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184节

唐朝好地主-第184节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简体字抄写的,因此他刚下山时,好多字还常写的缺笔少划的。

    对于这些解释,马周虽然惊奇,可还是相信了。皆因张三郎虽然毛笔字写的一般,但他见过他用鹅毛制的笔写的字,很流畅很好看,与毛笔字不同,却另有一种漂亮。

    “柱子,浆糊弄好没,弄好了拿梯子把这个贴到大门上去。”

    “贴大门上?”

    张超不得不跟柱子他们认真解释了一遍,这些春联福字等的各自要贴的位置。

    浆糊是用饭熬煮的,挺有粘性。

    张家的大门门楣上,一张红通通的纸贴在那里,上面还有四个有些不忍直视的大字,新春大吉。

    管家仰头看着,觉得好奢侈,这张红纸可不便宜呢。

    不过贴在门上,似乎真的挺好看的。

    若是把家里准备过年的红灯笼也挂上,估计更配。

    “柱子,把家里准备好的红灯笼拿出来,都给挂上!”管家笼着手,高声喊道。

    张超写完第一招横批,接着写对联。

    “一帆风顺吉星到,万事如意福临门。”

    “栓子,把这两张贴到大门两边,记得贴正了。”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楼。”

    “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

    。。。。。。

    张超写一副,马周念一副,越念越觉得好。这些句子对仗工整,形式独特,尤其是内容喜庆,贴在大门两侧,非常应这过年的景。

    拿起笔,在一张稍小的的方形红纸上,张超写了个福字。

    栓子把福字往房门上贴。

    “倒了!”管家见栓子把个福字倒过来贴,忙过来纠正。

    “管家,三郎让倒着贴的,说这样就是福到了!”

    “福到了?倒过来贴?哈哈哈。”管家一愣神,也明白过来,“这口彩好,福到了,嗯,就这样倒着贴。”(未完待续。)

第247章 压岁钱、采薇

    求订阅!

    放爆竹,写福字,贴春联,挂红灯笼。

    年三十的黄昏,张家院里喜气洋洋,红红的春联和福字,红红的灯笼,处处洋溢着喜庆。

    “饺子好了,吃饺子啦,三郎?”

    兰儿丫头笑着过来对张超喊道。

    “饺子就好了?再等我一下。”

    张超依然奋笔疾书,张家贴上了春联福字,这新奇的变化,很快就引来了村民们的围观赞叹。然后就有人也来求福字了,大家都想讨一张回家贴着,也沾点喜庆。

    对于这样的要求,张超自然是笑着答应的。

    不过张家也有好几十户人家,张超不可能只给写个福字,可若是把大门的横批春联还有房门上的福字都写上,张超又有点忙不过来。

    最后张超把马周也拉了过来一起写,说好给每户一副春联横批,再加两个福字。

    “五谷丰登!”

    “栓子,把这个贴咱们家粮仓上去。”张超发现家里还有好些地方没写,于是又补写。

    牲畜兴旺。

    “柱子,把这个贴咱们家的牲口棚去。”

    财源广进

    “把这个贴我们家作坊去。”

    吉星高照

    “把这贴灶头去。”

    。。。。。。。

    村民们看了,又来讨要这些,张超只得给大家又加写。

    虽然张超字写的差,可偏偏来讨他字的人却更多,他面前排着长长的队,马周字写的好,但大家更愿意求张超的字。

    张超因此还有点小得意,这让马周有些郁闷。

    张超又写下一张贴在碗橱上的‘美味佳肴’,一边问兰儿,“今天饺子有哪些馅的?”

    还不满十岁的兰儿,还在换牙,说话漏风,却很认真的跟张超禀报,“有猪肉韭菜馅的,还有鸡肉冬笋馅的,鱼肉韭菜馅的,虾仁馅的,白菜馅的,芹菜馅的、胡萝卜馅的,还有麂子肉馅的!足足八种馅的呢,每种都包了好多。嫂子说,今天除夕,让家里人都吃饺子,人人有份。”

    “还包了馄饨。”

    过年吃饺子馄饨,这也是唐人的一种庆贺方式。

    这种传统,让张超很喜欢,以前每年过年时,他家里也都吃饺子。大个大个的饺子,一家人团团圆圆。

    “告诉你嫂子,多包点,一会给每家送两碗。”

    张家沟有五十多户人家,一家送两碗,也不过一百碗,张家花的起这点钱。学校和工坊也都几天前就放假了,工人们和学生也都各回了各家。

    村子没以前那般的热闹,但也不冷清。

    麂子是庄户们下陷阱猎到的,送来张家。现在张家沟虽然还是个村子,可已经不弱于白鹿乡上那么热闹了。

    许多附近的村民们甚至都慢慢习惯了把张家村当成了一个新集市,砍了柴往张家沟送,捕到鱼捕到野猪麂子兔子什么的,也一样往张家沟送,甚至就是采了些蘑菇挖了冬笋,都往这里送。

    送到这里来,比在乡上还容易卖出去,就算一时没人买,也可以直接拿到张三郎家,张家总会买下大家的东西的,特别是那些山珍野味,不管猎物还是山货,而且价格总给的公道。

    这让张家沟越发的热闹同时,其实也给张家增长了许多好名声。乡野百姓,弄到些猎物山珍不难,可难的是卖掉。小地方肯买这些的人不多,卖不起价还难卖,送去长安路途遥远的也不方便。时间稍长点,还容易坏掉。

    因此很多时候,其实打到头野猪麂子什么的猎物,能换钱的也就是皮子,肉什么的很难及时的卖出去换钱。

    而现在张家,却对乡民们送来的猎物来者不拒,你就是头三百斤大野猪也好,几条新鲜河鱼好罢,一只野兔或者一只野鸡,甚至就是村民们自己养鸡下的蛋,张家都是收的。

    反正张家本来就人多,而且还有作坊和学校,那边工地里也是一直很多人,每天伙食消耗的肉蔬也不少,收下乡民们送来的这些并没什么影响,还能经常偿偿鲜。

    写好福字,天都已经擦黑。

    外面的雪还在下,张超忽然孩童心性起来,抓了把雪,捏了个雪团,然后一团雪砸在柱子身上。

    柱子被雪团砸中,结果却只是嘿嘿的冲张超傻笑。

    无聊,打雪仗都不会。

    洗手,吃饭。

    大厅里,灯火明亮,张家一家人围坐一张大桌子,菜很丰盛,有炖猪脚,红烧肉,还有大鲤鱼,炖的老鸭,烧的鸡和鹅。

    “年年有余,吃鱼。”

    八种馅的饺子也端了上来,张超每样都吃了一个,大馅饺子,十分有料。

    “爹,我敬你。”

    张超端起酒杯,向老爹敬酒。老爹很高兴,一家人团团圆圆,其乐融融。端起酒杯,老爹也是一饮而尽。

    人心情好,酒也味道更好。

    团圆饭,吃饺子,一家人都很开心。

    厨房里,今天也另外摆了一桌,管家、牛兽医、马周,还有柯郑两木匠,以及郑管事等十来个张家管事们,都围坐一桌。

    这桌也是张家感谢他们过去这一年为张家的辛苦付出。

    张超过来,这边吃的挺高兴。

    “给大家添条鱼,黄河大鲤鱼,八斤多。”张超笑着让栓子把那大盆鱼端上桌。

    栓子很聪明的在放菜时把鱼头对准了马周,张家的大账房,白鹿书院的副山长,还当过几天东宫六品文学,这满桌子人,就他是个读书人。

    “宾王,鱼头对准了你,没的说的,三杯鱼头酒。”张超呵呵的笑道。

    马周倒也豪气,站起来,拿起酒杯,连饮三杯。好在今天大家喝的是甜酒,这是还没有发酵好的水酒,甜甜的,一点也不醉人。

    管家给张超让了个坐,张超坐下。

    拿起筷子先把鱼眼给挑了出来,给了张管家和郑管事一人一个。这两人,一个是张家的管事,张家最早买来的一家,老人。郑管事呢,崔莺莺带来的,办事也很牢靠。

    “张管家,郑管事,这叫高看一眼,我希望以后二位如够好好合作,打理好张家里外事务。明年呢,还是那个分工,张管家管好家里的日常事务。郑管事呢,你主要负责管理外面的庄铺等往来事务。你们两个,一个管内,一个管外,好好干。”

    两人连忙站起来,“谢谢三郎,我们一定不辜负你的期望。”

    等两人吃了鱼眼,张超又把鱼骨给夹了起来,夹给了马周。

    “宾王啊,这叫中流砥柱,你是我们张家的大账房,这个得归你。”

    马周笑着接下。

    张超又把鱼尾一分为二,给了柯八叔公和郑老木匠,“这叫委以重任,我不在家这段时间,你们学徒也已经招齐了,听说学徒们带的很不错,非常好。明年,咱们再招二百个。”

    张超又把鱼肚、鱼鳍、鱼腚给了其它几人,鱼肚叫推心置腹,鱼鳍叫展翅高飞,鱼腚叫定有后福。

    反正一条鱼,人人先分到一块,张超还各叫出了名堂彩头,这些话让大家都非常高兴。

    栓子他们等仆佣,今天也都赏了饺子和酒肉,在那边屋里摆了一桌。

    家里的仆妇丫环,也都得了酒菜饺子。

    杜十娘身份是通房丫头,比一般丫头地位高点,但又算不得主人,她和红线一样,都站在张家的饭桌边上,侍候真正的主人们吃饭。

    添饭,倒水。

    闻着饭菜的喷香,看着张家人饭桌上有说有笑,杜十娘差点又落泪了。

    这顿饭吃了很久。

    饭后,十七娘给老爹和张超、崔莺莺每人一套新衣。

    崔莺莺也给老爹七娘还有兰儿莲儿一人一套自己亲自缝的新衣,张超也得了一套。

    过年穿新衣,这也是一般人家的习俗。不过多数时候,新衣也只是每年过年拿出来穿一次就要收藏起来的,一般的人家,并不能年年做新衣。

    张家现在有钱,天天穿新衣都没问题,平时也经常做新衣。但过年的时候,给家人一套亲自做好的新衣,这也是主妇们的责任,和一份认可成就,相当于一份荣誉了。

    红线和杜十娘这个时候,也拿了自己的作品出来,她们是张超的妾侍,因此给七娘和十三娘这两个张家的女主人做了新衣,另外一人给张超也做了一套。

    “三哥,我们也给你做了一套新衣。”

    莲儿也给老爹和张超做了一套衣服,兰儿年纪还小,只是帮忙剪剪线头之类的,此时却也向张超邀功。

    “兰儿乖,三哥有赏。”

    张超掏出几个钱袋子,红色的绸布做成的钱袋,十分的喜庆。

    这是张超特意准备的红包,里面装的是给家里人的压岁钱。

    “爹,娘,给你们发个红包,祝你们越活越年青,万事如意,新春大吉。”

    老爹笑着接过,打开钱袋子一看,哇,里面居然黄的白的都有。倒到手上细一看,居然是两枚金钱三枚银印钱四枚铜钱,九枚钱币上,刻的全是福禄富贵,这是和洗儿钱一样的喜钱。

    七娘的红包里,则是两红宝石三蓝宝石四珍珠。

    “谢谢三郎。”七娘笑着收下。

    给莲兰两个丫头的则是一人十三粒珍珠,珠子不算大,但买来可不便宜。两姑娘打开一看,都十分高兴。

    给崔莺莺的也是宝石和珍珠。

    红线给了金钱,杜十娘和两胡姬给了银钱,。

    老爹也给大家发了红包,不过只是用红绳串起来的一百枚新铜钱,黄澄澄的,一如他的朴实观念,没有那么多金银珠玉,简单朴实。

    不过大家收到了还是挺高兴的。

    “时间不早了,三郎也早点休息吧。”

    聊天到挺晚,老爹对张超道。

    老爷子发了话,守岁也就结束,大家各自回房。

    时隔半个月,张超又回到了自己舒适温暖的房间,躺上了那暖炕,爽。

    “莺莺!”

    张超脱下外衣,扔到旁边衣架上,一把拉过崔莺莺。

    低头望着那张明显销瘦许多的脸庞,张超低头将嘴巴吻住她。

    崔莺莺闭上眼,任由丈夫的肆意爱抚。

    亲吻其实也是一种本能,洞房那天,两人第一次接吻的时候,崔莺莺完全不懂,十分生涩,不知道回应,只是被动接受。但婚后,崔莺莺在张超的教导下,也是在不断的进步。

    现在她已经能很好的配合张超了。

    主动的打开唇齿,舌头在回应。

    崔莺莺的舌头是最好的催…情之物,张超喘息变的急促,他的手也覆上了她的胸口,揉捏起来。

    吻到窒息。

    两人直到要不能呼吸了,才终于恋恋不舍的放开对方。

    喘着粗气,崔莺莺瞪着张超,那眸子明亮无比,闪着诱人的火花。她低头看了眼张超还没收走的那只大手,脸上全是妩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