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681节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681节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有8发命中了,美军方面有2条驱逐舰重创,1条重巡洋舰中破。

    又过了几分钟,临近第51特混舰队的第50特混舰队也遭遇了日本鱼雷攻击机会水平轰炸机的联合攻击。不过它们的命运也好不了多少,被精英荟萃的第50特混舰队的舰载机队击落了38架“吞龙”和“飞龙”,另外还有11架“疾风”被美国人的f6f击落,而第50特混舰队有一艘埃塞克斯级航母中了一发鱼雷,有2艘驱逐舰重创,另外还损失了12架f6f战斗机。(未完待续。。)

第996章 日本的大捷?

    “大捷,大捷啊!”

    东京时间3月6日,夏威夷群岛的捷报传到了日本东京的大本营。

    “首相阁下,我皇军夏威夷方面军于昨日以强大之航空战力向夏威夷群岛以南海域上的美国舰队出击,取得空前之大捷!经过反复核实,确认击沉航空母舰2艘,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2艘,驱逐舰6艘,其中击沉的2艘航母一艘是埃塞克斯级,另一艘是独立级……”

    正在大本营会议上向首相东条英机汇报前一天的夏威夷群岛大海战结果的是陆军参谋本部次长石原莞尔。

    “我方损失多少?”首相东条英机打断了石原的报告,问起了损失情况。

    “损失了‘飞龙’、‘吞龙’合计111架,‘疾风’战斗机损失了56架。占出击机群飞机总数的23。8%,大大优于圣诞岛战役时的情况。另外,损失飞机上的飞行员还有一部分成功营救。所以实际上的损失要远远小于这个数字。”

    哪怕是“飞龙”、“吞龙”这样的大飞机,对日本而言也不是特别珍贵,是不能和飞行员相比的。现在瓦胡岛上就存着很多备用飞机,其中“飞龙”和“吞龙”的备用机超过了200架。

    所以只要机组人员营救成功,夏威夷群岛上的陆军航空兵实际上就没有损失战力。

    东条英机满意点了点大光头,167架飞机换取2艘航母、1艘重巡、2艘轻巡和6艘驱逐舰显然不是亏本买卖。而且海军还报告击沉了1艘轻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自身损失的飞机也只有38架。如果考虑到陆海军都有不少飞行员获救,再加上美军至少也损失了100架以上的战机,那么夏威夷时间3月4日的战斗,确实是皇军大捷了。

    “看来战机的全面升级已经取得了实效,”东条英机说,“夏威夷群岛战役,大胜可期了。”

    说完这番结论,东条又看了眼日本海军的两个大头目,山本五十六和永野修身。

    两个海军头目的脸色都不大好,因为海军的中部太平洋方面舰队报上来的战果和陆军相比太丢人了。只打成了1艘轻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而陆军的战果报告……久经战阵的山本五十六知道陆军上报的战果不靠谱。也不能说山下奉文在刻意虚报战绩,只是海战战果统计非常复杂,很多情况下都要靠评估来推断。

    比如美国的埃塞克斯级航母中了鱼雷,照片也拍下来的,在陆军看来这航母肯定毁了。但实际上这艘航母很可能没啥大碍,可以继续作战,顶多就是有几个隔舱进水,让航速有所放慢。

    不过这种泼冷水的话山本和永野都不敢说,说了海陆军还不闹翻?东条英机又是个小心眼的家伙,要真翻脸了非得找机会给海军穿小鞋。

    而且……陆军的战果虽然浮夸,但是损失不可能造假。24%不到的坠机率,20%不到的实际损失率都说明新式战机的战场生存能力较高,可以承受持久的消耗战了。

    而用夏威夷群岛消耗美军,不就是“捷一号作战”中所设想的吗?

    只要能充分消耗美军的舰载航机飞行员,陆军虚报一点战果又算什么呢?

    别看3月4日交战的真实结果是日军损失飞机较多,但是岸基飞行员和舰载机飞行员的含金量是不一样的,岸基航空兵有100个小时的飞行时间就能马马虎虎上阵了。

    而舰载机飞行员按照日军的标准,必须要有一年以上岸基航空兵服役经验,再加三到四个月的严格训练……如果折算成飞行时间,500个小时是起码的(只能飞比较好飞的零式,如果要飞重型机,1000个小时也是必要的),要不然上了航空母舰铁定摔甲板。

    所以用岸基消耗舰载,实际上就是用100个飞行小时的飞行员消耗1000个飞行小时的飞行员(美军舰载机飞行员的飞行时间远远超过1000个小时),绝对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不过这样的消耗战要一直持续下去也不可能,因为现在的夏威夷群岛被美军包围了。位于夏威夷群岛和日本本土、吉尔伯特群岛、威克岛之间的交通,因为中途岛和约翰斯顿岛(位于夏威夷群岛的西南,同样是个芝麻大的小岛,因为无法防守被日军放弃,在3月2日被美军占领)都被美军占领。

    所以零式、紫电和疾风这三种飞机都无法直接转场去夏威夷群岛。虽然飞行员可以通过远程运输机输送,但是在消耗完了群岛上库存战机后,就只能用运输船队或航空母舰输送飞机了好在眼下还没有什么问题,因为瓦胡岛上储存的“疾风”和“紫电改”数量很多,总数(后备机)有1200多架,足够维持一个月以上的持续消耗。

    “夏威夷群岛初战告捷,”山本五十六说,“现在只需要坚持既定的消耗战术,最终的胜利是可期的!”

    东条英机对山本的结论非常满意他是要把夏威夷群岛初战当成大捷的,不管有没有水分,都能提振国民士气,对正在进行的英日、俄日谈判也有好处。现在山本五十六都认可了,那么就没什么问题了。

    “那么,”东条说,“就以大本营的名义,上奏天皇陛下并且通报给国民以及友邦吧。”

    他的话音刚落,大本营的一个参谋就在会议室门口喊了声报告,然后走进来把一份电报双手递给了石原莞尔。

    石原莞尔看了看电报,向东条报告道:“首相阁下,夏威夷方面军的报告,今天凌晨,美国人用战机和舰炮袭击了尼豪岛,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是尼豪岛?”山本五十六听到这个消息笑了起来,“看来美国人还是不敢直接攻打瓦胡岛啊!”

    杉山元说:“一定是昨日的大捷让美国人知道,没有足够的岸基飞机,他们是无法在夏威夷群岛取胜,所以才要先取尼豪岛的。不过……尼豪岛上有皇军精锐的第106师团,美军纵然死伤数十万,也难以将其攻陷。”

    山本五十六点点头,心想:杀伤美军数十万是傻瓜元在吹牛,不过十万以上的损失是必然的。看来夏威夷群岛之战,还是走上了消耗人命的路线。这也是“捷一号作战”所设想的。

    夏威夷群岛战役的大胜,的确是可期的!

    ……

    “2艘航母,1艘重巡,3艘轻巡,14艘驱逐舰……”赫斯曼拿着日本人送来的捷报一边看一边念,最后笑着问海军航空兵司令官里希特霍芬,“元帅,你看这战报有多大水分?”

    里希特霍芬摇摇头,说:“不清楚,我们已经很久没有用俯冲轰炸机和鱼雷轰炸机打过美国舰队了……它们的防空太强大了,只能用hs293和弗里茨…x进行攻击。不过效果也不是很好,因为美国人的一次性喷火飞机和127mm高炮对ju288的威胁太大。”

    负责所有航空武器制造的空军武备局局长恩斯特。乌德特大将则在今天的会议上对赫斯曼说:“帝国元帅,我们必须等到‘死神’空舰导弹实际装备部队才有可能重新获得对美国主力舰队的优势。”

    所谓的“死神”空舰导弹其实就是“银色死神”的改进版。“银色死神”是集中了英德两国最顶尖的技术开发出来的“自杀式喷气飞机”,如果将“人工智能”换成电视摄像遥控系统,那么“银色死神”就会变成一枚真正的导弹了。也就是“死神”空舰导弹了!

    当然,“死神”空舰岛弹和后世真正的导弹还是有所不同的。主要是没有采用火箭发动机,而是使用了安全系数更高的喷气式发动机。

    这是因为现在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不成熟,而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不大安全,像“银色死神”那么大个的导弹要是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稍微一个不留神就是机毁人亡后来使用液体燃料的火箭都是发射前加注燃料的,这种方法用在飞机携带的“死神”飞弹上是不行的。飞机上可没有加注火箭燃料的条件,而且火箭燃料本身就很不安全,由飞机大量携带太容易出事故。

    所以现在亨舍尔公司和劳斯莱斯公司干脆不惜工本,用喷气式发动机来驱动反舰导弹了。这样造出来的反舰导弹虽然昂贵,但是安全有效,可以让ju288在相对安全的高度和距离上投弹。

    空军元帅里希特霍芬又对赫斯曼说:“在‘死神’舰空导弹装备部队之前,我们交给日本的200枚‘银色死神’肯定是最强大的反舰武器。所以日本在夏威夷群岛获胜是大概率事件,即使最后不能取胜,美国人也会损失惨重。我估计,美国人将会在夏威夷群岛损失数以千计的海军航空兵飞行员,他们的舰载机部队,将在夏威夷群岛大战后元气大伤。如果我们能在美国舰载机部队恢复元气前解决苏联,那么加勒比作战将是有可能实现的。”(未完待续。。)

第997章 要轮到斯大林了

    现在已经是1944年3月了,欧洲东线战场的“冬歇”差不多快要结束了。俄罗斯土地上的冰雪开始消融,冻土逐渐变成了烂泥地,气温当然也开始攀升。最多再过一个多月,俄罗斯的大平原就会变成机械化兵团作战的最理想战场了。

    而延续了近两年的苏德战争,多半也将在1944年5月…11月间分出胜负。

    毫不夸张地说,1944年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胜之年!而能够决定战争胜负的战场,不可能在太平洋,只能在俄罗斯。

    今天,也就是1944年3月10日在措森的大总参谋部内召开的军事会议,讨论的并不是日本在夏威夷群岛取得的所谓大捷这不过是正题开始前的一个小插曲。

    对于现在的德国国防军总参谋部而言,发生在太平洋上的战争根本不重要。无论日本是惨败还是大捷,对德国而言没有什么分别日本人只是用来给美国航空兵力放血的工具。

    现在真正能决定战争胜负的,只有上千万大军厮杀的苏德战场和……原子弹!

    后者已经完成了组装,就等着在法国阿尔及利亚省的沙漠里面试爆了实际上德国早在1943年底就凑够了100公斤武器级钚…239,按照后世的技术足够组装出10枚原子弹。不过眼下技术水平有限(用尽可能少的钚…239和铀…235装药制造出链式反应是一门大学问,光靠计算是无法得到正确的结论的,必须要反复试验),但是2枚原子弹还是能组装出来的。

    之所以没有进行试验,主要是预选中的试验场出了点问题。因为法国政府在阿尔及利亚推行“欧洲化”和“基督教化”,结果在1943年8月引发了一场旨在反对法国和德国的“神之战”。

    于是法国和德国不得不动用大军去镇压阿尔及利亚的“圣斗士”,血腥的战争一直持续到44年2月才算基本结束。不过计划中的核试验还是因此推迟。

    核试验推迟当然也和不急着用原子弹有关,现在的苏德战争某种程度上已经变成苏俄内战。如果在苏俄内战中使用原子弹轰炸莫斯科,将会把奥丽加女皇至于“政治极度不正确”的地步。

    至于对美国使用原子弹,则必须先拿下古巴,要不然装载原子弹的me264远程轰炸机就只能无护航硬闯美国本土……这绝对是在送死!

    另外,根据德国所掌握的可靠情报,美国的原子弹工程进展非常缓慢。

    他们不仅缺乏足够的科学家,而且也没有足够的金属铀进行研究史上运去美国的产自非洲比属刚果的高品质铀矿全都都落到了德国手中。所以美国的曼哈顿计划不得不从找矿和挖矿开始。

    虽然美国人很快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大熊湖地区找到了一个铀矿(这个矿30年代就存在,当时主要是用来生产镭的,但是产量并不高),还得到了几吨铀矿石。但是数量太少,根本不顶什么用。只能耐心等待铀矿扩产,挖出足够的矿石,曼哈顿计划才算真正起了步。不过因为缺乏足够的顶尖科学家,曼哈顿计划的进度依旧缓慢,现在已经大大落后于德国了。

    所以在制造原子弹的竞赛上,德国毫无疑问赢得胜利。因此这件事情并不是今天的总参谋部作战会议需要讨论的内容,今天会议的主要内容只有一个,就是打败苏联!

    ……

    “根据我们所掌握的可靠情报,”在会议正式开始讨论对苏作战问题时,首先发言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