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462节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462节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道是上帝怜悯了他这个迫不得已上战场杀人的反战分子,还是苏联人的炮弹都钻到碎石堆中后才爆炸,爆炸的威力(包括弹片)都被碎石头吸收了。反正是没有一块要命的弹片落在勃兰特身上,倒是有很多小石块砸中他,虽然不致命,但是也疼的他一阵阵吸气儿。

    好在苏联人的炮击没有维持太久,属于第111师的突击炮营就开火反击了。在党卫军第5坦克营的4号h型坦克上了一线后,3号突击炮和匈牙利人的兹利尼2型突击炮就成了自行火炮(它们本来就有这样的功能),在靠近前沿的地方布置。

    因为这两种突击炮是有装甲的,不是很怕苏军的榴弹炮群反击,所以可以比较放心的使用,以75mm和105mm火炮支援一线的步兵防守。

    ……

    “轰轰轰……”

    索尔仁尼琴少尉的耳朵里面都是震天动地的炮声,这样的炮声对于战场上绝大部分的官兵而言,都是非常讨厌的。它意味着死亡、受伤和失眠。

    不过身为炮兵声测排的排长,索尔仁尼琴少尉却知道炮声的价值——因为大炮发射和炮弹爆炸的声音会暴露炮群的位置!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中,参战各国的炮兵就开始用声测方式寻找对手。而在间战期间这种炮兵侦察手段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发明了许多声测器材,总结出了更多的布阵方式(声测哨布阵)和数学公式,可以更快更准确的发现敌方炮群的位置。

    对索尔仁尼琴少尉而言,不断在他耳边轰鸣的炮声还意味另外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活着!

    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声测侦察大概是最安全的工作了。因为声测是一种被动侦测方式,不需要到第一线去用眼睛观察(这是炮兵观察员的活儿,他们是最危险的人),而是呆在战线后方的声测站里面,通过听音和计算发现敌方炮群的大概位置,因此他们几乎不可能被敌人发现。

    另外,声测兵是炮群必不可少的耳朵(如果没有了他们,敌人的炮群就不怕炮反击了,可以肆无忌惮的开火),又是专业程度极高的工作,所以没有任何一个指挥官会要求声测兵去和突破的敌人作战。

    所以当己方防线被敌人突破的时候,声测兵也可以大明大方的跑路,不用担心政委的子弹。

    正是因为没有随身送掉性命的危险,索尔仁尼琴才有多余的心思去观察和思考眼前的这场战争,后来他还用致命的纸和笔记录了他所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

    他现在已经察觉到波兰人民原来的生活并不是在水深火热中的,至少波兰的农民生活的非常安逸。在被gc主义的大炮摧毁前,他们的房子都修得不错,几乎家家都有马,土地也比较平均,传说中的波兰农奴根本不存在,也没有背负沉重地租艰难生活的贫农——听那些被解放的波兰人说,在波兰是没有人需要这样悲惨的活着,因为波兰王国是欧共体国家,还是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所以对波兰人而言,去德国、法国和比利时打工的大门是敞开的。好像也没有柏林户口、巴黎户口之类的限制……

    至于华沙进步的工人阶级……如果这种人真的存在的话,估计等到红军解放华沙的时候,他们都已经被gc主义的大炮给打死了!

    是的,现在的索尔仁尼琴虽然对“解放波兰人民”有所怀疑,但是他却非常肯定红军能够占领华沙。

    因为红军的火力太强大了!作为一名声测排排长,索尔仁尼琴太知道双方在炮兵实力上相差多大了。德国人在华沙的大炮数量大约只有红军的七分之一到八分之一。完全处于被压制的状态,所以红军攻占华沙只是时间和损失的问题……

    ……

    “好快啊!好高啊!”

    “是啊,还……好大!”

    就在华沙城的激战进入白热化状态的时候,两个法国老头子正在德国东北乌瑟多姆岛佩内明德火箭实验场的看台上,仰着脖子观看a…5火箭的发射和升空。

    这两个老头是法国国防部长魏刚上将和法国科学院院士朗之万。对于他们这样的人而言,火箭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在法国也有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但是十几米高那么大的火箭,而且还飞得那么快那么高,却是闻所未闻。

    “帝国元帅,这种火箭可以飞多高?”

    赫斯曼也仰着脖子在观看火箭飞升的场面——这可是历史性的发明!是人类征服宇宙的一大步!

    听到法国科学家朗之万的问题,赫斯曼大声回答:“大约100公里!就快突破地心引力的牵制冲进太空了……我想下一代的a…6火箭就能实现这一目标,a…7火箭将会把人类送进太空!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或许还能看到人类登上月球!”

    “登上月球?听上去像神话……”魏刚上将嘟囔了一句,然后看了眼赫斯曼。“或许a…6火箭、a7火箭可以用来将你们的核裂变炸弹送到纽约去吧?”

    魏刚上将和朗之万院士已经见过约里奥。居里夫妇了。这对科学家夫妇现在正在从事核裂变动力堆的研究工作,虽然他们并不知道94号工程的存在,但是他们还是明确告诉朗之万,德国人一定拥有94号元素的生产堆!

    而且参考到动力堆的研究进度,德国人的生产堆很可能已经建成了,这意味着德国人在2年后肯定会拥有可以把整个城市推平的炸弹。

    这玩意儿可比毒气厉害啊!

    虽然法国的化学家们一致认为沙林毒剂的毒性惊人,这种毒气只能对处于室外没有防毒面具或暴露皮肤的人造成杀伤。而且还要考虑到风向和风力问题,在实际使用时不可能杀死一座城市的人口。

    但是约里奥。居里夫妇和朗之万院士都认为核裂变炸弹可以摧毁整个城市!

    赫斯曼突然哈哈笑了起来,然后看着魏刚说:“打到纽约的火箭在10年内是生产不出来的,不过可以从法国飞到纽约的远程轰炸机却很快就要试飞了!”(未完待续。)

第682章 大雷雨 四十六

    7月15日,奥克佳布里斯基的坐车驶出沃沃明小城的时候,公路边上的公墓终于安静了下来,没有人在那里举行反动的宗教葬礼了。因为刚刚在卢布林成立的波兰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明令禁止了这样的行为。

    而且小城沃沃明的“反动分子指标”也进行了调整,昨天晚上就进行了一次大逮捕。几个不知死活的天主教牧师(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撤退?)全都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实际上,即使昨天晚上没有捕人,今天奥克佳布里斯基路过的地方也不会有反动分子集会了。因为公墓附近成了红军的驻地,一个刚刚从布格河西岸开来的坦克军就在那里安营扎寨了。

    这支番号为坦克第7军的部队是昨天晚上才开到的,军长名叫巴维尔。阿列克谢耶维奇。罗特米斯特罗夫,刚刚晋升的装甲坦克兵少将。在世界革命开始的时候,这个军属于预备队方面军,部署在斯摩棱斯克附近,7月10日才奉命开拔。

    而奥克佳布里斯基所在的第3集团军之所以连日都在沃沃明停留,没有向莱吉奥诺沃发动进攻,就是为了等候这个坦克军的到达。

    因为这个坦克军是苏联红军的38个坦克军和机械化军中第一个换装t…34/57坦克的!这个坦克军拥有的第8坦克旅在7月10日前一共接收了55辆崭新的t…34/57型坦克!

    而且坦克第7军的第10摩托化步兵旅也接收了16门zis…2型57mm反坦克炮。有了这55辆t…34/57和16门zis…2型反坦克炮,第3集团军对莱吉奥诺沃的进攻就很有希望可以得手了。

    “伊利亚,”和奥克佳布里斯基一起乘坐在嘎斯小汽车上的第3集团军政治委员古洛夫,这时将目光从路边用伪装网遮盖起来的一排t…34/57坦克车身上收回,然后微笑着对奥克佳布里斯基说,“坦克第7军和坦克第8旅虽然都是光荣且强大的部队,但是他们毕竟没有和纳粹军队交手的经验,这也是方面军军事委员波诺马连科同志提名你出任坦克第7军政治委员的原因。”

    苏联英雄奥克佳布里斯基真是走了官运了,集团军政治部主任的位子还没有捂热,就平调去担任坦克第7军政治委员了。虽然是平调,但是军政治委员是一把手,而集团军政治部主任上面还有副政委和政委。

    另外,坦克第7军是准备打主攻的部队。这次只要能够顺利夺取莱吉奥诺沃,作为军的政治主官,功劳自然是大大的,再晋升一级当上师级政治委员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过奥克佳布里斯基在乎的不是做多大官,而是能为世界革命做出多大贡献。作为一名在苏联革命胜利后才加入红军的政工干部,他是无比可望能在同帝国主义敌人的战斗中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

    而且,他也和这个时代千千万万的布尔什维克党员一样,真的相信gc主义是可以实现的!

    ……

    “乌拉!乌拉!乌拉!”

    已经转正成为光荣的苏联布尔什维克党党员的雅科夫。费多托维奇。巴甫洛夫这个时候正和他的几位战友,将一面系在一截自来水管上的红旗,插上了一栋位于维斯瓦河畔,守护着一座铁路桥的4层大楼的楼顶上!

    这栋建筑物原来属于波兰国营铁路公司(名叫波兰国营铁路公司大楼),建造的非常坚固,被一门b…4榴弹炮在近距离上轰击了两次都没有完全坍塌,只是塌掉了一小部分。

    随后刚刚结束休整回到战场的红军第205师发起了七轮步兵进攻,在付出了1500多人伤亡的代价后,终于赶走了坚守在这栋建筑物内的德军(大约一个营)。而巴甫洛夫所带领的突击队,则在第七轮猛攻时建立功勋,沿着被b…4轰击出来的残垣断壁,一路攀登上了楼房的4层,然后靠手榴弹和拼刺刀消灭了守在那里的十几个凶残的纳粹士兵。将红旗插上了楼顶的平台!

    西方面军中路集群的司令员崔可夫亲眼目睹了红旗被插上楼顶的一幕,他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对身旁的第4军军长若卢杰夫少将(原来第205师的师长)说:“第205师果然是英雄的部队!第205师的战士们在华沙森林用鲜血和生命替红军打开了通往白色波兰心脏的道路,现在又是第205师的战士们将红旗插在了维斯瓦河东岸的至高点上。

    现在已经有半座华沙城回到人民的手中了!”

    华沙虽然被维斯瓦河隔成了东西两部分,但并不是“平分”的,维斯瓦河西面才是主城区,东面不过是一小部分城区。而且,华沙东城(指维斯瓦河以东)还是有几个重要据点在德军手中,如“威廉国王火车站”、“华沙近卫军兵营”和“华沙步兵学校”等三处靠近维斯瓦河的重要据点中,目前还有超过2万名德军在坚守。

    不过第205师刚刚打下来的大楼还是很有价值的!

    因为拿下这栋大楼后,华沙西城区和莱吉奥诺沃之间的铁路交通就被切断了。而且红军的炮兵观察员只要在这栋大楼的楼顶上建立观察哨,就能引导炮火封锁华沙市区内维斯瓦河上所有的桥梁。

    在这些桥梁被封锁后,德军想要反攻维斯瓦河以东的市区就有些困难了。而红军的中路集群也就能抽调兵力配合北路集群向莱吉奥诺沃发起夹击。

    “若卢杰夫同志,铁路公司大楼是个关键支撑点,一定要守住。”崔可夫接着又叮咛道,“第4军在未来的5…10天内一定要守住维斯瓦河沿岸,封锁住火车站、近卫军兵营和步兵学校等三个据点,以配合中路主力和北路集群对莱吉奥诺沃的夹击。”

    若卢杰夫少将不敢怠慢,连忙行了个军礼,回答道:“司令员同志请放心,工农红军第4军坚决完成任务!”

    ……

    “崔可夫同志真是好样的!现在华沙战役第一阶段的任务算是圆满完成了。”

    巴甫洛夫一手拿着崔可夫发来的告捷电报,一手摸着自己的大光头,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现在华沙战役集群中路和南路进展非常顺利,南路已经沿着维斯瓦河攻入了华沙西区,中路则在近20天的奋战后夺取了大部分的华沙东区。而北路的进展看似迟缓,但那实际上是巴甫洛夫故意为之的。

    因为北路的关键点莱吉奥诺沃正好位于纳雷夫河、弗克拉河、维斯瓦河等三条重要河流的汇合处,而且还有多条铁路和公路在此地交汇。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只要莱吉奥诺沃在德军手中,苏军就很难从北路迂回到华沙城背后形成包围——也不是绝对不能迂回,而是迂回部队自己的后路会一直处于莱吉奥诺沃的威胁下。

    所以巴甫洛夫的计划就是先拿下莱吉奥诺沃,然后沿着维斯瓦河北岸(东岸)向西推进,寻找适合的地点渡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