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135节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135节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一场世界大战中,就能立于不败!”

    实际上,联苏才是赫斯曼争夺实际统帅权的最大王牌!

    因为全世界都知道赫斯曼是列宁和苏联人民的老朋友,而且他和斯大林的关系也非常好。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都一条非常宽阔和漂亮的马路被命名为赫斯曼大街。

    所以德国只要确定“联合苏联”的国策,赫斯曼就一定会水涨船高。

    而“联合苏联”这张王牌,在目前看来(联盟能不能维持是另一回事),的确也能让德国立于不败。至少在欧洲大陆上,并不存在可以同时击败苏德两国的力量。

    “那么英国呢?”威廉皇帝又问,“如果联合苏联,在欧洲大陆上应该不会有什么国家可以威胁德国。但是在海上,我们和苏联都非常弱小,不是英国的对手。”

    海上有意呆利啊……赫斯曼早就计划好了,英吉利海峡暂时不用考虑,搞定法国后转向南方,和墨索里尼一块儿打地中海和中东。

    不过联合意大利这事儿现在还没谱,墨索里尼现在是个亲英派,和德国的关系虽然不错,但也谈不上亲密无间。

    “我们可以从空中打败英国海军!”赫斯曼说出了另外一个答案,“陛下,试验大规模海空作战,也是这次‘铁拳…1935’军事演习的目的之一。”

    “铁拳…1935”军事演习其实是分成三个目的的,第一个目的是陆军部队的长途输送;第二个目的是检验机械化战争理论;第三个目的则是表演海空对抗作战——德国海军航空兵(现在戈林还在当经济部长,德国海军自然就有航空兵了)将会动用100架双发中型轰炸机/鱼雷攻击机/侦察机,进行长途奔袭作战,从东普鲁士的基地起飞轰炸停泊在里加湾内的四艘靶船。

    一次集中上百架飞机,奔袭几百公里,还要在茫茫大海上搜索目标。这完全是日本海军的看家本领,不过日本海军主要是用舰载机玩这套。而德国海军现在没有航空母舰,于是就用j。30中型轰炸机的衍生型号,挂上鱼雷和重磅炸掉去对付海上的敌方舰队。

    空舰对抗的演练,在德国恢复义务兵役制后已经举行过很多次,效果总体还算不错。所以这一次的飞机炸船完全是一场表演,根本没有失败的可能。

    “哦,用飞机轰炸啊?”威廉皇帝点了点头,“时代变化可真快啊,不仅陆军和十几年前完全不同,连海上的作战也要靠飞机来决定胜负了。那么,海空作战的演习什么时候开始,可否观摩?”

    德国海军总司令雷德尔上将接过问题,回答道:“演习将会在后天进行,地点是萨马列岛附近海域,陛下和总理阁下可以前往观看。”(未完待续。)

第215章 说好的旦泽呢?

    “娜塔莉!”

    赫斯曼步兵上将又一次叫了一声这个名字。他现在就坐在陆军政策会主席的办公室里面,5月12****从波罗的共和国首都里加急匆匆返回措森(总参驻地)后,每天都会到这间办公室里面坐一会儿。因为1935年5月12日这天出了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波兰国父约瑟夫。克莱门斯。毕苏斯基在这一天病死在华沙的贝尔韦德尔宫。

    “路德维希,是你叫我吗?”

    “娜塔莉,波兰人答复了吗?他们同意邀请皇帝陛下去参加毕苏斯基葬礼了吗?”

    娜塔莉。列辛斯卡雅现在不仅是陆军政策会的研究员,而且还是国家社会主义国际的秘书长——国社国际当然不能和第三国际相提并论,它完全是一个由史塔西秘密资助的“民间组织”。

    通过这个“民间”的国际间政党联盟,史塔西在波兰扶植了一个小小的波兰国家社会党(不是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的波兰分支)。

    而这个波兰国家社会党的路线是“波兰第一”,不是“波兰联邦第一”。该党认为在波兰自由邦在整个联邦中承担了过多的义务,而乌克兰自由邦和立陶宛自由邦的付出太少。因此,立陶宛和乌克兰这两个民族都占了波兰民族的便宜,非常不公道。必须要调整波兰、立陶宛和乌克兰三个邦在联邦中所承担的各项义务的比例。

    而这种“波兰第一”路子吸引到了少量波兰选民,帮助这个波兰国家社会党赢得了几个议会席位。虽然该党在波兰的国家大事上基本没有发言权,不过总算也能发个声音。

    因此在毕苏斯基的死讯传来后,赫斯曼立即就让娜塔莉指示波兰国社党的议员去向波兰当局提议:邀请曾经支持过波兰独立的前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二世参加毕苏斯基葬礼。

    考虑到威廉二世最近正在折腾复辟,波兰政府的邀请可就多了几分“支持”的意味——因为威廉二世被视为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罪人,所以大部分欧洲国家对威廉二世可能的复辟都抱着反对态度。

    “没有。波兰政府没有邀请陛下,甚至连总统先生都不在邀请之列。”

    娜塔莉拿着份电报抄件,三两步走进了赫斯曼的办公室。她穿着一件灰毛衣和一条黑裙子,一条胳膊上还佩戴者黑纱,显然是在悼念刚刚去世的波兰国父。

    “不过希米格维将军给你发来了邀请的电报,希望你能出席毕苏斯基的葬礼。”

    赫斯曼从娜塔莉手中接过了电报抄件。“邀请了我?唔,看来毕苏斯基的接班人还没有忘记我对波兰联邦的成立也是有贡献的。”他冷淡的一笑,“娜塔莉,你知道吗?如果没有我,波兰联邦是不可能出现的。”

    “是吗?”娜塔莉。列辛斯卡雅睁大眼睛看着赫斯曼,“我听说波兰是法国人和英国人扶植的?”

    “不是这样,”赫斯曼笑了笑,“不是这样的,英法的扶植没有什么用……实际上。把立陶宛交给波兰是我促成的,否则波兰不可能成为联邦。

    另外,将当时东线德军的部分武器交给毕苏斯基的波兰军团,也是我在《大波兰计划》中提出的。否则,毕苏斯基绝不可能赢得后来的苏波战争。”

    “哦,列宁一定不知道这事吧?”娜塔莉追问。

    “不知道,这是绝密的。”赫斯曼说,“可是波兰人却忘恩负义……”他这时仿佛想起了娜塔莉也是波兰人。不好意思地冲她笑了一下。“并不是说你,你是个好波兰人。”

    “我知道。”娜塔莉叹了口气,“全世界都知道,波兰在波森、西普鲁士和西里西亚的领土问题上对不起德国……双方当时是有协定的。”

    这个时空的波兰比历史上仿佛更可恨,在1918年的时候,得到了立陶宛的波兰临时政府和德国签署了边界条约,承认波森和西普鲁士归德国所有。可是在《凡尔赛条约》之后。波兰却翻脸不认人,在英法的支持下拿走了大部分波森和西普鲁士的土地,而且还挑动三次西里西亚波兰人起义(波兰人在西里西亚是少数),硬是在英法的支持下又从德国身上割了几块肉。

    另外,还在立陶宛和东普鲁士边境挑事。割走了东普鲁士的港口城市梅梅尔(改名克莱佩达)。

    这些被波兰割走的德国土地,恰恰又是许多容克军官的故乡,因此容克集团极度憎恨波兰——联苏反波(历史上也是如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

    而毕苏斯基生前看到德国的崛起,也知道需要吐出点东西来缓和同德国的关系,于是才有了《波德互不侵犯宣言》的出台。

    但是“宣言”已经出了好几年,说好的旦泽呢?怎么还不还给德国?现在毕苏斯基两腿一蹬见上帝去了,旦泽还能要回来吗?

    “去给希米格维将军发电,我将同希特勒总理一起前往华山参加葬礼。”

    希特勒是波兰人民的老朋友,自然早就收到邀请了。不过他收到的是波兰政府的正式邀请,而赫斯曼收到的是波兰军方的邀请。

    而在整个欧洲,收到邀请准备去参加毕苏斯基葬礼的大人物也不少。苏联伟大领袖斯大林,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和首相墨索里尼,法国总统阿尔贝。勒布伦和总理皮埃尔。埃蒂安纳…弗兰迪,奥地利总统威廉。米克拉斯,捷克斯洛伐克总统托马斯。马萨里克,还有英国首相斯坦利。鲍德温和外交大臣约翰。西蒙等人,都已经表示准备出席毕苏斯基葬礼了。

    毫无疑问,毕苏斯基的葬礼又将是一场欧洲各国大人物之间的碰头会。

    ……

    “首相先生,波兰政府拒绝邀请威廉二世前往华沙,连德国总统鲁登道夫和波罗的总统戈尔茨都未曾邀请。这表明了波兰政府反对威廉二世复辟的立场。”

    同一时间,英国伦敦,第三次入主唐宁街10号的斯坦利。鲍德温正在听外交大臣约翰。西蒙报告毕苏斯基葬礼的情况。波兰国父的葬礼再过几天就要举行了,斯坦利。鲍德温自己也接到邀请,准备去往华沙了。

    但是有一件事情让他有些担心——就是有可能在华沙和德国皇帝威廉见面!

    他当然是反对威廉二世的,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他也是英国首相,还提出过要审判威廉的。而且现在他领导的英国政府仍然反对威廉二世在德国复辟。在他和很多英国和法国的政要看来,威廉二世就是德**国主义的象征,威廉二世的复辟就是德**国主义的复活!

    因此英法两国,在威廉二世复辟的问题上,一直持反对意见,为此还不断向德国的希特勒政府施加压力,希望纳粹党可以成为德国和欧洲和平的重要基础,阻止威廉二世的复辟。

    另外,英法两国也开始进行一些扩充军备的动作。英国扩充了皇家空军,而法国除了加快马奇诺防线的施工之外,也加快了新式坦克的设计和生产。

    与此同时,提升波兰的军备水平,也是一个牵制德**国主义的重要方法。

    “波兰人的态度是值得赞赏的,”斯坦利。鲍德温抽着烟斗,缓缓地说,“毕苏斯基的去世对波兰人民是一个损失,不过对我们而言却是一件好事情。因为毕苏斯基一死,波兰和德国改善关系的大门基本就关上了。毕苏斯基没有做成的事情,在波兰是不会有别的什么人能做到的。”

    毕苏斯基在波兰是半个上帝,他都没有完成归还旦泽自由市的事情,他的接班人就更不用想了。

    而旦泽问题一日不解决,波德之间就一日不会真正和解。

    “首相,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德国和苏联合作进攻波兰的可能性,这是很有可能会发生的。”财政大臣内维尔。张柏伦也在首相办公室内,他和约翰。西蒙、斯坦利。鲍德温三人是现在英国保守党的三巨头。现在英国的国家大事,就是他们三人拿主意。

    “首相,根据可靠消息,德国人在这个月初于波罗的共和国境内举行了一次大规模军事演习。”外交大臣西蒙这时又提起了刚刚结束的“铁拳…1935”军事演习。演习的规模很大,自然不可能保密,英国和法国在波罗的的大使馆,都得到了许多相关的消息。

    他说:“这场军事演习很有可能是针对波兰的。德**方一直有人主张联苏反波,我们应该提高警惕。”

    斯坦利。鲍德温吸着烟,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波兰英国切实加强国防,要防止德国对波兰走廊和旦泽市的野心,同时也要防止苏联对右岸乌克兰的野心。我想……我们可以在华沙同法国朋友、波兰朋友一起讨论防御的问题。”(未完待续。)

第216章 德国包围网

    波兰领袖毕苏斯基去世的时候,意大利领袖墨索里尼的乘龙快婿,长相相当英俊的意大利新闻和宣传大臣加莱阿佐。齐亚诺正在法国巴黎,他是作为老丈人的特使前来巴黎的。

    现在是意大利是法国的忠实盟友,在1935年1月7日的时候,墨索里尼与法国外交部长赖伐尔签署了《意法条约》。这个条约是针对德国的,法国以默许意大利入侵阿比尼西亚(埃塞俄比亚)为条件,换取意大利和法国联手遏制德国向南扩张吞并奥地利的野心。

    和历史上的情况有所不同,现在统治奥地利的仍然是基督社会党籍的独裁者恩格尔伯特。陶尔斐斯。1934年7月24日的绑架和谋杀并没有发生。因为施莱彻尔和赫斯曼现在控制着德国的扩张步伐,他们俩是不会在条件不成熟时蛮干硬上的。

    而且,在施莱彻尔和赫斯曼的时间表上,复辟霍亨索伦王朝肯定是摆在吞并奥地利之前的。

    不过史塔西对外情报处还是支持了奥地利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这个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被史塔西渗透。而该党所持的路线,则一直都是德奥合并,建立大德意志帝国,希望通过全民公投让奥地利加入德意志帝国。

    但是奥地利的民主制度却在1933年3月走向了终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