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525节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525节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丘胖子到底是当过海军大臣的,对海上事务还是比较了解的。只要德国人没有占领爱尔兰,英国的海上生命线就不算全断。而这一次nr21船队之所以坏事儿就是因为船太慢,如果能跑出25节的平均航速,那么德国人的大舰队根本来不及到位,船队就已经安全抵达英国了。(未完待续。)

第772章 运输队长罗斯福

    华盛顿,白宫。

    美利坚土豪国的总统罗斯福先生,这个时候也得到了大西洋舰队司令官英格索尔上将通过电报发来的战报了——nr21船队的运输任务成功了大约20%,除了开往苏联的船只目前还安然无恙,其余的运输船损失了九成!

    “嘶……”

    罗斯福倒吸了口凉气儿,哪怕他领导的是一个到处都是土豪的国家,也承受不起这样的损失啊!仅仅是一次运输任务就丢掉了200万吨的船舶和60万吨以上的货物。另外还搭上了3条战列舰和6条重巡洋舰!

    就是土豪国也不能这样败啊,美国土豪的钱也不是大风吹来的,要这样败起来,用不了多久也得破产啊。

    美国总统抬起他的大脑袋,锐利的目光扫了下椭圆形办公室里面几个穿军装的,他们是总统参谋长莱西上将,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海军作战部长欧内斯托。金上将,还有陆军航空部队总司令阿诺德中将。

    “没有办法了,是吗?”罗斯福问。

    随着这个问题出了美国总统的口,椭圆形办公室里面的气氛一下紧张到极大。如果丘吉尔、斯大林和日本天皇裕仁现在听到罗斯福的问题,一定会抱起头准备哭上一场的!

    因为罗斯福的话还有后半段——那就放过万恶的纳粹吧!

    如果大西洋运输只有20%的成功率,那么反攻欧洲大陆肯定是无望的,以后就只能和德国大西洋为界了。而美国就趁着德国收拾英国和苏联的机会,回过头先把太平洋的地盘拿下,再把日本天皇吊死,这样多半还能对抗统治欧洲、非洲和印度的德国。

    现在可以说是美利坚合众国站在了历史上最重要的三叉路口,是向西去收拾日本,还是坚持欧洲第一,继续去和德国为难呢?

    几个将军仿佛都中了定身术,谁也不言语了——这可关系到美国和世界今后100年甚至更加长久时间中的命运,不好好想清楚谁敢乱说?

    椭圆形办公室里面就这样沉默着,一片死寂。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才听见总统参谋长莱西上将开口说话。

    “总统先生,英国驻华盛顿的军事代表团团长迪尔爵士刚才和我通电话的时候,提出了一个组建大西洋快速船队的计划。”

    “大西洋快速船队?可行吗?”罗斯福顿时来了兴趣。和德国平分地球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他可不愿意这么做。

    “有一定的可行性。”莱西上将说,“从美国东海岸通往冰岛雷克雅未克港的距离大约有2300海里,如果船队的平均航速可达25节,最快92个小时就能抵达了。只要我们的保密工作到位,再实行小编队航行,德国人很可能无法察觉。”

    92个小时当然是走直线,在实际操作中未必可行。但欧洲联合舰队也一样不敢从直布罗陀直驶战场,那样做会让宝贵的主力舰容易遭受潜艇的伏击。

    因此莱西上将的分析基本上是正确的,用小编队的快速运输船向英国输送军队和物资的话,欧洲联合舰队是很难进行拦截的。

    “那么我们有那么多快速运输船吗?”罗斯福马上追问。

    “目前不是很多。”欧内斯托。金上将回答,“因为之前我们的思路是组建慢速船队。”

    著名的自由轮和t2油轮都是慢速船,自由轮只能跑出11节,t2稍快一些,其中最快的型号能跑16。5节。

    而美国人造那么多慢船原因一个是为了节约成本和方便快速地建造——毕竟快速轮船使用大型船用锅炉和汽轮机是非常昂贵的设备,而且生产的难度比较高,不能和自由轮使用的蒸汽机和大部分t2油轮使用的船用柴油机相比。而且大型锅炉和汽轮机是军用舰船的标配(德国有大马力的柴油机可以用于军舰,但是生产难度同样很大),如果拿太多去造货轮油船了,军舰就不够用了。

    而另外一个原因是美国人在制定造船计划的时候没有料到德国人现在会牢牢掌握大西洋的制海权,造成慢速船队根本无法通过北大西洋航道前往英国。

    “现在有多少快船?”罗斯福进一步追问。

    “目前我们拥有的快船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邮轮和客轮,有玛丽皇后号、伊丽莎白女王号、印度皇后号、不列颠皇后号和诺曼底号等十六艘;第二类是由军舰改装的快速运输船,主要是由平甲板型驱逐舰改装而来的,数量有几十艘,不过这些船只的吨位都很小;第三类是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罗斯福愣了愣。

    快速邮轮和平甲板驱逐舰改装的快速运输船他都知道,前者主要是运兵,后者则用于向前线岛屿输送物资和军队。但是欧内斯托。金提及航空母舰却出乎他的预料。

    “航母也是一种运载能力相当大的船只,可以用来输送飞机和车辆。”欧内斯托。金回答,“我们可以把胡蜂号和突击者号从太平洋调回大西洋,作为车辆和飞机运输舰。另外,英国人还有2艘用大型邮轮改建的航母阿奎坦尼亚号和伯伦加利亚号,它们的运载能力更加强大,不仅可以运送飞机和车辆,而且还可以搭载大量的弹药和散货。”

    罗斯福连连点头,原本紧拧着的眉头也渐渐舒展开了。看来美国还可以继续插手欧洲的战争,至少运输的问题不是无解。现在有几艘大邮轮可以运兵,跑一趟就是几万,运兵不是问题。还有5艘航母可以运输车辆和弹药,问题也不是很大,唯一有些麻烦的就是运油。

    “油船怎么办?”罗斯福问,“我们没有快速油船吧?”

    “我们有可以跑16。5节的t2油船,这就算快速了。”欧内斯托。金皱着眉头说,“如果想要更快的油船,就得挪用在建军舰的动力系统。”

    t2油轮有几种型号,其中最大的满载吨位超过2。2万吨,可以装1万吨左右的油料,主机的马力则超过1。2万匹,最大航速在16节左右。如果要让这种级别的船只拥有25…30节的高速,主机功率需要达到6…7万匹(民用船只的体型偏重于减少阻力,以便节省燃料和主机功率,因此可以用较小功率的主机达到较快的航速),差不多就是一艘驱逐舰的主机。

    也就是说,美国造一艘快速t2油轮或者类似的货轮,就得少造一条驱逐舰。

    “那么在快速油轮建成前怎么办?”罗斯福想了想,又问,“我们有什么办法向英国运输燃料?”

    “只能偷运。”

    “偷运?”

    欧内斯特。金点点头,说:“单独一艘t2挂上中立国的旗帜驶往大西洋彼岸,不被发现的概率还是存在的,毕竟北大西洋非常辽阔,而且现在的天气也足够恶劣。”

    一个几百条船的船队肯定比单艘轮船容易被发现,如果德国人只有潜艇可以攻击北大西洋航道,那么组成护航船队肯定是有利的,可是现在德国人可以动用强大的战列舰编队出击。那么大型护航船队搞不好就会全军覆没!相比之下,小规模的船队甚至单船出动反而比较安全。

    “单船的话,遇上德国人的巡洋舰怎么办?”罗斯福的眉头又拧了起来。

    欧内斯特。金耸耸肩,“不好说,有可能连船带油都归德国佬了!”

    这时陆军航空兵的阿诺德中将嚷了起来,“上将!您是说把2万多吨的油船和1万吨昂贵的c3燃油随便扔在大西洋上让德国人抢劫?”

    “是的。”欧内斯特。金点点头,说,“德国人抢不光的,我估计会有50%左右的油船安然抵达。”

    “那还有50%呢?”

    欧内斯特。金无奈的一摊双手,“有可能会被烧掉,也有可能会被德国人抢走。”

    他的意思是,如果船员不愿意进行必然会送命的抵抗,那么船和石油就都是德国人的财产了。而在是否抵抗的问题上,美国海军部是没有办法的,美国海军部不可能下一道命令让t2油轮的船员宁死不降。

    “这是资敌!”阿诺德说,“德国人的飞机会烧掉这些优质燃料,然后把炸弹扔到我们头上。”

    准备运去英国成品油都是高辛烷值的上等货,大部分是供应飞机的。虽然德国现在控制了中东产油区,但是现在的中东还不是日后的石油王国,哪怕欧洲各国都在那里投资开矿,现在的石油月产量也不过二百多万吨。远远没有达到宽裕的地步,如果能从大西洋上缴获一些,德国佬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就这样办!”罗斯福咬咬牙,“不到万不得已,我们不能放弃英国和欧洲,付出哪怕非常高昂的代价也是可以接受的。而且,这只是暂时应付紧急情况的不得已之举,等到快速的t2油轮建成了,我们就将油料安全地运往英国,用来打击德国统治世界的野心。”(未完待续。)

第773章 饭桶保卫伦敦

    “向前推进,军歌嘹亮,

    与自由之师并肩携手。

    勇猛无畏,忠贞不渝,

    我们战无不胜!

    我们是陆军,我们以此而骄傲。

    我们是陆军,我们在此自豪宣称……”

    1942年12月20日,距离圣诞节还有几天的时候,处于战争和饥饿双重阴云之下的伦敦的阴霾气氛,突然被雄壮的进行曲和嘹亮的军歌给一扫而空了。

    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中拯救了英国和法国,并且在这一次世界大战中被英国人民翘首期盼了整整3年的美国救星,现在终于排着整齐队伍,和着雄壮的乐曲,唱着让人热血沸腾的军歌,来到了大英帝国的首都。

    英国,马上就要得救了!

    伦敦的街头,现在挤满了穿着节日盛装的英国民众。虽然个个都面有菜色,但是每个人都显得无比欢快,每个人都挂着胜利者的微笑。似乎现在正被饥饿所折磨的不是英伦三岛的人民,而是海峡对岸的欧洲人。

    哦,欧洲人当然在挨饿!

    这是毫无疑问的!英国所有的报纸上都这么宣称,现在绝大部分的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人民连煮鸡蛋都吃不到了。饥饿正在笼罩欧洲,人民的怒火已经难以抑制,革命的火种正到处散播。

    总之,只要再坚持一下,德意志帝国就会和1918年一样分崩离析。大英帝国将能再次品尝到胜利的甘甜,顺便再把一个比《凡尔赛条约》还有苛刻100倍的条约强加给万恶的德国人。

    而现在美国人又大举出兵欧洲,英国还有什么理由不能坚持呢?

    “上帝保佑美国!上帝保佑英国!”

    “美国陆军万岁!打倒纳粹匪徒!”

    “小伙子们好样的,多杀几个纳粹……”

    街道两边的围观群众卖力的呼喊着,上了年纪的男人、女人激动得热泪盈眶,年轻的女孩则抛去了一个个飞吻,孩子们也用力挥舞着纸糊的星条旗和米字旗。

    而趾高气昂,扛着m1步枪,头戴钢盔,脚踏战靴的美国大兵们也都兴高采烈,不时冲着欢迎的人群挥手致意。仿佛他们刚刚从最激烈的战场凯旋而归似的。

    当然,并不是这些美国人的脸皮比衣阿华级战列舰的钢板还厚,实际上他们都以为自己马上就要去爱尔兰痛打纳粹了——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坦克、大炮、飞机和弹药都沉到挪威海里面去了。这是军事机密,在美国远征军中只有极少数人知道。

    “真是该死!我们来英国干什么?”坐在一辆崭新的吉普车(这是1941年底时运到英国的)里面的巴顿将军一边很神气的朝英国人民挥手,一边有些丧气的和自己的老哥们布雷德利说话——他的装甲师现在没有一辆坦克也没有一辆装甲车,连反坦克炮都没有一门,整个就是一步枪师,还没多少子弹。如果遇上德国人的装甲师,大概只能举手投降。

    “乔治,没有那么糟糕,总统很快会给我们运来坦克和大炮的。”布雷德利安慰巴顿说,“而且我们在伦敦也不是没有一点用处,至少可以鼓舞英国人的士气。在我们来到之前,他们都快崩溃了。”

    巴顿将军哼哼了一声:“如果那些英国人知道我们这些美国人除了吃饭之外什么都干不了一定会更加崩溃的。”

    “他们不会知道的,这是机密。”布雷德利摇摇头,“而且就算有人把不该泄露的消息捅出去也没有用,因为没有人会相信的……我们可是英国人最后的希望啊!”

    巴顿将军点了点头,叹息道:“说的也是,除了我们,英国人现在还能指望什么?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