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朕的霸图 >

第83节

朕的霸图-第83节

小说: 朕的霸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章钺作为北路军兵马都监,所有战事都有参与,也分到一些珠宝和十匹好马,还有两名羌女。但他对这对异族女人不感兴趣,出大堂等了一会儿,见众人都走了,章钺又转身回大堂求见郭荣。

    “怎么?这两名小娘长得最好,孤可是让赵匡胤特地给你挑的,可不要不识好歹!”郭荣没好气地笑道,这可是他初次接受异族献降,成就带来的兴奋感还没消退。

    “这两名羌女的确不错,但我刚才听到报礼单上有两只河西青鹘鹰,可否给末将看看?”章钺有些忐忑地问。

    “嗯?只是看看么?”郭荣一脸警惕,露出似笑非笑的神色。

    “呵呵……先看看嘛!末将对猎鹰的品种有些了解,懂得一点驯养的办法。而且这青鹘鹰带回东京的话,在宫庭中没什么用,殿下是贵人要做大事的,养着还会玩物丧志啊,不如以羌女换给末将吧!”

    “你一开口孤就知道你有所企图,这两只青鹘鹰据说产自甘州北面的甘峻山,是甘州回鹘人那里流出来的,品种当然不会差。只是以其未成年看,应该是与河曲鹰杂交产卵孵化出来的,才几个月大,的确不好养。你若想要得先答应,明年给孤寻一匹汗血良驹。”

    “不是吧?这也太坑……汗血宝马只听说安西才有,这上哪寻找。”章钺苦着脸,这事还真不好办,不过先把青鹘鹰拿到手再说吧。

    “蠢!你不会从胡商那里想办法?如今收复会州,河西走廊也就通了,只是凉州……甘州……很难办呐!”郭荣也不知想到什么,苦着脸皱起了眉头。

    “胡商?凉州甘州?我明白了!”章钺恍然大悟,看来郭荣不只是想要一匹汗血马那么简单,他想要了解河西及陇右各方势力情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将来好用兵。

    这可真是屁''股决定脑袋,位置决定想法!郭荣已是实际上的储君,心中难免会想,将来即位后要做些什么的问题。若只在东京,他只会考虑中原,可现在到了西北,闲暇时便想到了河西、陇右,以及更遥远的汉唐安西失地。

    作为一个重生人士,章钺也对大西北有着无与伦比的感情,顿时脑中星星一闪,热血沸腾上涌,送上一记马屁,大声表示支持道:“殿下真是雄才大略,高瞻远瞩啊!末将佩服之极,必定办好此事。”

    “是吗?你倒是说说,孤想的是何事?”章钺反应这么快,郭荣双目一亮,感觉马屁很是受用,不由笑着问。

    “收河陇故地,复汉唐荣光!”章钺涨红着脸,挥舞着拳头大吼。仿佛看到自己拥旗出征,统率百万甲士,席卷黄沙大漠,击败无数的敌人,让所有杂胡都跪在地上亲吻自己的战靴。

    “啊哈哈哈……好!收河陇故地,复汉唐荣光!你倒是出口成章嘛!”郭荣放声大笑,这一刻,初次征服异族,接受其投降的成就兴奋感,终于得到畅快淋漓地释放。

    不过他终究是上位者,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很快又脸色一肃道:“既然你都明白,现在就有件事交给你去办,河西凉州孤悬在外几十年,羌番难免不知王化。你尽快将会州的事情交待下去,亲自跑一趟,见见申师厚,最好能劝说他年底回京陛见。

    另外,冯继业战死沙场,孤决定派向训前去吊唁安抚,暂以冯继勋为留后,既要稳住朔方,盐池榷税也要收回来。”(未完待续。)

第0157章 盐场马场

    孩咂!不要催更呐!这几天正码字疲劳状态,看到电脑都怕了!晚上看能码点不!

    十一月十五,郭荣志得意满地率兵凯旋,临行前派内客省使向训前往朔方安抚。所谓安抚,当然是劝说节帅稳固地方统治,同时要忠于朝庭。否则,向训也可以便宜行事,采取特别行动。

    而且今年快过完了,明年正月初一的元日,皇帝要率领百官献祭太庙,然后到东京南郊庙庭例行社祭,这些不称职的,或者初上任的节帅必须进京参加,到时是不是调任,皇帝就可从容安排。

    不过这些与章钺没什么关系,他送走郭荣、折从阮、史懿等两万余大军,返回会宁时,向训也带着五百骑从启程北上了,他要赶去朔方吊唁冯继业,谈妥一些细节问题才能回东京,可算是疲于奔命了。

    两万多大军拔营一走,会宁城内一下子空荡荡的,而会州地广人稀,百废待兴,加上快到年底,马上要下冬雪了,时间非常紧迫,章钺必须要把马场和盐场的架子搭起来。

    按章钺的想法,柔狼山到杀牛岭以北的黄河南岸,会宁黄河及祖厉河两岸,这此地方多是平原丘陵地,将来可以从内地迁移人口过来垦荒农耕。至于屈吴山以东加上河池北面,那是梁氏羌和党氏羌驻牧地,马场和盐场都可以设在那里。

    而原本准备在延州建马场,结果得不到批准,现在会州却可以,正好搬过来。只是奶牛、耕牛,延州仍可以饲养,苹果也仍在延州种植,但棉花应该丰收了,明年可以在会宁附近大面积耕种。

    想到这些事,章钺让阎成望率一百骑护送封乾厚回延州,将韩盛、李多金、李多寿等人都调过来,还有张全绪,可带军粮及马场、盐场的一些准备物资,到会州来进行新的建设。

    麾下步卒分调各地驻防了,会宁城内有宣崇文率三、六、八营守卫,空闲了还要负责修建新的粮仓,以及官衙、城防工事等,目前诸事一团糟,连各类办公用品都凑不齐,还得等封乾厚回来。

    章钺可是什么事都不管,他只把任务交待下去,就带着二百亲骑,赶去会宁东面一百二十里的河池。韩志平、商华庆已率五营提前几天赶到驻防,在河池北面建立了军寨,听说章钺亲自来了,便率兵前来迎接。

    两人赶上前下马行礼,章钺挥挥手懒得回礼,直接开口道:“这才申时中,天空阴沉沉的没太阳,看样子这天气是要变了,先不急着驻营,去河池盐碱地看看再说。”

    “没啥好看呐!就是个干涸的小海子,四周都是碱土,春夏时分盐量才多。党氏羌以前在这附近游牧,每年春夏都刮盐蒸卤,所产的盐量也就够会州三羌自己用。”韩志平去看过,便介绍情况。

    “对了!党金武迁走了吗?”章钺想了想又问。

    “走了!从会宁一回来,党金武就召集族人迁移。因为这边有个天都河,北面这条从河池一直流到蔚如水;南面那条在天都山下,半路与北面那条交汇,在萧关那儿的蔚如水汇合,河两岸水草丰美,比屈吴山以西梁氏羌牧地要好很多,估计党金武往那边去了。”

    “那是河池东北,水草再丰美也是我们的马场,党氏羌只能在河池西南,你马上派人通知党金武,不得北上河池一步。”差点被党金武这赖货钻了空子,章钺恼怒地喝令道。

    “好!”韩志平转身吩咐亲兵队正,率五十骑去通知了。

    章钺向东南前行十余里,老远就望见远处似是一条长长的河湾,在枯黄的草地间白茫茫一片,煞是显眼。风声呼啸刮过,带来一股咸咸的味道。

    再前行四五里,眼前景像又是一变,干涸的黑土地上,铺了一块块的白色盐霜,看起来像是小雪过后一样。章钺见过这种盐碱地,并不奇怪,这是带有碱性的土地,遇上春夏时酸性雨水的浸泡中和,自然产生盐份。这样雨多则盐少,雨少的反而盐多。

    而碱的化学成分是碳酸钠,可用做洗涤剂等化工纯碱;也可以用来中和发酵食品中的酸味,这种是食用碱,叫碳酸氢钠,俗然称小苏打;还可以提炼出谷氨酸钠结晶,也就是味精,但工序太复杂,没有工具,这年头恐怕弄出不来。

    他下马捧起一把盐霜看了看,颜色不是很纯,带着淡淡的黄色。吐出舌尖尝了尝,果然是又咸又涩,这种盐还需要反复煮过,去掉其中的碱,和一些矿物杂质,然后才能食用。

    “羌人是用刺土成盐法煮盐的么?你有没有看到他们怎么煮?”章钺扔掉手中的盐,拍了拍手问韩志平。

    “没看到!我们来的时候,党金武已经走了,只留了人迎接我们!”

    “这个党金武小心思太多,非常的讨厌呐!我们要建盐场没有人力可不行,而梁氏羌要到明年春才会北上,若不用党氏羌,盐场年里就建不起来!”章钺很郁闷,这儿荒不拉几,劳力受制于人的感觉很不爽。

    “这……确实是个难题,要不召回党金武,就用羌人煮盐建马场,来年与梁苯吉再谈谈。这家伙若不出劳力,不能给他五成盐利。”韩志平说。

    “那是当然,这个梁苯吉也是贼精得很,不过会州事务我说了算,五成利他想都别想,他们羌人可以从事煮盐,但盐的销路由我来安排。

    在河池盐碱地转了一圈,由韩志平带路,章钺率兵前往东北十里的天都水河岸,临时军寨就建立在这儿,看起来还没有完工的样子。

    还不知军城什么时候能建起来,这军寨修建得宽大牢固,靠近河岸,边长三百步,可驻兵一千人。章钺巡视了一圈,感觉很满意,暂时在此住下了。

    次日,党金武骑马赶来了,进大帐见了章钺很是尴尬,讪讪笑着行礼道:“小部族长党金武见过章将军!”

    “不必多礼!上茶!”章钺笑眯眯的,态度很客气,一脸无害的样子喊亲兵上茶。

    “听说章将军要征用我的族人修建盐场马场,这不是不可以,但产出的食盐,是否可以作为报酬?”党金武小心冀冀地观察着章钺的脸色,开门见山问道。

    “可以!但现在是冬季,并没什么盐,明年春夏看产量给予报酬。你们现在也是大周子民,无偿地服一些徭役也是应该的,党族长要与族丁说清楚。原则上我不预你们族中事务,暂时也还可以驻留在天都山下,等明年开春梁氏羌北上了,再一起谈谈,你明白了吧?”章钺打着官腔,说的令人莫明其妙。

    党金武自然也没搞清楚,不过有一点他知道了,似乎驻牧地的情况,还可以再谈谈,但这真不知是好是坏。(未完待续。)

第0158章 河西往事

    求订阅!求订阅!求订阅!

    章钺在河池呆了两天,把盐场、马场的起手建立任务交待给韩志平和商华庆,立马就返回会宁。进城时已是傍晚时分,士兵们还在修缮城防,门楼残破需要拆了重建,城门也要换新,这都需要时间。

    不过城内的州衙,倒是里外清理洒扫干净了。章钺走进州衙,过大门、仪门,里面除了门口及走廊过道处值守的亲兵,各个官房都是空荡荡的。万事开头难,可用的属吏都没一个,有事也办不了。

    到了后宅,几名亲兵正在院中喂那两只青鹘鹰,因为才几个月大,个头像两只八哥鸟一样,在鸟笼里蹦蹦跳跳,看起来野性十足。

    “两只鸟儿看起来不错,你们找到能驯鹰的人了吗?”章钺上前随口问道,见笼中鸟儿纯黑色的羽毛泛着淡淡绿光,尖尖的金黄色嘴啄呈弯钩状,爪子也是金黄色,但眼珠却是绿色的。

    “宣都使问了,军中没人会,羌人应该能驯鹰,就不知可不可靠。”亲兵队正有些忐忑地说。

    “看这个头还小,明年再驯服应该不迟。对了……它们吃什么?”章钺想了想问道。

    “吃生肉,也吃鱼,可我听说青鹘鹰是不吃鱼的,有点奇怪。”

    “说是与河曲鹰混血的,吃鱼也正常,先就这么养着吧!”

    章钺看了下也就没兴趣了,转而让陈嘉去通知各营指挥使到州衙议事。趁人还没到,章钺先回后宅沐浴,换去军服,穿上绯色官服到州衙大堂,一众军官们都等在这儿了。

    “天气越来越冷,说不定这月底就要下小雪,要尽快从盐州、原州运粮过来。军州事务,明日我走之后由宣崇文、李处耘负责,大伙儿得听令行事。”章钺一脸严肃地说完,转头扫视左右两排军官,见他们拱手行礼表示服从,这才满意地点头。

    宣崇文和李处耘都是文武双全,可独当一面的人物,由二人代领州事一段时间,完全没有问题。等封乾厚返回,什么都不缺,事情都能安排妥当,章钺根本不用担心。

    “调去外地驻防的四个指挥,除了乌兰县的,其余都是野外立寨,若下大雪天冷的话可能扛不住,建房舍没有砖瓦和工匠,也不及了。北面的可撤回乌兰县过冬,南面的都回会宁,明年开春再大兴土木,修建房舍军堡,不知是否可以?”宣崇文问道。

    “明年呐!明年就是广顺四年……”章钺无意识地唠了一句,忽感脑中闪过一道电光,猛地醒悟过来。

    历史的车轮似乎仍未改变主体方向,那么……广顺四年改元为显德元年,这个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