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470节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470节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领袖,苏联是个很大的国家!”赫斯曼瞧了眼希特勒,笑道,“我们不可能拿下所有的城市,只能采取重点进攻的办法。”

    希特勒点了点头,“那么我们现在要重点进攻哪里?”

    凯塞林元帅回答:“总参谋部的意见是重点进攻明斯克,同时佯攻列宁格勒。在夺取明斯克,并且击溃苏联西方面军之后,再转用兵力攻击乌克兰。”

    “佯攻列宁格勒?”希特勒想了想,“可要怎么让斯大林相信我们的目标是列宁格勒?”(未完待续。)

第693章 女皇归来

    向列宁格勒发动佯攻的方案是国防军总参谋部反复研究后制定的,而通过佯攻将苏联红军主力吸引到列宁格勒方向是顺利夺取乌克兰和高加索产油区的必要条件。

    根据总参谋部所掌握的情况,现在苏联红军的规模非常庞大,由于苏联的人口比德国要多,布尔什维克党的动员能力也比德国现在的容克+纳粹的联合体制要强。因此在苏德战争开始前人数很可能已经突破了800万,现在肯定在1000万人以上。

    而用于进攻波兰、西乌克兰和波罗的的西方面军、西南方面军、西北方面军的人数总和大约有400万,最多占红军陆军野战部队总人数的三分之二。

    另外,苏联布尔什维克党还是第三国际的老子党,现在又打着世界革命的旗号,可以号召国际主义战士来支援世界革命。根据德军总参谋部掌握的情报,现在已经有不少国际主义战士响应号召奔赴苏联了。

    虽然苏联眼下不缺人手,但是世界革命那么大的旗帜,总要有些国际主义战士来装点一下的。所以工农红军一口气建立了十来个装样子的第三国际师,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让他们上阵。

    因此西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部队即便全部被歼灭,红军仍然有足够的兵力进行防御。虽然红军的后备部队在装备和训练水平上不能和西方面军、西南方面军统辖的精锐相比,但是数量上的优势还是不能小觑。

    而德军现在运用于东线的兵力就是南方、中央和北方三个集团军群,所辖14个集团军、4个装甲集团军、波兰防卫军、乌克兰防卫军和立陶宛防卫军,总共152个师又122个旅(防卫军都只有旅没有师),共计395万人。

    人数虽然也不少了,但是这395万人中有90万是波兰防卫军、乌克兰防卫军和立陶宛防卫军,这些防卫军不仅战斗力比较弱,而且机动性也差,守守老家还行,要跟着主力德军去打闪击战是不行的。

    所以真正能投入进攻的就是305万人,而这些部队占到了德国陆军野战部队的75%左右。而且剩下的90多万德国国防军野战部队不是在爱尔兰作战,就是在中东、圭亚那或是欧洲还有非洲西海岸的重要地点驻守,是很难抽调出来用于东线进攻的。

    至于进一步进行动员的问题,虽然早在赫斯曼当总参谋长的时候就提出来了。但是由于纳粹党不愿意让德国的妇女走进工厂去替代男性,所以动员工作进行的并不顺利。

    而且在不包括共君联盟国在内的德国本土,现在已经动员了800余万人参军——其中400余万人在一线野战部队,剩下的人大多在海军、空军、防空兵和后勤机关服役,还有几十万人的国土防卫队和上百万在兵营里面接受训练的新兵。

    所以德国进一步动员的潜力也不是太大了,毕竟德国的人口基数就这点儿,能够动员出来的兵力肯定没有苏联多。

    因此在赫斯曼主导下制定的“蓝色计划”中,并没有一脚踹翻布尔什维克的打算,也没有直捣莫斯科的大目标。有的只是几个小目标,比如乌克兰,比如高加索石油产区,比如重创西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

    同时,“蓝色计划”也不是一个速决战计划,而是做了持久对抗的准备。夺取苏联的重工业基地乌克兰和石油产区高加索地区,都是持久作战的需要。

    不过要达成这几个小目标也不容易。毕竟斯大林和苏联最高统帅部也不是三岁小孩子,戏不做足了,他们这些人精是不会相信德国人要把苏联的列宁格勒变成俄罗斯帝国的彼得格勒的。

    ……

    “领袖,如果要让斯大林相信我们的目标是恢复俄罗斯帝国,那就必须要把奥丽加女皇抬出来,还要重建白俄军队。”

    赫斯曼缓缓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拿起桌上的杯子喝了口咖啡,接着又说:“而且列宁格勒方向上的进攻要足够猛烈,最好能打到列宁格勒近郊。只要沙皇的旗帜可以在皇村上空飘扬,斯大林就不得不相信了。”

    要从波罗的出击打进列宁格勒是很难的,因为列宁格勒城内除了会有苏联红军防守,还会有上百万甚至更多的苏联劳动人民参加战斗——八月革命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现在列宁格勒城内还念着沙皇好处的遗老恐怕没几个,被布尔什维克教育出来的“苏维埃人”才是列宁格勒城内的大多数!

    所以纳粹军队打着奥丽加女皇的旗帜进军是迷惑不了他们的,但是从爱沙尼亚和苏联边境推进到列宁格勒郊外的普希金村(皇村)还是有可能的,不过是推进一百几十公里而已。

    “最好让奥丽加女皇本人回到那个……什么沙皇村。”希特勒插话道,“她是一个标志,对一部分俄罗斯人来说,她是被上帝所庇佑的合法君主。对了,正教会和女皇可以一起回去。”

    女皇归来当然是树大招风了,而且还是“带着上帝”一起回去的,上帝在俄罗斯的人气可比罗曼诺夫王朝要足多了。斯大林要再不当回事儿说不定就要弄假成真了!

    “如果奥丽加女皇进驻叶卡捷琳娜宫,斯大林一定不敢掉以轻心。”总参谋长凯塞林元帅也同意了希特勒的看法,他看了看赫斯曼,“只是不知道女皇愿不愿意回到皇村?”

    希特勒这时也看着赫斯曼,赫斯曼知道这两人的意思,他耸耸肩笑道:“我去一趟托姆别阿城堡,应该能和那位女皇陛下达成共识的。”

    托姆别阿城堡在波罗的邦的塔林,奥丽加女皇就是在那里加冕为俄罗斯女皇的,同时她还是波罗的大公国女大公爵——后来波罗的变成了共和国,她的女大公爵也就泡汤了。

    不过她从来没有正式宣布放弃波罗的君主之位。到了威廉二世再登德国皇位后,所有的诸德君主也都封了公爵或女公爵,还领回了至少一座城堡作为自己的宫殿。而奥丽加女皇也拿出了自己的波罗的女大公说事儿,一开始老威廉不理睬她,到了威廉三世即位后却有了变化。在1941年时,奥丽加以承认德国合并波罗的大公国为条件,受封为德意志帝国的塔林女公爵(没有领地只有年金),还领回了托姆别阿城堡。

    所以女皇在1942年初,就把自己的常住地从瑞士的叶根斯托夫城堡(这是个美国土豪送给她换伯爵爵位的)搬到了靠近故土的托姆别阿城堡。

    商量好了怎么忽悠斯大林的问题后,统帅部会议还在继续。今天的会议上还有一件要事要议论,就是和日本联合在印度洋作战的事情。

    这是早就说好的事情,由欧洲联合舰队和日本联合舰队配合,夺取锡兰岛、马达加斯加岛(被自由法国控制)等印度洋重要岛屿,完全打通印度洋交通线,另外还要夺取南非作为日本占有荷属东印度的补偿。

    现在日本方面终于凑出了一支舰队准备西征印度洋了,但是他们却提出了一些额外的要求——因为锡兰岛和马达加斯加岛等印度洋岛屿都归欧共体控制,日本纯属是“帮忙”,所以提点要求也是正常的。

    可是日本大使大岛浩在今天下午向从巴黎返回的希特勒提出的要求却让人哭笑不得,日本人想要得到虎式坦克!也不是要个几辆几十辆去充门面,而是要在日本仿造。日本人要设计图、样车和特许生产权,据说日本陆军预备用虎式坦克装备他们的几个坦克师团!

    这个虎式坦克德国装甲部队都觉得头疼,日本居然认为能够搞定,赫斯曼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不过日本人提出这样的要求也不奇怪,因为他们是有观察员在华沙战场上的,当然晓得虎式坦克有多能打了。而在7月21日夜晚和7月22日凌晨,这种一身毛病但是威力强大的坦克和性能差不多的黑豹坦克,又取得了一场“大比分”的坦克交战的胜利。

    在这个夜晚,试图夹击“莱茵哈特军级装甲集群”的苏军第3集团军和第9集团军的装甲部队,分别在鲁达和拉济明遭遇了惨败。哪怕装备了t…34/57和zis…2型反坦克炮,德国人的“虎豹”仍旧不是苏联人能对付的。

    当7月22日清晨的阳光照射到鲁达和拉济明附近的平原上的时候,超过350个焦黑扭曲的金属残骸在那里冒着淡淡的黑烟,其中绝大部分都是t…34和kv…1,被摧毁而且无法修复的“虎豹”和4号h型坦克加在一块儿不过区区23辆。

    另外,还有4辆比较完好的t…34和1辆kv…1被缴获,其中还有一辆就是苏联红军的杀手锏t…34/57型坦克!(未完待续。)

第694章 致命的死穴

    1942年7月23日,赫斯曼和克洛伊夫妇乘坐一架福克36客机飞抵了波罗的邦爱沙尼亚省的首府塔林。

    这是一座到处都是穿着旧军装的大胡子老男人的城市。这些家伙都穿着破旧的沙俄军服,大部分人看上去非常落魄还很邋遢,不少人还携带着没有枪栓和子弹的莫辛…纳甘步枪(枪栓被塔林的德国警察局拿去保管了,子弹本来就没有),成天聚集在托姆别阿城堡外面保卫他们的女皇。

    “乌拉!乌拉!乌拉……”

    赫斯曼乘坐的奔驰大轿车驶向托姆别阿山(城堡在山顶)的时候,耳边突然响起了“乌拉、乌拉”的欢呼声,把这位正在打瞌睡的帝国元帅吓了一跳,还以为苏联红军打过来了呢。

    “帝国元帅,这是白俄在为他们的女皇欢呼。”北方集团军群的参谋长蒂佩尔斯基希中将坐在赫斯曼对面的位子上,看到赫斯曼一脸震惊的样子,连忙笑着解释。

    “原来是白俄啊……”赫斯曼点点头,他知道有很多贼心不死的老白俄在苏德战争爆发后就聚集到塔林了。

    “就是这些白俄,大部分是些落魄的老男人,还梦想着恢复他们昔日的荣光。”

    蒂佩尔斯基希中将耸耸肩,接着说:“他们大多属于一个名叫俄罗斯军事联盟的组织,奥丽加女皇是该组织的领袖。该组织的大部分成员都是20多年前跟随女皇从克里米亚半岛撤出的白俄军人,当时女皇命令他们保留武器,随时准备反攻苏俄。”

    这个时空因为有奥丽加存在,所以白俄领袖不是弗兰格尔男爵,而是奥丽加女皇本人。所以女皇本人也就代替弗兰格尔成了苏俄特工刺杀的最主要目标。

    可惜所有的刺杀行动都没有成功,所以奥丽加女皇现在仍然可以身穿宫廷盛装,在本来应该神秘的染上急性传染性结核病死去的弗兰格尔男爵以及另外几个白俄大佬的簇拥下,从大开的托姆别阿城堡正门走出。

    那些聚集在城堡周围的白俄老男人看到她出来,全都激动的大喊“乌拉”,还把到访的帝国元帅赫斯曼唬了一下。

    一队穿着稍微体面一点,扛着上了刺刀的莫辛…纳甘步枪的大胡子女皇近卫军在女皇出门前就先一步出来了,他们在欢呼的人群中拦出了一条通道,好让赫斯曼乘坐的大轿车开到托姆别阿城堡的大门口。

    轿车停了下来,首先从副驾驶座上下来的是施陶芬贝格上校,他拉开了后面的车门,北方集团军群的参谋长蒂佩尔斯基希中将钻了出来向奥丽加女皇敬了个军礼,然后往边上一站,最后才是今天来访的正主赫斯曼夫妇从大轿车里出来。

    “奥丽加,发生了什么喜事儿?”赫斯曼一下车就看见了一个脸上堆满微笑的女皇奥丽加,他没有称呼对方为“陛下”,而是直呼其名。

    奥丽加哈哈笑道:“哈哈,路德维希,你和克洛伊能来托姆别阿就是最大的喜事。”

    这位女皇今年已经四十多岁了,不过仍然保持了相当的美艳,身材婀娜,而且荣光焕发。

    她没有向赫斯曼伸出玉手并且作出下垂的姿势——这是要行吻手礼的意思,而是把涂了不少脂粉的脸颊凑了过来,让赫斯曼吻了一下,然后她也吻了赫斯曼的脸颊。她和赫斯曼其实很少见面,但是两人每次见面都显得非常亲热,以至于外界有一些关于两人特殊关系的传闻。

    同赫斯曼行了吻面礼后,女皇又和自己的闺蜜克洛伊行了同样的亲热的礼节,她们俩其实才是经常往来的好姐妹。

    和自己的好姐妹打了招呼,女皇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