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1159节

我要做皇帝-第1159节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狼藉的士大夫。

    譬如,鲁儒一系的某些顽固分子。

    还有就是当初列侯大串联活动里被aoe波及的列侯家族子侄。

    譬如,那个被精神病,死了都谥为荒候的刘中意的两个儿子。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这些家伙聚集在一起,当然不会说刘彻好话。

    相反,这些家伙整天都在吐槽和议论国家政策,甚至不少人天天叫嚣着‘今上崩溃论’。

    他们认为,现在的汉室,毫无疑问,是走错了路。

    再这么穷兵黩武,再这么伤害士大夫体面和斯文下去,迟早天下皆反。

    这些家伙一直认为,当初,若是大王(刘荣)嗣位,必不会如此。

    天下必当海晏河清,汉匈也不会有连连大战。

    整个世界也不会刀兵四起。

    刘荣听了,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他本身心里面就很不服自己的弟弟,甚至一度抗拒自己的弟弟即位。

    现在,听了这些人吹捧,他潜意识里就生出了寡人天生就该是天子的想法!

    更严重的是,去年的高阙之战后,天下人都追崇和追捧刘彻,视为圣王。

    这严重的刺激了刘荣。

    在刘荣眼里,享受这些荣誉,这些赞美的,应该是自己才对。

    都怪皇帝老爹!

    若非是他,非要废长立幼,哪里会有刘彻什么事情?

    要不是他,放着自己这么聪明能干的长子不立,立了次子,他又何至于此?

    刘彻远在长安,位高权重,他威胁不到,也管不到。

    但,他老爹仁宗孝景皇帝的宗庙,却就在他的王宫附近,他天天能看到,每一次看到这个宗庙,他就都会想起他父亲当年毅然决然冷酷无情的放逐他出京的那一刻,更会想起,那一年,这个世界上最疼爱他的母妃无缘无故的暴卒的时候。

    他越想越愤恨。

    于是,干脆在某次酒后,大着胆子带人挖开了自己父亲的宗庙的墙垣,将墙垣附近的土地,统统纳入自己的王宫之中。

    等到天亮的时候,几乎有一小半的宗庙土地和宗庙周围本来属于仁宗庙的土地被他的王宫侵占了。

    他至今记得,自己站在宫墙上,看着听到风声,急急忙忙赶来的淮南国丞相、内史、中尉以及贵族们那副如丧妣考的模样。

    每次想起此事,他心里就无比的痛快!

    叫你们叽叽歪歪,叫你们忠诚长安的那个暴君,叫你们不尊重寡人!

    就是要让你知道哥自己发起飙来,自己都怕!

    至于若是刘德降罪,甚至要杀自己?

    那便让他杀好了!

    刘德若是敢对亲兄长下手,算他有种!

    而事实证明刘德这个混账,根本就没有这个胆子!

    看看!看看!

    他甚至连句责罚都没有,只敢派个官员来,修葺和复原仁宗庙。

    修就修吧!

    等哥哪天不爽了,再去拆一回!

    左右,老头子活着的时候,对自己也就那样。

    想到这里,刘荣就开始烦躁起来。

    他一拍手掌,几个幸臣就跑上前来,纷纷拍马逢迎起来:“大王,臣听说,昨日王宫一角,竟然生出灵芝,灵芝所生长之地,有‘长为贵’三字,由此可见大王深得天佑啊……”

    其他几人也都是点头说道:“是极,是极!大王生为国长子,合该为天下主,如今困局淮南,不过一时而已,臣等以为,翌日,若长安有变,诸侯大臣恐怕都得来淮南恭迎大王入嗣!”

    这些话,无疑都说到了刘荣的心坎里去了。

    这些年来,刘荣在淮南国,什么事情没干过?

    扎小人,针刺长安,起巫神之祀,行诅咒之事,乃至于在每年祭祀宗庙时,在心里祈祷列祖列宗保佑,长安的刘德去死,这样,他就可以打着国立长君的名头,在诸侯大臣的簇拥下回到长安,登基称帝!

    可惜啊……

    貌似没啥用处。

    长安的刘德,依然春秋鼎盛,甚至,可以说的上没有比他更健康的天子了。

    其子嗣更是越生越多,眼看着,随着时间流逝,他的皇帝梦,天子梦越发淡薄。

    刘荣心里面真不是滋味。

    “你!”刘荣指着一个自己的宠臣,说道:“去给寡人,制一套龙袍,再刻一套印玺!”

    “这……”那人闻言,却是有些退缩起来。

    这拍马屁什么,可以随便说,但,制作龙袍,私刻印玺,这却是要杀全家的啊!

    刘荣看到这个家伙居然犹豫,心里顿时不满,对他道:“尔明日不必来宫中了!”

    连这点事情都不敢做,要他何用?养他何用?

    刘荣又不傻,他只是骄狂罢了。

    如何不知道,这些幸臣、宠臣,其实只是在说好话哄他。

    左右,自己也喜欢听这些话,那就让他们说呗。

    但,想吃他的饭,拿他的赏赐,却不愿意给他做事!

    留这种人有什么用?还不如养一条狗!

    反正,这一次刘荣也试探出来了,长安的那个刘德的底线连拆了仁宗庙,都没有惩罚,穿个龙袍,刻套印玺算个屁啊?

    刘荣确信,只要自己不扯旗造反,长安大抵就会当做看不见。

    既然如此,那为何不穿套龙袍,在宫里面玩玩皇帝游戏?

    反正,刘荣笃定,长安是奈何不得自己了。

    刘德碍于情面和面子,也对自己没有办法。

    那人一听刘荣的话,却是吓了一跳,事实上,像他这样的人,依靠刘荣才有了如今的生活。

    一旦被赶出宫去,那就只能饿死。

    这么一想,他就立刻跪下来拜道:“大王,臣这就去做,这就去做!”

    “善!”刘荣得意万分,他需要的就是这样,一切都听他的奴才!(未完待续。。)

第一千四百二十三节 儿单于的设想

    刘荣的所作所为,当然瞒不过刘彻。

    不客气的说,在刘彻面前,刘荣一点**也没有!

    休说他做的这些事情了。

    便是昨天晚上,他在哪个妃子寝宫里睡的,与什么人说过什么话,无孔不入的绣衣卫探子都能够查的清清楚楚。

    “龙袍?印玺?”刘彻嘴角露出一丝笑容:“作吧,继续作吧……”

    “朕会看着你,万劫不复的!”

    刘荣的个性和缺点,刘彻清清楚楚。

    这位亲爱的长兄身上有着所有的幼稚病。

    倒不是说他蠢笨,事实上,刘荣还算聪明。

    可惜,他明显的将智商分配到了错误的地方,这注定了他的悲剧。

    “通知绣衣卫,让诸王都知道此事……”刘彻摆摆手,对着一个负责专门与绣衣卫联系的宦官吩咐了一声,后者立刻领命而去。

    如今,通过刘非的控诉和运作,刘彻的所有弟弟们,几乎都已经知道了刘荣的所作所为。

    一封封血书,纷至沓来。

    弟弟们哭天抢地,一个个都是恨不得去寿春找刘荣拼命的样子。

    而朝中大臣和其他诸侯、宗室,也都听到了些若隐若现的风声和传闻。

    刘荣的形象和名声在如今已经臭不可闻。

    丞相周亚夫、御史大夫晁错、大农直不疑、少府刘舍、执金吾郅都等等自诩为先帝忠臣的大臣,更是多次表态、进言甚至弹劾刘荣。

    对此,刘彻的反应,一直是坚定的一切表态,当做没看到,所有劝谏,当做没听到,任何有关刘荣的弹章,全部留中。

    甚至,刘彻还出手下诏,将御史大夫衙门一个表现的太过于急切的家伙直接扔到安东去了。

    连理由都没有给一个!

    这让上上下下的人都摸不着头脑。

    投机分子们刹那间就被吓住了。

    唯有周亚夫、晁错以及直不疑、郅都四人,依旧是紧追不舍。

    没办法,先帝对于他们,可不仅仅是先帝。

    更是有知遇之恩的君主。

    而经过了这些纷纷扰扰,刘荣在汉室,正式的成为了一个所有人都不敢触及、接触的臭狗翔!

    在事实上来说,他已经被孤立了。

    而这是弄死刘荣的第一步污名化、孤立化。

    事实证明,很成功!

    现在的淮南王刘荣,已经成为了诸侯宗室贵族以及九卿大臣眼中的不孝子、忤逆子、麻烦制造者以及昏君、暴君的代名词。

    其形象,大抵就跟后世的鑫胖帝国一样。

    往后,不管他再做出怎样不合理、不合常识的事情。

    汉室的公卿士大夫们,就都可以理解了。

    “接下来,就是犬决了……”刘彻微微笑着,在心里面寻思着。

    但在如今,刘彻知道,应该暂时放下刘荣。

    因为,马上就是大朝议了!

    再过两天,来自汉室天下郡国的计吏,都将云集长安,汇报和报告过去一年的施政成绩以及财税收入。

    这是惯例。

    但今年,却有些例外。

    就在前些时候,云中郡和北地郡分别报告,有西匈奴和北匈奴的使团,请求来到长安,恭贺大汉新年。

    这西匈奴是来抱大腿的。

    因为,根据情报,就在上个月,且渠且雕难和那个北匈奴的单于句犁湖谈崩了。

    据说,句犁湖要求且渠且雕难交出于单。

    不然,就不愿意跟他谈其他问题。

    这很好解释,也很容易理解。

    对北匈奴的那位句犁湖单于而言,他或许可以捏着鼻子接受跟且渠且雕难和平相处,让且渠且雕难来抵挡汉军的攻击。

    但是……

    他绝对绝对不可能看着且渠且雕难扶持和操纵的于单,继续在且渠且雕难的控制下。

    在句犁湖眼里,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倘若且渠且雕难继续控制和操纵于单,那么,对于匈奴来说,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单于呢?

    天无二日,地无二主。

    在句犁湖的立场上,与西匈奴之间,不存在什么和平相处的问题。

    他之所以没有发兵攻打,只是不想被汉军捡了便宜而已。

    且,他并没有任何事情,要有求于且渠且雕难。

    相反,西匈奴现在的处境,并不好。

    他在西方要防备句犁湖的军队的攻击,在南方要提防汉军的突袭。

    甚至,他还得防备汉军与北匈奴玩一手纳粹与斯大林瓜分波兰那样的事情。

    这可不好笑!

    是以,且渠且雕难,不得不维持一支规模以上的常备军队,还得在西、南两个方向,投入重兵。

    但问题是去年的高阙之战和今年的燕蓟会战,几乎将整个河西和幕南的青壮、牲畜以及财富,抽的干干净净。

    且渠且雕难的西匈奴,也找不到可以补血和劫掠的地方。

    如今,冬天已经来临。

    很快,整个河西,都将被大雪冰封。

    牲畜将缺乏草料,各个部族也都将陷入饥饿。

    等到明年春天,恐怖的饥荒就会横扫河西。

    到那个时候,西匈奴很可能会不战自溃。

    所以,且渠且雕难,只能选择来长安,到刘彻面前来求援。

    这是好事!

    于刘彻来说,这是绝好的敲诈机会。

    也是进一步树立大汉帝国在世界威权的机会!

    倒是那北匈奴的句犁湖的使者跑来汉室有些奇怪。

    “这家伙恐怕没安什么好心!”刘彻在心里盘算着。

    到现在为止,汉室对于这个忽然出现的所谓句犁湖单于,知之甚少。

    只知道,他似乎是军臣的弟弟,被老上单于曾经囚禁过,后来被兰陀辛给放了出来,是匈奴国内坚决主张汉化的贵族。

    根据战俘和投降、归义的匈奴贵族的口述,这位曾经的夏王,今天的句犁湖单于,似乎在很久以前,就开始在匈奴国内模仿和学习汉室的体制。

    根据情报显示,此人成为单于后,在回到幕北,第一件事情,不是去找狐鹿涉和解、谈判。

    而是召集幕北各部族的首领,强制要求所有部族,渠帅以上的贵族,各出一子,到单于庭之中学习和接受汉文化。

    在于狐鹿涉达成了妥协后,他与狐鹿涉两人就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汉化运动。

    从目前掌握到的零星情报来看,北匈奴已经开始了推行贵族等级制度的改革。

    听说,这位句犁湖单于,还山寨了一套军功勋爵制度。

    只不过,在中国用的是军功勋爵名田宅。

    而这位单于,玩的是军功勋爵名牧场。

    他规定,从这个制度颁布后开始,所有匈奴人的牧场、牲畜、奴隶,都将严格遵从军功等级的配比。

    这就有意思了!

    这说明,这位句犁湖单于,还是一位野心勃勃的枭雄,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