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1066节

我要做皇帝-第1066节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场战争,整个护濊军都打疯了。

    虽然损失惨重,尤其是军官,阵亡和重伤了一半以上的队率和三分之一的司马,来援的五个校尉里,有三个战死,剩下的两个,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伤势。

    在最危险的时候,甚至连都护府的文职军官、参谋和那几个平素张未央很不喜欢的儒生,也拿着武器,站上了城头,有人喋血于此,长眠此地。

    但,护濊军上下,没有人后悔,也没有人退缩。

    因为,这里是渔阳!

    身后就是蓟城!

    而护濊军之中,有超过一半的兵源,是从燕国调拨的。

    保卫渔阳,保卫蓟城,就是保卫护濊军的桑梓!

    就连张未央这个赵人,也被同袍们的热血和不惧牺牲所感动。

    可惜……

    燕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但燕王,却是一个懦弱和胆小的混蛋!

    这个胆小鬼,本来在三天前,就应该抵达渔阳,慰问军民,但他到现在都还在路上磨蹭。

    张未央甚至恨不得骑马跑去,拿着刀子,把这个胆小鬼押到渔阳来,让他好好看一看,这个英雄的城市!

    ………………………………………………

    而此时,在距离渔阳约五十里的直道上。

    渔阳刘定国的车驾,依然如同蜗牛一般的向前。

    即使如此,刘定国也依然骂骂咧咧:“走这么快做什么?去送死吗?”

    他坐在舒适的王驾马车里,搂着一个妃子,眉头紧皱。

    若有可能,他是死也不愿意上前线的。

    哪怕,薄世和他的大臣们,百般劝说,拍着胸膛保证,他也不愿意。

    在他看来,战场上那么危险,寡人千金之体,坐不垂堂,决不能做这种危险的事情。

    但他那里知道,现在,他的身边的人,从宦官到婢女,一直到他搂着的那个妃子,在心里面,都非常蔑视和瞧不起他这个大王。

    “简直就是社稷之耻,国家之不幸!”有老宦官在心里叹气。

    敬王若在,恐怕会恨不得拿宝剑杀了这个不孝子孙吧……

    也有年轻的小宦官,悄悄的拿着一个小本子,在上面写写画画。

    燕王刘定国,自即位以来的所有事迹和言行,几乎都被记录在上面。

    尽管刘定国万分的不情愿,但在军队和官员的督促下,他的王驾马车,还是在当天中午,从渔阳塞的北门,进入这座城市。

    燕王的到来,让整个渔阳塞,瞬间沸腾了起来。

    “大王来了……”无数自带干粮前来投军,抵御匈奴入寇的燕国豪强和士大夫以及游侠们,纷纷赶来。

    对他们来说,燕王刘定国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简直堪称完美!

    匈奴入寇的消息传来后,这位大王,立刻登上城头,发表演说,鼓励军民。

    还将其王宫内库的积蓄和所有珍宝,全部拿出来,作为赏赐和犒劳军民的物资。

    更在其后坚持每日甲胄在身,巡视城头,又进入市井,慰勉军民。

    充分的展现和诠释了一个真正的国家社稷之主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如今,更是‘不避刀剑’,‘不顾安危’,以燕王之尊,亲自驾临渔阳,慰问和勉励大家伙!

    这个大王,真是好样的!

    不愧是敬王子孙,康王嗣子!

    但刘定国透过自己的王驾马车的车帘,看着外面,列于街道两侧的那一个个衣衫褴褛,满身血污的士兵、军官,却忍不住的捏着鼻子,说道:“这些肮脏的贱民!”

    根本不去想,若无这些人的牺牲和付出,他哪能安慰的待在后方,逍遥快活。

    然而,这就是统治者,这就是肉食者!

    你以为他们真的会跟百姓,会跟人民,甚至会跟士大夫站在一个地方?

    别开玩笑了。

    古有肉食者鄙,后有‘何不食肉糜?’,其后更有‘飞机难道不应该是一个人坐的吗?’诸如此类,不胜其数。

    你觉得他会跟你一起,那其实只是一个谎言而已。

    但刘定国的到来,还是激起了无数军民的士气,让人们激动不已。

    连燕王都亲自上前线了!

    我们还有什么好怕的?

    只有那些知道内情的人,才清楚,所谓燕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燕王刘定国一到,薄世立刻下令,全军杀牛宰羊,发放酒肉,犒劳三军。

    同时让人在渔阳城头,竖起燕王的王旗。

    更令人通报整条防线:“今,燕王身自将,与诸君共生死,大王守国门,君子死社稷!”

    立刻,全军轰动,连来源的赵国豪杰和士大夫贵族们,也是点头称许:“不想敬王子孙,果如乃祖,刚烈如斯!”

    然后,这些人就想起了自己的‘大王们’,一个个都是摇头叹息。

    自汉兴至今,赵国历经了三姓五位大王。

    首任赵王张耳,确实是英雄。

    其自张敖,也还算合格。

    之后的幽王、隐王,勉勉强强,还算凑合,而且因为他们的悲剧,赵国人民对他们的认同感非常高。

    但,厉王(刘遂)却是让赵国百姓伤透了心。

    …………………………………………

    而匈奴人,当然也立刻看到了,从渔阳城升起来的燕王王旗。

    “汉朝人,欺人太甚!”军臣一看,立刻就挑起脚来了。

    若在十天前,甚至五天前,燕王的王旗倘若从渔阳城升起,那么,匈奴上下,恐怕都会激动万分,甚至士气高涨。

    一个姓刘的宗室诸侯王,这可是一个能够狠狠的抽汉朝皇帝脸的象征。

    无论是俘虏他还是杀死他,都可以让匈奴一雪前耻。

    但现在,汉朝人这样的举动,无疑于挑衅以及**裸的无视和蔑视。

    “大单于,请让奴才率军去攻破渔阳,将这个燕王的头颅带回来!”呼衍当屠立刻就请战道。

    若说在匈奴贵族里面,谁还想继续作战的话,那么,无疑就是呼衍当屠了。

    呼衍当屠知道,其他人可以撤退,可以回到草原,但他不行!

    这次战争失败,匈奴肯定要有人负责。

    单于,也肯定需要一个替罪羔羊,来对诸部族解释。

    而他,无疑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若在以前,倘若军臣需要,呼衍当屠完全可以闭着眼睛去死。

    但在现在,呼衍当屠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会这样的不想去死。

    甚至在内心深处,还有一个魔鬼的声音在回荡。

    这个声音告诉他——匈奴已经不行了,英雄,应该做出自己的抉择,建立自己的事业。

    这个声音让他胆战心惊,也莫名激动。

    但长久以来的习惯,却让不敢也不想迈出那一步。

    如今,汉朝的燕王,居然来到了渔阳?

    这给呼衍当屠最后的希望。

    他知道,若可以攻破渔阳,杀死或者带走汉朝的燕王,那么,这次南下,匈奴就有台阶可以下了。

    可以对诸部族做出一个完美的解释,更可以震慑那些蠢蠢欲动的混蛋!

    “攻破渔阳?”呼衍当屠向来的死对头,也是他的堂兄,呼衍折忽冷笑着道:“左大当户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呼衍折忽,正要继续嘲讽。

    忽然一个贵族狼狈不已的跑进大帐,禀报道:“大单于,大事不好了!”

    “我军南部侧翼,发现了大股汉朝骑兵的踪迹,根据斥候回报,应该是汉朝车骑将军统帅的军队!”

    军臣和整个大帐的匈奴贵族闻言,一下子全都站起来,紧张不安。

    “汉朝人怎么来的这么快?”军臣满脸的不敢相信。

    仅仅在五天前,汉朝车骑将军的主力,还在上谷,但在现在,他却仿佛插了翅膀,飞到了渔阳,而且一出现,就出现在了匈奴最薄弱的侧翼。

    “汉朝人有多少兵马?”呼衍当屠也立刻紧张的问道。

    高阙之战的恐怖记忆,再次浮上他的心头,汉军主力军团的可怕,让他生出无边的战栗。

    他永远不会忘记,在河阴的那几天时光。

    那支可怕的顽强的几乎不像人类的汉朝偏师,顶着他和他的军队的猛攻,死战不退,而且,还主动攻击。

    他的本部被打的残破,须卜氏的一个万骑全军覆没。

    就连单于给他的两个本部万骑,也首创严重。

    但那只是汉朝的偏师,总兵力最多不超过两万,骑兵数量更是少得可怜。

    然而,在他们面前,他统帅的主力,一败涂地,三军破胆,几乎是逃跑,才撤入高阙城。

    他永远都不会忘记,在河阴的那些汉朝军人的身影。

    那些如墙而进的汉朝陌刀队,那些勇敢坚强,舍生忘死的汉朝骑兵。

    “根据预估,总兵力至少有两万骑……”那个贵族颤抖着回答:“另外,有斥候报告,发现了汉朝神骑的身影……”

    “神骑!”许多贵族几乎都跳了起来:“天神啊!”

    “大单于!大单于,速做决断吧!”贵族们胆战心惊的嚷嚷起来。

    甚至有人急红眼,道:“大单于,汉骑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啊!如今汉朝车骑将军统帅两万铁骑而来,我匈奴大军,还是应该暂避其锋!”

    “是啊,是啊……”许多贵族纷纷附和。

    尤其是从高阙败退回来的那些贵族,现在只恨自己没有长翅膀。

    汉朝主力骑兵,那可是无敌的啊!

    至于神骑,更是不可能战胜的对手。

    面对一个不可能战胜的敌人,还打什么啊?

    赶快逃命,回到草原,才是王道!

    匈奴人虽然没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谚语。

    但引弓之民,千百万年的生活和习俗,就是——假如敌人太强,那就跑,假如跑不过,那就投降。

    至于什么荣誉啊,什么骄傲啊。

    那要活着,才能去讲。

    命都没了,也就没资格讲这些了。

    …………………………………………………………

    明天开始连续三天暴更!(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一十九节 普罗米修斯

    “刘定国……”刘彻手里拿着一叠厚厚的报告,轻轻叹了口气:“又一个合阳候吗?”

    然后,他就冷笑了起来。

    老刘家虽然奇葩多,但类似刘定国这样又蠢又笨,还不知道进退和轻重的渣渣,却只有这刘定国!

    刘彻现在毫不怀疑,不需要再等二十年了。

    这个渣渣现在就可能让刘氏的颜面扫地,皇室的威严变成一个笑柄。

    “去将王温舒叫来……”刘彻吩咐下去。

    留着王温舒是做什么的?

    当然是杀人的!

    这把利刃,用起来也确实很顺手!

    半个时辰后,如今已绣衣卫校尉的王温舒来到了刘彻面前。

    这个当年的游侠,如今的特务头子,已经在这些年里渐渐变成一个一切只唯刘彻命令从事的刽子手。

    这些年来,替刘彻做了很多不能见人的事情。

    “陛下……”王温舒长身一拜:“臣绣衣卫校尉温舒候命!”

    “卿立刻启程,带人去燕国……”刘彻冷然的下令:“让燕王薨吧……”

    王温舒闻言,脸色微微一抽,但,他还是义无反顾的拜道:“臣谨奉命!”

    “给朕将事情做的干净一点……”刘彻叮嘱道:“不要让人看出来了!”

    “诺!”王温舒再拜,然后恭身退出殿中。

    对他来说,杀一个诸侯王算什么?

    若天子有令,便是太后,也不无不可!

    今天的绣衣卫,已经渐渐的向着一个真正的特务机构转变。

    而特务的本质,就是做脏事。

    王温舒走后,刘彻也感到有些头疼。

    刘定国若出了‘意外’,这燕王人选,就让他感到头疼了。

    讲道理的话,刘定国那几个兄弟应该是最合适的继嗣人选。

    但问题是……

    他们连刘定国都比不上啊!

    甚至已经有人被刘彻下令‘保护’起来了,其实就是圈禁,他连自己的侯府大门都出不了!

    “必须敕封一个可以代朕管理燕国的贤王!”刘彻在心里想着。

    今日燕国,不比过去了。

    在这一战之中,泉州港的作用显露无疑。

    未来,刘彻已经决定,将现在还简陋的泉州港搬迁到后世的塘沽一带,建设一个真正的物流和军事并用的大型港口。

    作为安东和齐鲁之间的中转港口。

    由此,必可以带来滚滚财富!

    而且,渤海和黄海,在现在也是一个聚宝盆。

    这两个内海丰富的渔业资源,可以成为汉室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