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158节

我要做皇帝-第158节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彻闻言,连忙躬身问道:“小子彻见过老太傅!”

    别看石奋文不成武不就的,官位也不高。

    但提起万石君的名号,谁人不知?

    前世之时,石奋四子,俱为两千石,号称万石家族。天下第一官宦世家。

    这个记录直到成帝时期才被打破,外戚王氏一门五候。

    能在这个汉室朝廷严厉打击豪强势力的如今,石家能有这么强盛的局面。毫不夸张的说全靠石奋一人之功!

    石奋虽然没有什么太大的才能和文化水平,但他就一个字,忠。

    死忠的那种,从十五岁侍奉刘邦开始。石奋的一生。充分的诠释了长安公侯们私底下的那句话:全力拥护圣天子,谁是天子拥护谁!

    高帝在位,他死忠高帝,吕后掌握大权,他肝脑涂地,先帝自代承继大统,他第一个三叩九拜,全心全意效忠。

    于是。官职自然也跟坐山车一样飙升。

    从区区一百石的侍从,一路飙升。成了两千石的中大夫。

    本来这也没什么。

    但偏偏,当初,刘彻的老爹的首任太傅东安候张相如跟刘彻的老爹闹的很不愉快,于是被免,当是时,刘彻的老爹可是敢在街头砸死吴王太子,在朝堂唆使晁错上跳下窜,在宫里赶跑自己的太傅的恶太子。

    简单的来说当时的太子,现在的天子,在大臣们眼中是一个摇摇欲坠,随时可能倒台被废的巨坑大坑。

    谁也不愿意往里面跳。

    于是,原本炙手可热的太子太傅,变成了一个谁都不愿意接手的烫手山芋。

    大家你推我我推你。

    最后大家全部推举没什么人缘也没什么地位的石奋。

    石奋接下太子太傅之位后,什么都没想,就一个字忠,因此被刘彻的老爹认为是大大的忠臣和长者,以上宾相待,尊敬有加。

    可谁都没想到,很快,太子地位就稳固了下来,忠于太子的势力发动逆袭,加上梁怀王忽然坠马而死,短短几年之内,本来摇摇欲坠的太子的地位就立刻坚不可摧。

    于是,石奋在刘彻老爹的眼中就从一个长者变成了福将……

    新君一登基,立刻就成了真正的元老大臣,其地位不下于丞相。

    石奋年纪已经很大了,见了刘彻,呵呵笑着躬身答礼:“老臣不敢当家上之礼啊,家上万勿如此……”

    刘彻躬身道:“应该的,小子是老太傅看着长大的,太傅是小子皇父之师长,天地君亲师,尊师重道,小子素所愿也……”

    天子刘启在旁边听着,相当满意刘彻的言行。

    于他而言,石奋就是他所立的牌坊之一。

    所以,尽管知道石家人的才能都不咋样但照样重用提拔!

    天子刘启又领着走到晁错身前的那个大臣面前,介绍道:“此公先帝时大臣,朝野敬重,历任为内史、郎中令,曾持节镇抚南北军,屯兵霸上备胡,故复土将军张公讳武!”

    刘彻连忙躬身道:“见过将军……”

    眉毛却是悄悄一扬,晁错什么时候这么饥不择食了?

    为了拉拢人脉,建立势力,居然连张武都拉拢。

    哎!这是不作死就不会死啊!

    张武是谁?

    名声都快臭大街了好不好!

    虽然,刘彻承认,张武在南北两军有着数不清的旧部和弟子。

    但是,当年,张武贪污被揭发,先帝太宗孝文皇帝不仅不惩罚,反而赏赐数百金,美其名曰:以愧其心。

    好吧,这比杀了张武还要严重!

    此事可是明诏下发的……

    于是,张武不仅仅要感激涕零,感谢先帝的恩德,同时,悄无声息的,名声迅速臭掉了。

    想想看,皇帝发现你贪污,不但不惩罚,反而赏赐你钱,你在这个剧本里面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丑角!

    不过,刘彻想了想,觉得也能理解晁错。

    毕竟,今生不同前世,开封候陶青一死,晁错就成了跛脚鸭了。

    不管是张欧也好还是别的什么人也罢,都很难填补陶青留下的空当。

    这样一来。晁错想要推行他的政策,就不得不广泛的与人结盟。

    只能说,蝴蝶效应太大了!

    前世。张武在新君即位后就彻底消失了,今生却还有机会东山再起……

    不过,张武名声所臭,但人家是迄今为止还活着的少数几个跟随先帝从代地入长安的亲信大将了。

    地位和势力,并未完全消退,也算个棋子吧!

    张武闻言也是微微低头道:“家上礼重,臣不敢当!”

    天子刘启又带着刘彻走到周亚夫跟前的那个大臣。刘彻发现,自己老爹在来到那人面前的时候,嘴角稍稍抽搐了一下。勉强的道:“此公,亦为先帝重臣,故廷尉张公讳释之……朕亦曾受其教……太子不是一直都素来很推崇张廷尉的吗?现在见到真人了……”

    刘彻听得出来,自己老爹说这些话的时候。很明显。牙齿都嘎达了一下。

    毕竟,过去十几年里,张释之可谓是真的惹恼了他了!

    不过呢……

    刘彻抬头稍稍看了看跪在前面的周亚夫。

    这张释之跟周亚夫可是连襟。

    张释之的老婆跟周亚夫的老婆是姐妹,不止如此,张释之的大女儿嫁给了周亚夫的次子。

    有着这层关系在,张释之当年才能成功道歉,不然的话……呵呵……

    “小子见过张公……”刘彻深深躬身致敬,对于张释之。刘彻确实很尊敬。

    此人可谓是建立起了汉室法治之路,正是在他的任上。中国第一次出现了‘减轻刑罚,尊重法律’的声音,你要知道,在张释之之前,地方官刑罚百姓,根本没底线。

    要知道汉承秦制,汉律就是建立在秦律的基础之上的,许多刑罚根本就是照搬的秦代法律,一件小事,就把犯人打死打残,屡见不鲜。

    通过张释之与先帝的努力,这才逐渐废除了许多可能导致小事就打死打残民众的律法和刑罚,更建立起了‘薄刑轻罚’的思想基础。

    “老臣见过家上……”张释之闻言立刻躬身回礼,许是吃过一次亏了,他再也不敢在汉家储君面前扎刺了。

    天子刘启于是又带着刘彻,来到了袁盎面前的那个老臣身边,介绍道:“此公也是先帝大臣,曾经历任为车骑都尉,楚相,冯公讳唐也!”

    刘彻闻言,不禁抬头仔细看了看眼前的老臣。

    李广难封,冯唐易老,后世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不过呢,跟李广一样,刘彻深以为冯唐也是不作死就不会死的典型!

    李广的悲剧在于,总是站错队,所以,好好的骑兵将军最后变成步兵老大,搞的后世人以为李家靠的是弓弩兵呢!

    其实,不管李广也好,李陵也罢,带的从来都是货真价实的骑兵集团啊!

    而冯唐的悲剧在于太聪明了!

    跟杨修一样聪明!

    杨修什么下场,一句鸡肋鸡肋,搞的曹阿瞒杀人。

    而冯唐运气好,碰到的是难得的好脾气天子先帝太宗孝文皇帝,不以为忤,反而重用,拜为车骑都尉。

    只是呢,再想向上爬,冯唐的性格,就注定了不可能。

    于是转任为楚王相。

    偏偏运气不好,碰上了刘戊这个二货,干了三年就辞官了!

    自然的,刘彻照例躬身道:“小子见过冯公!”

    这样,四位陌生大臣,刘彻就算是认识了一遍。

    天子刘启于是拉着他,问道:“此四公,俱为先帝元老,其中,老太傅呢,举荐其长子建,余者三人,皆为大臣推荐,欲为太子三辅臣,你是太子,你怎么看?”

    刘彻嘴角一阵抽搐。

    老爹这是明摆着把这个得罪人的活交给他了!

    而且,这其中还隐含着考验。

    刘彻心里叫了一声苦,偏偏推脱不得。

    他此刻要是推脱了,就会在大臣们跟老爹面前留下一个没有决断,畏缩不前的印象,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形象就全毁了!

    更严重的是,此刻他不说话,那这事情也就没他说话的份了。

    本来这没什么,但偏偏刘彻答应了刘嫖啊!

    想着答应的刘嫖的事情,刘彻的头都大了

    太子三辅臣只有三个。

    可抢位子的却有五个人。

    怎么看都不好分配啊!

    卫绾背后站着窦太后跟刘嫖。

    石建背后是石奋,石奋的后台谁不知道就是老爹啊!

    至于张释之,刘彻自己都很欣赏和尊敬,更别说后面站着周亚夫这尊大神。

    冯唐的话,就算不考虑袁盎的面子,也要想想史书上的评价!

    将来太史公著史,这冯唐易老的锅,刘彻可不想背!

    至于张武,看着好像是个软柿子,但背后站着晁错,鬼知道还有没有老爹的默认!

    毕竟,没有老爹的默许,晁错根本不敢举荐张武!

    刘彻一时间,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好!(未完待续。。)

    ps:  抱歉,今天卡文了~所以更晚了~

    然后呢上周的欠债这样吧,我也不矫情,就不去算了我认下上周欠25章共万字好了~

    本周和下周还清!

第两百五十六节 知难而退

    刘彻悄悄抬头看着自己老爹那张似笑非笑的脸。

    此刻,刘彻心中有着一个疑惑。

    按道理来说,谁做太子太傅、少傅、詹事,太子本身是没有任何发言权的。

    在汉室的历史上,也从来没有出现过皇帝会跟太子征求意见的例子。

    基本上都是盲婚雅嫁。

    “也就是说……”刘彻心里思量着:“老爹恐怕是借我的嘴巴来淘汰掉一人……”

    刘彻知道,作为皇帝,他的老爹不会无的放矢,更不会心血来潮。

    他的所作所为一般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那么现在的关键是,谁才是那个老爹想要淘汰的人?

    然后,再找个什么理由淘汰掉另外一个,给卫绾挪位子。

    刘彻心里深深的知道,他这个太子想要做的稳当。

    第一要把皇帝老爹的马屁拍好了,皇帝老爹的支持,对他来说胜过一切。

    其次,东宫窦太后也要哄开心,只有哄好窦太后,他才能不至于回有后院失火的事情。

    刘彻的眼睛在石奋、张武、张释之和冯唐四人身上转了一圈。

    首先,石奋可以确定以及肯定是得了老爹的许可和承诺,不然,石奋不会出现在这里。

    石氏一生唯谨慎,没有十足的把握的事情,他们不会去做!

    剩下的三个人里肯定有一个是老爹不喜,但却碍于情面或者别的原因。不好开口否决,因而把锅推到刘彻身上,让刘彻自己来决定。

    这样的话即使刘彻选错人了。皇帝老爹也可以从容否决。

    想到这里,刘彻就忍不住瞄了一眼张释之。

    实在是张释之的嫌疑最大!

    但是……

    刘彻看着跪坐于张释之旁边的周亚夫,他又不好肯定了。

    周亚夫现在的地位不问可知,在所有朝臣中,周亚夫绝对是不可或缺的一个。

    皇帝老爹为了笼络刘武,连储君之位都能拿出来做诱饵。

    而为笼络周亚夫皇帝老爹用个太子三辅臣之一的官位,也不是什么出奇的事情。

    更何况。如今刘安已死,那么张释之就肯定是有功的。

    因为假如不承认张释之的功劳,那么就等于刘安无罪。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政治推理。也是政治上颠破不变的真理,君不见,后世那些垮台的天朝巨头,一朝进了秦城。那他过去的一切就全部都是错的。对了也错!反之,他打到的人,统统被翻案,错了也是对的!

    所以不会是张释之!

    很简单,既然周亚夫敢推荐张释之,那么,必然已经跟皇帝老爹有过交涉甚至于获得了皇帝的支持。

    不如此,以周亚夫的性格。他还不至于如此大胆。

    要知道,此刻的周亚夫可不是前世平了吴楚之乱位居太尉。自侍功高,又有丞相加成的那个周亚夫。

    倘若刘彻记得没错的话,著名的成语,汗流浃背的主角就是周亚夫。

    一个能被皇帝吓到汗流浃背的人,不可能冒着得罪皇帝的风险,明目张胆的推荐皇帝不喜欢不接受的人来出任太子大臣。

    那样的话,周亚夫就是作死了!

    至于张武,看上去也似乎是那么一回事。

    可看了看晁错,刘彻就又有些犹豫了。

    谁都知道张武现在的名声不比街上的马粪强多少。

    可晁错还敢推荐张武,倘若没有把握,那晁错也太蠢了!

    刘彻不认为,晁错会犯下这样的错误。

    很显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