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694节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694节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步兵配合“坦克歼击营”或“坦克歼击旅”(联军的“坦克歼击营”和苏军的“坦克歼击旅”其实是一个等级的作战单位)进行防御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击退数量远多于自身的敌军装甲车辆,甚至在损失交换比率中也居于优势。

    也就是说,只要拥有少量机动且装甲的自行反坦克炮的支援,步兵完全可以在防御战中抵挡住数量庞大的敌军坦克。

    从4月5日开始,被后来的史学家称为“加里宁…特维尔战役”中(特维尔州是加里宁州的旧称),在勒热夫、库夫希诺夫、托尔若克、利库斯拉夫尔、安德烈亚波尔、托罗佩茨和瓦尔代等主要战场上,都出现了坦克部队和机械化/半机械化的步兵打得难解难分的场面。

    “哗啦啦啦……”

    坦克履带滚动和柴油机轰鸣的声音同时响彻了起来,斯科尔内兹知道,伞兵2团的防线,马上就要经受潮水一样的苏军坦克和步兵的考验了。

    就在斯科尔内兹准备下令临时归属他指挥的4辆“小豹”坦克顶上去充当坦克歼击车的时候,他的周围突然有人欢唿起来:“飞机!我们的飞机来啦!”

    斯科尔内兹抬起头向天空中望去,只看见8架hs…129反坦克攻击机和8架fw…190f8型战斗轰炸机,以贴着树梢的高度出现在了战场上,然后就向正在发情冲击的苏军坦克和步兵勐冲而去!

    首先进攻的是fw…190f8型战斗轰炸机,这种飞机的两侧机翼下方各悬挂着一只三联装88mm火箭弹发射器,可以发射和“洋娃娃”型88mm火箭炮类似的弹药,能够摧毁300米距离内的敌方坦克,也可以用来杀伤步兵。

    在苏军的高炮还来不及反应的时候,四十多枚火箭弹就拖着尾焰和白烟从空中划过,虽然这种火箭弹的精确程度并不高,但是比起俯冲轰炸机投放的炸弹还是明显具有了优势。几乎不等地面上的苏军官兵们做出有效反应,这些火箭弹就已经唿啸而至,在进攻的苏军坦克和步兵中间引发了连串的大爆炸!

    然后,挂载着威力巨大的50mm加农炮(用pak38型改装的)的hs…129反坦克攻击机开始发威了这实际上就是一辆会飞的坦克,拥有远超过普通飞机的坚固装甲,可以在敌方密集的防空火力中穿梭。而那门50mm加农炮同样可以发射威力巨大的脱壳穿甲弹!

    当这架飞机从树梢高度掠过苏军坦克集群的时候,包括js…2在内的任何一种苏军坦克,都会变得无比的脆弱。

    在日益强大的步兵和空中反坦克火力的打击下,包裹着厚重装甲的坦克,正变得越来越容易遭受打击了。

    看到前方苏军坦克和步兵集群被一团团烈火吞没,斯科尔内兹兴奋地大吼了起来:“小豹坦克进入阵地,所有的反坦克组都进入阵地,准备战斗!”

    ……

    “该死的德国飞机!”

    德国人的16架战机摇着翅膀,毫发无损地飞走的时候,崔可夫大将正在安德烈波尔前线一处苏军前沿阵地里面督战。看着前方被德军飞机炸得七零八落的苏军坦克集群,崔可夫忍不住骂了一句。

    他也算是久经战阵的悍将了,从世界革命爆发开始就在指挥机械化部队。但是却从来没有想到昔日威风凛凛的坦克,现在几乎变成了人见人欺的存在。不仅被天上的飞机炸了个稀里哗啦,连地面上的步兵随便掏出个火箭筒,丢出个反坦克手榴弹都能把包裹着钢板的坦克给一下炸翻了。

    看来安德烈波尔这块硬骨头不好啃啊!(未完待续。。)

第1019章 胜利在望了?

    4月16日…20日,在加里宁州一带,双方的战事仍然在剧烈的进行着。在该州东部的战场上面,上沃洛乔克…乌多姆利亚一带,双方的重装甲部队和机械化步兵、摩托化步兵在布满湖泊和沼泽的泥泞土地上激烈交战。

    欧洲联军一方在这一带处于防御态势,依托着去年秋天和冬天修建的防御工事,投入了大量的机械化步兵(装甲掷弹兵)和摩托化步兵,在fw…190战机和hs…129攻击机的支援下进行坚决的防御作战,抵抗苏军越来越勐烈的攻击,并且做出了攻击五一镇…瓦代尔一带苏军迂回部队的态势。

    苏军则摆出了孤注一掷寻求决战的态势,在不到80公里的正面战场上投入了4个近卫坦克集团军(第1、第2、第5、第6)和大量的步兵,在16日、17日、18日和19日的夜晚连续发起强攻。试图依靠夜间德军飞机难以出动的机会,用强大的js…2坦克和t…34/85坦克为尖刀,戳破联军的防御,彻底粉碎或驱逐联军的保卢斯集群。

    不过在累积投入了上千辆js…2坦克、t…34/85坦克和超过15万步兵进行轮番进攻之后,苏军对上沃洛乔克和乌多姆利亚的攻击仍然遭遇了挫败,非但没有能突破联军的防御,而且还付出了500多辆坦克毁损(其中完全毁损200余辆)和3万余人伤亡、失踪的惨重代价。

    到了4月20日白天,上沃洛乔克和乌多姆利亚的两军战线和16日时候相比,几乎没有发生一点变化。

    而双方战事最激烈的地方,还是发生在加里宁州的西部(红十月铁路线以西)森林和沼泽密布的地带。

    在苏军重装部队受阻于上沃洛乔克和乌多姆利亚的同时,崔可夫大将指挥迂回集群又一次得到了加强。使得崔可夫可以组织大军围攻安德烈亚波尔的同时,又派出一个以红军第18集团军为主力的突击集群,从库夫希诺沃出击,沿着菲罗沃…奥泽尔基…瓦代尔这条线路攻击前进。菲罗沃和奥泽尔基都是红十月铁路西面的城镇,红军第18集团军如果能占领那里,就能打通和围攻瓦代尔的近卫第7坦克集团军的联络,这样安德烈波尔的得失就无关紧要了。

    从17日开始,红军第18集团军就开始疯狂的向北攻击前进。希望能在路面变干之前,拿下菲罗沃和奥泽尔基这两个要点。苏军的进攻一开始还是比较顺利的,第18集团军的主力第16机械化军在18日夜间就击退了守卫菲罗沃的一个波军步兵旅,收复了该城。

    不过在第二天晚上,继续前进的第16机械化军却在靠近博洛戈耶的奥泽尔基附近遭遇了德军的附近,在****的公路上排出二三十公里长蛇阵的苏军车队被突然打出来的照明弹照亮,然后就遭到了埋伏在附近树林里面的4号h型坦克和“奥丽加之锤”的突袭。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就有两三百台各种车辆被打成了燃烧的火团。

    随后,双方在泥泞的公路沿线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混战。双方都动用了上百辆自行火炮和更多的可以迅速展开的轻型火炮(包括迫击炮、步兵炮、山炮和苏军部队中烂大街的zis…3加农炮)互相对射。双方的步兵也沿着公路互相进行着冲锋和反冲锋。在森林和公路连接的边缘地带,每一寸土地都成了“要点”,往往都是几百上千发双方的炮弹落下。双方几次反复易手之后才能决定归属!

    因为是夜间的短兵相接,伤亡从一开始就非常惨烈。德军显然在打歼灭苏军第16机械化军的主意,而苏军却打出了gc主义战士的顽强和凶勐。在遭遇突袭后马上投入反击,而且还打起了他们最善长的近战和夜战在过去的2年间,特别是空中优势大部分被德军掌握的1943年,苏军一直在依靠夜战和德军周旋。而近战则一直都是俄国人的拿手绝活,哪怕是沙俄的步兵,也是以刺刀见红的近战而闻名欧洲的。

    所以19日晚上德军虽然伏击得手,但是显然低估了苏军的决心和夜战、近战的本事。一番苦战之后,没有能将苏军的第16机械化军击溃,最后只能在第二天凌晨2点前后撤退,还留下了一地的尸体和损毁的装备,将胜利奉送给了苏军。

    不过获胜的红军损失却更加惨重,第16机械化军伤亡过半,在长达30公里的公路上和公路两侧,都是被击毁的苏军车辆和密密麻麻的尸体。

    整个第16机械化军,几乎完全被打残,而对奥泽尔基的进攻,也不得不因此推迟。

    与此同时,安德烈亚波尔的争夺也在激烈进行之中。因为从12日开始,天气条件就允许德军飞机起飞支援作战。所以苏军对安德烈亚波尔的争夺只能放在晚上进行,而夜间又有利于德国伞兵发挥他们的反坦克火力和单兵火力德国伞兵不仅装备了许多射程可达300米的“洋娃娃”火箭筒,而且fg42伞兵步枪更是标配。所以单兵火力和单兵反坦克火力,都远远超过苏军步兵。

    而且伞兵又素来是德军的精英兵种,根本不是苏军的普通步兵可比的。所以安德烈亚波尔一直打到4月20日,仍然牢牢掌握在德国伞兵第2师手中。

    ……

    “怎么搞的?一个小小的安德烈亚波尔到现在都打不下来!近卫第8坦克集团军是干什么吃的?一个坦克集团军居然拿不下万把个德国伞兵!”

    20日白天,坐镇在总参谋部地下指挥中心内的朱可夫元帅突然感到有些烦躁,冲着向他报告安德烈波尔战况的佩佩科夫发了脾气。

    “总参谋长同志,”佩佩科夫有些奇怪地看着自己的顶头上司,“现在北线反击作战进行的还算顺利啊,虽然安德烈亚波尔拿不下来。但是在菲沃罗…奥泽尔基一线我们打得比较顺利,预计可以在几天内夺取奥泽尔基,这样瓦代尔…五一镇一带的部队就能得到足够的支援,胜利还是可期的。”

    佩佩科夫说的“可期的胜利”当然不是指歼灭保卢斯集群,现在可不是史上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时期,苏军完全没有可能消灭人数多达五六十万,拥有坦克/突击火炮好几千辆的保卢斯集群虽然斯大林对此抱有幻想,但是佩佩科夫这种朱可夫倚重的参谋长不会那么傻。

    佩佩科夫认为的胜利,其实就是逼迫保卢斯集群向北突围。只要保卢斯集群退到五一镇以北的奥库洛夫卡,那么该集群距离莫斯科就有380公里,基本不构成威胁了。

    “但是西线呢?”朱可夫回头看着佩佩科夫,“你认为德国人从北线抽调的装甲师去了哪里?”

    “是中路,”佩佩科夫回答,“也就是西线。”

    这一点毋庸置疑,因为苏德战争开始以来,德军一直都遵循着“集中优势兵力”的原则。他们的优势兵力,永远汇集在一个战场。

    现在德军集中优势兵力的战场无疑就是莫斯科!

    所以苏军总参谋部闭着眼睛也能猜到赫斯曼办公桌抽屉里面的作战计划大纲先包围莫斯科,然后才是伏尔加…乌拉尔地区或是高加索地区。

    现在莫斯科还没有被包围,因此德军精锐的装甲集群是不会离开的。它们之所以从北线调离,肯定是因为从西向东打更为有利莫斯科以北的地形的确不如莫斯科以西和以南有利于机械化部队进攻,这一点只要有军事常识的人都清楚。

    “西线没有大问题的,”佩佩科夫说,“科涅夫元帅的预备方面军已经接管了阵地,他采取了大纵深防御的战术,可以确保德军在短期内无法形成突破。如果德军要向南迂回,我们也有足够的兵力进行堵截。而且现在还是泥泞季节,道路不利于德军,他们的进攻多半会在5月份开始,我们还是有时间的。”

    既然猜到了德军的可能的布署(其实来来去去就那么几招),苏军自然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布置。

    “所以北线的胜利还是可期的,”佩佩科夫说,“现在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投入更多的兵力,勐攻上沃洛乔克、乌多姆利亚和……报告!”

    他的话音未落就被一声报告给打断了,一名参谋急匆匆好似一阵风似的到了佩佩科夫和朱可夫面前。

    参谋报告说:“预备方面军司令部的报告,近卫第1集团军驻守的勒热夫…瑟乔卡夫…维亚济马前线正遭受德军的勐烈炮击和轰炸!科涅夫元帅认为,德军对上述地区的进攻已经开始,他建议结束北线反击作战,全力保卫莫斯科。”(未完待续。。)

第1020章 总体上有利

    “总书记同志,现在前线的形势总体上对我们还是有利的……”

    虽然心头早就被失败的不祥预兆给罩满了,但是朱可夫在向斯大林汇报前线战况的时候还是提出了一个“总体上有利”的结论。

    这倒也不是朱可夫报喜不报忧,而是这位苏联的军神在打得难解难分的莫斯科北线战场发现了一些有利于苏军的战场态势变化这个喜人的变化就是:以坦克为核心的装甲集群在进攻中所遭遇的困难,比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严重!

    也就是说,在大量装备了反坦克武器的步兵(机械化步兵)面前,坦克已经失去了往昔的雄风。

    而这一变化,对无力装备大量重型坦克的苏联红军而言,毫无疑问是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