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55节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55节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英国首相看着秃了脑袋,胡子和眉毛全都变成雪白颜色的77岁的法国总理,苦苦一笑,“总理先生,您要用对德停战协定去约束一位俄罗斯女皇吗?”

    “不!”法国总理说,“她还不是俄罗斯女皇,我们现在不能承认她,除非她驱逐全部在波罗的领土上的德国人!”

    法国总理说话的时候,首相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敲响了,首相的一个秘书快步走了进来,将一份电报抄件交给了英国首相。

    “首相阁下,维也纳发生革命,卡尔一世被驱逐,帝国议会宣布成立共和国,并且宣布加入德意志!”

    “什么!?”克列孟梭猛地跳了起来,“该死的德国佬,到了现在这个地步还不老实!真是太可恶了!”

    ——

    求收藏、求推荐、求三江票

第八十九章 传说中的民族自决呢?

    根据后来获得诺贝尔h平奖的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和平条件》,奥匈帝国治下的各个民族都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前途,这个就叫“民族自决”原则。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俄属波兰和奥斯曼帝国。

    但是这位让美国参加了世界大战和俄国内战的“和平总统”却忘记了一个常识,在奥匈帝国境内还有一个名叫德意志的民族!根据他提出的《十四点和平条件》,奥匈帝国的德意志民族仿佛也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前途。至少在1918年10月到1919年9月间,奥地利的德意志人是这么认为的。

    所以当1918年11月12日,奥地利成为共和国的时候,这个国家的名字叫“德意志奥地利”,而他们还向德国正式提出了加入的请求。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劳合。乔治在为这个消息叫好——这是他听说此事后的反应。

    “好?”克列孟梭眯着眼睛看着英国首相,“好在什么地方?如果德国和奥地利合并,新的国家可能会拥有8000万人,是法国的两倍还多!”

    法国的人口数量从19世纪开始就是个悲剧,原本是除俄罗斯之外的欧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是到了一战前夕,法国人口已经远远少于德国和奥匈,而且还略少于英国本土,如果算上英国海外领的白人,差距将会更大。如果德奥合并,那么新的德意志的人口就将是法国的两倍还多,而且德国人口的增长率明显高于法国。

    另外,奥地利境内还拥有丰富的铁矿和煤矿资源。有可能填补洛林…阿尔萨斯被割让后,德国的铁矿石资源短缺,这会让法国限制德国工业发展的努力化为泡影!

    “当然是一件好事!”劳合。乔治说,“这意味着奥匈帝国彻底崩溃……不是因为匈牙利人,而是德意志人自己首先抛弃了国家。”

    匈牙利革命虽然发生在10月30日,但是新成立的匈牙利政府并不是共和政府,而是继续向皇帝卡尔一世效忠——这说明匈牙利人非常清楚,想要保住他们的大匈牙利国,就只有和德意志人抱团。

    “10月30日匈牙利革命的结果说明,匈牙利人是愿意战斗的。”劳合。乔治继续说,“70%的国土割让啊,换成谁都不愿意接受。如果没有奥地利和德国合并的可能,奥匈帝国的德意志人和匈牙利人就有可能选择顽抗……这是非常可怕的!乔治,你知道的,我们并没有真正打赢。”

    “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克列孟梭像是被劳合。乔治说服了。

    “反对,”劳合。乔治说,“我们,英国和法国反对,美国不正面表态。这样奥地利的德意志人不会绝望,匈牙利人失去盟友,将面对必败的战争。这样他们就有可能不战而降……”

    “但是奥地利的前景还是让人忧虑。”克列孟梭说。“我总有一种预感,这个国家早晚会和德国合并在一起,到时候我们法国人就要倒霉了。”

    劳合。乔治沉吟了一会儿才说:“其实我们英国一直认为维持奥匈帝国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这可是个古老的国家啊,源头可以追溯到查理曼大帝……可惜现在它已经不存在了,我们将要面对一个更加麻烦,更加不稳定的巴尔干。”

    “不是还有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联合王国吗?”克列孟梭所说的这个国家就南斯拉夫王国。维持奥匈的政策在协约国方面没有多少支持者。可是巴尔干半岛上也的确需要一个维持稳定的力量。于是各种异想天开的办法都被提了出来,其中就有组建将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还有波斯尼亚拧在一起的这个方案。

    “但愿能行吧。”劳合。乔治点了点头。德意志人不能通过民族自决合并,而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却要被民族自决,去和塞尔维亚人一块儿过日子了,这样能行吗?

    ……

    “沙皇、皇后和皇太子还有三位女大公都是你带人杀掉的?”

    “是的,只可恨没有杀光!”

    “还剩下一位女大公?”

    “对!波罗的的奥丽加,她是俄罗斯人民的敌人!”

    “你很快就要见到她了。”

    “可惜不能杀了她!”

    “你叫什么名字?”

    “雅科夫。尤洛夫斯基!俄罗斯人民会永远记得我的名字!”

    在戒备森严的波茨坦火车站内,路德维希。冯。赫斯曼正在和一个被镣铐锁着的瘦小文弱的年轻人对话。这个年轻人名叫雅科夫。尤洛夫斯基,是带队刺杀俄国沙皇的凶手。他将会和沙皇、皇后、皇太子还有三位女大公的棺椁一起,移送给奥丽加女大公。

    杀人凶手并没有丝毫愧疚,虽然德国人的报纸一致对其进行谴责,连罗莎。卢森堡主笔的《红旗报》也不例外。但是尤洛夫斯基此刻却昂首挺胸,仿佛是个英雄而非罪人——实际上他是英雄!他在1934年4月16日,被追封为“苏联英雄”。在他的家乡和契卡总部,都有他的全身塑像。在红军军事情报局旗下,还有一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尤洛夫斯基特别部队”。这是苏联特种部队的起源!

    “是谁派你来的?能说吗?”赫斯曼接着又问。

    “是布尔什维克党!”雅科夫。尤洛夫斯基大声回答,“我是奉命来执行沙皇尼古拉二世和皇后死刑的!”

    这没有什么不能说的!因为列宁已经亲口承认,《真理报》上也发表社论,称赞刺杀沙皇的行动是一场正义的革命行动。

    对布尔什维克来说的确如此!唯一的遗憾就是沙皇的一个女儿漏网。而且这位尼古拉二世所有的孩子中最年长的奥丽加,还是目前沙皇家族成员中唯一一个拥有地盘和军队的大公。因此由她继承俄罗斯皇位,并且得到整个罗曼诺夫家族和所有的白卫军首领拥护的可能性还是非常之大的。

    如果她成为白卫军的共主,考虑到家人被杀害的仇恨,只怕会成为一个很难对付的革命宿敌吧?

    “保卢斯上尉!”赫斯曼把刚刚被拉入军事情报局担任特别行动队队长的保卢斯喊到了身边。“这个人交给你了……必须完好无损的带去波罗的,然后交给史塔西看管。”

    听到“史塔西”,原本一副大无畏表情的尤洛夫斯基的面孔上居然滑过了一丝恐惧。

    保卢斯冲身后一招手,两个穿着野地灰军服,背着步枪的士兵跑过来,架起尤洛夫斯基,好像抓小鸡似的把未来的苏联英雄架上了火车。

    ——

    求收藏、求推荐、求三江票

第九十章 女皇的翅膀硬了

    赫斯曼带着一堆棺材、几个凶手(包括主要的凶手尤洛夫斯基,但是没有抓到别尔津)抵达的时候,里加的十一月天气寒冷,所有的屋顶上和街道两旁都被白色的积雪覆盖。同革命风暴席卷的柏林相比,这个城市看起来非常太平,几乎没有什么人在游行抗议。

    由于提早准备,库尔兰自治邦的主要防卫力量早就不是正规的德意志军队。而是以库尔兰德意志人为主组成的八万防卫军和数量将近两万的自由军团“铁师”,还有号称十万之众的库尔兰人民冲锋队——虽然都是些上了年纪或者过分年轻的男人组成的,但是经过几个月的训练,他们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战斗力。

    赫斯曼控制的史塔西也开始组建一支名为“特种任务训练与建设第100中队”的精锐武装,它的总部设在里加西南的米乌塔(俄国人叫它叶尔加瓦,这里也是史塔西的总部所在),因此又叫米乌塔部队。日后这支部队会变得非常强大,不过目前只有不到300人,由斯托克豪森负责指挥和训练。

    另外,据赫斯曼所知,库尔兰自治邦的各种物资储备也相当充沛。在德国正式投降之前,东线总司令部就给里加运去了大量从乌克兰和波兰搜刮来的小麦和煤炭。足够204万人口的库尔兰自治邦支持很长时间。

    204万人口是最新的统计数据,其中德意志人多达100万,拉脱维亚人只有40万了,犹太人有25万,俄罗斯人有20万,立陶宛人有15万。

    和两个月前相比,德意志人增加了20多万!这当然不是鼓励生育的结果,也不是又从什么地方迁移了德意志人过来。而是库尔兰自治邦总理皮尔堡男爵“考证”出来的——这位男爵认为波罗的的德意志人和拉脱维亚人、爱沙尼亚人长期混居,而且德意志人居于上层,拥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而拉脱维亚人、爱沙尼亚人长期处于被统治的地位,过去甚至是德意志贵族的农奴。

    贵族老爷睡农奴姑娘在过去不开化的年代是非常普遍的事情,由此还会产生许多私生子。他们中的一部分被当成了拉脱维亚人和爱沙尼亚人。

    而现在,应该给那些可怜的私生子和他们的后代一个公道!只要能在库尔兰民政机关说自己的某个祖先是私生子(这在早年的波罗的根本不稀奇),同时又能讲一口流利的德语(德语长期是库尔兰的官方语言),就能获得一个德国姓氏,成为德意志人。这样就能分到土地,还不会被迁移去外地。

    于是,不仅许多拉脱维亚人找到了自己的德意志祖先,连临近的立陶宛都有许多人过来认祖归宗——在德国人将立陶宛的政权移交给波兰临时政府后,那里的局势就有点混乱。不少人逃难到了东普鲁士和库尔兰,还有一些立陶宛北部和西部的城镇在游行抗议,想要加入库尔兰和东普鲁士……

    此外,库尔兰自治邦境内的犹太人和俄罗斯人这段时间也增加了不少。他们都是从苏俄控制区和乌克兰逃难过来的,大部分都是知识分子和原来的资本家。现在整个中欧和东欧都非常动荡,库尔兰自治邦的平静和安宁吸引了他们。

    但是这种平静和安宁的表象之下,正涌动着战争的暗流。看看里加火车站上用红色油漆刷写的新标语就知道了。

    库尔兰自治邦是波罗的德意志人的家园!

    向库尔兰防卫军和冲锋队战士致敬!

    史塔西是库尔兰自治邦的捍卫者!

    波罗的已经变成了库尔兰,这已经充分说明局势正在向不利的地方发展。赫斯曼的计划并不是没有疏漏的,波罗的女大公奥丽加一世或许拥有足够的合法性——目前协约国并没有就此表态——但这也意味着她能得到白俄们的认同和拥护,这就让她有了摆脱德意志人控制的本钱!

    “陛下刚刚去了塔林的托姆别阿,她将在那里迎接沙皇和皇后的灵柩。”

    在火车站,前来迎接的克洛伊刚一见到赫斯曼,就拧着眉头告诉他一个不大好的消息。

    女大公并没有按照赫斯曼的计划,将自己的大公官邸放在里加城堡,而是去了塔林,住进了托姆别阿宫。而且还命令原来的波罗的联合公国议会议长,拉脱维亚族政治家卡尔利斯。乌尔马尼斯组织波罗的联合公国政府。又下令爱沙尼亚自治邦总理康斯坦丁。帕斯组建爱沙尼亚防卫军。而早她一天到达塔林的尤登尼奇上将,则被任命为波罗的防卫军总参谋长,在塔林召集白俄战士,准备组织一支以白俄为骨干的波罗的军队。

    因为有了新的波罗的政府和防卫军,所以皮尔堡男爵领导的政府和戈尔茨上将指挥的军队,就只能把波罗的这个牌子换成库尔兰了。

    “这位陛下看来是想和我们保持距离,以便获得协约国的支持。”

    和克洛伊一同前来的里加城防司令,同时也是“铁师”参谋长的法尔肯霍斯特少校则显得有些担心。

    “谁让我们战败了呢?”赫斯曼苦笑着看了法尔肯霍斯特一眼。“不过她和我们保持距离也有积极的一面,这有助于她得到协约国的承认。如果协约国承认她的地位,那么波罗的联合公国的问题就是俄国事务了……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一个不被条约束缚,可以自由发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