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102节

我要做皇帝-第102节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站在一旁的庙祝官清了清嗓门,用着雅语唱着一些刘德也听不太懂的祝词。

    雅语这种周代贵族的语言,对刘德来说,跟外语没多大差别,只隐约听明白了些恭维四方五帝,夸耀天地八主的话。

    按照传统唱完这一段抑扬顿挫的祝词之后,庙祝官才跪下来叩首恭敬的请道:“请天主降临,上帝显圣……”

    所谓的天主、上帝,当然不是后世西方的那个所谓的神明。

    在上古先秦的神话传说中,所谓的天主、上帝,指的是同一个神明——天帝太一。

    而且,除天主之外,被社会公认,朝廷承认的天地主宰还有七位,分别是地主后稷,兵主蚩尤,以及阴主、阳主、月主、日主、时主,各自都有祭祀之地。

    除此之外,汉人认为另外还有五位帝君辅佐这八位主神,共同掌控天地阴阳过去未来宇宙上下。

    这就不得不提一句,在上古先秦的神话传说中,本来是只有四位帝君的,分别以白青黄赤为庙,汉太祖刘邦坐了天子位之后,就问别人,为什么秦人只祭祀四位帝君呢,俺记得有五个的啊,还有一个在哪里?

    你要理解刘邦这个流氓能懂的捡起来秦代的礼制就已经很不错了,再让他去研究为什么只有四个而不是五德终始的五个。那实在是有难度!

    而刘邦的臣子自然不可能打天子的脸,就只能唯唯诺诺的说,俺们也不知道。

    这下好办了。刘邦得意洋洋的册封了第五位帝君,象征汉家水德的黑帝,还大言不惭的告诉别人:吾知之矣,此待我而具五矣!

    天子放话了,谁敢不照办?

    此时,不止是历史要尊重皇帝,就连宇宙、物理运动、天地星辰运行也要尊重皇帝。

    于是。天地之中莫名其妙的多了一位神明。

    五十多年后的今天,刘邦所立的黑帝已经是享受着四时祭祀,春秋血食的真神!

    想着这些事情。刘德就感觉,比起自己的祖宗刘邦来,他人工制造一个祥瑞,真是太逊了!

    这么一想。心里的那点小小的不自在就荡然无存了。

    刘德于是命人奉上三牲、圭币等祭品。

    这才拿过汲黯拟好的祭文。唱读了起来:“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刘德刚一开口,大殿之中泰一神的神像上就隐隐有光泽闪耀。

    在场诸人顿时就吓了一大跳,然后才回过神来,全部跪下来,庙祝官更是恭敬的叩首道:“天主降临,臣诚惶诚恐,恭请陛下飨之!”

    刘德满意的点点头。这个庙祝官演技不错,值得嘉奖!

    自然。要在人家的地盘玩祥瑞,肯定要庙祝配合,否则,再多的把戏也玩不起来。

    而配合统治者,制造祥瑞,本来就是庙祝的本职工作,不然,你以为后来刘彻走到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就出现祥瑞是怎么来的?

    但是,太一神的神像发光这种事情却着实让不知道实情的郅都、汲黯、张汤等人心中震惊无比。

    实在是这个时候还没有刘彻肆无忌惮的破坏游戏规则,让人对祥瑞产生了免疫。

    在这个时候,不管是皇帝还是大臣,都不敢太过放肆的制造祥瑞,玩弄老天爷,终究在人们的心中,对于老天爷还是很敬畏的。

    所以,太一神像隐约发光,这种事情一出现,马上就让所有人都恭恭敬敬的跪下来,以为太一神真的降临了。

    只有刘德却是在心里笑了一声。

    什么祥瑞嘛!

    分明就是这庙祝官不知道在哪里学来的戏法!

    演戏要演全套。

    刘德也很配合的跪下来,继续念着祭文:“……元首明哉!肱股良哉!……朔而又朔,终而复始……小子敬拜焉!”

    亢长的祭文念完,刘德再三叩首,敬拜神明,然后,他忽然对左右:“我怎么感觉蒲团之下,好像有东西?请为我观之,是否是上帝之赐!”

    郅都等人恭恭敬敬的走上前来,满怀虔诚的对着太一神神像敬拜道:“臣等恭请上帝之赐……”

    于是,将蒲团拿开,只见蒲团之下,本来应该是土壤的地方,竟然生长着两株稚嫩的灵芝。

    “啊!上帝赐福了!”庙祝官表情夸张的跪下来,爬到那两株灵芝生长之地,趁着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的功夫,就三下五除二,将那两株神奇的出现的灵芝捧在手中,对刘德跪拜道:“殿下,太一神赐下祥瑞,灵芝从土中长出,这是天命在汉,陛下功德上动于天的灵验,请殿下务必好生保管这两株祥瑞,将之敬献于天子之前!”

    刘德于是马上对王道吩咐道:“好生保管和照料,这两株灵物,不得有失!”

    “诺!”王道也很配合的道,就恭恭敬敬的捧着那两株灵芝,下去像宝贝的伺候了起来,反正,在回长安之时,都必须保证这两株祖宗安然无恙。

    咳咳,就算有恙也没关系,换一株就是了!

    刘德恭敬的跪下来,再叩首道:“上帝垂怜,小子再拜焉,伏维上帝,作威作福,显圣于前,神像有泽,灵芝出焉,加福社稷……”

    现在的关键就是要赶紧的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转移走,戏法这种东西,真要仔细观察,全是破绽啊!

    真说起来,刘德现在玩的这些把戏都是学的刘彻后来的戏法。

    虽然都是有着成功经验的先进戏法,但也难保不会有聪明人看出端倪来。——虽然就算看出来也没那个傻瓜会站出来戳穿。

    事情到这一步,可谓大功告成了,虽然刘德把所有的荣誉跟上帝赐下的祥瑞全部归功到自己的老爹头上,但给他的好处也是实实在在的!

    神明降下祥瑞,虽然是给天子的,但,作为主祭者,刘德什么都不用说,自有一部分的光环加身,等再挖出汾阴埋着的那个东西,到那时候,今天的一切祥瑞就将确凿无疑。

    简单的梳理一下,白痴都能看出来了!

    上帝先是显圣赐福,降下灵芝犒赏,然后又指引刘德找到那物,一切水到渠成,传到民间,马上就能编出n个神话出来。(未完待续。。)

    ps:  今天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哎,只能说,人有旦夕祸福。

    今天泰山大人跟丈母娘出门遇到了车祸~现在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好担心!

第一百七十节 天使章德(求订阅ING)

    长安,未央宫。

    天子刘启高卧御榻之上,他的脸色有些苍白无神,不停的咳嗽着。

    郎中令周仁为其号着脉,良久,周仁跪下来道:“陛下是过于劳累,伤及肺腑,此病,只能慢慢调治,陛下切记不可再昼夜颠倒!否则迁延日久,恐有不测!”

    “朕知道了!”天子摆摆手道。

    身为天子,想要修养,谈何容易?

    每天,光是从地方郡县报上来的奏折就堆成小山一样。

    一份奏折就是一卷竹简,少说也一两斤,就算是只看不批示,平均一天也要拿起放下几千斤的竹简,要是加上批示和与人商议,处理,那光是耗费的体力就不知道有多少。

    就算是铁打的身体,也经不住这样的劳顿!

    何况,今年他已经三十四岁了,身体开始老化,各项机能的免疫和恢复能力全幅下降。

    可是,政事若是不处理,他又放心不下。

    这天下是他的,不是丞相的,也不是大臣的。

    地方郡县上报的奏折,他不亲自过目一下,怎么放心的了?

    “朕的身体,朕心里有数!”天子挥挥手,阻止了想要继续劝谏的周仁,他坐起来,问道:“刘德现在应该到河东郡了吧?”

    他扭头对左右亲随问道:“可有书信传回来?”

    以往,刘德等儿子都在身边,他也没觉得要是都离开有什么不妥。

    但现在。随着诸子都被分封,出京就国,刘德也远游河东。这让天子忽然感觉到有些孤单了,就连刘荣他都有些想念了!

    就更别说刘德了。

    自从刘德离京,他平均一日三问,等刘德过了函谷关,更是派出使者,沿途传信。

    稍有风吹草动,他就惊疑不定。

    前些时候。郅都派人送回来了一个意图敲诈刘德的官员之后,本来这种小事,汉家天子根本不会理会。交给廷尉处置就好了。

    但天子却雷霆震怒,亲自点将廷尉衙门的刑曹令史赵禹专责查办。

    赵禹是谁?

    中尉周亚夫举荐的地方贤吏,办案以严苛闻名,落在他手里的官员。常常是生不如死。甚至有人咒他说:早晚必为荆人!

    什么叫荆人?

    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意思是早晚要被流放、驱逐到蛮夷之地。

    天子的这个命令,等于是要穷治其罪,越重越好!

    于是,那个可怜的家伙进了廷尉大牢后马上就认下了敲诈无辜、横行市井、谋财害命等大罪,已经是被定下腰斩之罪,就连他的老爹,也被牵连。问罪,判了死罪。

    短短两天时间。那个可怜的家伙连同他的家族就这样被钉到了罪犯的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了。

    刘德前脚过河,后脚,持着天子令符的太中大夫直不疑已经到了大河边上。

    可怜直不疑,先帝朝有名的贤臣,堂堂两千石的大臣,刚刚接班窦婴做了太中大夫,屁股还没做热呢,就被派去做这种传递文书的琐事。

    站在旁边的章德跪下来,禀报道:“陛下,今日一早,太中大夫就已传回了书信,说殿下已经到了大阳了!”

    “大阳啊,山清水秀,好地方啊!”天子刘启笑着道:“朕还记得当年朕与皇父、太后一起祭祀大阳天子庙的情况呢!”

    当然,更重要的是,大阳那地方,美女多啊……

    这时候,一个宦官走进来禀报道:“陛下,河东郡守急报,根仓失火,烧毁存粮将近百万石!”

    天子脸上的笑容瞬间就垮了下去。

    真是祸不单行!

    根仓失火,加上前些时候的蝗灾,河东郡今年要入不敷出了!

    “另外,刘德殿下自大阳急报陛下,太中大夫直不疑亦有急报!”那宦官跪下来,将三封先后抵达长安的奏报上呈天子。

    天子刘启接过那三封奏疏。

    一封封看完,他的脸色和心情一下子就变得铁青了起来。

    他一把将河东郡的那封奏疏丢在地上,冷冷的道:“竖子安敢欺朕!”

    若只是刘德一人奏报,他可能还会有所疑虑,可是,就连郅都都副署,派去暗中保护和联络的太中大夫直不疑也回书说大阳民众面皆有菜色。

    其他皆不论,就这两点,就足够天子刘启顿时勃然大怒。

    欺君之罪,可谓是最不能被皇帝接受的罪名,沾之即死,触之即亡。

    当年,连国舅车骑将军枳候薄昭,欺君矫诏,因此都被逼自杀。

    只是,再想想河东郡的奏报,天子刘启眼中狐疑不定。

    他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敏锐的政治的嗅觉,立刻就让他闻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味道。

    于是,他转身对章德吩咐道:“朕赐汝节杖和虎符,汝去一趟河东,与太中大夫共同巡查和审视河东,若有不测,即以虎符调动河西大军,进剿安邑!”

    汉家在河西、荥阳,驻扎着数十万大军,枕戈待发,虎视眈眈注视着雒阳以东的诸侯,这时候河东要是出个什么乱子,就有些麻烦了。

    若换了其他朝代,可能皇帝首先会想先息事宁人,日后再秋后算账,但汉家天子却是刚烈无比。

    你敢跟皇帝跳墙,皇帝分分钟教你做人!

    因为涉及军权,所以,天子才要派一个宦官前去,选来选去,天子刘启选中了章德,因为章德前不久才为他做了替罪羔羊,嗯,是要给些补偿,让他出去风光风光!

    “诺!”章德表面云淡风轻,但心里却高兴坏了。

    这在长安,像他这样的宦官不过是个奴婢,别人高兴,尊称他一声章公,他要赔笑,不高兴了,骂他阉奴,他还是要赔笑。

    毫不夸张的说,在长安,他就是孙子。

    可是,一旦以天使身份出巡地方,那他就代表着汉家天子的权威,持天子节,如朕亲临,不止地方官吏见了他要跟祖宗一样伺候,就是彻侯勋臣,也得乖乖的舔他的脚丫,那就是大爷啊。

    宫廷里的宦官们,日盼夜盼,不就是盼着有这么个机会出去耀武扬威吗?

    这时候章德觉得前不久那顿板子挨的真是太值了!

    更何况,刘德殿下可就在河东,趁着这个机会,好好亲近亲近,加深感情,为日后绸缪……(未完待续。。)

    ps:  嗯,总算是有惊无险,没出大事~恩,今天4更左右吧~我继续码字去,肩膀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