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68节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68节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内行嘛,只要稍微知道一点世界大战中罗马尼亚军队的表现,恐怕都会把心悬到嗓子眼儿的。因为正在进攻布达佩斯的庞大联军中至少一半人(罗马尼亚人)是完全靠不住的。

    谁都知道,一战中罗马尼亚的军队除了军服好看——这是公认的,他们的总参谋长扬。弗劳雷斯库上将仿佛是个时装设计师,亲自过问了军服的设计,使得罗马尼亚军队拥有了最时尚、最有品位的军装——就没有任何优点了。

    他们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唯一的作用,大概就是让德国人缴获了足够多的粮食和燃料,可以支撑到1917年俄国崩溃。

    正因为了解罗马尼亚军队,德**事顾问们才会将罗马尼亚选为首先打击的对象。

    就在协约国要求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无条件投降,然后任凭宰割的时候。由四个步兵师(包括12个装备了1913年式75mm山炮的炮兵连)和一个特遣支队(穿着漂亮的罗马尼亚军服,都能说罗马尼亚语,还根据罗马尼亚军队的部署情况编造了番号)组成的预备队集团军,已经在副国防人民委员兼集团军政委桑托。贝拉、集团军司令员斯特罗姆菲尔德。奥勒尔和德**事顾问、贝克上校、隆美尔上尉等人的指挥下,偷渡蒂萨河,向喀尔巴阡山愉快地开进了。

    他们通过的地区都是匈牙利游击队活动的区域,因为游击队活动频繁,不断袭击联军的后勤线,所以联军被迫将大量部队部署在从特兰西瓦尼亚通往布达佩斯的公路沿线。因而没有多余的兵力占领中小城镇,更不用说乡村了。

    而这样的部署,则大大方便了匈牙利预备集团军的开进。大队大队头戴德式钢盔、满身尘土的匈牙利人,几公里几公里地连续不断,步行着,或者骑着马,坐着马车。大炮和少量的辎重和他们一起前进。沿途还有匈牙利农民为他们提供食物。几乎没有经历什么交战——只有负责掩护大部队前进的小股侦查部队和游击队同敌人发生了交火——直到6月20日他们奇袭突破了没有几个罗马尼亚人把守的伏尔康隘口。

    夺取伏尔康隘口的战斗异常轻松,罗马尼亚人不仅被打了个措施不及,而且他们打仗的本事和经验也不能和匈牙利人相比。匈牙利人打了四年零三个月的世界大战,而罗马尼亚人只打了四个月整个国家就被人占领了。在正常情况下,罗马尼亚的军队根本打不过匈牙利军队……

    ……

    “他们,他们怎么敢这样!这些该死的匈牙利布尔什维克怎么敢进攻罗马尼亚,这太不可思议了,太不可思议,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罗马尼亚遭到进攻的消息,很快就由身在布加勒斯特的法希东方远征军司令弗朗歇。德斯佩里报告给了协约国联军总司令部。然后又由福熙元帅亲自报告给了正在凡尔赛宫商量万一德国人拒绝最后通牒应该怎么办的克列孟梭。

    克列孟梭被这个消息惊到了,反复说了三遍“太不可思议”。

    “乔治,到底怎么回事?不是说匈牙利人的主力都集中在布达佩斯吗?”

    会议室中的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用沙哑疲惫的声音发问。在巴黎的几个月大概是他这辈子最疲惫,最不愉快的日子了。原本以为参战是个非常不错的主意,不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的大佬、智囊都是这么说的。他的私人智囊,有华尔街背景的豪森上校也和他讲:战争肯定能获胜,胜利肯定能给美国带来好处!

    可是现在战争获胜了——胜利看来是定局了——但是好处在哪儿呢?怎么没有看到?反而是麻烦一个接着一个排着队找上门!

    在欧洲呆了几个月,每天都陷在各种纠缠不清的麻烦当中,国内的批评声音也如潮水一样涌来。仿佛他这个美国总统没有为国家干成什么大事儿,反而是惹了不少麻烦。

    而今天,给德国和匈牙利的最后通牒都快到期了,这两国彻底投降的消息没有传来,传来的居然是匈牙利红军打进罗马尼亚的消息!

    这还有完没完了?

    “总统先生,战场永远是被迷雾所笼罩的。”福熙有些尴尬地解释,“对于匈牙利红军的情况,我们也不是太了解。只知道他们的士兵都是从世界大战战场上下来的老兵,由德**事顾问和俄国内战专家指挥……”

    打过世界大战的老兵,还有德**事顾问和俄国内战专家!听上去很厉害啊……伍德罗。威尔逊的头都快炸了。

    “罗马尼亚人能抵挡住?”

    “不能!”福熙元帅非常肯定地回答,“罗马尼亚的军队很弱,在世界大战中就是德国人和匈牙利人的手下败将,根本不堪一击,而且他们的主力都在匈牙利,国内非常空虚,只有几个师……我想我们很快就能听到布加勒斯特被匈牙利红军占领的消息了。”

    “什么?布加勒斯特会失陷?”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怔了一下,“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马上就要有一个罗马尼亚苏维埃共和国了?”

    福熙元帅点了点头,刚想打包票保证法希东方远征军可以踏平匈牙利。劳合。乔治首相的海军副官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冲着英国首相行了军礼,然后就用最平静的语气报告道:“首相先生,海军大臣报告:斯卡帕湾的德国人正在凿沉他们的战舰……”

    “什么?凿沉战舰!?”劳合。乔治猛地站了起来,“德国人想干什么?”

    “想干什么?”一旁的克列孟梭大喊了起来,“这不是明摆着吗?先是匈牙利红军攻入罗马尼亚,现在又是德国人凿沉军舰……德国人和布尔什维克联手了!我们又要面临一场世界大战了!”

    ————

    求收藏,求推荐

第113章 劳务输出

    德国海军在英国斯卡帕湾凿沉军舰的行动是《彩虹计划》的一部分。实际上这是由一个误会而引起的,由于协约国向德国政府下达的最后通牒的到期时间是6月21日中午之前。而德国政府虽然已经决定屈服,但是却没有及时通知在斯卡帕湾的舰队指挥官冯。路特。而德国海军制定的投降方案——《彩虹计划》中原本就有不让重型水面舰队落入敌人手中的凿沉方案。

    因此,冯。路特就根据计划发出了预先制定的信号——彩虹。停泊在斯卡帕湾的德军舰队随后升起被禁止悬挂的舰队旗、战旗和z信号旗,打开各舰通海阀门和水密舱门,开始了悲壮而又无奈的自沉行动。整个自沉行动历时约6个小时,全部74艘被拘留的德**舰中有52艘沉入了海底,包括11艘战列舰中的10艘和5艘战列巡洋舰。沉没军舰吨位为被扣押舰队总吨位的95%。

    而当德国人开始凿沉战舰的消息抵达凡尔赛宫时,大部分的战舰还漂浮在海面之上。不过英国人现在想要阻止凿沉,却是有心无力,因为他们的舰队已经离开斯卡帕湾出海训练了。现在斯卡帕湾中根本没有可以阻止德国人的舰艇存在。

    “德国人,德国人拒绝我们的最后通牒了?世界大战还要继续,是这样吗?”

    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用沙哑的嗓音大声提问。因为在巴黎和会上面“一无所获”,美国国内有不少人开始计较参加大战是否值得。1918年举行的中期选举结果也对威尔逊总统不利,如果世界大战还要持续,并且出现苏俄和德国联手对抗协约国的局面,那么美国可就真的摊上大麻烦了。威尔逊的连任前景恐怕就会相当黯淡。

    “是的,德国人在找死!”福熙元帅的声音中带着跃跃欲试的兴奋。“我们有几百万武装到牙齿的军队,只需要几个月时间就能彻底将德国碾碎!”

    “还有苏俄和匈牙利!”英国首相劳合。乔治闭着眼睛说,“奥地利多半也会加入战争。我们将面临一场规模更胜以往四年的大战……德意志人、俄罗斯人、马扎尔人或许还有土耳其人将站在一起,和我们对抗到底。”

    “那就把他们一起碾碎!”法国总理克列孟梭闷声说,“我们有这样的力量,不是吗?”

    英美法三国当然有碾碎德国和苏俄的力量。可问题是碾碎之后怎么办?让法国吞下半个德国,然后再扶植一个亲法的大波兰看住东欧,最后再加上一个在内战外战中分崩离析的俄国?这不就是拿破仑皇帝梦想的欧洲秩序吗?

    会议厅内一片死寂。又有脚步声响起,走进来的是法国外长史蒂芬。毕勋,他肥胖的面孔上都是轻松的笑容。

    “感谢上帝!德国人屈服了!他们基本上接受了我们的要求,除了想保持一支为数30万的陆军以应对布尔什维克日益增长的威胁……”

    “不!这不行!”

    克列孟梭和福熙元帅几乎同时吼叫起来。

    “10万陆军已经够多了!”福熙元帅说,“考虑到他们现在支持匈牙利布尔什维克和凿沉舰队的恶行,应该全部解散德国陆军。”

    “然后让德国工人阶级夺取政权?”美国总统问。

    “法**队可以去镇压!”克列孟梭强调道。

    “毕勋先生,德国代表团的人到凡尔赛宫了?”劳合。乔治不想和“不可理喻”的法国总理废话。他看到史蒂芬。毕勋点点头,于是又道,“那就让他们派两个人进来陈述理由……另外,我还要听取他们对凿沉舰队的解释。”

    ……

    “部长阁下,这个‘条顿武士劳务公司’早就在我们的监视之中了,不过他们的业务并没有违反国家的法律,也没有偷逃税款,是一家模范公司。”

    赫斯曼中校这个时候早就离开布达佩斯回到了柏林。今天中午刚过,就在匈牙利红军奇袭查尔杜克隘口,突入罗马尼亚的消息传来后,他就被紧急召到了国防部大厦。

    召见他的是国防部长古斯塔夫。诺斯克。就是那位带领十个师的自由军团去镇压柏林起义的社会民主党政治家。在柏林镇压之后,诺斯克又主持了“临时国防军”的整编,预备将战时的数百万德军裁剪到四十万。现在这个裁军计划正在进行当中,已经有不少德军官兵失去了铁饭碗,赫斯曼的父亲奥托。冯。赫斯曼(和赫斯曼的弟弟同名)就是失业军官大军中的一员,现在已经去匈牙利再就业了。

    就在大批官兵下岗失业的同时,一家名为“条顿武士劳务公司”的主营劳务输出,专门替失业的军官和士官在外国找工作的公司却突然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这家公司在德国的各大报纸上刊登了广告,以招募建筑师、工程师、厨师、技术工人和普通工人为名义,大量搜罗参加过世界大战的军官和士官。

    而该公司提供的劳务输出的目的地则是俄罗斯、匈牙利和土耳其这些正在打仗的国家!

    “中校!”诺斯克狠狠瞪了赫斯曼一眼,“你要我相信一大堆在军队里面混了半辈子的军官,现在都去匈牙利、俄罗斯和土耳其当厨子了吗?这样的事情太荒唐,没有人会相信!协约国也不会!你敢保证现在正在向布加勒斯特进军的匈牙利红军里面没有来自德国的军事顾问?”

    赫斯曼歪了下脑袋,一脸无奈地说:“部长阁下,我敢保证这家公司的运营都是合法的……我们查了很久,没有一点违反法律的地方。至于那些退役的军官和士官,他们想去哪里是他们的自由!我们现在是个保障公民自由的共和国了,根据神圣的宪法,他们有去匈牙利当厨子的自由。而在他们到达匈牙利后又改行去当雇佣军,那也是他们的自由……”

    “我知道什么是自由!中校!我比你清楚……”诺斯克用拳头捶着桌子。“但自由不等于能将国家置于危险当中!”

    1918年11月的自由不就把德国置于危险的境地当中了?赫斯曼很想这样回答。

    不过最后他还是忍住没有说,只是耸耸肩:“不仅仅是自由,还有吃饭问题……德国的工人阶级要吃饭,我们德**人就不要吃饭了?那些军官、士官大多是职业军人,除了从军就不会干别的事情。现在德国经济怎么样,您比我清楚,我们这些9岁、10岁就进入格罗斯希利费尔德的军人退役后根本不可能在德国找到工作。

    而且协约国还要我们继续裁军到10万人,到时候还会有更多的军人失业没有饭吃,出国去当雇佣兵也是一条活路啊。我们德意志军人的素质是全世界都认可的,这一次的匈牙利战争再一次说明了这一点——想要打胜仗就得雇我们德国的军事顾问,这其实是好事情!”

    “好事情?我怎么看不出来?”虽然协约国还没有就此事表示抗议,但是诺斯克已经可以想象在巴黎开会的协约国首脑们是怎样气急败坏了。说不定很快就会有更加严厉的惩罚强加到德国身上!

    “当然是好事情!”赫斯曼振振有词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