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622节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622节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到了14日上午,已经有一部分白俄军队(包括叛变的644团)在德国装甲集群(主要是3号突击炮)的掩护下攻入了列宁格勒真正意义上的市区,还夺取了极有象征意义的纳尔瓦大门!

    从某种意义上说,白俄现在已经回到了他们的彼得格勒了!

    “夺不回来啊!”弗拉索夫大将连连摇头,“攻占纳尔瓦大门一带的白军人数众多,还有许多德国坦克掩护。而我们手中真正可靠的部队不多……”

    列宁格勒的守军有几十万,但是由于大部分守军都是德军上一次围城前后从列宁格勒市招募的,所以大多是反gm分子家属。现在又受到白俄的拉拢,自然变得不是很可靠了。

    而可靠的内卫师和比较可靠的从城外开来的普通步兵师加一块就15个,消极防御都很勉强,要积极反攻那不是自己找消耗吗?

    “现在只能依托城内的坚固建筑物节节抵抗。”弗拉索夫大将说,“尽可能的拖延,朱可夫元帅会来拯救我们的。”

    看到库兹涅佐夫还心有不甘,弗拉索夫又补充道:“如果强要反击,再被打败的话人心会更加动摇……而且5个内卫师的损失如果太大了,列宁格勒恐怕会很快陷落!”

    听到“很快陷落”,库兹涅佐夫也只能长叹一声了。拖延下去总有希望,要是城市很快陷落,那么他就是布尔什维克党最大的罪人了。

    不过此时的库兹涅佐夫和弗拉索夫怎么都不会想到,一个“想家想疯了”的俄国女皇正在一个团的近卫军保护下,乘坐着一辆美洲狮装甲指挥车赶赴刚刚被白军夺占的纳尔瓦大门。

    “乌拉!乌拉!乌拉!”

    欢呼声一阵高过一阵地响了起来,在通往纳尔瓦大门的宽阔的街道两旁,这个时候已经自发的聚集起了无数的军人和民众,他们每个人都在为女皇欢呼。

    军人大多是白俄,有一些是“老白男”,欢呼的时候一个个泪流满面,二十多年的流亡现在终于换来了衣锦还乡的一天!不过更多的却是从战俘营或是干脆在战场上加入白军的原红军战士……他们没有能在巴黎的街头高唱《国际歌》,却在列宁格勒的街头为俄国女皇欢呼,真是让人难以想象啊。

    除了穿军装的人们,老百姓也有很多。现在的列宁格勒市区比二十多年前大了不少,在纳尔瓦大门之外也出现了一些新建的居民区,不少没有被疏散的列宁格勒人现在也都涌到了街道两边,伸长了脖子看着他们“新主”的车队浩浩荡荡的入城。也跟着白俄官兵们一起喊起了“乌拉”。

    他们倒不完全是为了彼得格勒户口在欢呼,虽然彼得格勒户口他们都是喜欢的(事后他们发现上了当,因为女皇统治的白俄户口是可以随便迁的),但是他们毕竟是俄罗斯人,喜欢的是强大而勇敢的统治者。而借了德兵复国的奥丽加女皇比他们这些人想象中的要强大和勇敢,不仅拥有许多真正的军队,而且还敢亲临前线,冒着战火进入彼得格勒。

    这份胆魄倒有一些彼得大帝的遗风!至少比那个躲在莫斯科不敢露头的斯大林要胆大!比她的亡国老爹尼古拉二世更强了不知道多少倍,看来会是一个好沙皇的……(未完待续。)

第911章 俄罗斯民族主义

    “乌拉!乌拉!乌拉……”

    1943年6月14日午夜,山唿海啸的欢唿声从列宁格勒市区的南部传来……那里现在已经是女皇陛下的彼得格勒了!

    从14日下午开始,“乌拉!乌拉!”的欢唿声就从纳尔瓦大门周围响起,然后就好像瘟疫一样的扩散!华沙火车站、波罗的火车站、亚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不到10个小时,列宁格勒市区南部一处又一处的标志性建筑上都升起了象征俄罗斯帝国的旗帜。随即就淹没在一阵响似一阵的欢唿声中。

    这样的场面对于很多经过1917年的二月革命的“老彼得格勒人”都似曾相识。那时候他们也和现在一样的欢唿,不过那时的他们是在为软弱无能的尼古拉二世的垮台而欢唿。

    而现在,他们却拜倒在了尼古拉二世女儿的脚下,全心全意拥护她成为彼得格勒和整个俄罗斯的主人。这大概就是俄罗斯吧?失败者在这里总是被人唾弃,而胜利者拥有受到欢迎。

    从通过纳尔瓦大门的那一刻开始,奥丽加女皇毫无疑问就成了胜利者……至少在红军把她打死或赶走之前,谁也不能否认她是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彼得格勒的。

    既然俄罗斯女皇成了胜利者,那么莫斯科的慈父领袖就是失败者了,而且还是一个想要夺走大家心爱的列宁格勒户口的失败者!

    所以列宁格勒市区南部的市民和许多由列宁格勒人和西伯利亚劳改犯组成的团队,在女皇的旗帜飘扬在纳尔瓦大门之后,就开始纷纷倒向了作为胜利者的奥丽加女皇。甚至许多从外地开来列宁格勒的部队,也在这种气氛下崩溃或倒戈。有不少本来有着坚固防御的建筑物,也因此轻易落入了白俄军队手中。

    从严格意义上说,现在发生在列宁格勒的并不是一场城市攻坚战,而是一场逆反过来的革命。

    “上帝保佑女皇!强大而崇高,你的统治带来光荣,我们的光荣!你的统治令敌人惧怕,统治正教。上帝保佑女皇……”

    俄罗斯帝国的国歌《上帝保佑女皇(沙皇)》这个时候也在列宁格勒城南的很多地方响起,很快就盖过了“乌拉!乌拉!”的欢唿声和此起彼伏的枪炮声这歌声先是由几十架高音喇叭播放出来的,随后又吸引到了许多为女皇欢唿的人们一起歌唱。

    列宁格勒市w书记库兹涅佐夫站在彼得保罗要塞的城墙上,看着欢唿声和歌声传来的地方,咬着牙,用颤抖的声音反复说着同一句话:“太反动了,实在太反动了……他们不配成为列宁格勒人,不配成为苏维埃人!”

    皮靴敲打花岗岩地面的声音传到了库兹涅佐夫耳中,然后就是弗拉索夫大将沙哑的嗓音:“政委同志,不行啊,叛变的部队太多了。由列宁格勒人组成的部队就没有可靠的,不是成建制的倒戈,就是大量逃亡!而且他们的行为还影响到了一部分从外地开来的部队……”

    “不要说了……”库兹涅佐夫打断了弗拉索夫大将,他不想听这些没用的话,“现在还能多少部队能用?”

    “除了内卫部队之外,大约只有15个严重残缺的步兵师,最多只有12万…15万人是可用的。”

    这并不是说几十万人列宁格勒方面军里面除了这12…15万人都是叛徒。而是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部现在能用来保卫核心市区的兵力就这些了。剩下的三四十万人,不是倒戈就是被敌人消灭或包围起来了由于许多部队叛变倒戈,使得苏军防线上出现了大量的漏洞,而且苏军的防御部署也被对手获悉。

    因此德军和白俄的推进非常顺利,不仅一举攻入列宁格勒市区,而且还包围分割了大量的苏军部队。

    “靠这点部队根本守不住那么多地盘,”弗拉索夫说,“现在必须进一步收缩。”

    “还要收缩?”库兹涅佐夫一听到“收缩”就下意识地点头,“大将同志,这里是列宁格勒,祖国的第二首都,难道我们可以放弃半个或是三分之二个列宁格勒?”

    “那还能怎么办?”弗拉索夫痛苦地摇摇头,“守不住了……我们守不住啊!现在收缩,我们还能保住中央区和基洛夫群岛。否则,我们连列宁格勒最后的革命据点都保不住了。”

    中央区就是冬宫所在的那个区,而基洛夫群岛则是涅瓦河口一系列大小岛屿的总称,这些岛屿大部分都是列宁格勒最核心市区的一部分。因为有河道可以依托,而且还有大量的高大建筑物可以作为据点,所以中央区(中央区其实也是一个岛屿,而且还有多条可以用来防御的人工河)和基洛夫群岛是列宁格勒最难攻占的区域。

    在列宁格勒方面军制定防御计划中,中央区和基洛夫群岛就是最后的革命据点。如果不再出什么意外(可惜第四次列宁格勒保卫战打到现在意外不断),理论上可以一直防御到43年冬季涅瓦河结冰以后一旦涅瓦河结冰,德国人的坦克和法国人的194mm“拆迁炮”就能通过冰面进入中央区和基洛夫群岛区域了……

    ……

    “总统先生,告诉您一个好消息,俄罗斯女皇回到了她忠诚的彼得格勒,而且受到了彼得格勒人民的热烈欢迎,《上帝保佑女皇》歌声在城市上空回荡……”

    6月15日上午(美国时间),美国战略情报局局长多诺万用愉快而且轻松的语气向罗斯福报告了女皇回到彼得格勒的喜讯。

    这当然是一个喜讯了……至少对美国而言是这样的!因为俄罗斯女皇一旦回到彼得格勒,那么苏德谈判的大门就将彻底关闭。

    苏联和德国,只能不死不休的打到底了。

    “列宁格勒……全部沦陷了?”罗斯福并没有显得太高兴,只是淡淡的问。

    “没有。”多诺万笑着回答,“根据可靠消息,虽然出现了大量的叛变,但是在列宁格勒仍然有十万以上忠于布尔什维克党的军队,他们从列宁格勒时间昨天中午开始收缩,目前牢牢控制着列宁格勒最核心的区域。”

    罗斯福点了点头,“这真是一个让人高兴不起来的好消息啊。”他看了眼坐在椭圆形办公室内的霍普金斯,“哈里,你怎么看?”

    “很让人担心。”哈里。霍普金斯说,“这很可能是苏联崩溃的先兆……俄罗斯人现在为什么而战?gc主义信仰?还是他们的祖国?”

    “这的确是个问题!”罗斯福皱了下眉头,“斯大林现在怎么样?他的权力还稳固吗?”

    “暂时还比较稳固,”多诺万说,“他们的政z局做了集体检讨,还承诺进行以改善战后人民生活为主要目标的改革。”

    “打了败仗就改革,”霍普金斯淡淡地说,“这是俄罗斯的传统了……可问题是斯大林的敌人会给他改革的时间吗?”

    “会吗?”罗斯福反问。

    “我想不会。”霍普金斯说,“列宁格勒现在的情况,实际上已经关闭了苏德和谈的大门。连和谈都无法进行,斯大林还怎么可能获得喘息的机会?所以他的改革承诺,其实是很难履行的。”

    “那么他要如何支持下去?”罗斯福接着问。

    “俄罗斯民族主义!”哈里。霍普金斯思索着说,“我想在斯大林的求和努力完全失败后,苏联会回归到俄罗斯民族主义的旗帜下来求生存……斯大林和布尔什维克党必须代表俄罗斯民族的利益,反对出卖俄罗斯民族权益的奥丽加女皇。”

    罗斯福点了点头,以奥丽加女皇为首的白俄政府在进入彼得格勒之前只是一个不能负责的流亡政府。指责一个流亡政府“卖国”是不符合欧洲人的思维模式的人家无国可卖,怎么能说人家卖国呢?最多也就是在骗人。

    而在流亡期间的各种承诺,在欧洲人看来也没有什么法律依据,纯是空口白话。只有当流亡政府重新上台后,履行了那些承诺(在欧洲,这种承诺一般情况下都是会跳票的)才是真正的卖国。

    奥丽加在进入彼得格勒之前,说什么都不作数,可是一旦在彼得格勒上台,那就是真正的俄罗斯女皇了。

    那么……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割让现在就是她的麻烦了。如果奥丽加同意了割让,她立即就会背上俄奸的骂名,而斯大林和布尔什维克则能马上高举起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大旗。

    而如果奥丽加不同意卖国,那么她和她的白俄就是德国人的一个大麻烦了。

    “我想她还不至于愚蠢到得罪德国吧?”罗斯福轻轻叹了口气,“看她这些年的表现就知道,她并不愚蠢。”

    “但是俄罗斯从来不缺蠢货!”霍普金斯一笑,“我们完全可以发表一个声明,支持维护俄罗斯或苏联的领土主权完整,实现不割地和不赔款的公正的和平。”(未完待续。。)

第912章 卖国卖出新高度

    1943年6月16日,除了中央区和基洛夫群岛之外的大半个列宁格勒,现在都变成了彼得格勒!代表俄罗斯的三色旗和代表着罗马帝国的双头鹰旗(这罗曼诺夫王朝旗)也飘扬在了芬兰湾南岸的沙皇夏宫彼得宫的上空。

    在彼得格勒市区扮演了一回身先士卒的女大帝之后,奥丽加女皇就移驾到了彼得宫,并且宣布将以彼得宫为皇宫,号令整个俄罗斯。

    而在入住彼得宫后,俄罗斯女皇的第一道旨意就是邀请德国国防军总参谋长赫斯曼帝国元帅访问彼得宫以国家元首的名义邀请外国的总参谋长,这似乎有点违反国际上的外交礼仪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