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1038节

我要做皇帝-第1038节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寸进尺,欲壑难填,这些著名的成语,都是用来形容秦的可怕的。

    唯一让刘彻还能安心的是——中国式的军国主义,虽然在形态和贪婪上,与后世欧陆的军国主义如出一辙。

    但,由于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和中国社会、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它还能保有一些温情脉脉或者说温柔的一面。

    就像秦帝国,虽然天下恐惧,六国震怖。

    但在帝国内部的乡亭,百姓的生活,却依然如故。

    秦法虽严,但也有人性化的部分。

    譬如,著名的公室告和非公室告的划分,就能说明很多问题。

    所以,现在,刘彻还不需要担心这个怪兽会反噬自己的国民。

    而且暂时来说,世界也很广阔,有足够多的民族和人民来给这个怪兽提供养分和补给,让它壮大。

    而且,为了防止这个怪兽敌我不分,刘彻也做了很多很多努力。

    想到这里,刘彻就问道:“现在造阳情况如何了?”

    “回禀陛下,今日凌晨,刚刚得到奏报,上谷郡郡守棘武已经下令,将上谷郡东部都尉所的军队,调上了前线,以轮替楼烦军……”汲黯答道。

    “善!”刘彻点点头,在目前的汉室的战略之中,西攻东守是主基调。

    既先在上谷郡吃掉入寇的匈奴军队,然后大军再调转枪口,将右北平…渔阳等地的匈奴主力分割包围。

    也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消灭匈奴的有生力量。

    在这个战略主导下,渔阳和右北平会承受超高的压力,他们至少需要坚守防线半个月,甚至一个月,以等待上谷之敌被肃清。

    而在目前,上谷郡无疑成为战争的焦点。

    在飞狐军和义纵所部以及赵国的援军都没有赶到的情况下,楼烦军以及上谷郡的郡兵,将不得不与匈奴军队厮杀,纠缠,并且还要想方设法,诱导匈奴人,使之深入汉境。

    同时还得保证,不能丢掉己方的那些重要城市,尤其不能让匈奴打开通向燕赵的道路!

    任务当然是艰巨的!

    ………………………………

    而在此刻的造阳长城上,血战已经持续了数日。

    匈奴人在过去五天,发起了十几次可怕的突袭。

    他们用楼烦奴和浑邪奴为先锋,吸引楼烦军的注意,然后忽然从两翼发起猛攻。

    造阳长城已经摇摇欲坠,几乎再不可守了。

    不过,汉军也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和任务,为后方的百姓撤离和疏散,赢得了宝贵时间。

    “准备放弃长城,退入沮阳塞……”楼烦将军灌何对着自己的部将们说道:“数日来,诸君都辛苦了,不过,我向诸君保证,我们的牺牲和坚持,不会没有结果……”

    “最新情报显示,飞狐军的主力,已经抵达了代郡参合!”灌何激动的道:“车骑将军率领的援军也在昨日越过了漳水,进入了巨鹿郡!”

    “万岁!”楼烦军和上谷郡兵的军官们纷纷弹冠相庆。

    飞狐军的到来,无疑让人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这支强大的汉军主力,无疑足以改变战场的形势!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飞狐军为何要跑去参合?

    那里可不是来上谷的地方,恰恰相反——那是出塞之路!

    ……………………………………………………

    参合城外,郭懋站在一个高台上,检视着自己的军队。

    从飞狐口出发时,飞狐军全军仅有一万四千骑,但在现在,他面前的这支军队,却已经拥有了两万一千骑的战斗兵力!

    这样的一支力量,放在参合地区,简直就是人挨马挤,战旗如云,遮天蔽日!

    “粮食与饮水以及奶酪都已经带好了吗?”郭懋问着专门负责为军队准备物资的别部司马们。

    “回禀将军,我军全军已经配足了足够战士与战马三日所需的粮食、饮水、奶酪和麦饼……”一个别部司马昂首答道。

    “善!”郭懋满意的点点头,又问在自己身侧的参合县令和主爵都尉派遣在此的官员:“道路已经疏通了吗?”

    “将军放心,自得到将军通知,我等就立刻开始疏通道路,确保将军所部可以在一天内全部出塞!”杨可激动的昂首道。

    “善!”

    郭懋将手一挥,意气风发的下令:“号令各部,即刻出塞!”

    “诺!”一个个校尉随即应命,然后战鼓声声,参合城的所有城门全部打开,一条条道路的姗栏被撤掉。

    飞狐军各部,在轻骑和斥候的引导下,开始有序出塞。

    “传令给后方的胸甲部队,让他们沿桑干水而上,前往上谷郡沮阳,等候车骑将军!”郭懋翻身上马,下达了他出塞前的最后一条命令!

    与飞狐军主力的速度相比,沉重的胸甲部队,显然就是一群蜗牛,他们现在都还在阳原地区……

    不过,好消息是,在桑干河地区,代郡的地方官已经紧急征用了商船和当地的舟船,前往阳原。

    这样,胸甲部队的重装备就可以经由水路运抵沮阳。

    虽然出塞作战是靠不上他们了,但等到车骑将军的主力抵达沮阳后,他们就可以成为汉军的中军。

    飞狐军的胸甲部队,总共是两个都尉部,两千骑。

    虽然比起羽林卫和虎贲卫的四千骑精锐,无论是训练还是实战经验,都大大不足。

    但到底也是胸甲,足以在战场上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至于郭懋统帅的两万余骑的目标?

    当然是入寇上谷郡的匈奴骑兵的后勤补给基地!

    就像马邑之战中细柳营做的那样,端了他们的后勤基地!

    而与马邑之战不同的是,此番,汉军出塞,一旦能够端掉上谷郡这一路的匈奴骑兵的后勤基地,那么,现在已经攻入长城内的匈奴骑兵,立刻就要面临断粮的危机。

    ………………………………

    后天作者君就要回去了,大概要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然后回家还有事情,所以得留稿子,免得断更~(未完待续。)

第一千两百八十一节 战上谷(2)

    而在此时,在渔阳郡外围,烟尘滚滚。

    哪怕隔着数十里,长城上的汉军也看到了一支前所未有的庞大军队,正在高速来袭。

    烽火,立刻就被点燃了。

    一时间,从渔阳到右北平之间的数百里的边塞上,处处烽火。

    匈奴人根本就没有将汉室的长城守备力量放在眼里,他们大摇大摆的冲了过来。

    而汉军自然也不可能抵挡得住如此大规模的匈奴攻击。

    就像一张海绵一般,在刹那间,汉军就放弃了长城前的许多地区,将力量回缩,超过了五十里。

    “匈奴人也太狂妄了吧……”要阳都尉所中,阳时对着李广愤愤不平的道:“这根本就是没有将我等放在眼里!”

    李广看着地图,没有说话。

    右北平的情况,暂时还不知道,但是在渔阳郡的防线上,匈奴军队,至少兵分七路,气势汹汹的扑了过来。

    特别是在要阳和白檀前方的敌人,嚣张的有些过分了。

    他们甚至根本不在乎汉军的抵抗,一路大摇大摆的沿着濡水南下,短短半个时辰内,就突进汉境二十里!

    这样的速度,基本上就没有考虑过什么建制和组织,完全就是一场类似于武装游行的进军方法。

    这样的行为,自然立刻激起了汉军的集体反弹。

    想当年,匈奴强势的时候,也不敢这样进军。

    是谁给了他们这样的胆子?

    “按照这支匈奴先头部队的速度,他们最迟在下午,就会抵达白檀附近……”李广的副手武承在旁边说道:“而他们会与其后方的骑兵拉开至少八十里的距离……”

    武承目光灼灼的看着李广:“将军,我们要不要跟他们在白檀打一仗?”

    敌人这么嚣张,不给他们敲一记狠的,都有些对不住他们!

    李广却是摇了摇头:“现在还不是与敌人正面对决的时候……”

    望着地图上,匈奴骑兵们的进军路线,李广踌躇了一下,匈奴人的狂妄和大胆,确实让他颇为惊讶。

    甚至,内心深处也有着想要与匈奴先头部队战上一场的冲动。

    但,李广知道,在现在的局势下,赢下一两次局部战斗,无益全局。

    在援军没有来之前,他必须保全自己宝贵的兵力。

    目前来说,对李广而言,他最大的任务和使命,就是要保护住渔阳塞到虒奚这样带的长城。

    至于其他地方,都可以放弃。

    正这样想着的时候,忽然一个传令兵气喘吁吁的跑进来,报告道:“将军,安东都护府都督薄公率领的援军三千人,已经抵达了渔阳塞,他们还带了超过三万石的粮食!薄公转告将军:渔阳塞可无忧也,请将军守住虒奚一带即可!”

    李广闻言,立刻就站起身来,大声的说道:“善!薄公之来援,与我如久旱逢甘霖!”

    薄世加入战场,使得渔阳的兵力不足的问题得到了缓解。

    还立刻解放了整个渔阳的军队。

    更替李广解决了渔阳塞的安危问题。

    现在,李广终于可以腾出手来,专心致志,应对来犯的匈奴骑兵。

    “立刻派出斥候,搞清楚来犯的匈奴兵力和其所属的部族……”李广满脸兴奋的下令。

    假如在之前,他还犹豫不决,不敢贸然与匈奴作战。

    但现在,薄世的到来,为他解决了后顾之忧,使他可以专心致志的来应对入寇的匈奴人。

    当然,李广很清楚,渔阳军队,在兵力上有着很大劣势。

    他现在手里可用的机动兵力,不足两千骑兵。

    即使抽调了白檀和要阳的兵力,再从虒奚和滑盐调兵,也最多组成一个七千人的兵团。

    而且骑兵的数量严重不足。

    想要与匈奴骑兵作战,就不仅仅需要知道匈奴人的情况,还得选择一个优良的战场。

    一个可以将汉军的战斗力放大而限制匈奴骑兵的战场。

    ……………………………………

    而在此时,匈奴的先头部队,名为哲别的万骑,全军六千多人,骑着马,肆无忌惮的沿着濡水和广阔的山陵前进。

    万骑长格拉古,意气风发的策马前行,他的副将罗斯,则带着斥候游走在两翼。

    他们大摇大摆的进军,就像他们在大夏和康居的地盘做的那样。

    “让我们来见证一场大屠杀!”哲别骑兵们恣意的大喊着,他们路过一个个已经被汉军放弃的烽燧台和军堡,将里面的一切破坏和摧毁。

    ‘汉国人’的表现也符合他们的预期。

    这些人根本不敢抵抗,丢弃了自己的要塞和堡垒,狼狈后撤。

    格拉古甚至已经憧憬着,杀入那些据说人口多达数万的大城市中,肆意洗劫的未来。

    而哲别骑兵们,更是都在幻想着,一夜暴富的未来。

    要知道传说中,这个‘汉国’可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地方,据说就是随便一个城市,都有着数不清的黄金和丝帛,特别是那些丝绸,随便一块,拿到西域都可以换来大量财富!

    唯有那些匈奴贵族们,一个劲的要求哲别骑兵放慢速度,等候后方的匈奴骑兵。

    但这些建议和要求全部都被无视了。

    格拉古相信自己并不需要匈奴本部骑兵的帮忙,就可以攻陷汉朝的城市。

    “我连极东之亚历山大城都曾经攻陷过……区区一个汉国,怎么抵挡得了我的攻击?”自信心爆棚的格拉古,根本就听不见任何建议。

    在他心里,连极东之亚历山大城这样曾经阻拦了胜利王的雄城都曾经陷落在自己手里。

    那么,这个东方的所谓的汉国,还不是草鸡瓦狗一样的敌人?

    甚至很可能他只需要一个冲锋,就可以追着数万汉**队到处跑。

    就像他曾经追着康居骑兵满世界跑一样!

    直到夜幕降临,格拉古才让他的骑兵停止前进,并在一个山谷之中扎营休息,准备明日的攻城。

    而这个时候,要阳城中,李广也拿到了他所需要的情报。

    “哼,不过六千骑,就敢来?”要阳都尉阳时满脸的愤慨:“这也太瞧不起人了!”

    自马邑之战后,汉军上下,对于匈奴都不再畏惧,转而蔑视。

    在普遍的观念中,一个汉骑至少可以与三个胡骑相比。

    六千胡骑?

    两千汉军精骑就足以让他们覆灭了!

    即使是边塞的郡兵,对抗六千胡骑,最多也只需要三千汉骑!

    所以人都想不明白,到底是什么,给了这支匈奴人这样大的胆子?

    他们难道不知道,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