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163节

我要做皇帝-第163节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刘彻的这个命令很合情合理。

    身为太子,他如今确实有那个底气和能力来进行一些养望之类的活动。

    所以,汲黯也没想太多。

    他哪里能知道,这养鹿养着养着能养出那么小钱钱?

    “真是一次投资,收益无数年啊!”刘彻想着那个小猪的养鹿政策,嘴里啧啧了几声。

    这个政策确实很秒。

    种鹿什么的刘彻甚至都不需要花钱,回头让剧孟去上林苑里活捉几百头就够了。上林苑里。目测几千头鹿还是有的……

    然后,因为是租给百姓放牧。所以呢,租期一到,这些鹿就又回到了他的手里,指不定,还能附带几头小鹿,这样的话,再租出去……

    鸡生蛋,蛋生鸡,几十年后,这笔收益滚雪球居然能滚到将近汉室一两年的财政收入……

    想想都让人难以相信!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年头的老百姓还真淳朴……

    刘彻挠挠头,想了想,觉得照搬小猪那一套似乎没节操了一点,于是补了一句:“另外,告诉来租鹿的人,小鹿生下来,算他的!”

    刘彻穿越前只是个屁民,他深知百姓尤其是农民的艰难。

    也就不打算跟小猪那样了。

    嗯,就让这个政策当做是给那些无地百姓,贫困线以下的居民和军属遗孀的一个东山再起的福利吧。

    让这上林苑回归到它本来的地位——社会贫富差距的调节阀门上。

    想了想,刘彻又补充道:“暂时,这个文告就只贴在思贤苑里吧!”

    他这思贤苑也就七十二平方公里,万一申请的人太多,那就好事要变成坏事了!

    “诺!”汲黯点点头,将之记了下来。

    家令嘛,干的就是这么个活计。

    刘彻带着汲黯一行,走过思贤苑里的平民区,来到了一座皇庄前。

    这是一座大概属于游玩和休养性质的皇庄。

    刘彻带着手下的大臣们游览了一遍。

    这个庄子虽然不大,目测也就几百亩地,但是,里面好玩的地方还真不少。

    像什么秋千啊竹林啊荷花池啊鱼池啊,应有尽有。

    “陈阿娇应该会喜欢这里!”刘彻心里琢磨着改天带陈阿娇来这里逛一逛,想着陈阿娇,他就想到了义婼:“再过段时间,就去将义婼接到思贤苑来住吧!”

    花了一天时间,刘彻才算是将整个思贤苑粗略的看了一遍。

    不得不说,皇帝老爹确实给力。

    赐给他的这个思贤苑,简直什么都给他配齐了。

    有百姓,有园林,有宫苑,有围猎场,甚至还有好几个大作坊和桑林。

    除此之外,山上还种着梨树、枣树等果树。

    基本上,就靠着这个思贤苑,刘彻也能慢慢的锻炼出自己的治政能力出来。

    “老爹这是要我文智体全面发展,做一个三好太子啊!”刘彻心里吐槽着。

    好在前世好歹当了十几年诸侯王,对于这种事情,刘彻还是上手的很快的。

    当天晚上,刘彻带着手下的臣子们。就在这思贤苑里的一个宫殿中住了下来。

    同时,也在此召开了他当太子后的第一次全体臣子会议。

    基本上除了太子宫必备的值班者之外,其他人全部被他叫到思贤苑里来。

    思贤苑的这个宫殿的大殿并不是很大。因此,一下子塞进了上百号人,顿时就显得比较拥挤。

    刘彻坐在上首,看着这满殿的臣子,心里也有些自豪。

    这些人,可全部都是当世最出色的一批年轻人了。

    他自己原本的那个班底就不说了,基本上都是日后能独当一面甚至位列三公九卿的巨牛。

    而老爹拨给他的洗马和舍人。也是差不到哪里去的。

    尤其是舍人,基本都是身家清白,经过了政治审查。同时政绩出色的年轻官员。都有着在地方或者衙门里做过事情,靠着手腕和能力突围出来的精英。

    毫不夸张的说,假以时日,只要这些人能正常的成长和成熟起来。他们就将担纲未来汉室数十年的大梁!

    在培养人才和磨砺人才的能力方面。

    刘彻最佩服的不是他的皇祖父刘恒。而是很多人都无视了的刘邦。

    刘邦用人和看人以及培养人才的手段和能力简直让人以为他开挂了!

    譬如说,当初,吕后在刘邦临终之时问他:“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何人可继之?”

    结果刘邦机关枪的一样,就将他身后的数任丞相都给点名了。

    后来也如他所说一般,曹参、王陵、陈平、周勃各自继任,每一个人的水平都不差。硬是顶着内乱和战乱,把摇摇欲坠的汉室天下给稳固了下来。

    然后。汉初的文武大臣,随便放一个其他朝代,都是能呼风唤雨的英雄豪杰,足可独当一面!

    只能说,两汉的两个建立者都是严重疑似穿越者,而且肯定都开了挂!

    刘邦就目测大概是后世某个天朝官员,起码市委一级的头头穿越的,深的天朝官员精髓——无耻、腹黑、不要脸,同时手腕厉害的一逼。

    至于刘秀,那个开了系统挂的大魔导师,就不谈了,谈了伤心……

    而刘彻,身为穿越者,自然不想落后前辈太多。

    起码,刘彻觉得,他好好培养和锻炼一下这些人,十几年后,这些人成长起来,就能为他开疆拓土,席卷全世界了!

    “诸卿皆为一时英才之选,不以孤卑鄙,屈尊辅佐于孤,孤甚不敏,往后还须诸卿多多劝谏,指正!”刘彻举起酒樽,说着祝酒词,躬身一拜。

    满殿大臣,立刻就全部起身,跪下来叩首道:“臣等愚钝不敢当家上大礼,愿以卑微之躯,供家上驱策!”

    “善!”刘彻点点头双手张开,道:“诸卿请平身罢!”

    他坐下来,拍拍手,王道立刻会意,带着几个宦官,抬着一块盖着布的木牌走了进来。

    刘彻道:“今日召集诸位爱卿,一是与卿等同燕饮,以抒君臣相亲之情!二则,就是商议一下,往后太子宫与这思贤苑的种种布置,简单的来说,就是诸卿各自的职责!”

    刘彻起身将那块木牌上的布掀开来,道:“昔者,曹相国在位,谏于孝惠皇帝:臣等守职,遵而勿失!孤以为善!若群臣守职,各自尽职,则孤亦可垂拱而坐,静听贤德治政尔!”

    在这个时候,黄老派虽然已经显出颓势但主流上黄老派还是掌握着大势和大权的。

    因此呢,曹参的那句‘今陛下垂拱,臣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还属于政治正确,就是皇帝也会隔三差五的复述一遍。

    当然,当真的肯定是笨蛋!

    所以,这殿中臣子们,也只是各自相互看了看,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只有汲黯等黄老学的弟子,才会心里一热,有所兴奋。

    至于其他人,几乎就当没有听到一般,眼观鼻,鼻观心,面无表情的道:“请家上教诲!”

    刘彻微微一笑,指着木牌上的文字,道:“故曹相国所言,以孤之理解,就是孤制定规则,而诸卿循孤之规则而各司其职。辅佐孤上敬天子、太后,下顺百姓、黎庶,奉继宗庙!”

    “诸卿都来看看。此木牌之上,孤呢,将日后太子宫中所有事务的处理与上报下递做了一个规划!”刘彻笑意吟吟的看着木牌,对着他的臣子们道。

    此刻,几乎所有人都屏息凝神。

    人人都知道,此刻,差不多是太子宫权力分配的关键时刻了。

    虽然在名义上。太子宫的一切事物都是太子三臣在处理。

    但实际上,汉室的太子太傅、少傅和詹事,早在今上还是太子时就被架空了权力。

    今上当初在太子宫里。就是以家令晁错,家仆周仁为主,其他三臣,就是个摆设。泥塑的木偶而已。东安候张相如就是不肯当个泥塑的木偶才悲剧的!

    老子这么干了。儿子学一学似乎也没什么不好。

    但,刘彻想做的事情,远比他们所想的更加激烈。

    刘彻指着木牌上用炭笔写出来的文字道:“从今以后,孤宫中与思贤苑中一切事宜,分为三部分来处置!”

    刘彻看向汲黯,道:“汲卿,从今以后,所有文书。所有赏罚命令,皆由卿负责!”

    “臣谨遵命!”汲黯出列拜道。

    对汲黯来说似乎没什么不妥。反正他这个家令本来好像就是干这个的。

    但刘彻却看着他,道:“卿注意了,是所有的文书和赏罚命令,包括卿所负责的,家仆负责的还有门大夫、率更令,无论文武杂事,一切事宜,皆需上报于卿!”

    “啊……”汲黯完全没有想到,太子居然会把其他臣子的一些权力也交给他。

    但是,当年晁错就这么玩过,所以,他也不意外,心中反而有一些窃喜,躬身道:“臣知道了!”

    刘彻指着木牌上的文字,对汲黯道:“从今以后,卿就是事务省的负责人,一切文书皆由卿整理之后,上报于孤!”

    汲黯抬头看着那个木牌上的文字,微微有些出神,只见木牌上第一排就是事务省三字,其下还有备注:管理政务。

    “家上这是要改革啊!”汲黯心里颤抖了起来。

    汉室太子和太子就没一个能安分的。

    自立国至今,汉室的制度和官制就经过了好几次改革了。

    虽然每次改动都不大。

    但架不住今天改一下,明天改一下,于是,现在的汉室法律和制度与立国之初相比,大半都变了。

    只是,在太子位上就这么改,是不是有些犯忌讳?

    他刚想劝谏,却发现,太子朝着他微笑。

    汲黯立刻明白了,这个方案,最起码天子是默许了的。

    “哎,难怪长辈都说,汉家多变啊!”汲黯在心里摇了摇头。

    刘彻却也是笑了笑,这么大的改变和变动,不跟老爹商量,他怎么有胆子推行呢?

    当然了,老爹也没有表态。

    只是,对于皇室来说,皇帝不表态就等于是默许,只要不把天给捅个窟窿,基本没事。

    而且,汉家传统向来就是太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随便玩,没有人会管!

    所以呢,刘彻现在捣鼓的这个太子宫的改制,朝廷即不会承认,也不会反对。

    基本上是,改出了成果了,那皇帝啊三公九卿,都会来摘桃子。

    搞出纰漏了,太子就自己受着吧,自己种下的恶果,自己消化。

    一如当年刘彻的老爹当今天子当年让晁错搞的那个输粟捐爵一样,出了成果,天子大臣人人有份……

    又如搞砸了的那些事情,屁股自己去擦一样。

    但刘彻对这个改制却是信心十足。

    不足不行啊!

    这可是后世隋唐之后千年的成功经验——三省六部制啊!

    当然了,不可能是跟宋明的三省六部制一样,既是在这西元前的时代,就必须要有西元前的特色,要符合当今人们的认知和习惯。

    而且还要慢慢来,一点点的试验。

    为什么现在就要迫不及待的搞这三省六部制,而不等登基之后?

    刘彻也有自己的苦衷。

    实在是,他的时间很宝贵,要是登基之后再玩这个,起码得花十几年时间来慢慢试验和试探。

    等搞定三省六部制,他也三四十岁了,也该考虑继承人了。

    那还谈什么灭匈奴,殖民印度啊,趁早洗洗睡吧。

    先在太子宫里试验,无疑就能节省很多时间,将来一登基就能拿着太子宫的成功经验推广了。

    至于反对声?

    事实上,刘彻很清楚,在这个时代,在这个帝国,对于改革和改变,人们从不抗拒!

    毫不夸张的说,西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是也最适合改革的朝代。

    从皇帝到百姓,几乎没有人抗拒改革。

    实在是汉人嘴上虽然说这秦朝什么的最讨厌了,但心里面却很欣赏商君变法,很欣赏秦代的政治制度和律法制度以及科学技术,不然也不会有汉承秦制的说法了。

    不然也不会出现一朝天子一个制度,甚至一个天子几个制度了!

    如后来小猪的诏书所言:嘉与士大夫更新!

    这是小猪封禅泰山后所下的诏书的一句话,意思就是,朕与士大夫一起努力,推动改革,更新世界。(未完待续。。)

    ps:  Σ( ° △ °|||)︴最近有些忙,经常八点多才能有时间码字,所以更新又晚了,抱歉~

第两百六十一节 人口爆炸带来的思考

    “张汤,颜异!”刘彻向前一步,喊出了这两人的名字。

    “臣在!”张汤与颜异连忙出列。

    刘彻指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