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341节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341节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杯吧,为了我们的友谊!”

    ……

    “帝国元帅,我们能很快赢得战争的,是吗?”

    和奥丽加一起喝了半杯伏特加后,赫斯曼刚走出休息室,就被一个早就等候在门口的宫廷侍从带到了威廉三世的办公室。威廉三世比赫斯曼大十岁,今年还不到60,但是看上去却显得有些苍老,头发全都白了,脸色也不大好。这位威廉三世是个病夫,从1936年开始就一直病病歪歪的。

    “陛下,我们能赢,但是不会很快。”赫斯曼回答道,“因为我们的敌人非常顽固,非常强大。”

    “顽固?强大?”威廉三世仿佛有些不明白,“我们不是刚刚取得了一场重大胜利,击沉了英国人的3艘战列舰和3艘航空母舰吗?”

    3艘战列舰指的是“胡德”号、“声望”号和“威尔士亲王”号,虽然“威尔士亲王”号没有沉没而是搁浅了,但是被炸成那个样子,基本上也算完了。3艘航母则是“皇家方舟”号另外2艘油轮伪装的假货,其实德国海军参谋部的参谋们研究了照片已经发现那2艘“油轮航母”不大对头,但是这2艘船毕竟有飞行甲板,所以就归类为护航航母了。

    “陛下,顽固的是英国!英国是称霸世界两三百年的霸主,是不会那么快就承认失败的。”赫斯曼语气低沉,“而强大的敌人是美国!美国是世界第一工业国,工业生产超过英法德意四国的总和。在我们完成对欧洲的整合前,是没有办法在工业生产上压倒美国的。这样的国家,是不会甘心情愿被我们德国压倒的。因此美国一定会在不久之后参加战争!”

    “那么……我们有可能在美国参战前和英国讲和吗?”威廉三世问。“这样我们不就能避免一场风险巨大的战争了,不是吗?”

    听到威廉三世的提议,赫斯曼已经明白了。奥丽加和威廉三世一定事先商量好的,由奥丽加出面当特使,给英国一个投降输一半的机会。英国一跪,美国就没戏了。然后德国就能集中力量对付苏联,把奥丽加捧上皇位,再让德国太子妃做继承人……

    如意算盘打得可真好啊!(未完待续。)

第507章 和平的曙光?

    大英帝国是不会和德国讲和的,赫斯曼非常肯定。至少在英国失去大部分舰队并且陷入德国海军的包围和封锁前不会真的同德国讲和的。

    因为现在发生在英德之间的不是一场无关全局的地区武装冲突,而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战争。在这样的战争中,是没有什么“体面的和平”,也没有什么“投降输一半”的。

    英国如果在目前的局势下同德国讲和,那么毫无疑问英国将会永远失去世界霸权,并且沦为一个二流国家——虽然英国成为二流国家的趋势是无法改变的,但是4600万享受惯了日不落帝国荣光的英国人是不会轻易放弃的,毕竟由奢入简总是很困难的。

    因此想要和英国讲和,德国面临的障碍绝不是一个冥顽不灵,而且很可能是美国特务的温斯顿。丘吉尔,而是4600万不甘心的英国人。

    而且,这场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到现在,还没有显出极为残酷的一面。英国人虽然失去了二三十万军队(不算阿三和黑蜀黍),但是其中的大部分人都被俘进了战俘营,得到了比较好的对待。本来应该发生的对英国本土的狂轰滥炸,也由于赫斯曼的原因而没有发生。如果不是因为德国潜艇、飞机以及伪装袭击舰的破交战给英国本土造成了物资短缺的困难,现在的大部分英国民众根本感觉不到战争的伤害。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指望英国人认输放弃世界霸权呢?

    “陛下,虽然我认为和平不会目前情况下出现,”赫斯曼看着满头白发,显得非常苍老的威廉三世,“但我也不反对和英国人进行接触。”

    虽然赫斯曼并不想和英国讲和,但是他知道希特勒一直有这样的想法,而且还和英国方面建立的秘密的议和渠道。只是因为刚刚去世的威廉二世对英国很有些怨念,而没有办法大张旗鼓的进行和平运动。

    但是现在对英国有怨念的老皇帝死了,换了一个愿意和英国讲和的新皇帝。那么作为容克军官团的领袖,赫斯曼也不能同时反对皇帝和内阁的主张。

    “我们能让奥丽加女皇去一趟英国吗?”威廉三世试探着问。“如果我们能够直接和乔治六世建立联系,或许可以加速英德两国的和解进程。”

    “当然可以,”赫斯曼点了点头,笑道,“奥丽加女皇是非常合适的人选,丘吉尔没有办法阻止她和英国国王见面。”

    奥丽加女皇不是鲁道夫。赫斯,她是英国政府曾经承认的俄罗斯女皇,而且还是英国国王乔治六世亲戚,而且她也不是德国政府或军方的人。丘吉尔不能把她当赫斯一样抓起来,甚至不能阻止她去见乔治六世。

    在威廉三世和希特勒两人看来,英德议和最大的障碍就是首相丘吉尔为首的一小撮政治精英,只要能说服英国国王,战争就能很快结束了——根据英国的《国防法案》,拥有全权的是国王,而丘吉尔内阁不过是从国王那里得到授权罢了。所以在理论上,乔治六世国王是可以阻止丘吉尔内阁的“胡作非为”。

    “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条件和英国讲和呢?”威廉三世继续提问。

    “首先,英国应该交出所有在非洲的领地,从阿拉伯半岛撤军,同时将冰岛和法罗群岛归还丹麦,把直布罗陀交还给西班牙,再把马德拉群岛、索科特拉岛、百慕大群岛、巴哈马群岛、英属洪都拉斯交给我们。其次,英国必须加入欧洲关税同盟。再次,英国的伊丽莎白长公主必须嫁给弗里德里希亲王。另外,英国还必须交出三艘‘光辉’级航空母舰。”

    赫斯曼提出的条件仿佛也不算苛刻,印度阿三还是英国的,马来亚、新加坡和缅甸也是英国的,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照样归大英帝国所有。

    但是这些和平条件对英国而言并不是帝国衰退的结束,而是新一轮衰退地开始。因为打输了战争的英国是根本没有能力维持余下的殖民地不分崩离析的。在原本的历史上,作为战胜国的英国都最终失去了日不落帝国。如果英国成为战败一方,托庇于德国的保护,那么被德国一点点勒索切割,最后失去帝国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因此不到山穷水尽,凡是有脑子的英国政治家都不会考虑和德国讲和。至于英国的普通百姓,他们现在还不知道英国皇家海军正在节节败退,眼看就要失去制海权了。

    “……这些勇敢的无畏者,用他们的牺牲为大英帝国赢得了一场重要的胜利,而没有胜利就不复有大英帝国所象征的一切,没有胜利就不复有多少世纪以来的强烈要求和冲动。在人类冲突的战场上,从来没有如此多的人把如此多的荣誉归于如此少的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让我们精神振奋、满怀信心。我确信,只要大家联合起来,更加勇敢,我们的事业就不会遭到挫败!”

    当奥丽加女皇乘坐着瑞典邮轮哥德堡号驶入利物浦港的时候,港口码头上的扬声器,正一遍遍传出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演说。演说的内容是关于“设德兰大海战胜利”和“无畏者敢死队”的。

    这段时间德国因为死了个皇帝又加冕了一个新皇帝,因此戈培尔的宣传系统都忙着吹皇上,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吹德国版的“设德兰大捷”,结果在宣传战上就落了下风。以至于没有多少欧洲人关心德国在海上所取得的重大胜利。

    而在英国这边,在丘吉尔的命令下,宣传机构开足马力鼓吹“无畏者敢死队”在设德兰大海战中的种种英勇事迹。再加上设德兰群岛的确没有被德国占领,结果绝大部分英国人都相信他们无敌的皇家海军真的取得了一场“日德兰式的胜利”。

    ……

    “吧嗒”一声,丘吉尔关上了自己办公室里面的收音机,然后慢慢转过身子,冲着来访的白宫情报协调员多诺万上校苦苦一笑,说:“如果我说的话每一句都是真的,那该多好啊!”

    “首相先生,您的话会变成真的,只要我们两国团结起来,我们的事业就不会遭到挫败……罗斯福总统也坚信这一点!”多诺万用非常坚定的语气对丘吉尔说。

    他来英国的目的就是为了给丘吉尔和英国内阁打气——设德兰大海战打成什么鸟样,罗斯福当然是知道的。美国在冰岛摆了个分舰队,而且还部署了很多pby卡特琳娜水上飞机。这些飞机中的一部分因为太靠近战场还被德国人击落了,还有一些pby卡特琳娜水上飞机则参与了对坠海的英国飞行员的搜救,打捞起了几十个精神完全崩溃的英国人。

    因此罗斯福很清楚“胡德”号被击沉、“威尔士亲王”号被打烂、“皇家方舟”号已经沉入海底等等残酷的现实。

    当然,这些事情普通的美国民众也是不知道的,如果他们知道的话会感到害怕,好不容易高昂起来的反德情绪就会被反战情绪所替代。因此美国国内对于设德兰大海战的宣传口径,也和英国国内一样。

    不过罗斯福现在还是没有办法让国会投票同意向德国宣战。虽然德国人在法罗群岛附近和设德兰群岛附近击落了好几架美国的水上飞机,造成了二三十名美国人死亡或失踪,但是大部分美国国会议员都认为投票给他们的选民根本不会理解海军为什么要到靠近挪威的地方去保卫美国?而且,大部分无知的美国选民也不会理解英德停战对美国意味着什么!

    所以,罗斯福只能派他的亲信多诺万再次抵达英国给丘吉尔打气助威,同时商量一下怎么才能让英国继续孤军奋战下去。

    “首相先生,总统已经答应把‘犹他’号租借给你们了。”多诺万挤出点笑容,然后又告诉了丘吉尔几个好消息。“另外,总统还准备把刚刚建成的长岛号护航航母租借给你们,在建的5艘复仇级护航航母在建成后也一起租借给你们。”

    一次拿出1艘战列舰和6艘航母!罗斯福的手笔还真是够大的。不过丘吉尔的眉头仍然紧拧着没有展开,他微微苦笑了一下,对多诺万上校说:“那个名不副实的俄国女皇已经到了英国……之前她在柏林参加德皇威廉三世的加冕礼。我想,她是受了德皇威廉三世和德国总理希特勒的委托前来的!由于她的身份,我不能阻止她和国王见面。上校,我想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吧?”

    多诺万愣了一愣,“首相,难道英国要和德国展开和平谈判?”

    丘吉尔缓缓点了点头,说:“这是必然的……我们在设德兰打输了,丢掉直布罗陀也不过是时间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国内一定会有人想要谋求一个体面的和平,而我也不能完全堵死求和的渠道,现在能够做的只是加入进去,掌握和平谈判的进程。”(未完待续。)

第508章 最后的期限

    在和美国总统的特使多诺万上校交谈了2个小时后,温斯顿。丘吉尔闷闷不乐地离开了唐宁街10号。现在是7月份,伦敦的天气有点热,不过却一点也不闷,天空中尽是蓝天白云,连在战时惹人喜爱的可以防空的雾霾也不见了踪影。

    幸好德国人并没有想要利用这样的好天气派飞机来伦敦扔炸弹,连一度嚷嚷着要为教宗复仇的意大利人现在对轰炸伦敦也没有什么兴趣了。现在不仅白天的轰炸完全停止,连夜间都没有意大利飞机来扔炸弹了。因为那些意大利飞机现在都被派去了西班牙,用来对付企图靠近直布罗陀海峡的英国舰队……

    不得不说一下,本来漫不经心的意大利人,现在也变得认真和难缠起来了。根据新任本土舰队司令官萨默维尔上将(托维上将因“功”退休了)的报告,驻扎在马德拉群岛的皇家空军和皇家海军的战斗机现在根本打不过意大利人的福克零式,交换比通常都在3:1左右……3架英国的p51、p40、飓风或者是海喷火才能交换到1架意大利的福克零式!

    之所以会这样,并不是福克零式的性能突然有了大幅提升,而是新补充到战斗机部队的菜鸟飞行员的技术越来越差,已经到了难以负担作战任务的地步。

    因此,直布罗陀作战打得非常艰苦。大舰队根本不敢在白天进入直布罗陀半岛周围600公里的范围,而舰队也不可能在一个晚上疾驰600公里去直布罗陀附近打炮,然后再飞奔600公里逃走。

    所以在战役开始前制定的以舰炮轰击德国轨道炮阵地的计划,现在根本无法实行。英国皇家海军能做的,就只有派出伪装巡洋舰(在地中海战役失败后英国就开始改装伪装巡洋舰了)去直布罗陀半岛以西的海峡地区布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