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94节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94节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多少销往美国,而是就近在欧洲出售,再用所获得的黄金去偿还“战债”。

    但是这种偿债模式得以维持的主要原因,则是美国资本在1923年到1927年间持续、大量流入欧洲各国,用来购买债券和直接投资。

    也就是说在大西洋两岸出现了这么一个循环:美国黄金流入欧洲各国进行投资——欧洲各国的黄金通过购买“赔偿品”和同德国的贸易再流入英法比等国——英法比等国再把这些黄金还给美国。

    通过这样一个模式,欧洲整体上欠美国的黄金并没有减少,而是在不断累积增长。而依靠从美国借来的黄金,包括德国、意大利、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波兰等国的经济,在过去几年都得到了复苏。

    但是到了1927年,由于英国发生了大规模的工人抗议,局势出现动荡,同时美国经济又表现强劲,股市不断上升。于是欧洲的资金(黄金)开始疯狂流向了美国,英镑也就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了。

    而马克因为“金汇兑”制,是同英镑挂钩的货币,英镑的崩溃也意味着马克一起崩溃。因此英国的危机很快就会蔓延到德国……

    ————

    月票满100加更,罗罗再次感谢大家。10点钟还有月票满150的加更奉上!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这次起…点515粉丝节的作家荣耀堂和作品总选举,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丝节还有些红包礼包的,领一领,把订阅继续下去!】(未完待续。)

第157章 欧洲共同体

    ps。 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赫斯曼和克洛伊将希特勒带回了自己在夏洛腾堡区的家里面,这里目前是柏林的军政要人们经常举行聚会的地方。赫斯曼等三人到达的时候,已经有不少台面上的人物聚集在那里,一场餐会很快就要开始了。赫斯曼的父亲和妹夫安东尼。福克(他和玛格丽特在1924年结婚,也在夏洛腾堡区买了房子)正在宽敞豪华的大厅里面和一群宾客高谈阔论。

    奥德雅和玛格丽特母女俩则在厨房里面准备阿道夫。希特勒先生最爱吃的蔬菜色拉——希特勒也是老赫斯曼家的常客,他和老赫斯曼的关系非常不错,两人都有几年的战壕经历,而且都不大喜欢犹太资本家,所以颇多共同语言。

    “阿道夫,你来的正好,安东尼正在说英国的事情,你也一起来听听吧。”老赫斯曼热情地冲希特勒招手,“等他说完我们就开饭,有非常好吃的色拉、炸薯条和蔬菜汤,是奥德雅亲自准备的。”

    “哦,那可真是太好了,”希特勒在老赫斯曼身边坐了下来。“美味的素食让我精力充沛。”

    “安东尼,和英国人谈得怎么样了?”赫斯曼从一个端着托盘的仆人那里接过一杯咖啡,然后坐在了安东尼。福克的对面。

    “纳皮尔公司不愿意转让狮式发动机的技术,那破玩意儿是他们的宝贝。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倒是愿意为我们的快速运输机设计一款大马力的液冷式发动机,也答应转让一些技术。不过,我真的不认为有必要使用英国人的液冷式发动机,bmw公司和西门子公司的空冷式发动机才是我们需要的。”

    安东尼。福克是和奔驰公司的理查德。本茨一起去英国谈引进液冷式发动机技术的。现在德国的空冷式发动机做得很不错——bmw公司抢占了先机。得到了星型空冷式发动机的专利,又连续推出了bmw101、bmw103和bmw105等三款性能优异的空冷式发动机(历史上当然是没有的),西门子公司则紧随其后,也推出了两款大功率空冷(西门子历史上就造过空冷航发,不过不太成功)。

    在民航订单和苏德合作开发的双重推动力下,bmw公司和西门子公司已经成了全世界排名前两位的空冷式航空发动机生产商。完全压倒了英国的布里斯托尔、法国的土地神—罗纳和美国的普拉特—惠特尼。

    但是德国的液冷式发动机却开始变得落后了!

    这是因为间战期间推动空冷式发动机的主要是运输机的需求(空冷式发动机维护简单,又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自然是航空运输业比较喜欢的发动机),而推动液冷式发动机发展的却是一项比赛——施耐德杯航空竞速赛。

    施耐德杯航空竞速赛是一场水上飞机的速度比赛,参加的都是各**方。对美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四个自认为是军事强国的国家而言,施耐德杯就是展现国家实力的面子公程。各国为了争面子,竞相投入巨资去开发功率更大的新型发动机。由于液冷式发动机的气动外形优于空冷式,因此施耐德杯推动的主要是液冷式发动机的发展。

    而德国这个战败国当然不能去参加施耐德杯了,由于不能参加施耐德杯。又没有本国空军的需求。另外,航空运输业对液冷式发动机的需求也不大,因此德国的液冷式航空发动机研发就限于停顿。

    到了1927年,英国的纳皮尔公司已经推出了输出功率高达875马力,转速高达3300的狮式7b型发动机。意大利的菲亚特公司更是拿出了输出功率达到1000马力的as。3型发动机。美国的潘卡德更是设计出了可以产生1200马力的发动机。

    而德国在这一领域已经远远落在了后面。为了追赶,德国航空委员会就提议福克公司和奔驰公司联手去同英国航空发动机制造商合作,引进液冷式发动机技术。容克公司、福克…沃尔夫公司和信天翁公司合作,去意大利寻求合作的机会——当然。这些合作对赫斯曼控制的史塔西机关而言,则是偷窃外国先进技术的良机!

    “福克公司如果不需要。可以把机会让给容克公司。”赫斯曼笑着。“容克斯博士在意大利碰了一鼻子灰,菲亚特公司不愿意合作,意大利人的野心很大啊!”

    在英明领袖墨索里尼的带领下,意大利这几年也迎来了经济起飞。虽然整体实力还不能和英法德这三个欧洲老牌工业强国相比。但是在造船和航空领域,意大利人却已经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而意大利著名的菲亚特公司更是借着法西斯的东风发展迅猛,现在已经是全世界产品线最齐全的军火制造商了。从机关枪、汽车、坦克一路造到天上翱翔的飞机。而且开设了发动机工厂。还是风冷、液冷双全,全世界也就这独一号了。

    “那是菲亚特的损失,他们的产品太多,但是每一样都不够强。”安东尼。福克说,“如果能和容克斯博士一起做液冷发动机。至少可以在这个领域保持领先。不过我们福克公司可不会把进入液冷式发动机领域的机会让给竞争对手容克公司!”

    “唉,安东尼,你的话让我想到了欧洲国家。”赫斯曼叹了口气,“如果不算苏联,每个欧洲国家都是一家什么都做的大公司啊,可是却都不够强大,而且互相之间还不能合作。面对美国和苏联这两个庞然大物,我们这些欧洲国家如果再不能团结起来,前途恐怕都不会太美妙啊。”

    “1923年时马克的崩溃,23年到26年的法郎危机,现在的英镑,都在预示着我们欧洲的前途。可是我们欧洲人却不知道要团结,还一个劲儿的互相斗争,让美国人和俄国人看笑话。”瓦尔t。拉特瑙也是赫斯曼家的常客,他现在也是工业促进委员会的一员,代表德国的电气工业(就是发电、输电什么的),还在1925年到1927年间担任过驻罗马的大使。

    “所以我们应该呼吁欧洲团结,”赫斯曼晃了晃手中的咖啡杯,“施特雷泽曼总理不是提倡德法和睦吗?他还因此拿了诺奖,我们何不把调门定的更高些?”

    施特雷泽曼的总理任期比历史上要长得多。虽然在野的社会民主党也一个劲儿指控他和慕尼黑事件有关。但是“中右联合派”掌控着国会三分之二以上的席位,又得到军方支持,难以动摇。

    而担任总理的施特雷泽曼也和历史上一样(历史上是外交部长),推动法德和解。在1925年同法国签订了保障两国边界现状的《莱茵保安公约》(因此德国承诺永远放弃阿尔萨斯…洛林),随后又在洛加会议上在不得罪苏联的前提下(拒绝加入反苏联盟)加入了国际联盟,后来还获得了常任理事国地位。

    到了1926年,法德关系进一步缓和。施特雷泽曼和白里安在靠近日内瓦的法国小城图瓦里举行秘密会谈。达成了《图瓦里协议》,协议规定法国允诺对莱茵区的占领,向德国归还萨尔,撤销对德国的军事管制,德国则同意向法国支付5000万英镑的赔款以缓解法国的货币危机。虽然这个协议最后因为法国大右pai的上台而没有实行。但是法德之间的关系,却因此大大改善了。

    不过希特勒和纳粹党却非常反对这样的改善,他马上追问。“更高的调门?难道我们和法国还有进一步和解的空间吗?”

    “阿道夫,我是说唱高调,这样的事情你比我拿手吧?”赫斯曼说。

    卡尔。豪斯霍费尔也是今天到访的宾客,他问赫斯曼,“路德维希,你打算怎么唱高调?”

    “欧洲联盟!”赫斯曼斟酌着说,“一个团结的、一体化的欧洲!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波兰……所有这些欧洲强国不再互相敌视,而是团结在一起,共同维护欧洲的利益和世界的和平。”

    “这有可能吗?”希特勒用极度怀疑的语气问。

    “目前没有可能,”赫斯曼说,“但是很有必要,因为我们欧洲正面临一场战争!一场货币战争!”

    他语气凝重地说:“马克在1923年时已经崩溃过一次,法郎在1923年到1926年大幅下跌,现在轮到了英镑!而且,新马克和英镑是挂钩的。如果英镑崩溃,新马克也将再崩溃一次……这样欧洲经济最强大的国家,英国、德国和法国就都被美国打倒在地,而且不费一枪一弹!所以我们欧洲人现在必须联合起来,保卫我们的货币,保卫我们的经济!即使我们现在做不到,也应该高声说出理想,为黑暗中的欧洲指明前进方向!”

    ————

    月票满150的加更奉上,12点还有月票满200的加更,13点有正常的更新,14点有订阅满500的加更。罗罗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这次起…点515粉丝节的作家荣耀堂和作品总选举,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丝节还有些红包礼包的,领一领,把订阅继续下去!】(未完待续。)

第158章 世界银行和世界货币

    ps。 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对财政问题一窍不通的英国财政大臣温斯顿。丘吉尔又一次走进了这间散发着旧书和烟草气味的、狭窄的、闷热的小房间,这是英国首相在唐宁街10号的办公室,实在不够气派。不过跟眼下这个霸权摇摇欲坠的世界帝国倒是非常相配。

    “温斯顿,我们的德国朋友又将目前的货币问题称为货币战争了。”

    首相斯坦利。鲍德温叼着烟斗,手里拿着一份《泰晤士报》,上面转载了德国财政部长沙赫特博士和德国通用电气公司总经理拉特瑙联名的文章:英镑——欧洲最后的防线。

    经济学家凯恩斯就坐在首相身边,他说:“德国人的脑子里都是打仗,他们喜欢用战争做比喻。不过对于英镑危机,他们的观点基本上和我们是一样的……如果不能阻止资金流向美国,英镑将会在很短的时间里面崩溃。到时候美元将会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储备货币,美国人将会用美元统治世界。”

    丘吉尔拉了把椅子坐了下来,戴上半月形眼镜,从首相手中拿过报纸看了起来。“某个德国人在报纸上提出要组织一个包括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波兰在内的欧洲共同体?”

    凯恩斯解释说:“这个共同体首先是个货币共同体,各国货币同英镑挂钩,实行固定汇率,英镑同黄金挂钩……这样可以加强金汇兑制。

    其次,这个共同体还是一个关税共同体,参加共同体的各国之间最终要消除关税壁垒。货物、资金、人员都要自由流动。争取将不包括苏联在内的整个欧洲以及各国殖民地都整合成一个经济共同体。

    最后。这个共同体还是一个军事同盟。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波兰以及其他国家的军队,将会共同作战,打击一切敢于威胁欧洲共同利益的敌人。”

    “这些德国人还真是理想主义者啊……”丘吉尔说话的时候稍稍带有讽刺的口吻,暗示他对这个欧洲共同体并不看好。“有了这个‘欧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