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1245节

我要做皇帝-第1245节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怨气才怪!

    长安的决定和政策,完全的断绝了他今后任何可能倒戈的路。

    迫使他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他怎么可能没有想法?

    正好藉此撒出来,这也符合游牧民的心态。

    郅都微微笑着,与夏义并排走到上首,双双落座。

    夏义高举主位,毕竟他是名义上的幕南之主嘛,而郅都则坐在他下方稍微偏左的一个席位上。

    “诸君都坐吧……”郅都摆摆手,完全就是一个主人的模样。

    等到所有人都落座了,郅都才站起身来,面朝长安方向,拱手拜道:“本将此来,乃是奉天子之命,宣达教化于幕南,务必要令幕南各部所有人民,都能泽被天子的雨露恩泽!”

    所有人立刻全部俯首拜道:“圣天子明德日月,胸怀四海,臣等唯驽力效死,以报君恩而已……”

    忠勇军和楼烦军的将官们,更是面色潮红,激动万分。

    特别是忠勇军的军官们,对他们来说,每一个来自圣天子的诏书或者口诏,都是神明的意志,天道的命令。

    他们除了毕恭毕敬的受命之外,就唯有不惜一切,将之贯彻到底的决心了。

    特别是当忠勇军被派驻到这龙城后,事实告诉了每一个忠勇军的将佐士卒大汉天子,确实不同于所有其他的统治者。

    大汉天子确实是引弓之民唯一的救世主和至高的拯救者。

    和的大臣、军队,也确实是诚心诚意,想要拯救所有散落在草原上的引弓之民,引领他们走上自我救赎的光辉大道。

    于是,一种名为信仰和理想的力量,在每一个忠勇军的士卒将佐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到现在,整个忠勇军,已然成为了这个世界对于汉天子最忠诚最服从的群体了。

    他们的忠诚度是max。

    高到不能再高!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支用信仰和理念为思想武器组成的军队。

    在他们的眼中,如今的事情,已经清晰无比了。

    铁一般的事实,告诉了他们每一个人引弓之民,确是被神明唾弃和诅咒的群体。

    错非如此,否则无法解释,何以诸夏的冠带之室,与引弓之民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尤其是生活和寿命方面的巨大差距。

    在过去,忠勇军上下的每一个人都清楚,他们的生活之中,除了贵族之外,鲜少有人能活过三十五岁!

    他们的孩子的夭折率,更是高的吓死人。

    但现在,当他们为汉天子所拯救,并且通过自身改造,自我救赎后。

    很多人发现,自己的身体更健康了。

    便是到了三十岁,也没有跟过去自己见过的那些长辈和同族一样,出现种种问题和老化迹象。

    三十岁的军人,依旧强壮、健康。

    而生下的孩子,存活率直线飙升!

    过去,平均每三个孩子生下来后,就会一个死于各种引弓之民无法解释的问题。

    剩下的两个里只有一个能活过四岁。

    但现在,只要不出什么大问题,基本上,后代的成活率有足够的保障。

    最重要的是,畸形婴儿的数量很少很少。

    而这就是神迹!

    确凿无疑的神迹!

    真真切切,发生在他们每一个人眼前,改变了他们每一个人命运的神迹。

    不膜拜都不行!

    如今,伟大的汉天子,欲将他的恩泽和神迹,撒播整个草原,救赎和拯救那些,身负深重罪孽的同族/同胞。

    每一个人,都已经迫不及待了。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还有兄弟、妻儿以及父母同族,依旧生活在匈奴稽粥氏的残暴统治下,身负着深重罪孽,随时都可能因此丧命。

    于是,在不知不觉之间,忠勇军渐渐朝着一个类似狂热宗教军队的方向发展。

    而且他们的信仰和理念,与之前在地球上出现的宗教都不同。

    他们并不信奉某一个具体的神明,他们信奉的是诸夏文明,信奉的是大汉天子。

    在他们眼中,他们清楚,自身有罪,且明白,其他引弓之民皆有罪。

    这种罪,深入血脉,深入骨髓。

    想清洗,唯一的办法,就是改造和自我救赎。

    最终,将自身升华为诸夏。

    升华为诸夏后,罪孽就将消失,子孙后代,永享太平富足。

    在这种理念和信仰的驱动下,忠勇军早已经不满足于自我拯救和救赎了。

    他们在高阙之战开始,就醉心于解放和拯救更多的同胞。

    让脱离苦海,早日过上与自己一样的生活,成为一个光荣的诸夏子民,受大汉天子的保护和庇护!

    于是,他们成为了播种机,也成为了收割机。

    在移驻到这顺德后,他们将这种理念和想法,也传播和灌输给了楼烦军。

    楼烦军受此影响,渐渐被其带动,出现了大批大批信奉‘引弓有罪论’和‘救赎论’的群体。

    不过,楼烦军比较傲娇。

    楼烦人自认为,自己的祖先本是诸夏,所以,他们不需要救赎自己,他们只需要效忠天子即可。

    是以,楼烦军的态度,远不如忠勇军这样的激进。

    而忠勇军则抓着一切机会,向所有人,所有他们遇到的人推销他们的理论和信仰。

    而草原上的游牧民,本就早有了大批信仰‘中国神皇’,早晚膜拜祈祷的群体。

    被忠勇军这么一忽悠,顿时,吸纳了大批信徒。

    等长安方面‘编户齐民’的政策一下,忠勇军立刻动手,毫不留情的主动清理了这顺德城附近三百里的所有部族。

    成功拯救和救赎了‘罪人’数万,引导他们走上了自我改造和赎罪的康庄大道。

    对此,整个忠勇军上上下下都是非常满意和极为满足的。

    但,他们清楚,这只是一个开始。

    草原上,单就这幕南,还有着百万羔羊,等待他们去引领和解放、救赎。

    他们现在,只等他们的神,伟大的圣天子一声令下。

    那么,整个忠勇军,两万七千名士兵,将会立刻投入到战斗之中。

    任何敢与阻拦他们去完成他们的使命的人,都会被他们毫不留情的碾碎,杀光!

    信仰的力量,是如此强大!

    以至于,就在此刻,在顺德城外的忠勇军营盘里,上万名骑兵,已经主动做好了一切的临战准备。

    每一把马刀,都被擦拭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每一柄角弓,都已经被仔细检查过了。

    甚至,连战马也都已经喂过一次混合了豆渣和干草的饲料。

    而他们的目标,也已经明确在距离顺德之外五百里,有一个名为‘长林’的部族,这个部族之中有数万人在等待着他们的解放和拯救。

    只需要顺德城中一声令下,他们就会立刻出发!

    碾碎他们路上见到的所有敢于反抗的武装,杀光所有不服从的贵族,将这数万人纳入诸夏的光辉大道,解放他们的身体,救赎他们的灵魂。

    将伟大的汉天子的光辉与恩泽撒播到这个草原上的每一个角落,将整个草原净化成为一个诸夏的乐土,化作诸夏的疆土!

    就如同,他们的教导官和宣讲官们与他们说过的那些故事里,曾经救赎和改造过东夷、南蛮、百越的太公望、伯禽、楚武王一样。(未完待续。。)

第一千五百一十三节 战略(1)

    郅都轻轻抬了抬手,然后接着说道:“自古教化之事,乃圣王之行,盖有圣王兴,必教化四夷,使之化夷为夏!三王五帝概莫如是!本将临行前,陛下曾耳提面授,正告本将曰:夫美教化,移风俗,先王之治,圣人之所昌也!”

    “陛下圣谕,高屋建瓴,蕴五帝之意而合三代圣王之道,吾等臣子,唯顿首再拜,发奋努力,贯彻到底而已!”提着腰间的剑,郅都正色的道:“在此,本将,汉昌武侯、执金吾、钦命户匈奴将军,持节督抚幕南大臣都,对诸公表一个态:幕南移风易俗,化夷为夏,编户齐民之政,乃是天子诏下丞相,由丞相牵头,与御史大夫,九卿有司、满朝文武,列侯公卿之共议所决!上合天道,下应天下民心之圣诏!敢有阻碍、拖延乃至于破坏者,乃吾之敌!天下人之敌,天子之敌也!必以大罚齑之!勿谓言之不预也!”

    移风易俗,破山伐庙,改土归流,编户齐民,建立郡县。

    然后就是车同轨、书同文。

    只要经过这样的一系列的改变和改革,并落实到底,郅都就知道,这幕南之土,将永为汉土,永为汉疆。

    哪怕直到时间的尽头,经沧海桑田,这一事实也不会改变!

    只是……

    郅都更清楚,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付出无数的努力和牺牲。

    一路上可能伴随无数荆棘,充满无数坎坷,甚至可能有反复。

    但,这是史赋予当代人的使命,也是他这一代人必须去完成的事情。

    在他启程前,朝野上下,也有许多人议论甚至非议天子的这个决定,不少觉得,这是在胡闹,这是在强行激化矛盾,强行树敌。

    毕竟,本来幕南各部虽然相对独立,但起码,对长安表示了臣服的态度。

    至少,在汉匈之间,他们不会站边了。

    但天子这么一搞,等于逼着他们重新站回匈奴人的身边。

    这不是在瞎胡闹吗?

    然而,郅都很清楚,倘若在现在这个时候,这个汉家力量占据了绝对优势的时候,不去做这个事情,不去移风易俗,改土归流,编户齐民的话。

    当代人倒是舒服了。

    但子孙后代呢?

    塞外游牧民族,假如不能同化的话,子孙后代,迟早要吃这个苦头。

    到那个时候,他们必然会责备和埋怨自己这些祖宗,没有将这个祸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代的先王,春秋战国的英雄豪杰们,没有给当代人留下任何祸患。

    楚国的先王,筚路蓝缕,开拓了汉江流域,并向北将诸夏文明撒播到了吴越地区。

    齐国、鲁国的贤王们,披荆斩棘,同化了东夷。

    晋国和赵魏韩,则团结一致,驱逐和同化了白狄、林胡等夷狄。

    最悲壮的莫过于秦国的先君们,从秦庄公受命于周宣王,命为西垂大夫开始,在长达百年的开拓史上,秦的先君,战死沙场的,有数位之多,包括庄公本人。

    而从秦襄公受命周平王为诸侯建国开始,至秦穆公时代的百年史上,秦的先王暴霜露,斩荆棘,与西戎、义渠战,一点一滴的收复着宗周的故土。

    今天的关中,在那个时期,是西戎和犬戎、义渠人的地盘。

    秦人的先王,率领他的军队和人民,用无数的血泪牺牲为代价,一点一滴的拿回来。

    到穆公时,终于将秦的版图,扩张到关东地区,完成了秦的基业奠基。

    在今天,秦国先王和先君们的牺牲,被法家和部分黄老派学者认为是秦之所以能统一天下的缘故。

    因为他们有功天下,有功社稷,理应被褒奖。

    先王和先贤们,已经做出了榜样,做出了牺牲。

    作为子孙后代,不去仿效先王和先民,反倒是去委曲求全,顾全大局。

    这像什么样子?

    这岂非是对先王的亵渎?对先民精神的背叛?

    反正,郅都是不可能去做这样的事情的。

    哪怕再难,再艰苦,牺牲再大,还能比先王和先贤们遇到的困难更大?还能比先王和先贤们需要付出的牺牲更多?

    祖先能牺牲,祖先能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开拓世界,教化天下。

    子孙后代,却躺在先王们的功劳簿上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用不着千百年后的子孙来骂自己,责备自己。

    郅都首先就过不了自己良心的谴责!

    想到这里,郅都便拔剑而立,对着所有人说道:“此番来此,吾已立誓,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但凡幕南还有一个部族没有编户齐民,受中国之制,吾就不会离开此地!吾将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以从天子诏,至死不休,永不停歇!”

    众将被郅都的精神所感染,纷纷拜道:“末将等愿誓死追随将军,谨奉天子圣谕,至死不休,永不停歇!”

    忠勇军的将佐们,更是在其都尉李哲的带领下,叩首拜道:“吾等身为诸夏人,死为诸夏鬼,使山河崩,天地绝,永不悔此身、此誓!”

    就连一直有所抵触和消极的归义单于夏义,也被这气氛感染,不得不恭身拜道:“将军高义,本单于谨代幕南百万生民,谢将军!”

    没有办法,目前的事实是:他只有全心全意,给汉朝人做狗,才能有所机会。

    不然,那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