书评区的一位大大指教,嗯,我是昏了头了,没怎么去看史记的汲黯传就想当然的以为这货是儒家,哪知道坑了啊!!!!!!!!!有木有!!!!

    嗯,不止这章重新写,连晚上写的一章也要推倒重来!

    祸不单行的是我还感冒了,咳嗽的厉害,看来,今天能再写一章就是极限了!

    我去我去我去!

    三江已经过审了啊,我想存点稿子的说。。。

第六十四节 试验

    “殿下可是还等人?”汲黯被刘德请到内殿之中,发现那里摆着三张案几,颇为好奇的问道。

    “嗯!”刘德点点头道:“还有一位与汲卿一般的才俊要来,卿且先等等吧……”

    大约过了两刻钟的样子,汲黯就看到一位穿着青衣的年轻人,在两个宦官的引领下走了进来。

    “殿下在我之前还另行招募了人才?”汲黯心想。

    就听到那个年轻拜道:“臣汤问殿下安!”

    刘德却是呵呵的笑了起来:“卿快快请起……”然后就亲切的扶起了那人,拉着那人的手,走到汲黯旁边,介绍道:“汲卿,请容我向卿介绍,这是张汤,我之肱骨,现在为我管理着许多事务!”

    “张卿,这位是汲黯,现在屈为我之幕僚……”刘德一脸的和善笑容,拉着两人的手,热情的道:“两位卿家以后要多多亲近!”

    张汤跟汲黯两人脸上表面也露出了些笑容,相互点头致意。

    可私底下,张汤的心里却是另外的想法:“我好像闻到了守旧的庸才味道!”

    汲黯刚开始见到张汤时,心里也稍微有些不舒服,等听了对方的大名,立即就想起了,这些天在长安城里听到过的一个名字,曾经在幼年之时,就懂的开设刑堂,以律法审判偷肉的老鼠的那个人不就是张汤吗?

    心里也立刻就对张汤没什么好感了。

    “哼,沾满鲜血的屠夫!”汲黯这样想着,但碍着刘德的面子,却还只能虚与委蛇。

    刘德拉着两人,将这两人分别安排坐下之后,就吩咐侍女上酒肉,然后他微笑着走回自己的主位。

    只是那笑容中多少有些怪异。

    实在是刘德知道,这张汤跟汲黯两人就像两头年轻的雄狮,一旦见面,必然会产生矛盾。

    这是根本无法避免的事情。

    因为张汤是法家,法家主张的是大政府,简而言之,就是法家的终极理想是政府要能干预一切,甚至连百姓的吃喝拉撒婚葬嫁娶,政府要是能插手的话,最好也插手。

    因而,对于法家来说,法律只是他们推行的政策的手段,假如法律妨碍了他们推行自己的政策,那就——变法。

    但汲黯是学黄老的,黄老学说主张小政府,推崇清静无为,与民休息,黄老派们一直都认为,只要百姓不违**制定的法律,那么就算他们把地球炸了,政府也不应该干涉。

    这两者之间的政治理念,简直犹如风马牛不相及,这两个人要是能看对方顺眼,那才怪了!

    不过,也还好两人分别是法家跟黄老派出身,也就是政治理念上有所分歧,没太大仇恨,要是换了墨家跟儒家或者儒家跟法家出身的坐在一起,那刘德觉得,他们不打起来,就已经是胸襟宽广了……

    “两位爱卿,来来来,举杯共饮此酒!”刘德举起酒杯,带着一些恶作剧成功的笑容,道。

    “敬殿下!”两人转过头来,举起酒杯道。

    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张汤道:“殿下,您令臣所督办的事情,如今已经差不多有眉目,再过最多半月,殿下就能看到成果!”

    刘德听了点点头,他知道张汤说的是造纸的事情。

    想想也是自然,有熟练的工匠,还有他提供的成熟的工艺流程,那白纸若还弄不出来,那就只能说明张汤是个废物!

    “那辟阳逆贼的产业,如今查抄的怎么样?”刘德问出了他如今最关心的话题。

    辟阳侯审平继在发现自己被禁军包围的时候,就果断自杀了,也省却了刘德跟他便宜老爹的一些功夫。

    只是他这一死,他留下的产业和各种账目,就苦了刘德了。

    事实证明,抄家也是个技术活。

    要一点点的将一个庞大的彻侯家族的产业彻底的清算、查抄和征缴完毕,这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三两个月,根本完成不了。

    “启禀殿下,现在臣已经基本将审贼在长安的店铺跟宅院都查封了起来了,正在带着属下们,清点和统计,再过两日,臣应当就可清点完毕,然后再来报与殿下……”张汤答道:“只是,审贼在关东的产业却是不好动了……”

    “无妨,不用管它!”刘德摆摆手。

    狡兔三窟的道理谁都懂,这审平继也不白痴。

    根据现在掌握和了解到的情况来看。

    早在很久之前,审平继就将他的几个儿子,分别送去了吴楚赵等国,各置产业。

    这一点,现在更是成了审平继狼子野心的证据。

    但是,这样一来,想要彻底的毁灭辟阳侯家族就有难度了。

    吴楚两国自不用说,早就跟汉家朝廷离心离德了,假如真派使者去跟吴楚索要审平继的后代,对方一句查无此人,便宜老爹跟刘德都要干瞪眼。

    而赵国、淮南国、衡山国这些诸侯呢,却也是属于目前在争取的对象,也不可能为了一两只漏网的小虾米去刺激这些诸侯。

    因而,此事暂时只能是不了了之。

    “卿这两人争取先清点出值钱的金器与铜器,送到我这里来,我有大用!”刘德吩咐道。

    金器融化之后,是要作为金饼的,马上就要举行的考举,不准备个两千金的预算,刘德估摸着是不行的。

    至于铜器,统统都会被送去铸币作坊,作为五铢钱的原料。

    “诺!”张汤点点头:“臣回去后会立即抓紧此事!”

    刘德转过头,对汲黯道:“汲卿,这两日就劳烦卿随张卿一道去整理、记录、收缴审逆的产业,卿可愿意?”

    刘德这么快的就要将汲黯跟张汤两日凑到一起,当然不可能是他的恶趣味在作祟。

    而是他需要这两人能够配合起来,熟悉起来,多少有些默契。

    这样,在即将到来的考举考试中,他就有人可用了。

    最重要的是,孤阳不长,孤阴不生,刘德还是希望这两个不同学派的年轻人能够好好相处,相互成长,这也算是他的一个小小的试验吧?

    看看一个法家的人跟一个黄老学派的人日夜相处之后,会否产生化学反应。

    “诺!”汲黯却没想这么多,点点头应命。

    ………………………………

    这章我感觉没写好,先传吧,我现在实在咳的难受,基本是三分钟必咳一次,妈蛋,我每次感冒都是这样~~不知读者老爷们可有什么偏方专门对付感冒后必咳嗽这个顽疾的?

第六十五节 前世仇

    第二天,长安开始下起了绵绵细雨。

    刘德早上起来,看到殿外的雨水,这才醒悟,日历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翻到了五月。

    五月……

    前世之时,刘德就是五月被封王的。

    跟他一起被封王的还有刘非、刘阏、刘彭祖、刘发等。

    今生刘德倒是用不着去考虑他会被封在哪里的问题,倒是刘荣得好好谋算,运作一下了!

    起了床,穿好衣服,刚准备吃点东西填一下肚子,就有宦官来禀报:“殿下,刘阏殿下求见!”

    “快请……”刘德点点头,同时吩咐侍女多备一份早餐。

    “皇兄!”刘阏进来拱手。

    “自是骨肉兄弟,就用不着这么虚礼了!”刘德呵呵一笑,拉着刘阏的手,坐下来:“先陪我吃些东西吧,一个人吃东西,总是没意思……”这时,宫女们也正好端着做好的热腾腾的小米粥上来。刘德尝了一口,味道还不错,赞道:“很香的,皇弟也尝尝!”

    刘阏却是没有这个心思吃东西,他坐在哪里,就像一个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勉强敷衍着吃了几口,刘阏就忍不住问道:“皇兄可听说了吗?宗正刘弃今日早朝上奏父皇,请分封诸皇子!”

    刘德吃了口粥,摇摇头道:“还没听说,怎么了?”

    刘阏却是一阵无语。

    不过,想想也是,他的这位皇兄如今已隐隐是储君的备选了,分封的事情,自然是不会放在心里。

    可他必须把此事放在心里啊!

    从宗正处传来的消息是,此次被划出来的诸侯国备选是挺多的。

    其中有广川、河间这样条件优越,人口众多的地方,更有坑死人不偿命的临江、长沙等地。

    特别是长沙国,那地方在刘阏看来简直就是个天坑啊。

    不说别的,单单就是之前的长沙王吴苪一系连续4代单传,每一代的继承人都活不过十年,如今更是绝嗣!就足以令人对长沙国望而祛步了。

    因此,在这个时候,要想不被沦落到打发去南楚之地,从此远离长安的境地,已经够年纪,可以封建为诸侯的皇子们与其各自生母就得使出浑身解数。

    而刘阏呢,就没这么好运气了。

    母妃粟姬最近是见了他就骂,而且越骂越难听,想要从粟姬那边得到帮助几乎不可能。

    刘阏想来想去,发现只有刘德能给他帮助。

    可惜,现在看来,自己的这位皇兄似乎也并怎么乐意帮忙……

    刘阏的情绪不免有些失落了。

    刘德见了,忍不住笑了一声,不再逗他,道:“你别瞎想了,父皇那边,我会去说的!”

    其实刘德早就帮刘阏铺好路了,从让刘阏副署奏疏的那一天起,刘德就在谋划此事。帮助刘阏摆脱他未来的悲催命运,不止是在帮助刘阏,同时也会对刘德自己有好处。

    因为刘德需要一个牌坊,身为胞弟的刘阏,毋庸置疑的成了这牌坊的最佳选择。

    “真的!”刘阏却是高兴的蹦了起来,他知道,只要刘德肯帮他说好话,那么,最起码他也能避免被打发到长沙跟临江这两个地方去。

    将心满意足的刘阏打发走,刘德仰头看了看头顶的横梁。

    连刘阏都收到了风声出来活动了,那其他的兄弟,此刻也应该都开始活动了吧。站起身来,刘德换了套衣服,然后揣上汲黯增补过后的那篇帛书,就朝着清凉殿而去。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