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537节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537节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设计要求,每架“十七试特殊攻击机”都可以携带一枚800公斤的炸弹或鱼雷飞行最多1500公里。

    脑洞大开的日本海军参谋们设想,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让这种水上飞机扔掉浮筒,采取有去无回的“单程特攻”模式。这样4艘伊400型潜艇就能在距离巴拿马运河1000公里的太平洋上放出12架携带鱼雷的攻击机。

    而这12架飞机将在夜晚起飞,并且利用超低空飞行躲避美军雷达的侦测。在凌晨天色刚刚放亮的时候飞抵巴拿马运河,然后用12枚鱼雷攻击运河太平洋一侧的8座钢铁闸门(两条水道,每条水道有4座闸门),力争全部摧毁!

    根据日本海军自己的评估,一旦运河一侧的8座闸门全部被毁,美国人至少要花6个月时间才能将之修复。考虑到现在德国已经控制了大西洋的大部分海权,因此在美国东海岸建造的“饺子舰”们是无法绕过南美洲抵达太平洋的。

    所以一旦炸毁8座闸门,日本就赢得了宝贵的6个月时间。

    不过现在的形势变化很快,英国本土眼看就要完蛋了,不列颠岛都被人登陆了,还能蹦跶几天?这事儿对德国是特大喜讯,但是对日本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因为英国本土一完,美国“欧洲第一”的战争政策实际上就破产了。那么美国这个工业土豪生产的绝大部分战争物资就会用在太平洋战场上……这可是1亿吨钢(这是号称,实际上只有8000万吨)和2亿吨油啊!

    别说胆子本来就小的海军,连陆军大马鹿们听说英国要完,都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

    于是在东条和山本去开罗参加轴心国首脑会议之前,海军军令部次长伊藤整一就整出了一个突袭巴拿马运河,以阻挡美国航母大批进入太平洋的计划。

    由于突袭巴拿马运河的时间被提前到了1943年上半年,所以伊400潜艇和“十七试特殊攻击机”都指望不上了。

    日本联合舰队必须出动宝贵的航空母舰进行冒险!

    如果冒险取得成功,那么美国在1943年内就别想在太平洋取得任何主动了。而日本则可以利用宝贵的1943年加强夏威夷群岛的防御,同时完成南下作战!

    没错,就是南下!

    虽然德国反对,但是日本还是决意执行南下计划。哪怕不占领澳大利亚,也必须要占领新西兰,以便切断美国和澳大利亚之间的航线。

    这样美国就无法从澳大利亚进行反攻,夏威夷群岛将成为日本的“国之门户”。

    另外,日本军方还希望能在德国的帮助下,在1943年内完成2款被他们寄予厚望的“太平洋决战机”的研制和投产工作——这两款飞机分别是陆军的ki84(疾风)战斗机和海军的p1y(银河)轰炸机。

    虽然它们都是岸基飞机,但是性能极为优越(日本人认为优越)。

    根据设计指标,ki84(疾风)将会装备一台最大起飞功率2000马力的18缸空冷发动机,最大平飞速度可达624公里/小时(6100米高度),极限航程高达2500公里,而且火力也比较强大,拥有20mm航炮和12。7mm机枪各2门,还能外挂250公斤炸弹2枚。

    按照日本陆军大马鹿们的看法,这款ki84战斗机的综合性能已经超过了德国的fw…190系列,完全可以对抗美国人的p51和p47系列飞机。

    而日本海军的p1y同样是一款性能卓越的双发中型轰炸机,同样装备2台18缸气冷发动机,最大航速可达546公里/小时,续航距离能达到5370公里!可以挂着1枚800公斤的航空鱼雷或1枚1000公斤的航空炸弹,而且还能进行俯冲投弹。

    另外,这款p1y双发轰炸机还具有一定的空战性能,安装了空战襟翼,使之具备了和敌方战斗机进行格斗的能力。这样它就不需要战斗机的掩护,可以单独对美国航母编队进行突防了。

    不过,无论是攻占新西兰,还是加强夏威夷,又或者是完成两种“决战机型”的开发,都需要宝贵的时间。

    而能够为日本争取到时间的办法,眼下看来就只有利用航母突袭巴拿马了。

    “风险很大,”山本五十六点了点头,“但却势在必行。根据情报,现在美国用于大西洋运输的航空母舰就多达5艘,而且都是航速很快的舰队航母!同时,还有至少5艘舰队航母用于太平洋战场。如果目前在大西洋活动的5艘航母转用于太平洋,那么美国太平洋舰队就会拥有和联合舰队抗衡的航母部队了!”

    原来都不用等到年底,现在美国就有10艘舰队航空母舰(包括轻型舰队航母)了。如果挨到年底,美国人的舰队航母数量肯定有20多艘。到时候它们要都冲进太平洋,日本联合舰队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扛不住啊。

    “不过,”山本五十六又说,“如果欧洲联合舰队能够配合我们,在加勒比海发起攻势,吸引美国人的兵力,那么突袭巴拿马运河的计划是有很大把握取得成功的。”

    ……

    就在东条和山本商量着要怎么说服德国人配合他们突袭巴拿马运河的冒险计划的同时,希特勒和赫斯曼等人已经抵达了开罗。还在先期到达的罗马帝国领袖墨索里尼的盛情邀请下住进了巍峨雄壮的萨拉丁城堡。

    埃及现在已经成为了所谓的罗马帝国的一部分,不过那个喜欢美女和偷东西的埃及国王法鲁克一世的王位还在,只是变成了罗马帝国皇帝的封臣——这种关系据说是符合罗马帝国法统的!

    按照墨索里尼的说法,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的法统就转入了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的东罗马帝国。而埃及是东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后来东罗马帝国为奥斯曼帝国所取代,同时奥斯曼帝国又声称继承了罗马,因此也能看成罗马帝国的延续。而现在意大利再兴罗马,当然可以继承奥斯曼帝国的法统,成为埃及王国的宗主——现在统治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王朝的开国君主穆罕默德。阿里就曾经是“奥斯曼罗马”的封臣,现在“奥斯曼罗马”的法统转入了“意大利罗马”,那么“意大利罗马”就理所应当成为埃及王国的宗主……

    这套说法虽然非常奇怪,但历史毕竟是胜利者随便写的,这个时空的墨索里尼武运当头,看来要当胜利者了,他想怎么写就这么写吧,希特勒和赫斯曼都不想过问。

    不过现在德国和意大利之间关于新罗马帝国的疆界问题也有了点分歧——分歧出现在希腊。虽然希腊早就被墨索里尼看中,而且也和德国达成了协议,应该成为新罗马帝国的一部分。

    但是意大利军队入侵希腊的行动却遭到了失败,后来德军在哈尔德的指挥下攻占了希腊的大部分地盘(除了克里特岛)。再后来在威廉二世的女儿维多利亚。路易斯的斡旋下,德国和希腊国王保罗一世(他是维多利亚。路易斯的女婿)达成了协议,由德国保护希腊,并且支持保罗一世继续当国王。

    同时,希腊人民还高高兴兴地加入欧洲共同体和欧洲马克区,在经济上也开始和德国搞一体化了。

    可是这么一来,墨索里尼就不答应了。说好的希腊给意大利领导的,怎么就变了卦呢?可是不答应归不答应,墨索里尼也不会傻到因为一个小小的希腊去和德国翻脸。而希特勒当然也不愿意为了个希腊和意大利闹僵,毕竟欧洲联合舰队现在还要仰仗意大利的加盟。

    所以德意双方从1942年初开始就为希腊问题开始扯皮,也不知道是怎么扯的,扯着扯着居然把南斯拉夫和克罗地亚…匈牙利都扯了进来——原来墨索里尼表示可以放弃对希腊的要求,但是要得到一个大阿尔巴尼亚作为补偿,而这个大阿尔巴尼亚将会包括部分南斯拉夫王国的领土。结果不仅南斯拉夫王国被牵扯进局,连德国扶植的巴尔干半岛上的头马克罗地亚…匈牙利王国也加入了扯皮,让形势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了。(未完待续。)

第790章 轴心国的开罗会议——大罗马

    傍晚到来的时候,赫斯曼和阿道夫。希特勒一同登上了巍峨、古朴,数百年来不知见识了多少兴亡事的萨拉丁堡的城墙。一面罗马鹰旗悬挂在城堡内的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的尖顶上,在昏黄的阳光下,静静的一动也不动。

    “公元621年,波斯的萨珊王朝击败东罗马帝国,完全控制了埃及。”希特勒仿佛有些感慨,看着那面鹰旗对赫斯曼说,“时隔1320年,你又让罗马的鹰旗回到了开罗。”

    “领袖,这是意大利的鹰旗,不是罗马的鹰旗。”赫斯曼嘲讽地一笑,“意大利人配不上罗马帝国之名,他们永远成不了罗马。在如今的欧洲,能够成为罗马的只有我们德意志帝国!”

    罗马对于欧洲是有特殊意义的,它象征着辉煌和统一的时代。在德意志人领袖欧洲的时代,他们将自己的帝国称为神圣罗马。而拿破仑皇帝扫荡欧陆的时候,这位法国皇帝又将罗马的名号从德意志人手中夺走,还让自己的儿子拿破仑二世当了罗马王——当时并没有一个罗马王国,罗马王之名显然寓意着法兰西人的罗马诞生了。

    而现在,墨索里尼又让意大利举起了罗马鹰旗!

    意大利王国变成罗马帝国可不仅仅是改个名字那么简单的,因为欧洲共同体可以容下意大利,但绝对不可能容下罗马。

    “帝国元帅,我们的朋友墨索里尼可不是这么认为的。”希特勒背着手,在古老的城墙上一边缓缓踱步,一边说道,“他的罗马帝国拥有75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领土,比历史上鼎盛时期的罗马还要辽阔。”

    墨索里尼的确建立了一个大罗马,他的帝国大约包括了意大利本土、阿尔巴尼亚、突尼斯、利比亚、埃及、苏丹、阿比尼西亚和索马里(包括意属、法属、英属索马里),差不多有750万平方公里!

    按照厚脸皮的意大利领袖的说法,现在罗马帝国是欧洲领土面积第二的强国,仅次于苏联,比德意志帝国和法兰西共和国都要大。

    “大而无用,”赫斯曼一笑,“除了埃及和意大利本土之外,别的地方都是贫瘠之土,没有多少价值。现在意大利人只是被一种虚幻的强大给蒙蔽了,产生了一些错觉。”

    其实墨索里尼的750万平方公里中还是有不少有价值的地盘的,比如盛产石油的利比亚和南苏丹就很不错。但是现在利比亚和苏丹的石油还没有被发现,就算在未来那里开采出了石油,依靠那点石油收入肯定也应付不了700多万平方公里非洲土地的开发和治理费用。

    未来意大利要么将非洲属地变成单纯的资源采集地,不加以开发建设,要么就会背上沉重的负担——考虑到目前意大利的工业并不发达,开发非洲属地的负担将是非常沉重的。

    而吞下了阿尔及利亚和法属摩洛哥的法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将近3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地图上看着挺喜人的。但是要开发建设,要同化那里的人民,要把那里真正变成法兰西的一部分是非常麻烦的。

    而且,阿尔及利亚和法属摩洛哥同意大利的非洲领地一样,都不是能搞工业的地方。除了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还不错,其他地方都是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土地贫瘠,而且除了油气之外也没什么低成本的工业资源。就是油气资源的优势也比不过被德国控制下的中东。

    相比之下,德国准备拿下作为本土的地盘,比如波兰、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部分或全部白俄罗斯还有乌克兰等地虽然面积不大,但却是实打实的精华。

    那里眼下就有很不错的基础,整合和开发的难度也不是太高,只要弄好了,将来的德意志帝国本土面积虽然不到200万平方公里,但是经济工业实力将会远远超法国和意大利。

    不过750平方公里的“大罗马”和不到200万平方公里的“小德意志”一比,还是会让墨索里尼这样的意大利人产生一种虚幻的强大感。

    而这种虚幻的强大感,现在成了把意大利纳入欧洲共同体的一个最大的障碍。在今天下午的会面中,墨索里尼拒绝了让罗马帝国加入欧洲共同体的建议,而且还提出了将波斯尼亚(南斯拉夫部分)和门的内哥罗(黑山)合并入意大利的大阿尔巴尼亚的要求——这是意大利放弃希腊的补偿。

    “帝国元帅,我知道墨索里尼有些头脑发热了。”希特勒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苦苦一笑,“可他毕竟是我们的朋友,所以我们不能命令100个师向罗马城进军……虽然那会让我们在3个月内成为意大利的主人。”

    “领袖,你高估意大利人了,”赫斯曼笑着摇头,“不需要100个师,也不需要3个月……有10个师和2个星期的时间我们就能占领意大利全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