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1279节

我要做皇帝-第1279节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别提,其实,他们在鲁国举步艰难。

    鲁地曾经支持和拥护他们的地主阶级,现在已经消散的干干净净。

    百年来,鲁儒经营的关系网和保护伞,更是全数被拔除。

    鲁王刘端,对于鲁儒的态度,更是恶劣到令人发指!

    他居然干出了挖坑埋鲁儒的事情!

    至少有十几个鲁儒的精英,被刘端坑进了监狱!

    刘端甚至已经迷恋上了玩弄和戏耍鲁儒的事情,也就是这最近,鲁王得子,欢喜的不得了,沉迷于做父亲的喜悦之中,没有时间来调、教鲁儒,不然,鲁儒的境遇可能很更惨!

    鲁儒仅存的精英们,已经知道,鲁地已非久留之地。

    他们必须搬家,重新找一个老巢,重新找一个地盘,这样鲁儒才能有东山再起之日。

    再留在鲁国,等到鲁王回过神来,大家就得等死了!

    而幕南,虽然条件差了些,但总归是一个广袤之地。

    而且,人口以数百万,只要用心经营,好好维护,未来未尝不能又是一个王霸之地,未尝不能成为鲁儒的关中!

    是以,鲁儒在闻知此事后,马上就响应号召,并且倾其所有和最后的底蕴,精英尽出,剑指幕南,他们想效仿杂家当年东渡安东,建立平壤学苑的故事。

    将幕南建设成为自己的基地。

    但,很可惜,楚诗派也同样看上了幕南。

    在楚诗派德高望重的精神领袖申公的号召下,楚诗派学者们,再次集合了起来。

    就如之前数十年,楚诗派学者,前仆后继,络绎不绝的前往三越、西南夷地区开拓和经营一样。

    楚诗派为了自己的天命使命,再次以莫大的决心,集合在一起,准备前往幕南,开启他们的教化之旅。

    短短半个月,楚诗派的学者,就鼓动了超过三百余人主动报名。

    这些人中,有年轻的莘莘学子,也有满腹故事的中年私塾老师,更有历经沧桑的多年老吏。

    比起目的不纯的鲁儒,楚诗派的学者,根本就没有起什么把幕南变成自己地盘的想法。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楚诗派学者在申公影响下,其实是儒家内部最积极的传道人。

    他们迫切的想要将儒家的思想和诸夏的文明,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所有人都能知道他们的理想与追求。

    他们就像是后世,印度来华的佛教徒一样,只是怀抱着一个信念,就可以踏足万里之外,远赴异域。

第一千五百四十九节 富贵君子与贫贱小人

    三月芳菲,新化城周围的山岗开满了鲜艳的杜鹃花,引来数不清的蝴蝶。

    这是安东一年最好的季节的开始。

    司马迁与友人漫步于这鲜丽的山岗脚下,踏青赏花,顺便针砭时弊,指点江山。

    “西部都尉陈公已克赤水,向北一千里,传徼诸部,无不俯首,当真让人神往!”一个年轻的贵族微笑着道。

    立刻便引来了其他人的附和,对于安东人来说,陈须的远征代表了安东的勇武…这场远征跨越两千多里,完全远离后勤补给,结果却是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旬月之间已定千里之地,数十部俯首!

    阵斩胡虏数千,捕掳数以万计,缴获牛羊牲畜无算!

    这场伟大的远征让安东百姓与有荣焉,军民振奋,以至于连都护府的鲸皮债券都因此涨价!

    司马迁听着小伙伴们议论陈须之事,无不以为陈须乃是英雄豪杰!心中却是别有一番滋味,想当年,司马迁小时候,整个长安闻陈氏兄弟色变,甚至有人说:宁遇猛虎不见二陈!

    然而如今陈须兄弟一为当世名将,安东战将,一为当世权贵,手握无上财富,胸有碧波万里,世人为之膜拜不已。

    “难怪安东有俗谚曰:富相什则卑下之,百则役,千则仆,诚不欺我!”司马迁感慨着。

    作为来自长安的客人,司马季主的关门弟子,当今天子看好的年轻人,司马迁在安东旅居期间是有特权的。

    不仅仅都护府上下对他大开方便之门,就连地方豪杰、游侠巨头、贵族也纷纷纷纷对他示好。

    甚至就连平壤学苑诸公也似乎对他有着特殊兴趣,凡有所求所请无所不应。

    错非司马迁自幼立志著史,此刻恐怕已经没有太史公了!

    正是如此,司马迁才知道,陈家兄弟从来不是什么英雄豪杰。

    事实来说,这两兄弟互相看对方都不顺眼,逮着机会就想给对方下绊子!

    他们兄弟也从来不是什么善男信女,骨子里依然与当年没有区别!

    然而在世人眼里,却无视了他们兄弟的所有缺点和过往!

    无数人对他们顶礼膜拜以为偶像,特别是贵族子弟们,几乎就是以陈家兄弟为榜样,连装扮与口头禅都要模仿!

    这就是权势与财富结合的力量!

    无视了道德与品行,只看结果,假若在内陆地区,这样的标准可能还要遮遮掩掩,但在这安东,以财富权势论英雄,已然是公开的秘密!

    就连原本最淳朴的百姓,如今也是逐利而行!

    安东地区,工商业日胜一日,让司马迁忧心忡忡。

    不过,其他小伙伴就完全没有司马迁的担忧,众人都是喜笑颜开。

    “听说陈公已潜人押解战俘返回安东,啧啧,这下子西部都尉辖区的种植园恐怕要发了,吾父已经准备去西部都尉建一个棉花庄园…”

    其他人也都点头:“吾父亦然…”

    对于今日的安东来说,整个工商业和种植业都已经离不开廉价的派遣工了!

    汉家百姓在工商业的食物链中居于中上层!

    他们要嘛是雇主,要嘛就是技术工匠。

    几乎所有危险繁重的工作都是派遣工在做。

    贵族们更是只要有钱就投入生产和扩张之中!

    但,劳动力市场的限制使得他们的扩张很不顺利,尤其是新任都护府都督许九上台后严格控制派遣工的数量,除马韩、倭奴和真番派遣工外其他诸胡奴工的数量一直增不上。

    这可急死人了!

    此番陈须大胜,对于整个安东来说都是重大利好。

    特别是工商业和种植园经济,几乎被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地方百姓也都是欢欣鼓舞。

    就像那句在安东流传日久的歌谣: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贾以訾干政。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有钱就是君子,没钱则是小人。

    话虽刻薄,但在安东却是事实!

    在这片沃土之上,五铢钱和黄金,接管了大部分的公序良俗,,一切旧有的美好品德和高尚行径,如今已被明码标价。

    只要有钱,你便可以得到你所想要的一切!

    无论你是一个穷凶极恶的汪洋大盗还是一个口是心非,人面兽心的伪君子。

    这让司马迁恐惧不已,甚至感觉有些毛骨悚然!

    然而于安东人来说,他们完全没有感觉这有什么不对。

    士农工商都辛勤劳作,苦心经营,用勤劳汗水与智慧来获取财富地位,天经地义,物之自然!

    纵然是上帝神明也不能剥夺和限制人民对于自由与财富的追求!

    今日安东在杂家影响下已经不再羞于表达自己爱钱的本性!

    甚至在贵族富商阶级之中还有观点认为:独富贵能有君子。

    因为,穷光蛋哪怕道德水平max,在事实上也不能对天下有任何贡献。

    相反,一个身价千万之人,纵然他杀人放火、坑蒙拐骗、作奸犯科……但是,只要他幡然醒悟,用心向善,足可福泽万民,造福一方!

    是以,天下应该对富贵者多些宽容,少点苛责。

    刑不上千万,礼不下庶民,方为未来之王道!

    如此歪理邪说,本该被穷追猛打,但在安东,这种言论却大有市场!

    甚至连都护府衙门里也有这样的言论被光天化日讨论和议论!

    且类似的情况出现的越来越频繁!

    想到这里,司马迁就不得不叹了口气,一个士大夫的良知告诉他,这些都是不对的,应该揭发出来,告诉天下!

    但作为史官的潜意识却让他只能选择沉默!

    史官是旁观者,是中立者,不能也不可以主动卷入政治或者学术纠纷中!

    不然,他记载和记录的事实就会出现偏差!

    “或许我该写信请教老师…”司马迁在心里寻思着,良心让他只能选择将此事告诉自己的老师,希望能通过老师的影响力对于安东今日变态的社会气氛予以一定程度的纠正。

    但司马迁又害怕因此给老师添麻烦,因而纠结不已。

    就在此时,一个声音道:“对了,司马贤弟…”

    “你听说了隆虑侯近期的动作吗?”

第一千五百五十节 昭昭天命

    司马迁抬头看着那个说话的人,这人是安东都护府楼船左监的儿子文贺。

    其父文卫是故燕国左仓令吏,就是哪位当年望着十万石爷爷米欲哭无泪,到处求爷爷告奶奶想找人接盘的燕国粮仓官吏。

    当初,陈娇因得倭奴之故就抬了一手文卫,替他消化了那十万石陈米,从此老文家就将陈娇视为再世父母,恩主,无限跪舔。

    这些年来不断拍马逢迎,陈娇非常满意,于是将其调入安东,还给他谋到了楼船左监这个看上去不起眼,实则油水肥的让人流口水的肥差!

    此职秩比不过八百石,但却可以说是安东都护府最重要的属官之一!

    因为它管理着整个安东地区所有的民用内河船舶,并且负责审核与指导国营、官营和民营造船厂。

    为了鼓励和发展地方造船业,当今天子曾经下诏,每年对各地造船业返还一部分的捕鲸收益和捕捞收益。

    这笔钱每年都高达数千万钱!

    其中的一半最终回到了安东都护府账上,且由楼船左监负责分配。

    分配原则是按照造船厂规模、产量以及技术为参考标准。

    一般来说,只有安东地区最大的前五家造船厂可以有资格分享这笔返款。

    此外,陈娇为首的捕鲸巨头和楼船衙门为了可以制造出更大更快更坚固更灵活的巨舰,也每年都拿出部分收益投入到补贴造船业上。

    这直接导致了安东造船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在元德四年,捕鲸业开始的时候,安东地区能制造的最大舰船是内河的独木舟……

    并且,安东地方连修葺和维护楼船的技术也没有!

    当时,驻扎在安东港口的楼船假如不幸受损,那么只能等着被拖到辽西甚至齐鲁维护…

    至于大型捕鲸船,一旦受损或者出现故障,基本上都得报废!

    因为倘若将这些巨舰拖去它的制造地区的话,其成本可能比造一艘新的还要多!

    楼船舰队与捕鲸业深受安东造船业薄弱之苦,所以发誓在安东建立健全一个不逊甚至超过江都国的造船业!

    而在如今经过数年发展,今日安东已经拥有了大大小小数十家造船厂。

    规模最大,技术最强的仁川船厂,已经具备了维修和保养所有大型舰船的实力。

    去年,仁川船厂甚至生产了一艘重型福船!

    这可真是太恐怖了!

    这也被安东人视为金钱奇迹的证据……只要钱给的足,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

    安东造船业用五年就赶上江都和齐鲁造船技术就是明证!

    陈娇甚至放言:要制造一艘江都和齐鲁都无法超越的超级巨舰!

    此舰将会前所未有的强大!

    它不仅仅将大如小岛,还将具备在大洋中捕杀、肢解以及提炼鲸鱼的全部工序的能力!

    此刻,文贺忽然提起陈娇和他的捕鲸船队,让司马迁不得不怀疑,是不是那艘超级巨舰下水了?

    安东不缺制造巨舰的条件,原始森林之中遍布的数十年乃至于数百年生巨木就是安东造船业最大的依凭。

    至于所谓技术,只要有足够的练手机会,有足够多的时间来磨砺自己的技能,总归是可以练出来的!

    更何况,陈娇和安东的造船业直接祭出了金元神功,将齐鲁和江都的造船名匠直接挖走一大半!

    “巨舰下水了?”司马迁问道。

    文贺正是要特地将此事来告知司马迁的。他闻言笑道:“正是,十日前,此艘名曰夸父的巨舰已在仁川船厂下水……”

    “巨舰全长四十余丈,宽达十余丈,以三帆为桨,顺风之时一日夜可行数百里!其不惧风暴,不惧颠簸,可以远航数千里而不需靠港,隆虑侯得之大喜,对左右曰:得此舰则扶桑之土可至,而身毒之国可期也!”

    众人闻言都是一惊,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