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305节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305节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报出来的数字几乎是历史上德国在二战中石油和合成燃料稳定获取量的3倍。对控制了大半个欧洲生产力的德国而言,坦克、飞机甚至军舰的产量并不是问题,真正限制德国发挥实力的是燃油。

    而考虑到美国在二战中超过1亿吨的石油产量,德国这边3600万吨的获取量其实一点也不多。

    “或许我们可以在美国保持中立的情况下先解决苏联!”希特勒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苏联红军在对付波兰人和芬兰人的时候表现得非常糟糕,或许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比如在几个月内解决苏联!”

    “没有这种可能!”赫斯曼用极其坚定的语气说,“美国人很快就会介入战争,实际上他们早就已经以各种方式介入了。赠送武器装备给英国,替英国船只护航,还提供了志愿飞行员。我们在地中海俘获的许多飞行员就是美国人!而随着我们在地中海的取胜和大英帝国的瓦解,美国肯定会进一步介入战争。直接参战不过是时间问题,对此我们不应该抱有任何幻想。

    而且期待在短期内解决苏联同样是幻想,即便苏联红军的战斗力远不如我们,但是在耗尽战争资源之前,布尔什维克党还是会选择战斗的。而美国为了和我们争夺世界霸权,一定会利用他们庞大的工业力量,源源不断给苏联输血。这样我们就会在苏联广袤而寒冷的土地上陷入持久的消耗。如果我们想要在没有核裂变炸弹的情况下取得胜利,就必须先取得大西洋的制海权,从而切断苏联得到外援的通道。而夺取大西洋制海权的前提,就是打败英国和美国海军!”

    先美国,后苏联!这是赫斯曼一贯的路线,谁让美国在后世是世界老大,而苏联混成了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公司呢?

    “打败美国?”希特勒连连摇头,“这比打败苏联更困难吧?如果在我们和美国展开激烈交战的时候,苏联在我们的背后捅一刀怎么办?斯大林现在一定是这么想的吧?”

    “实际上打败美国并没有那么困难,”赫斯曼摇了摇头,解释道,“如果我们要在美国本土登陆,占领纽约和华盛顿,那么难度是很高的。我们不应该忽视美国人民抵抗外来入侵的勇气和决心,我们会在美国东海岸的滩头面对以千万计武装到牙齿的军队,打败他们很不容易。但是我们不需要那样做,我们不需要去美国本土,我们只需要在海上打败美国,在加拿大建立对美作战的前沿基地,再将美国的后院南美洲变成我们德国的反美基地,让美国处于我们和我们的盟友的包围之中,这样美国就失去它的世界帝国了!”(未完待续。)

第456章 套在美帝脖子上的绞索

    希特勒是个比较顽固的人,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服的。所以3月1日下午,德国统帅部会议继续召开,地点从会议室转到了国防部作战室。

    现在的德国国防部主管的军政,并不直接指挥作战,因此这个国防部作战室就是用来给参加统帅部会议的高官们研究战略问题的。在这间相当宽大的房间的中央,并排摆着三个大型沙盘台,上面分别显示着英国…北大西洋战场、中东…北非…地中海战场和德国统治下的欧洲的形势变化。

    “如果罗斯福不打算卷入欧洲的战争,我们拿美国是没有什么办法的。”赫斯曼站在显示着英国…北大西洋战场情况的地图台前,侃侃而道,“因为美国毕竟在大西洋的对岸,而且还控制着巴拿马运河,并且在加勒比海拥有不少据点。在南美洲,美国的影响力也远大于我们。如果我们想要在加拿大登陆,夺取加勒比海上的据点,并且将南美洲变成我们的地盘,那么打败美国海军将是必须的。而美国海军舰队如果以美国东海岸为基地,在部署于美国东海岸,加拿大东海岸、加勒比美军基地的飞机掩护之下,几乎是不可能被打败的。”

    岸基飞机相对舰载飞机是有巨大优势的,它们飞得更远,载弹量更大,数量更多,而且飞行员也容易训练。所以德国和美国一旦“划洋而治”,就会出现谁都奈何不了对方的情况。即便是美国,也不可能用舰载飞机去对抗数量超过10000架的岸基飞机。

    “但是美国却犯了一个相当致命的错误!”赫斯曼拿起了一根指挥棒,在沙盘台上英国的位置上面敲了敲,说。“罗斯福政府不会放弃英国这个他们用来进攻和遏制欧洲的大据点。如果他们愿意放弃,世界大战现在已经结束了,失去地中海的英国应该提出求和了。但是英国还在抵抗,这说明美国会在未来给予英国更加坚定的支持。”

    赫斯曼随后又用指挥棒在地图上画了一条横线,“从纽约通过北大西洋经过冰岛再到英国,这是英国的生命线,也是套在美国脖子上的绞索。在未来的2年,我们和英国、美国的斗争将围绕这根绞索展开!”

    “围绕大西洋航线展开?”希特勒怔了一下,“我以为我们会在英国本土登陆。”

    “领袖,登陆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英国从1940年6月开始就在准备进行反登陆作战了。英国是一个拥有4600万人口的工业化国家,而且英国早在一战之前就树立了国民动员体系。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组成数百万大军,英国的工业实力也足以将他们马马虎虎装备起来。而我们则没有办法将十五个或二十个强大的装甲师或摩托化步兵师一次性运过英吉利海峡。

    实际上在战争爆发之前直到最近,总参谋部都在研究登陆英国本土的可能性。而所有的研究都表明,登陆行动失败的可能性很大,因为登陆部队将会面对数量多于自己而装备也优于自己的敌人。而且我们很难保证在登陆行动开始后敌人不对即将落入我们手中的港口进行破坏,而在无法取得完好港口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将足够多的兵力和物资快速运往英国本土。”

    发起一场对英国本土的登陆作战其实是很不容易的,想想历史上的诺曼底登陆作战中英美投入了多大的力量就知道了。在拥有绝对制海和制空权的情况下,盟军还投入了包括13艘战列舰、47艘巡洋舰和134艘驱逐舰在内的1200艘作战舰艇和4000多艘登陆舰艇,各种运输船也准备了5000余艘,作战飞机准备了13000多架。怎么多的船只和飞机,也不过是在大约1个月的时间里,把一百多万地面部队送上了欧洲大陆。而这一百多万盟军的对手不过是约40万质量参差不齐的德军。

    德国现在如果要登陆英国本土,需要面对的很可能是400…500万英军。而且德国或者欧洲共同体也不可能拿出那么多的船只支持登陆。

    另外,英国皇家海军现在也没落到全军覆没的地步。他们还是很有可能在某个深夜从不列颠岛西海岸的锚地冲出来给正在登陆的德军造成重大杀伤。

    所以总参谋部再三研究的结果,就是确立了先用封锁作战极大削弱英国,然后再考虑登陆或者迫降英国的问题。

    而想要彻底封锁英国,靠潜水艇是不行的,必须出动主力舰队——不是由一艘战列舰加一艘航母和一艘巡洋舰组成的破交舰队,而是以主力舰队完全封锁英国!

    “和我们一样,英国同样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赫斯曼拍了拍沙盘台的边缘,说,“而且他们还没有掌握合成汽油的技术。因此一旦失去了石油进口的通道,英国就只能依靠储备维持,而他们的储备耗尽后,整个战争机器就无法维持下去了。另外,英国的食品和绝大部分工业原料也依靠从海外进口。如果海运通道完全断绝,就意味着4600万人要开始挨饿,英国的经济也会完全崩溃!”

    “但美国会在英国崩溃前出手!”希特勒冷冷地道,“如果他们不出手,那么4600万英国人和强大的英国工业就会为我所用了。”

    少数英国权贵可以在本土崩溃前脱欧去当美洲人,但是绝大部分英国人却只能留下当欧洲人。到时候很可能会有英国的贝当出来收拾残局,让英国变成欧洲共同体的一部分。

    “是的,他们一定会出手!”赫斯曼说,“而一旦美国出兵干预,我们就能在北大西洋上同美国舰队决战!”

    赫斯曼拿起了几个象征着美国战舰的插着星条旗的模型小船放在了沙盘台上,然后又拿出了更多的插着德国、法国、意大利和日本旗帜的模型船。

    “根据情报显示,在1943年前,美国海军最多只有3艘科罗拉多级、2艘北卡来罗纳级和4艘南达科他级,一共9艘超级战列舰,而舰队航母的数量也不过7…8艘。只要我们和日本联手,就能战胜美国海军!”

    这实际上还是个围点打援的套路,不打有几百万大军把守的英国本土,而是打英国的补给线,再引出美国舰队进行决战,依靠战列舰的数量和质量优势,在北大西洋上把美国舰队歼灭夺取大西洋海权。

    “可是英国海军还没有全军覆没呢!”希特勒想了想,说,“在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的数量上,我们恐怕没有什么优势吧?”

    “算上日本就有了,”赫斯曼说,“他们有12艘战列舰,其中2艘是70000吨级的超级战列舰,威力相当于h41型。而且我们的兴登堡级在美国的依阿华级服役前,也比任何一艘英美的战列舰都要强大。另外,我们的舰载机和岸基飞机也拥有巨大的性能优势。”

    希特勒看了眼负责军工生产的戈林,戈林拍着胸脯说:“我的领袖,在建的兴登堡级和齐柏林级都非常强大,肯定可以打败美国的战列舰和航母!”

    希特勒终于点了点头,说:“那么我们就先解决大西洋战场,然后再回过头去对付苏联。不过……我们不能把伊朗交给苏联!礼萨。汗国王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不能背叛朋友。”

    他看着赫斯曼,“元帅,什么时候可以把部队空运去伊朗?”

    “这取决于土耳其,”赫斯曼说,“从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到伊朗的直线距离超过2000公里,我们的ju52航程不够,需要在土耳其加油。”

    希特勒又问:“如果土耳其肯让我们的飞机加油,部队什么时候可以出动?”

    “3个小时之内,”赫斯曼说,“第5山地师和第22空降师随时可以出动。”

    这两个师原计划是要用于克里特岛空降的,但是现在克里特岛已经是座孤岛,没有必要用空降的手段夺取了。

    “里宾特洛甫,”希特勒马上对在场的外交部长说,“去告诉土耳其人,让他们在3小时内开放几个机场并且准备好足够的燃油供我们使用!”

    现在已经没有必要对土耳其客气了,因为土耳其已经没有选择了,除非他们愿意让苏联进驻,否则就只能顺从德国。

    “另外,南斯拉夫的问题怎么解决?”希特勒最后又问起来南斯拉夫问题,和苏联提出的无理要求相比,这实在是一件小事情。

    “以武力迫使南斯拉夫政府接受国联相关决议。”赫斯曼说。

    希特勒也没说什么,只是对赫斯曼说:“元帅,你去和墨索里尼说一下,如果他也赞成,就这么办吧。”

    “好的。”赫斯曼点点头。

    “还有,日本观察团走了没有?”希特勒又问。

    “没有,”赫斯曼回答说,“他们想得到我们和意大利的技术援助。”

    “元帅,你先和他们谈谈,”希特勒说,“如果他们真的可以利用,那就应该给一点真正有用的东西。”(未完待续。)

第457章 斯大林会怎么想?

    中东向来是德国外交和情报活动的一个重点,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德国就通过和土耳其帝国、波斯王国的交往,在中东广布善缘,拥有了不少朋友。而在间战期间,虽然德国在中东总体上呈收缩态势,但是由于大英帝国的霸道行径使得亲德势力有增无减。而在德国重新崛起后,德国又一次成了这个时代几个中东主要大国盼望的救世主。不过德国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盟友土耳其却从来都没有盼望自己的老朋友德国来拯救。

    因为现在的土耳其已经和以往那个奥斯曼帝国彻底划清了界限,再也没有了往昔的帝国雄心。

    在安卡拉完全西洋式样的总理府内,土耳其共和国总理雷菲克。赛达姆听到德国大使冯。巴本问起土耳其的要求时,只是苦苦一笑,说:“大使先生,我们土耳其共和国不是奥斯曼帝国,我们只是一个和平的中等国家,一个属于土耳其人的民族国家,我们对土耳其国境线外的领土没有任何要求。”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在土耳其军队中服务,认识凯末尔本人的弗朗茨。冯。巴本对土耳其总理的回答并没有感到意外。因为赛达姆总理所说的都是土耳其共和国国父凯末尔的教导。

    在冯。巴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