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朕的霸图 >

第175节

朕的霸图-第175节

小说: 朕的霸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章钺也笑逐颜开,心中暗暗感慨,还是与自家兄弟一起待在战场才感觉踏实。不像在东京,每天去侍卫司点卯,同僚相见尽打官腔,逢人且说三分话,没什么实际的交情,也没什么事做。(未完待续。)

第0325章 整军经武

    一大早,温元恺带着杜悉密等十名随从出发前往凉州,章钺亲自送出城,然后回州衙召集会州文武衙参议事。

    先是行政方面,会州目前人口还少,设有会宁、乌兰、河池三县,州北黄河岸蔚如水一带设有中宁、中卫、蔚河三座军堡,蔚河军堡是鸭头坎军寨扩建而成。驻兵被宗景澄调去白山戍,现在处于空虚状态。

    数年来陆续移民,其中一部分在州北,依托军堡修建村落,开垦荒地。另有一部分安置到河池、会宁,以及祖厉河沿岸。

    乌兰县有军民一起约三万人口,河池包括党氏羌、梁氏羌有七万人,会宁五万,其余五万人口都散落在各处军堡附近,总的也就二十万人,然而却要养兵八千余,就算有黑石矿、盐、马、生皮等收入,州衙财政仍处于亏空状态。

    民政暂时难有起色,主要还是靠章钺自己咂钱经营,大体上了解一下,也就没什么兴趣,然后转到军事上,章钺发现有点麻烦。

    宗景澄已率六、九、十、十一、十四这五营去了白山戍,剩下二、三、五、八、十二、十三这六个营还在州南,另有六个新兵营,才训练了三个月,混编无疑会降低战斗力,但到明年开春也差不多。

    “诸位!首先是军制,抛开宗景澄部不谈,剩下兵员六千人,若依现在普遍采用的军制,则可编为两个步军,两个马营。可当今行伍编制主要是为了适应战场,以营为基础,便于调配列阵。营以下是依唐代的五什制,再上就太庞大了,这里需要改动一下。”章钺心中已有了腹案,便开口道。

    “不知使君要如何改?依之前三营一个军,对敌五营一军的话就太吃亏了。”宣崇文有些犹豫地说。

    “我们可以这样改,依次设为伙、队、都、营、团、旅、师、军,共八个等级。营以下不变,职名仍称指挥使,但要加设正副营虞候。职能为监察军纪、参谋作战、掌管后勤、审核军功任命,无虞候副署,公文视为无效,这其实就是监军,你不会有意见吧?”章钺笑道。

    “营就设虞候?这样一改,主将权力缩水一半,我是没意见,弟兄们只怕不乐意,虞候的人选要慎重考虑。”宣崇文倒是能理解,这年头兵变多发,军纪是极差的,虞候其实就是监军,有见识的都懂。

    “虞候这个职位可用有资格晋升,等待补缺的军官,人选取当然要慎重,起码此人军纪要好,处事要公正严明。”

    章钺点点头,虞候的人选可不止考虑这几点,忠诚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镇远军中就有一大批军官,散官都快升到游击将军了,比如郝天鹰就是,但章钺一直没提升,他也没什么意见。

    请李良弼协助,军官们一起商议,渐渐将各级将领职位名称议定,但虞候的职务还是个倍受争议的话题。章钺的意见是,虞候直接向上级汇报。

    这样营以上改为:两营一团,辖十都一千兵,职名为正副团主,加设正副参议;五团一旅,辖十营五千兵,设正副旅帅,加设正副参谋;两旅一师,辖十团一万兵,设正副都指挥使,加设正副都虞候;至于军一级,可依情势统兵一到五万,设正副军都督,加设正副都监军使。

    “还不错,正儿八经的五什制,很严谨,就是有点僵硬,但对应的武散官呢?爵、勋又该如何改?”宣崇文一听就明白,编制改小等级森严,行伍指挥将更加顺畅,好处不要太多,但对应的散官、勋、爵什么的就乱了。

    “勋和爵晚唐就已经弃之不用,散官就是军衔资历,升迁要论资排辈,却是要改一下。大家议一议,看怎么个改法刚好对应二十九阶。”

    若论勋和爵,章钺就该加封为上护军、开国县公了,但现在勋基本弃用,爵位是乡公、县公、郡公、国公、郡王五个等级,朝中亲贵和老资历节帅无可加封了才加爵位,再无可封了就改封,换个封地名,都有名无实,所以这时代封国公、郡王的其实很多。

    几人很快议定,营指挥一级为宣节校尉、宣节副尉,营虞候低半级或一级,为宣节副尉、御侮校尉就可以。再往上依次改为:团级为翊麾都尉、翊麾副尉;旅级为致果都尉、致果副尉;师级为振武都尉、振武副尉;军级为昭武都尉、昭武副尉,再上就是游击将军到骠骑大将军。

    自从九品下到从一品开府仪同三司,仍是二十九层品级阶次。这个说起来是很坑的,但武将不能不多点阶次,否则就出现升无可升,赏无可赏的事。

    “如此一来,团是个中间兵力编制等级,旅五千兵对应一军两千五,分兵即可,当然也有十个营一军的则刚好。师对厢的话有所不足,则两三师为一个方面军也还可行。”宣崇文细细推算着兵力配置,话说得有所保留。

    章钺当然明白他的意思,暗指同级官职下,兵力不对等,便笑着解释道:“这个好办!如果一到两团临时受命分兵作战,可称为混编团,这个单位兵力在团和旅之间,也是团,不能称为旅,当然装备和兵种上,可以多方面混成独立作战单位;

    小于五万兵力也不可称之为军,若两到三师临时分兵,则可称之为或者混成师。如果行营派遣旅、团级小规模部队为偏师方面作战,可命名为独立团、旅、师等单位。但武器使用,兵种配置,行军列阵作战,这方面需要长期摸索。”

    “可行!到了团主这个级别的军官,这些东西都应该能懂。营指挥就有自己的官印旗鼓、兵符腰牌,那番号按数字命名么?这些符印旗鼓都自己置办,你得上凑朝庭批复才行吧?”宣崇文持赞成意见,但是有些顾虑。

    “当然,我们可以先升级为团,目前由州衙直辖。除宗景澄外,下令让各驻地营指挥都回来,过几天就开始。正好趁现在有空,把这些东西都一次设计好,明天就让匠人做出来。”章钺是雷厉风行,打算整编后,按后世方法练兵,至少六营新兵可以先练出样板来。

    宣崇文地位是较高的,一直是他在询问,郝天鹰现在是主管马军的,不由就问道:“那马军也要这样整编么?”

    “马军多了养不起,宗景澄带走了六营权道谨部,剩下两营正好合并,你为团主,明金鹏为副,梁知义、义谦升任营指挥,正副参议、副指挥人选另外挑好报上来。老营都如此办理吧,新兵稍后再说,另外营级系列番号要改一下,马、步正式分家。”

    经过一天的商议,编制官职等阶确立,计划将镇远军整编为七个步兵团,一个骑兵团,团级军官人选也逐步选定。(未完待续。)

第0326章 编练难题

    腊月初七一早,会宁北郊三里的驻军大营校场,三千新兵挎刀持枪,站得笔直,列成整齐的六个大方阵,面向校阅台。

    台上今天布置得有点不一样,除了军门旗两面,突然多了豹尾门枪二根,四杆高大的旌旗随风展开,上面书有大周、镇远、彰义、章等字样,还有六面赤红色大纛竖立在宽大的云纹飞虎屏风两边,指挥所用五方旗、钲钶鼓角等一应俱全。

    除了身着绯红官袍的宣副团练,带着一干披甲带刀的军官侍立两边,还有一位头戴纱罗幞头的年轻黑脸紫袍官员,看起来好大的排场架子,却很没个坐相,居然盘腿坐在矮脚帅案后。但人家好像掌着帅印和符节,那黄绸包裹的就是,权威的象征。

    “既然诸将士已到齐,那就开始吧!宣!”坐在帅案后的自然就是章钺,他抬头扫视台下,新兵甲服武器都还不足,队伍是整齐,衣着却乱七八糟,军容实在不怎么样,自然也没什么肃杀之气。

    除宗景澄部以外,驻防各地的营级指挥使陆续赶回会宁,这便开始着手整军。首先,当然是颁发新的诰身任命,至于新兵,不过是让他们出来见识一下。

    李多寿应声出列,从杨玄礼手中接过一份事先备好的卷轴,打开来朗声宣读:“诸将士们,会州位处我大周西陲边境,为适应未来战事的需要,镇远军将逐步改编,分为马、步、水师、斥候四个军种,下辖各营全面整编,升级为团,由会州团练副使宣崇文统辖。除马军以外,现有步军二、五、十二、十三此四营先行接受整编。

    原二、五两营改为一、二两营,合编为镇远军一团。擢:薛文谦为一团团主,韩志平为副团主,张智兴为参议,商华庆为副参议。

    原十二、十三两营改为三、四两营,合编为二团。擢:史成弘为二团团主,宋凌光以秦凤战功加致果都尉、升任副团主,丁保胜、袁慎明为正副参议。

    其下新编四营正副指挥、正副营虞候人选,着尽快报上来。另外重申一遍:营虞候、团参议之职,除战时外不可兼领,职掌监察军纪、参谋作战、协管后勤、审核军功,执行军法需向上级汇报,得到批复后方可处置。

    完毕!诸位可依次上前领取任命诰身,及旗鼓符印,早日走马上任,完成整编。”

    李多寿口才便给,吐字清晰,念完后便退回帅案侧后。押衙亲兵适时地端着事先准备好的军官任命上前,将托盘放在帅案上。

    章钺开始一个个点名,驻防在州境的马、步团级军官们轮流上前领取,这便算上任了。马军分开后,目前就是郝天鹰、明金鹏领一团,其余只能等以后再整改,接下来就是六营新兵了。

    “各位麾下有功而一直未得升迁的都报上来,从伙长到都头,或素质不错的老兵,每营各挑选一百人调来会宁,以便培训成合适的军官来带领新兵。在外驻防的明天再走,先看看新式练兵法。”章钺淡淡地说。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营的军官总数为一百三十四人,其中还有指挥使、虞候的亲兵随从,加后勤饮事杂兵,实际单纯的士兵不到一半,包括这些人员在内,全部是作战兵力。

    所以军官素质是很重要的,不足就只能开教导营培训了。章钺打算亲自出任教导营山长,并任命宣崇文为副,薛文谦暂留会宁,与史成弘两人负责日常教习。

    三千新兵六个营,目前已由宣崇文任命了军官,训练了三个月,完成了辨旗识鼓、军纪规章、军队编制等基础科目,按正常训练,接下来就要操练阵列、实战技巧等,改新法训练正是时候。

    “杨玄礼!将押衙亲兵神箭都拉出来列队,我要亲自带队走正步,给大伙儿看看!”章钺吩咐了一声,杨玄礼应声而去,率神箭都一百亲兵到校阅台下空地上列队。

    神箭都始创于岳州整军之时,就是按章钺后世的练兵方法所操练的,但之后因为居无定所,又出掌过禁军,担心扩大这种训练不被认同,就一直未扩充,也没继续加强这样的训练,反倒调出去几批军官,但这个都也一直保持着未解散。

    最近章钺才想起来,昨天就试练了一半天,士兵们走正步都还有模有样,但其中也有后来充入的,只能跟在队列中学样。

    章钺脱下身上紫色官袍,里面是穿着红色窄袖短袄军服,下着裆部肥大的军裤,换穿上牛皮短靴,空着手大步下了校阅台,走向神箭都一百士兵。

    “正副都头何在?”章钺喊道,这是走过场,让校阅台上的军官们和新兵都看看有什么不一样的。

    “立正!”都头大喝一声,腰背挺得笔直,双手下垂贴于并拢的大腿两侧。啪啪啪一阵脚步响,几乎同时,身后一百士兵也做着一样的动作,一个挺立得标枪一样。

    “敬礼!”都头又喝了一声,并举手折臂斜指脑侧。身后士兵应声齐刷刷举手,动作整齐划一,煞是好看。

    “稍息!”都头小跑几步出列转身下令,士兵们齐齐放下手,站立不动。都头又一招手,副都头跟了上来,两人小跑步向章钺。

    “卑职彰义节度押衙指挥三都、神箭都都头高鸿煊报到!”高鸿煊中等身材,体格修长健壮,举手军礼的动作非常标准。他广顺二年被辽兵所掠,当时还是个十六岁的少年,后随章钺从军,这些年来也做到了都头。

    “副都头宗延嗣报到!”宗延嗣身材高多了,武艺也练得不错,曾也是难民的一员,只比高鸿煊大一岁,也是少年兵,都是庶民佃户之家的出身,从军入营后,名字都是上级军官起的。不过平时也用原名,都是大郎二郎的。

    章钺立正,举手还礼,动作自然洒脱,开口道:“现在!我将亲率神箭都以纵队走正步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