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115节

唐朝好地主-第115节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多人都不敢相信,张三郎虽然医术高明,但射箭二十步外都射不中啊,他怎么夺下洺州城了,他不是管着医护营吗,怎么还去夺城了。

    老爹听了,也是疑惑无比,心里更担忧着张超。

    “这是怎么回事,三郎还好吧?”

    “老哥放心,三郎好着呢。我跟你们说啊,这事情说起来可就相当的传奇了啊,简直就是跌宕起伏,峰回路转啊。”

    “王狗蛋你他娘的快讲,别以为跟着王参军身边,学了两句文词还跟我们拽起来了,再卖关子,我们揍你!”

    一群伤兵忍不下去了,纷纷喷他。

    “好好好,我说我说,哎,那个,谁他娘…的踢我屁股?”

    打打闹闹,报信的府兵终于把他从参军那里刚听来的消息添油加醋的说了起来,什么张超奉秦王之命与四总管之子入洺州城劝降。

    什么张三郎在伪王殿上痛骂贼首,舌战群贼。。。。

    还有什么张三郎差点被刘黑闼推出去砍了祭旗等等。

    大家听的不时的发出一阵阵的感叹之声,为张三郎担忧不已。等说到张超在狱中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就把叛军大将苏定方给说服弃暗投明,然后张三郎面授机宜,制定了夺门献城之策。。。。最终,张超夜入唐营,向秦王报喜,终引唐军与苏定方里应外合,一举夺下洺州城。

    九曲八折,确实听的大家如痴如醉。

    “哎哟,原来张三郎不仅医术了得,还如此胆气豪壮,真了得。”

    大家不由的竖起了大拇指。

    以前怎么没看出来张三郎如此了得呢,居然能在敌穴之中干的如此漂亮。那张嘴更是绝了,一张嘴顶十万兵啊。

    “恭喜铁枪老哥了,这次三郎立下如此大功,肯定要封爵啊!”

    “铁枪老哥都已经是开国男了,这回三郎也封爵,那就是父子同封爵,张家要发达了啊!”

    大家羡慕万分啊。

    “我估计三郎立下这大功,不仅封爵,肯定还得升官啊。”

    张老爹紧提的心也放了下来,此时听着大家的恭维,也是心情大好,脸上一直笑呵呵的。这个三郎,真是吓死他了。还好还好,深入敌穴,完好无损的出来了,还立了这么大一个功。

    “铁枪老哥,你得请客啊!”

    黎阳伤兵营里一起呆了这么久,大家也都熟了,知道老铁枪虽然身上有开国男的爵位,可平易近人,最是大方。因此大家便一起开玩笑让他请客。

    老铁枪心里高兴,当下也大方的道,“好,今天我请客,给大家买两只羊,添个菜!”

    “谢老哥!”

    张超离了洺州,一路走的很快。

    他的队伍人不算少,程处默四货是他的副手,另外张家沟十六个府兵是他的护卫。而大舅子崔琰,身为校尉带了一团二百府兵护卫张超返京,等到了京城,还要负责作坊的守卫。

    总之,都是熟人。

    张超等人都有马,而柯山等人也都有骡子。连崔琰的手下二百府兵,也得了批骡子补充,加上他们自己的,也混了一人一头骡子,还多了些骡子正好驮货。

    骑马的骑马,骑骡的骑骡,一群二百多人倒有股子骑兵的感觉。

    几天之后,张超带着队伍进了黎阳城。

    “三郎,快让爹看看,没受伤吧?”

    “没事,爹,好着呢。”

    “哎哟,你怎么就敢跑到洺州城里去了,还敢殿上骂刘黑闼,不要命了啊。”老爹关心的道。

    张超笑笑。

    父子再团聚,都觉得分开了许久。

    老爹拉着张超问东问西,而张超一边回答,也不时的问下老爹的身体状况。老爹的情况很好,那处伤口都已经结疤了,留下一个紫色的疤痕。

    “都好了,现在又生龙活虎了,我现在一天都能吃两大碗刀削面。”

    老爹拍着自己的胸膛道,以老爹的观念,只要能吃,那么身体就没问题了。

    张超把自己接到的任务说了下,“殿下让爹也一起先回长安。”

    “回长安好,不耽误你婚事。”

    老爹长叹了一声,“回去之前,我们还得办一件事情。”

    老爹说的事情,就是黎阳城外埋着的三个张家沟战死的同村。因为都是在黎阳战死的,因此最后都埋在城外。

    将军能马革裹尸而还,甚至有棺木收敛,战后送回家乡。但是普通的小兵,是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的。

    为了避免尸体腐烂引发瘟疫,因此多是直接挖大坑埋了。张超的这三个同村,因为有同村的柯山他们帮着收敛,算是享受了个单人坑待遇,还立了个简单的木碑,留了个名字。

    “不能让他们客死他乡,成为孤魂野鬼哩。咱们回家,得带他们回去,让他们进祖坟祖祠,安息地下。”

    老爹这番话,张超也很赞成。

    他现在倒有这个条件,“好。”

    张超把柯山柯五还有同村的那十四人叫来,加上老爹还是自己,村里前后出来二十一个,现在这里还有十八个。

    借了镐锄等,又在城里买了些香烛钱纸,还特别在城外一处寺庙里请来了几个和尚念经做法事。

    烧香烛钱纸,请和尚念经。

    然后张超他们亲自动手,把死去的同乡又挖了出来。

    人已经埋了一段时间了,好在还是冬季,并没有怎么腐烂。

    早准备好了木材堆,把三具同村尸体放上去,由和尚念经超度,然后火化。

    带上骨灰,比带着三具尸体方便太多,毕竟死了这么久还地下埋了段时间,都已经开始腐坏了。

    出征时三个活生生的人,最后只剩下了一把灰。

    拿了三个坛子装了起来,老爹叹道,“带你们回家了!”

    离了黎阳,一路赶路,终于又回到了长安。

    到了长安城,并不能马上回家,还得先到兵部去复命。

    崔琰则带着二百来人在城外的军营里等候,兵部的一个官员看到了张超递上去的李世民的手令,笑道,“原来你就是智破洺州城的神医张三郎啊。久仰大名啊!”

    张超没想到长安城里都有人已经知道了他的名字,当下忙道,“谬赞,谬赞!”

    一通寒喧过后,兵部官员给了张超回执,让他先在城外的军营里待命。

    朝廷的办事速度还是很快的。

    张超他们在城外军营里才待了小半天,身上的土都还没涮干净,就已经有官员前来宣旨了。

    “云骑尉张超速来接旨!”

    张超已经是第二回接旨了,上次献了曲辕犁,接了道旨就得了个云骑尉,老爹还得了个宁民县开国男的爵位。

    “张超接旨!”

    张超心里还是有些小激动的,自己又是医治伤兵有功,又有夺洺州城有功,临了还有个献药之功,怎么得,封个开国男的爵位应当足够了吧。

    男爵也是五品啊,一封爵位那就是贵族了。

    张超很认真的听旨,旨意依然还是用词很华丽的,但他基本上也能听明白。这旨意里对自己还是很褒奖的,把自己的几件功劳都算进去了。

    “赐封灞上张超为武安县开国子,录军功加勋上骑都尉,检校工部员外郎。”

    开国子,居然是子爵,这让张超大出意外。

    他原以为,说不定能封个男爵就不错了,没料到,居然直接给了个子爵。(未完待续。)

第156章 员外郎(第七更)

    第七更送到,一千月票加更!

    武安县是隶属洺州的八个属县之一,张超的爵位以武安为封号,这是为了表彰他的洺州一战的功绩了。

    唐朝,爵分十等,分亲王、嗣王、郡王、国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不过嗣王这个爵位是专门承袭亲王的,但真正封嗣王的还没有。因此大唐的爵位其实是九等。

    县子是倒数第二,为正五品上。

    大唐爵位,国公以下,均加开国字样,因此张超的正式爵名是武安县开国子爵。这个开国倒不是开国功臣的意思,而是和开府一样,开国代表有建立封国的殊荣,类似的开府则是可以开府建牙。

    但唐朝国公以下虽也加开国字样,但实际上并没有建立封邑的权力了。就算朝廷给了真食封,也仅仅是享受多少封户的租税而已,并没有真正的领地权。

    这和魏晋之时的开国建邑相差太远。

    张超的开国子爵,名义上是食邑五百户,就是享受五百户封民的租税,这五百人把本应交给朝廷的赋税转交给他们的封主。

    不过和开国一样,食邑到现在几乎也全成了虚封。唯有在食邑五百户后面,加有真实封三个字,才是真封。

    “武安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真食封五十户!”张超有真封,五十户,看起来很少,其实已经是相当有含金是的封赏了。

    张超能真正得到的食邑也就这五十户,如今一般都是每户取三丁以上七丁以下,如张超这样的新晋小子爵,分到的封户肯定一户只有最低的三丁,那么实际上张超真食封五十户,就是能享受一百五十丁的租庸。

    张超的封地在武安县,但其实也就是挂个名而已,朝廷在武安县里拔出一百五十丁做为张超的封户,然后张超以后就能享受这五十户的租庸了,但其它的权力就没了。

    那些封户不是他的奴仆也不是他的佃户,更不是他的领民,他也不是领主封君。

    每年到了收租的时候,张超可以派自己一个管事,这人可以挂个征封使的名头,到武安县去收租,武安县地方官则会派出胥吏一起下乡收租,到时两边各执一份文件,核对无误后向封户收取封物。

    封物也就是本该缴给朝廷的租庸,标准是每丁纳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每年交纳绢或绫二丈、绵三两,若不产丝绵,则纳布二丈五尺、麻三斤。

    另外原本百姓每年还得向朝廷服丁役二十天,封户改向封主纳绢,每日折绢三尺,一年折绢六丈。

    但是这些封户纳的封物,并不能全给封主,而是还要三分。一分归国家,二分归封家。

    若是实打实的按每户三丁收封物,张超的五十户实封,一年能得二百石粟,绢三百匹、绵四百五十两。

    按眼下的物价,粟一石七百五十钱,绢一匹二百钱算,大约一年还不到三百贯钱。

    相当于一丁一年向张超纳两千钱,向朝廷纳一千钱。

    不过这还算是好的了,如今是初唐,还能享受到一户三丁甚至更多丁的封邑,还能有三分之二的封物收取。等到均田制崩溃之后,到时所谓食封大多是虚的,就算真食,也享受不到那么好的待遇了。

    到时每年在京城的衙门里领钱粮就行了,但数量不多,没资格再派人去向封户征收封物了,甚至到了那个时候,封户都已经是虚的,一户只算两丁,食邑钱粮都是朝廷直接从天下的税赋里划拔的,根本没有具体的封户了。到了宋代时,甚至一户其实也就约二三十文钱可领。

    张超现在一年还有二百石粮、三百匹绢,几十斤丝绵呢。

    五十户虽少,但是真封啊,他挺满足了。大唐也只对那些宗室多是实封,亲王实封万户,公主们的食邑也不少。但对于异性臣子,就小气的多了。

    能封到一千真封的,基本上都是凌烟阁那个级别的。

    张超的义父秦叔宝,堂堂翼国公,可现在的真封也不过三百户。

    说来,还是羡慕魏晋之时的封爵,那是真的有领地采邑可封啊,相当于一个小领主。现在,大多是虚的,爵号前的开国两字,没鸟用。

    “特于武安县赐永业爵田八顷!”

    这个倒是非常实在的一条封赏,虽不如亲王有永业田一万亩,但一个县子能有八百亩,也相当不错了,比男爵多了三百亩。

    唯一不太好的就是张超的这个爵位永业田给封在了武安县,离长安一千多里呢。

    只能把地交给当地百姓佃租了,张超估计地会比较散,如果地是封在自己的封户旁,那才完美,可惜这样的事情是不用幻想的。

    有些可惜的是,张超因为已经封了爵,所以他刚升的勋官上骑都尉的那份勋官永业田没了。勋和爵的永业田,不重复给,只按高的给。而且如果田不是给在宽乡,狭乡授田往往只给一半。

    张超先前已经得了云骑尉的永业田,这次还要从八百亩里减去。

    倒是张超刚封的那个工部员外郎,是个从六品上职事官,也有二百亩的官人永业田,这个跟爵位永业田不相关,可以重复。

    算下来,张超这次封赏还是很厚的,入帐近一千亩地。

    唯一遗憾的是爵位永业田和官人永业田,都给授在河北洺州武安县。那里打了这么久的仗,地倒是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