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84节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84节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抓他们?有可能吗?”

    当然不可能了,且不论军队听不听魏玛政府的。就算是依法行事,企图发动请愿和投票让总统下台也合法啊,魏玛共和国又不是苏俄……

    “只能抢先解散国会了,”外交部长赫尔曼。米勒这时提出,“解散国会重新大选会为我们赢得最多两个月时间……相信他们不会在大选结果出来前发难。”

    “这两个月我们能做什么?”

    “和协约国谈判!”赫尔曼。米勒说,“如果他们不想德国再次出现军国主义政府,应该会做出让步。”

    “条件呢?”

    “赔偿总数为300亿金马克,其中部分赔款用国际贷款支付,鲁尔区和莱茵区恢复正常状态。”

    ——————

    求收藏,求推荐

第141章 货币战争 十一

    1923年6月1日,赫斯曼结束了鲁尔区之行,回到了柏林。他在火车站附近里花了20万马克吃了个面包,然后又花了25万马克打车,直奔自己在夏洛腾堡区的住宅而去。

    那里现在成了一个“密谋分子”聚会的地方,周围都被史塔西的特务严密监控起来,还有一个中队的米乌塔特种兵在周围的几栋房子里潜伏。可以说是万无一失。

    赫斯曼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提前赶到,正在宽敞豪华的客厅里面一边喝着咖啡,一边讨论国家的出路。他们是纳粹党的党魁希特勒,民主党的联合主席沙赫特博士,祖国人民党的联合主席施特雷泽曼,天主教中央党的工会领袖布吕宁和议员冯。巴本,工业促进委员会的主席豪斯霍费尔博士,还有总参政治处的处长施莱彻尔上校。

    虽然“密谋分子”中的头面人物,鲁登道夫、兴登堡、塞克特等等都没有露面,但是今天的碰头会议却是极为关键的。

    “不,我们不应该给敌人喘息之机!推翻艾伯特政府的时机已经成熟,然后拖延都是不应该的。他解散了国会又怎么样?我们可以用街头抗议推翻他。就像墨索里尼先生在意大利所做的那样!我可以立即去慕尼黑发动群众,去推翻艾伯特政府!”

    赫斯曼走进会客厅的时候,阿道夫。希特勒先生正在高谈阔论。虽然他是国会议员,但是他对多数票表决没有多少兴趣。反而是国家法西斯党在去年夺取意大利政权的行动,让他看到了国家的希望所在。

    看见赫斯曼走进来,希特勒仿佛见到了一个同志,非常热情地上前去和他拥抱。

    “路德维希,你来的正好!”希特勒拉着赫斯曼的手,“你说说看,我们是不是应该立即行动?难道我们还要给艾伯特这种罪人继续祸害德国的机会吗?”

    “协约国不会同意看守政府提出的条件的,”施特雷泽曼似乎不同意希特勒的意见,“只要政府碰了壁,我们就能在下一场选举中大获全胜。到时候艾伯特只有辞职!”

    “或许协约国会支持他的!”希特勒高声叫嚷,“他们需要德国保持衰弱,实际上他们在这场货币战争中从德国掠走的财富,已经远远超过了1000亿金马克!现在无论是什么人,只要有几个美元或是英镑,在德国就能像国王一样生活!他们可以用纸买走我们的一切,难道我们不应该立即停止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吗?如果我们同意艾伯特卖国政府继续存在两个月,那么德国人民将会蒙受巨大的损失!我坚决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

    希特勒说的是实情!马克崩溃的结果就是德国的资产价格暴跌!几个美元和英镑现在变成了“巨款”。原本价值连城的房产、古董、矿产和工厂,现在按照美元和英镑计算,全都不值几个钱了。

    这对外国资本而言,简直就是一场剥夺德国人民财富的狂欢!而在其中获利最多的,当然是玩金融的大行家犹太人了……

    “希特勒先生说的对!我们不应该给敌人更多的时间,必须要尽快推翻艾伯特政府。”

    赫斯曼看了眼希特勒,重重点了下头,表示了对他的支持。

    “路德维希,你想发动军事政变!?”施莱彻尔上校却吃了一惊,高声叫起来了。

    政变可不在军方的计划当中!现在的德国陆军拢共20万人,镇住国内的场子都勉强。万一引起协约国的干涉,事情可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不,不能发动军事政变!”赫斯曼摇摇头。要是能军事政变,搞那么多弯弯绕绕做什么?

    他看了一眼希特勒,“但是我们不动手,不代表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不能动手!”

    “像法西斯党那样?”施莱彻尔上校还是摇头。“在德国不能这样!”

    德国要出现法西斯执政的局面,法国多半还会干涉。

    “不完全一样。”赫斯曼说,“可以用革命逼艾伯特自己辞职。根据宪法,古诺先生将能代理总统。”

    看守内阁总理兼代理大总统!还是干脆直接挂一块“傀儡”牌子吧,到时候掌握实权的肯定是军队。

    赫斯曼又说:“然后我们就能在国会选举之前用紧急状态授权治国了。”

    这样就能成立一个任期只有两个月的临时政府!这个临时政府将会有荣誉军官团实际控制,可以利用总统紧急状态授权颁布法令。比如实行配给制和外汇黄金管制、资本流动管制!

    这就暂时切断了国际金融资本对德国财富的掠夺,同时也让德国拥有了谈判解决货币危机的筹码——德国毕竟不是苏联,不可能一步到位变成计划经济。现在的问题是计划经济在德国的经济生活中应该占多少成分?

    而这个问题现在必须和英国、美国商量着来。

    赫斯曼看了眼沙赫特博士。沙赫特点点头,“实行和英镑或美元挂钩的货币政策是必须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向外国贷款用来偿还赔款。”

    他的这个方案和艾伯特政府现在提出的方案没有什么区别,而赫斯曼对此也不满意。

    “我们不应该用贷款去还赔款。”赫斯曼道,“我不赞成这个方案,我认为应该用实物进行赔偿。从英国借来的贷款可以作为发行新马克的保证。

    同时,我们再通过发行长期债券筹集资金,用于开采煤炭、木材,生产钢铁、铝、船舶、飞机、汽车、水泥和石油制品。然后再把这些东西交给法国、英国、比利时、卢森堡和意大利。”

    “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干?”希特勒显然不明白赫斯曼的想法。

    “我要把生产能力和就业机会留在德国,”赫斯曼解释说,“为了交付那些东西,我们就要发展我们的生产,建设新的工厂、矿山,使用更先进的机器设备,雇佣和训练更多的工人和工程师。这会增加我们的力量,同时还会让我们的敌人失去一些工业生产能力。”

    生产煤炭、钢铁、铝、船舶、飞机、汽车和石油产品的能力,在1939年后就会变成战争能力!

    所以每年多生产一亿英镑或是一点五亿英镑的重工业产品送给法国人比起直接给黄金、外汇要划算得多,而且在道理上也站得住脚。

    因为英法卢比这些国家在战争中损失的又不是黄金,他们损失的是固定资产和各种物资。现在德国赔偿可以用来建设固定资产的东西和物资,完全合情合理。

    而且赫斯曼还有把握透过第三国际去影响英法的左pai——人民失去的是生产、生活所需要的物品,帝国主义政府却只想要把黄金从德国弄来放进中央银行的金库。这就是置民生于不顾的帝国主义啊!

    “理论上是可行的!”沙赫特同意了赫斯曼的意见。“如果我们愿意向英国投降,英国人会支持这个方案,因为这对他们也有好处。以后德国工业所取得的贸易顺差,都会变成英格兰银行中的黄金储备。”

    “好吧,我也同意!”希特勒大声道,“那么我现在就回慕尼黑去发动革命。我一定要……”

    “等等!”赫斯曼突然打断了准备发表长篇大论的元首,他非常严肃地说,“希特勒先生,这次革命是为了妥协而非让纳粹党上台……因为目前的德国不能经受内战,更不可能去打一场世界大战。纳粹党在慕尼黑革命之后,可以收获的只有更多的国会议席。而身为革命的领导者,您恐怕要在监狱里呆上几天。不过我保证,您在监狱里的生活会非常舒适的!”

    “没有关系,我不怕坐牢!”

    ————

    求收藏,求推荐

第142章 货币战争 十二

    “希特勒先生,戈林先生,罗姆先生,赫斯先生,现在我先说明一下情况。”

    在慕尼黑市中心国王大饭店的一间豪华套房内,赫斯曼和罗森堡两人,正在和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的四个头头密会。这四个纳粹党头子里面,有两个是史塔西的特务!除了“下士”希特勒之外,另一人是代号“93”的鲁道夫。赫斯。

    吸收赫斯加入史塔西是赫斯曼的命令,由他的妻子克洛伊亲自出马延揽——那是在克洛伊和赫斯曼结婚前后的事情,当时她奉命以历史系讲师的名义打入慕尼黑大学发展特务,顺手就把鲁道夫。赫斯拉入伙了。

    而赫尔曼。戈林虽然不是史塔西的特务,但是和赫斯曼也很熟悉。他不仅和赫斯曼从小就认识——两人是格罗斯利希费尔德军校的同学——而且还被赫斯曼拉入了航空委员会,负责一家飞行俱乐部,还是赫斯曼在柏林家中的常客。

    也就是说,四个纳粹大头目中,只有恩斯特。罗姆和赫斯曼算是“外人”。不过眼下,赫斯曼和未来的冲锋队长并没有什么冲突。现在的冲锋队人数不多,武力也不强,根本不会对防卫军构成什么威胁。

    “首先要强调一点,这场起义不会取得成功。”赫斯曼面带微笑说道,“因为目前的国内外形势不允许纳粹党上台……我们这里不是意大利,我们是战败国,受到《凡尔赛条约》的压迫。现在防卫军只有20万人,也没有征兵动员的体系,而法国陆军在两个星期内就动员到200万。不过,这次革命会打响纳粹党的招牌,让它在下一场选举中取得更多的席位。”

    “中校,在下一场选举中如果我们得到更多的席位,是不是可以参加政府?”有些矮胖,看上去好像块麻将牌,长得也有点像猪的恩斯特。罗姆这时插了一句。

    “不能参加政府,纳粹党将继续在野。”赫斯曼强调道,“在野对纳粹党的发展,对国家的未来都比较有利。”

    在野可以唱唱高调,骂骂当局,还可以上街去和布尔什维克打架锻炼一下身体,日子挺好过的。如果入了朝,那就得一块儿跟着背黑锅了。

    赫斯曼顿了下,又解释道:“现在的德国是一个奄奄一息的病人,无论多么高明的医术,都不可能让他一下子完全康复然后去参加奥运会。在度过眼前的危机后,一定还会有新的危机。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在野的工人党去和布尔什维克争夺中下层。”

    对于这个解释,罗姆不大满意,但是也没有办法,只能瘪着嘴不说话了。希特勒却高声道:“没有关系!只要对德国有利,我可以等待!”

    “很好,”赫斯曼说,“阿道夫,我向你保证,将来一定会有纳粹党上台执政的一天。”

    他这话不是信口开河,23年的危机之后,到了1929年还有一场规模空前的大萧条呢!想要闯过大萧条这一关,德国就必须在国家社会主义的路子上走得更远,到时候多半就要轮到希特勒出马了。

    “好的,我期待着这一天!”阿道夫。希特勒站起身,看了看他的三个同志,“在行动之前,我要说明几点。第一、这次的革命是由我们纳粹党单独发动的,并没有得到防卫军的支持;第二、鲁登道夫上将和纳粹党的另外十名国会议员,事先都不知道我们要领导和发动革命,他们如果有参与革命,都是被我们四个人蒙骗和绑架的;第三、尽可能不要发生无谓的伤亡。”

    赫斯曼也站起身,和阿道夫。希特勒握了下手,“阿道夫,我们远不会忘记纳粹党为这个国家所做的贡献……最后我还要提醒一点,虽然驻扎巴伐利亚的防卫军肯定不会出动,但是慕尼黑的警察并不受我们控制。所以请千万小心。”

    在布置好了慕尼黑革命的相关事宜之后——不仅是给纳粹党传达造反的命令,还要给驻慕尼黑附近的陆军部队下达不许干涉革命的命令——赫斯曼就乘坐火车返回了柏林。在这里还有一场政变要他去参与。

    虽然兴登堡、鲁登道夫和塞克特等人,都一致同意了“和平政变”的大方向,但是动武的准备还是要做的。这是施莱彻尔上校和赫斯曼中校的任务。

    施莱彻尔负责以短期培训的名义,将一批“最可靠”的防卫军军官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