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70节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70节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愿如此!”兴登堡顿了顿,“不过眼下咱们还是要忍耐,知道吗?据我所知,艾伯特总统和谢德曼总理都不大喜欢你啊……你和布尔什维克走得太近了!”

    “元帅,我知道得也太多了!”赫斯曼无所谓地一笑。

    在去年的11月革命爆发前,赫斯曼就奉命接管了军事情报局,还从史塔西机关调来了大批特务,建立了柏林情报站,开始对社民党、独立社民党和斯巴达克派进行侦查。

    而如今,军情处又设立了专门对德国政党和政客进行侦查的政治组。包括艾伯特和谢德曼在内,许多德国社民党的政客都遭到了秘密侦查,有不少黑材料已经落到了赫斯曼的手里。

    所以赫斯曼并不怕艾伯特和谢德曼这样手无寸铁的政治家,真正让他担心的是纳粹党那样的政党。

    不过在兴登堡下台之后,在社会民主党的内阁倒台之前——即便没有后世的记忆,赫斯曼也知道社民党的内阁维持不了多久——赫斯曼还是决定要低调行事。

    “我知道该怎么和他们相处,元帅您可以放心。”赫斯曼最后还是说了些让兴登堡安心的话。

    兴登堡笑着说:“中校,你还年轻,未来有大好的前程……暂时忍耐一下吧,最多一年,就会有改变的!”

    一年?赫斯曼想了想,不会是卡普政变吧?这场政变虽然被粉碎,但是却让艾伯特总统颜面尽失。

    “今年不会有什么大事了,”兴登堡这时用长辈对晚辈说话的口气对赫斯曼讲,“路德维希,你和那位女伯爵的婚事抓紧时间办了吧……这可是一桩很好的婚事。它能让你和西部、南部的名门望族成为自己人。”

    “我打算在年内和克洛伊完婚。”

    兴登堡点点头,“好的,到时候如果我不方便去,会让奥斯卡(兴登堡的儿子)去参加婚礼的……另外,我不在柏林期间,你可以通过舒伦堡中校和我保持联系。你放心,我不会放弃自己的责任,我会回来的!”

    他会回来成为总统!赫斯曼心想:原来兴登堡元帅在1919年解甲归田的时候就已经在谋划取得德国总统的大位了。

    ————

    凌晨吐血暴更,罗罗可以算得上努力了吧?大大们是不是应该投几票鼓励一下?

第116章 白俄原来是这样完蛋的

    参加完了兴登堡元帅退役的仪式和告别酒会之后,赫斯曼就乘车返回了夏洛腾堡区的军情处驻地。斯托克豪森上尉已经在赫斯曼的办公室外等候了。他在希普尔上尉接管了米乌塔部队后就被派到奥丽加女皇身边担任军事副官。

    “卡尔,你怎么来了?”赫斯曼冲这位最早跟随他的部下招了下手,“进来坐吧。”

    卡尔。斯托克豪森进了办公室,将一个用蜡密封的信封摆在了赫斯曼的办公桌上。

    “中校,这是女皇陛下的亲笔信。”斯托克豪森说,“她打算在近期离开塔林去伦敦访问。”

    “哦,我知道这事。”赫斯曼说着话就开始动手拆信封。最近苏俄的红军仿佛在普斯科夫大量集结,但是又迟迟不对爱沙尼亚发动决定性的进攻。塔林方面则在加紧备战,女皇奥丽加更准备亲自去伦敦寻求帮助——在德国签署了《凡尔赛条约》后,协约国对俄国女皇奥丽加的态度也热络不少,似乎准备承认她的地位了。

    取出信封里面的信纸,赫斯曼一目十行地看了一遍,眉头突然拧了起来,站在他对面的斯托克豪森忍不住发问:“中校,女皇陛下的信里面说了什么?”

    “英国人要她离开塔林去克里米亚!”赫斯曼放下了奥丽加的信,“这次去出访伦敦后就直接乘坐英国人的军舰去黑海,不再返回塔林。她想要征求我的意见,希望我可以去一趟塔林。”

    接到俄罗斯女皇的邀请,赫斯曼和克洛伊一起乘坐火车穿越西普鲁士、东普鲁士和立陶宛前往波罗的。西普鲁士和邻近的波森都将被割让给波兰了,许多居住在那里的德意志人不甘心让波兰人来主宰他们的命运,选择了迁移。其中的一些人选择向东去库尔兰自治邦寻找他们的未来,所以前往里加的火车在通过西普鲁士后就变得异常拥挤,连包厢外的走道上都挤满了德意志难民。他们看上去有些消沉,不过仍然秩序良好,非常安静。

    有一些自称是库尔兰德意志民族党——这个党的主席是皮尔堡男爵——的宣传员在散发传单。赫斯曼和克洛伊也拿到了两份,传单,上面印着黑色的铅字:库尔兰是我们的家园,每一个德意志人都能无偿分配土地!

    虽然协约国暂时放过了库尔兰自治邦——现在那里是俄罗斯帝国的库尔兰自治邦,协约国也想不出什么理由予以取缔,而且那样做等于在帮助列宁——但是以皮尔堡男爵、戈尔茨上将为首的库尔兰高层并没有放松警惕。他们在利用一切机会扩大库尔兰自治邦的德意志族群。

    就在巴黎和会召开的这些时日,皮尔堡男爵几次前往华沙和毕苏斯基谈判,取得了对方的允许,让库尔兰德意志民族党在波兰的土地上活动一段时间,以动员波森、西普鲁士和加利西亚(原奥地利的土地)的德意志人去库尔兰安家。

    根据史塔西的报告,从1918年底到1919年6月底的短短6个月中,库尔兰自治邦境内的德意志人又增加了大约35万,总人口超过了135万。估计到1919年底,库尔兰自治邦将拥有170万德意志人!

    如果列宁最后履行诺言,不吞并爱沙尼亚而是让德意志人得到那里。那么在苏俄内战结束后,整个波罗的共和国土地上的德意志人将很有可能超过200万,从而在数量上成为压倒性的多数派。

    而二十年后,整个波罗的的德意志人口说不定会超过300万!

    ……

    “路德维希,他们要我当哥萨克女王!”

    在托姆别阿宫的一间小小的餐厅里,赫斯曼和克洛伊在一张铺着白色桌布的餐桌旁就座,陪着俄国女皇吃饭。饭菜很丰盛,有汤、鲟鱼、小牛肉、奶酪和水果。这些东西都装在金边瓷盘里,由一些脚步很轻的侍者递送。女皇对菜没有什么兴趣,只是大口大口地喝酒。

    她的脸色也很不好,至于原因赫斯曼已经知道了,协约国在德国签署了《凡尔赛条约》后开始考虑怎么肢解俄罗斯了!

    一个拥有战前全部俄罗斯帝国土地的国家,无论是苏俄还是白俄,都是不允许存在的。

    虽然协约国始终没有挑明这个立场,但是他们在用实际行动告诉奥丽加女皇。

    “他们不支持我夺回彼得格勒,还要我离开这里,让波罗的联合公国实现自治……由爱沙尼亚人、拉脱维亚人和你们德意志人自己来治理!”

    女皇又喝了一大口酒,“他们还要我去塞瓦斯波托尔当女王,统治左岸乌克兰、顿河下游和外高加索……而且还要我承认右岸乌克兰归波兰所有,还要承认波兰独立,承认波兰和立陶宛、乌克兰组成联邦国家!”

    俄罗斯女皇这下成了哥萨克女王了!

    赫斯曼心想:一个波罗的联合公国,一个波兰…立陶宛…乌克兰联邦,一个哥萨克王国,或许还会有一个远东共和国,还有一个阿拉什共和国——在中亚,以哈萨克族为主体,地盘很大,几乎包括整个俄属中亚。

    这些国家如果真的都能存在下去,俄罗斯帝国可就真的瓦解了,下场比战败的德国还要凄惨。怪不得女皇陛下的心情非常郁闷。

    “陛下,您打算怎么办?”赫斯曼真的提不出什么建议了。英法美对俄国的狠辣,其实已经决定了白俄覆灭的命运,现在上帝都拯救不了女王了。

    因为白俄的主体是俄罗斯民族沙文主义者,国家分崩离析绝不是他们想要的。他们要的是恢复大俄罗斯帝国,而不是去当什么哥萨克国人……

    “我还能怎么办?”奥丽加女皇看着赫斯曼,“路德维希,看来我当不成俄罗斯女皇了!”

    “您要当哥萨克女王?”

    “恐怕也当不了……”奥丽加缓缓摇头,“俄罗斯人啊!他们是那样的骄傲,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祖国分裂成一堆碎片?我的人,他们会去进攻莫斯科!等我抵达克里米亚,邓尼金上将就会奉我的命令向莫斯科进军!同时,尤登尼奇上将也会向彼得格勒发动猛攻!”

    女皇看着赫斯曼,“中校,你能让库尔兰防卫军配合一下尤登尼奇上将吗?”

    白俄要搏命了!赫斯曼倒吸一口凉气,英法美这回算是把白俄逼急了,要用自杀式进攻去和苏俄拼命……历史上的白俄,大约也是这样完蛋的吧?

    “好吧,我尽量试试看……”

    赫斯曼不忍,也不能当面拒绝女皇。只能先答应下来,再想办法找借口放鸽子。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借口在他回答米乌塔(史塔西总部)时已经摆在那里了。是库尔兰防卫军副参谋长哈尔德少校带来的。

    “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苦瓜脸的哈尔德用中了头奖的口气对赫斯曼说:“中校,英国人表示愿意在未来承认波罗的共和国,也认可库尔兰的所有德裔是波罗的公民,可以投票选举总统和议员!我们得到波罗的了!我们成功了!”

    “什么?”赫斯曼一怔,怎么会有这样的好事儿?英国人发善心了还是脑筋搭错了?

    “条件呢?”赫斯曼问,“不会要咱们接受《凡尔赛条约》的管束吧?”

    “不,没有提出这样的条件。”哈尔德说:“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作为‘布尔什维克主义的防疫带’存在,阻止布尔什维克向西扩散到波兰联邦和德国去,这就要求我们拥有一定的军事力量;二是不支持任何白俄的冒险行动,库尔兰防卫军不能离开波罗的共和国的土地,也不能向爱沙尼亚的白卫军提供军事援助。”

    这是要库尔兰的德国人出卖俄国白卫军啊!

    ————

    说明一下,历史上劳合。乔治对待苏俄的政策,后来被丘吉尔和寇松强烈攻击,最后导致了自由党…保守党内阁的垮台,劳合。乔治的政治生命也由此终结。

第117章 婚礼

    1919年8月1日,早晨7点钟。

    位于荷兰林堡省的小城鲁尔蒙德市中心,一座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内,早已经汇聚了一群衣冠楚楚的德国人。

    还有一些不知道从哪儿来的“游客”,都是身材高大结实,穿着更加宽大的衬衫的西装短裤,在这座古老的教堂的四周不停巡游,以警惕的目光,看着四周经过的每一个人。他们目光炯炯,一只手总是插在鼓鼓囊囊的西装短裤口袋里。

    对于这些不速之客,小城中的荷兰居民几乎没有怎么在意,谁也不会认为这些德国人会给他们富庶而且安宁的生活带来什么危险。

    自拿破仑战争之后,荷兰就一直在欧洲实行中立政策,哪怕南尼德兰(比利时)的分离也没有引发战争。在刚刚结束的世界大战中,荷兰也奉行两边都不招惹的中立。

    而在德国战败之后,荷兰还向下野出逃的德国皇帝提供了庇护。在聪明的荷兰人看来,这显然有利于他们未来的和平生活——在威廉敏娜女王得知了《凡尔赛条约》的内容之后,更加确信保护威廉二世是对荷兰有利的。

    因为条约实在太苛刻了,德国人在这份条约的压迫下,要么彻底崩溃,要么暴起一击!

    而这位相当了解德国人的荷兰女王深信,德国将来必然会狗急跳墙。现在荷兰讨好一下德国,将来或许就能避免被入侵了——讨好德国的行为还不仅仅是保护威廉二世的其他德国王室贵族,荷兰还成为了德**事工业转移生产的目的地之一。

    大量的机器设备和资金,在莱茵区被法国占领之前秘密转移到了荷兰。连德国工业促进委员会秘密控制的德国国民银行,也在1918年10月和11月抢运了超过150吨黄金进入荷兰(还有部分存在瑞士和库尔兰)。存放到了国民银行荷兰分行的金库里面——这是为了防止黄金被未来的德国政府征用去赔偿给协约国。

    在《凡尔赛条约》的内容公布之后,又有更多的资金被转移到了荷兰和瑞士。因为谁都知道,德国的马克很快就要变成废纸了。到时候德国将是一个缺乏资本的国家,每一个金币都是异常珍贵的。

    那些被转移到荷兰和瑞士的金马克的主人——他们大多是德国最为著名的工业家——今天有相当一部分鲁尔蒙德这座荷兰小镇当中,就坐在这座古老的教堂之内,他们是来出席一场婚礼的。

    而这场婚礼的新郎,此刻正呆在教堂的布道席位当中,和一群身价不菲的宾客攀谈着。这位新郎正是路德维希。冯。海因斯贝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