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659节

唐朝好地主-第659节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堡边就是河流,建造一个水力锻坊很方便。

    李超出图纸,然后花了些时间,一座水力锻坊就起来了。

    明代时的三眼铳,一般是铸铜的,不过铜太贵。大唐缺铜,连铸钱的铜都不够呢,哪有余料铸枪。而且如果用铜铸,那么成本就更高,性价比不划算。

    考虑这些因素后,李超最后决定还是直接用铁做为枪管材料。

    城堡里有铁料。

    直接用水力先铸造出一块块的铁板,初加工成的铁板边缘是斜坡状,这样便于焊合。

    有了初加工的铁板,还需要准备一根钢芯,这样焊接时把铁板卷在钢芯上加热锻造。

    “钢芯要小于实际枪管的大小,这样便于以后钻膛。”

    水力坊,还建有水力锻锤,利用水力带动铁锤,大大节省人力。

    毕竟把铁板锻成卷成筒,这个过程十分耗费力量。若是用人工,那么几个大汉轮流锻打,一天也打不出几个铁筒,用水力的话就不同了,可以连续不断的锻打,一块铁铜锻打成筒,用不了多少时间。

    比较简陋的工坊里,李超看到一个老铁匠把烧红的铁板夹出来,放到了铁砧上,锻锤开动,一下一下十分稳定的锤打,老铁匠用铁钳夹住控制着移动,很快,铁板就成了一个u形。

    这时,u管撤下,立即换上另一块烧红的铁板,继续锻打。

    而那块u形半成品,则传到下一道工序。

    开始插入钢芯,然后进行锻合工序。

    这个工序用的砧板为半圆形凹槽,这样便是一个简单的模具,在上面锻合更加方便。

    依然是使用水力锻锤,利用水力的平稳锻打,大大节省时间。

    看着水力锻锤那平稳的敲打,连老铁匠都忍不住感叹。

    “这水力锻锤真是太发用了,巧夺天工啊。这么一会工夫,一根枪管就已经差不多成形了,若是用人力,一个师傅和两个学徒,起码得大半天功夫。”

    李超笑笑,科技就是生产力啊。

    枪管锻打的差不多,接下来就是制造枪管尾部插木柄的尾銎。火门枪管很短,得插上一根木棍。

    尾部焊合好之后,并没有完工。

    由于钢芯一般采用的是16毫米的,而枪口径一般为18毫米的,因此还需要钻膛。

    “为什么不直接把铜芯用大点的,或者直接用小点的铅弹?”有人提问。

    李超笑笑,这里面当然是有原因的,要不然何必多此一举。

    一名老铁匠替李超回答,“枪管包铜芯锻打成形,枪管并不平直,所以特意用小号钢芯,然后再钻膛,这样枪管才堪使用。”

    其实也可以用模具直接铸造成型,不过铸造成型后,也一样要钻膛要钻火孔等,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钻膛比起锻打枪管更加麻烦,一来需要极好的钻头,二来需要很长时间。

    好在李超也直接上了水力钻床,给起人工钻膛,快了不是一点。以前,钻一根枪膛,得半个月。

    “用水力钻床,速度大大提升,要不是考虑到钻膛枪管发热,得钻一会停一会冷却,我们一天就能钻好多根。现在一台钻床,一天能钻十根,一个人可以同时照看好几台钻床。”

    “要想提高产量,还是得多增加一些钻床,另外钻头消耗很大。”

    “那就多增加一些钻床,钻头不用担心,我会那钱的钢铁厂那边多打造一批送来。”

    铸铁板、锻打枪管、钻膛、组装。

    一把火门枪制造出来,需要这四大工序,每个大工序,又细分成多道工序,此外还需要钢芯、钢钻这些,另外还要打造刺刀。

    刺刀是套铜式的短刀形刺刀,套上火枪就是刺刀,取下来就是短刀。

    枪柄不是简单的一根木棍,而是带拐弯的,这样能方便持枪射击,提高精确度。火门枪的精度不行,主要还是枪太过简单,尤其是枪柄就是一根木棍,又没有火绳,因此持枪和射击的时候非常不便,导致精度不准。

    李超改进的枪托,和点火的火绳,让射击更加方便,精度也更高。

    李超对于这个火枪坊可谓是全力支持,要人给人,要物资给物资。

    “一个月能产出多少把长城式火枪,能产多少燕山式三眼铳?”

    花了这么多在的功夫,为的就是形成产量。

    如果不能大量装备,那这火枪就没什么意义。

    “如果增加锻锤和钻床,铁料等材料也跟的上的话,那么我们一个月能产三千支枪管。”

    三千枝枪管,在匠头看来非常了得了。

    限制火枪产量的就是这个枪管,枪管产出来了,那么后面就是组装了。毕竟,木柄其实很简单,就算是刺刀,也不过是普通的刀改一点生产工艺而已。

    李超却摇了摇头。

    “三千枝不够,我可以给你们再增加些锻锤,也能增加钻床,需要的钢芯、钢钻这些,我都能给你们满足,铁料也不是问题,但我需要产量提高。一个月至少五千枝,半年后,月产量起码得一万枝。”

    一群工匠全都为李超的要求惊的目瞪口呆。

    一月五千枝,半年后一月万枝,这是要打造多少啊。

    “越多越好!”

    火枪这个东西,就得有数量优势,没有数量就没有优势。毕竟比起弓箭来,射程短精度低也是个大问题的。

    但火枪也有好处,就是有了火枪之后,李超可以暴兵。新兵征召进来,顶多三个月,就能操着火枪上阵,平辽大方阵一摆,一样能把突厥骑兵、高句丽骑兵什么的打的哇哇叫。

    甚至快一点,新兵一个月就能操火枪上阵了。

    但如果是弓箭手,起码得一到三年,哪怕是个普通的长枪兵,没有个半年以上时间训练,也是很难上阵的。

    毕竟长枪兵得是近距离的白刃战,更考验士兵心理素质等。而火枪兵,那算的上是远程兵种了,近距离格斗博杀,和远程作战,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产量要,质量更要,我们的火枪虽然采用流水线分工打造,但每道工序,都得严格检验,枪管上最后还得铭上制造者工号。到时如果枪支有问题,会按工号追究责任。”

    “做的不好要罚,做的好则有奖。你们每个人的底薪之外,我还给你们提成,按产量定好提成,生产的越多,那么你们拿到的奖励提成也就越多。

    建了火枪坊,李超又画了铅弹模具图,让人送回李记的钢铁厂,让他们打造一大批这种模具。

    虽然枪管采用了水力锻造,但枪管依然无法做到很统一,因此铅弹也没法完全通用。

    只能是一个士兵一把枪,配一个模具,然后给铅条,让他们自己融铅铸铅弹。

    参观完整个火枪工厂后,李超很满意。

    他把几个匠头叫过来,拿出了一张图纸交给他们。

    “你们看下这个,能造吗?”

    匠头们看着图纸,露出疑惑的表情。

    “这是火枪?”

    “不,你看这上面有尺寸数据,这是火炮。采用铜铸,然后发射石弹,用火药发射。”

    李超拿出来的这个,是比较简单的炮,称之为臼炮不为过。这种炮不是一般的滑膛炮,他的身管更短,但炮口更大。

    和李超铸造火门枪而不铸造火绳枪一样,技术不足。没法大批量制造长枪管,因此铸造短管的火门枪。

    现在的技术也无法铸造出长管大炮,炮管越长,铸造的技术越难,因此李超打算铸臼炮。

    管短口大。

    这种炮射角大、弹道弧线高,用来轰击距离较近,中间隔有障碍物,无法平射的目标不错。

    攻城的时候,甚至可以直接越过城墙轰击到城内。

    李超拿出来的这张图纸,算是较轻的臼炮了,可炮身依然重达六百斤,如同一口大钟。配上四轮木制炮车,这门炮达一千多斤。

    不过这射程也很远,四十五度角,能达到一两里。

    “一两里?”

    “装石弹发射,最远可达两里。如果装上铁砂,那么射程要短的多,也依然能达百步。”

    不过这种火炮缺点也比较大,虽说较轻,但一千多斤还是很笨重的。而且臼炮有个普遍的缺点,就是精度极差,基本上是无法做到精确打击的。但每样武器都有他的优势,臼炮的优势就是可以如抛石车一样的抛射,用来攻城是极好的。

    虽然精度不高,但射程挺远,如果有足够数量,还是很恐怖的、

    李超打算先铸造几门,看看实际效果。若是好用,就多铸几门,弄点经验,还能研究下平射的火炮。

    有枪再加上火炮,那才叫相得益彰。

    回头可以研究下虎蹲炮,虎蹲炮很轻,阵前能相当于一门迫击炮,装上铁砂还能相当于一挺重机枪。尤其是这炮轻,携带方便可以野战。

    这种炮的制作难道倒是不大,就是成本不小。

    不过要想打造一支火器部队,没有火炮是不行的,尤其是得有野战的炮。

    先让火枪厂练练技术吧,等他们手艺熟了,到时就能上火炮铸造了。

第907章

    第一批火枪制造出来,交付军队。

    骑兵装备三眼铳,步兵装备火枪,分发了枪之后便开始训练。不过军官们对于如何训练士兵使用火枪,也是一头雾水。

    为此,李超还特意花费了许多时间写了一本火枪操典。

    李超对于士兵们操练火枪,并不要求他们去练精度。毕竟这些火枪制造出来后,李超亲自试过,哪怕是进行改进过的,有枪拖,有准星照门,可精度依然有限。

    与其去练那准度,但不如练习齐射。

    毕竟火枪靠的还是齐射威力。

    李超也不立靶子,只是在野外立一堵土墙,一堵石灰画一横道,高如人胸,宽止一尺。

    士兵编成队伍,队长吹一声号,那么一排齐射。射完后退到后面,第二排上前齐射,再第三排上。

    为了适应这种三段式射击,李超特意把原来的一队五伙,改成了一队三排。一个排,正好就是在战场上站一排,一队三排,刚好就能交替射击,三段不停。

    这种训练方式的目的,就是要火枪兵们训练射击时不低不高,并且训练他们齐射。

    “催锋陷阵,临敌不过三发。因此临阵之时,火枪也是无暇慢慢瞄准,我们只要演练的苗头不低不高,临事点放得齐,而后边装替得快,装不误打,打不误装,更番熟习如雨不绝,便算是演练有成了。”

    “因此我们的火枪,最重要的就是阵列,就是火力。一定得齐射,并且火力不能断,三段式射击得练好。队长哨响,立即排枪射击。”

    用齐胸的连绵猛烈弹雨打击敌人,这就是李超的火器作战办法,并没有其它方式。

    当然,真正作战之时,为了保护枪手,还会使用军阵,不论是空心阵还是平辽阵,都是为了提升枪手们的持续作战能力。

    “擅动滥放者,队长诛之;装药、转枪怠慢不如法者,队副诛之。”

    每天,黄龙河边上,一排又一排的士兵,在鼓点下,练着队列。一排排的前进、转向、后退。

    然后到了下午,则是实弹射击。

    虽然实弹射击耗费弹药,也损伤枪管,但李超认为,一个士兵如果实弹射击不满百发,那他在战场上也肯定无法熟练射击。

    装填练药,射击,演练平辽大方阵、破虏空心阵,河滩上每到下午就是枪声不绝,空中到处弥漫着战争迷雾的硝烟。

    骑兵们开始装备三眼铳,三眼铳比长城式火枪短的多,配上了一个弯形手柄,如同一把手管手枪,因为有三个眼,因此可以射三枪。

    骑兵三眼铳训练,也和步兵差不多,讲究齐射。

    用齐胸火力猛击敌人。

    李超在老爹领地一呆就是两个月。

    五月初,领地气候凉爽,早晚依然有些冷,可中午的时候太阳已经有些威力了。

    好在有两万士兵的帮忙,上洛郡公领城堡主体已经完工,城堡里的仓库、军营、学校、商铺等也正在修建之中,城堡外不远处,也开始建几个屯庄。

    这些屯庄离城堡不远,里面是百姓等的居所。毕竟城堡内地方有限,无法容纳所有人。

    不过屯庄也修有挺高的庄墙,虽是夯土筑成,但也花费了不少心思。这几座屯庄,其实就是城堡的卫堡,一旦战时,也能起到拱卫城堡的作用。

    这段时间,先后又有几批移民过来。

    目前,领地已经有一千余户人家,工匠不少,农夫居多。迁来的人,每户都分了不少的田地,虽然今年修建城堡屯庄,无法种地,但那些移民还是舍不得。家眷们还是开了些田地,种上了菜,还种了些粮食,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