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232节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232节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空降色当?老头子(指赫斯曼元帅)糊涂了吧?鲁道夫。赫斯曼心想,色当有什么好的?为什么要用宝贵的空降兵去夺取?

    “拉高,拉起来,高度5000,”巴尔茨中尉的命令这时传到了鲁道夫。赫斯曼的耳朵里面,“今天一定会有场硬仗的!祝你们好运!”

    就在鲁道夫。赫斯曼他们拉起飞机高度的时候,所有拉着******的容克52都开始剪断绳索,数百架******开始盘旋着降落,扑向它们的既定目标……(未完待续。)

第350章 法兰西不哭 十

    1940年4月12日清晨,位于萨尔布吕肯的德国空降猎兵总指挥部内,空降兵上将库尔特。斯图登特正在作战室内焦急等待着前方传回的消息。

    在色当…马斯河西岸地区的空降行动在他看来就是一场很可能要付出高昂代价的试探!用一个精锐的空降猎兵师去试探色当…马斯河一线法军的虚实。

    如果法国人真的如德军总参谋部和西线总部预料的那样,将联军第1集团军群的主力分别调往了比利时和梅斯,那么精锐的第1空降猎兵师的突击行动就会取得成功。如果法军还在色当…马斯河一线部署了相当强大的部队,那么第1空降猎兵师就会陷入苦战,伤亡惨重。

    不过空降猎兵的牺牲也不会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查明了法军在色当…马斯河一带的虚实也就可以推测出梅斯的法军兵力部署情况,从而及时调整进攻方案——“挥镰行动”当然也存在a计划、b计划和c计划的。如果法军在色当…马斯河部署了主力,那么德军就可以从梅斯突破。

    毕竟法国人就这么点兵力,不可能在所有的地方都部署足够的军队,空门一定是存在的,不是在梅斯就是在色当…马斯河……想来法国人也不敢把空门放在比利时,因为那会让大英帝国陷入绝境。

    由于英国是岛国,所以素来是大海军小陆军。英国在和平时期的陆军规模,是根本不能和法国这样的传统陆军大国相比。而和平时期的陆军规模太小,就造成了英国陆军在战时扩充的速度较慢。而且英国人的陆军还喜欢玩精兵路线,不会马马虎虎扩充出上百个师的“杂牌军”。

    所以现在派到欧洲大陆来的10师英国远征军都是好不容易训练出来的种子部队,里面有大量的职业军官和资深士官。要是都丢在了比利时,英国本土正在训练的新兵可就要在没有合格的军官士官去指挥了。

    考虑到比利时和英国本土的最近距离还不到100公里,以及德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强大实力,一旦失去大部分的陆军军官、士官和比利时,英国本土就会处在随时可能遭到入侵并且沦陷的可怕境地……这很有可能迫使英国向德国寻求妥协!

    所以现在放在甘末林和约瑟夫。乔治的选择是非常有限的。

    “上将阁下,”空降兵参谋长布鲁诺。布罗伊尔少将突然在作战室内大喊了起来,“成功了!成功了!特雷特那少将(第1空降猎兵师师长)的电报:行动取得成功!而且是大获成功!”

    “太好了!”斯图登特接过电报抄件,扫了两眼,然后就走到一台红色的电话机旁,拎起听筒拨通了西线总部的电话。将空降行动取得成功的消息报告给了担任西线总部参谋长的曼施坦因步兵上将。

    “元帅,空降兵得手了!”曼斯坦因放下电话,他已经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了,“第一波突袭行动取得了圆满成功,第1空降猎兵师的2个团在色当…马斯河以西成功空降,他们在大部分地区都没有遭到抵抗!这说明法国人在色当…马斯河一带的兵力非常空虚……那里很快就会被第1装甲集群突破!”

    现在的西线总司令是哈麦施坦因元帅,他同时还是大总参谋部正式的总参谋长——如今德国国防军的指挥体系是一战式的,大总参谋部在战时可以分成柏林总部和战线总部,并且由总参谋长或第一、第二军需总监出任重要的战线总指挥。如果总参谋长本人出任战线总指挥,那么就由第一军需总监代理总参谋长。

    由于赫斯曼已经在波兰战役中担任过战线总指挥,所以这次出任西线总指挥的就是总参谋长哈麦施坦因了。不过哈麦施坦因并没有提出自己的作战计划,而是由统帅部会议做主选择了《曼施坦因计划》为蓝本,制定了“挥镰行动”。

    和另一个时空曼施坦因本人在法兰西战役时遭到陆军打压的情况不同,现在的曼施坦因则在赫斯曼的支持下出任了大权在握的西线参谋长。

    “很好!”哈麦施坦因元帅也大松了口气,一张过分严肃的面孔上露出了少有的轻松。“埃里希,你对下一步行动有什么建议?”

    突破色当…马斯河一线的法军防御看来只是时间问题,但是突破后怎么办在德军内部却是存在争议的。根据曼施坦因原本的计划,在突破色当…马斯河后,德军a集团军群至少要同时负担两个任务,第一是南下梅斯去抄“马奇诺”防线的后路;第二才是以落干装甲师(曼施坦因的计划是3个装甲师)和摩托化步兵师组成装甲集群杀向敦刻尔克和加莱,切断比利时境内的联军主力和法国本土的陆上联络。

    随后,《曼施坦因计划》又进行了两次修正——“赫斯曼修正案”和“龙德施泰德修正案”,从而变成了“挥镰行动”方案。

    “赫斯曼修正案”将向北包抄比利时境内的英法联军精锐(英法主要的机械化和摩托化部队都在这个方向上)放在了首要位置。

    而“龙德施泰德修正案”则大幅增加了a集团军群的兵力至64个师,并且增加了从卢森堡南部进攻法国梅斯的计划——这个计划不仅是作为色当…马斯河一线难以突破时的备案,同时也是包围“马奇诺”防线法军主力(人数比较多,但大多是普通的步兵师),以及打通a集团军群后勤线的需要。

    “元帅,我建议分拆使用第一装甲集团军,”曼施坦因说,“由第1装甲集团军的第19装甲军和第15装甲军主力,继续执行北上包抄敦刻尔克和加莱的任务。第1装甲集团军的第41装甲军和第5装甲师(属于第15装甲军)则划归克莱斯特骑兵上将的第12集团军,第12集团军首先将负责执行南下包抄梅斯,配合a集团军群的大量步兵围歼梅斯之敌,为合围‘马奇诺’防线之敌创造条件。”

    包围驻守“马奇诺”防线的几十个法国师其实才是《曼施坦因计划》的主要目的。而且哈麦施坦因元帅和龙德施泰德大将同样赞成将“马奇诺”防线之敌当成主要的目标!

    而主张以突入比利时之敌为主要目标的则是赫斯曼元帅和古德里安大将。

    “a集团军群有能力同时执行南下和北上任务吗?”哈麦施坦因元帅显得有些犹豫。他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如果将第41装甲军和第5装甲师划归第12集团军,那么北上的第1装甲集团军就会少掉3个装甲师,只剩下4个装甲师。

    “元帅,我们现在已经完整的得到了卢森堡的铁路系统,”曼施坦因说,“这可以让a集团军群的大量步兵迅速运动到梅斯以北,这样我们就能对梅斯之敌进行夹击。一旦梅斯被我军夺取,a集团军群就能非常容易的切断驻守‘马奇诺’防线的法军主力的退路……根据可靠情报,那里的50个法国师虽然拥有大量火炮,但是机动能力很弱,也没有配备足够的卡车用来拖拽重炮。只要我们能切断铁路线,他们就动弹不了。”

    “马奇诺”防线的守军本来就不是什么机动部队,他们的任务就是死守防线,自然不需要配备大量的卡车,甚至连大牲畜都不足。根据法军统帅部的计划,如果那里的部队需要调动,就应该通过铁路而不是公路进行。

    因此只要能切断铁路线,那里的几十个师就无法退回巴黎,那么巴黎保卫战也就无从谈起——由于斯大林的红军在基辅和布列斯特打得很吃力(在芬兰他们同样很吃力),让许多德军将领都意识到了大城市攻坚战的困难。所以,根本不会发生的“巴黎保卫战”成了一群德国将帅们非常担心的事情……在这种思维的支配下,“马奇诺”防线后面的几十个师就成了德军的心头大患。

    所以赫斯曼和古德里安主张的,在歼灭比利时之敌后再攻打马奇诺之敌的方案,所得到的支持意见并不多。

    “至于第1装甲集团军的北上任务,”曼施坦因思索着说,“我觉得制约他们的主要不是兵力而是燃油,第12集团军和a集团军群的大部分步兵师运用于梅斯反而可以减轻后勤线的压力。”

    这个观点其实也是有道理的,如果a集团军群的主力不去攻打梅斯(可以坐火车去),那么他们就必须从阿登森林通过,到时候几十个步兵师在几条狭窄的公路上慢慢爬行,运输燃油的卡车可就很难通过了。

    “也对,只有吃掉了‘马奇诺’防线的守军,我们才算真正打败了法国。”哈麦施坦因元帅想了想,最后点头说,“那就将这个方案上报柏林总部吧。”(未完待续。)

第351章 法兰西不哭 十一

    “元帅,我认为在调出3个装甲师以后,第1装甲集团军仍然有能力完成北上作战任务。”第二军需总监哈尔德大将对正在思考的赫斯曼元帅说,“因为第1装甲集团军仍然拥有4个装甲师、3个摩托化步兵师、2个党卫军摩托化步兵旗队(大德意志旗队和帝国旗队)。

    另外,我们还可以把第1骑兵师调入第1装甲集团军。这样古德里安大将手中就有8个师和2个相当于旅的旗队,拥有1300多辆坦克、突击火炮和十几万官兵,兵力足够了。”

    由于提前合并了捷克,石油的储备也非常充沛,以及军备总局的设立等原因。此时德国装甲师的编制比历史上要充足,仍然可以达到古德里安设想中的“理想状态”,每个装甲师都拥有1个装甲旅,每个装甲旅都辖2个坦克团,每个坦克团辖2个坦克营,每个坦克营辖4个坦克连。每连编制坦克为21辆,这样一个满编的德国装甲师就拥有336辆坦克。4个装甲师就拥有1344辆坦克!

    另外,德军的装甲师、摩托化步兵师、党卫军摩托化步兵旗队和那个唯一的第1骑兵师还拥有不少自行火炮和突击炮。在百分之百完好率的情况下,第1装甲集团军(调出部分装甲师后)的8个师和2个旗队拥有的坦克、突击火炮(自行火炮)总数接近1600台。不过在穿越了阿登森林后,装备的完好率已经有所下降。现在能够开动的坦克、突击火炮(自行火炮)大约还有1300多台。

    但这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量,可能比历史上向英吉利海峡突击的7个装甲师拥有的坦克、突击炮的总数也不少了。

    而且,现在德国装甲部队的装备也略好于历史同期。2号坦克基本退出了一线,38t坦克、3号坦克、4号坦克和3号突击炮成了主力。

    虽然4号坦克的43倍径75mm坦克炮的质量仍然没有过关,但是3号坦克的50mm反坦克炮却在1939年底完全成熟(这和德国提前吞并捷克有关,斯柯达公司用于生产1936年型47mm反坦克炮的技术成了德国开发50mm反坦克炮的参考资料)。因此所有的3号坦克全部换装了50mm反坦克炮,火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因此,曼施坦因和龙德施泰德这样的人物现在都支持分拆第1装甲集团军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个装甲集团军其实是有点威力过剩了。

    看到赫斯曼还在犹豫,哈尔德大将继续劝说道:“元帅,早一点消灭法军的主力,对于我们执行‘解放者计划’是非常有利的。如果我们能在第一阶段作战中就合围‘马奇诺’的法军,那么我们在第二阶段的作战中就会很容易突击到普罗旺斯一线。”

    一个“挥镰行动”当然不可能彻底打垮法国,因此德军总参谋部和西线总部一直都有在“挥镰行动”后再实行一次大规模进攻的计划。不过具体的进攻方案现在还没有拟定,因为“挥镰行动”会打成什么样谁也不知道。

    所以第二阶段作战设想目前只有两个大致的目标:第一是巴黎…布列塔尼半岛一线;第二则是推进到普罗旺斯地区,有可能的话就占领马赛和土伦(法国地中海舰队母港)。

    占领巴黎当然迫降法国的需要,而拿下普罗旺斯则是《解放者计划》的规定——赫斯曼是“地中海制胜论者”,在他看来夺取地中海控制权和中东的石油资源才是德国取胜的关键。

    而且,夺取地中海控制权和中东石油资源的任务必须要在占领英国本土前完成。因为英国本土一旦沦陷,大英帝国就会解体,苏联就很有可能会趁乱夺取伊朗和伊拉克!

    而要夺取地中海和中东石油资源,德国最好拥有一个位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