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皇后起居注 >

第347节

皇后起居注-第347节

小说: 皇后起居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自命不凡的酸腐文人又能做甚么呢?开私塾教识字恐怕都会教坏了孩子。
  众臣都陷入了沉思,他们当然更清楚,不通世务只知念书识字的读书人实在是太多了。即使没有能力挣得功名,他们也仍然当自己是“上品”,不屑于学习其他事。说实话,朝廷与官府里确实聚集了国朝所有的聪明人,可这些聪明人却未必通晓实务,都只能从头学起。但这样的人又如何能真正起到教化一方的作用呢?
  “不提其他,只说农事。”朱祐樘接道,“为何很少听各州府提起,他们治下的农人能够不断发现良种,能够不断提高亩产?是因为他们不重视农事么?不是,是因为他们大都不通农事。即使略懂一二,也无法教导农人如何才能更进一步。”
  “世世代代传承的种粮之法,多半只是凭着经验口耳相传。即使农民于种植有些心得,也不会传得太远,毕竟寻常人不可能猛然提升亩产,顶多只是被人称之为侍弄田地的好手罢了。但发现玉米这样的新粮种后,朕便觉得,不能满足于现状。提高亩产的法子必定存在,无论是稻、麦或是玉米,亩产或许都能不断地提升。”
  “农事乃国本,毕竟民以食为天。朕希望诸位爱卿都能开阔眼界,绝不能固步自封,轻易便满足现状。聚集一群专精此事之人,不断地提出灵感与改进之法,亦有人愿意相信他们,愿意与他们交流经验,愿意试着耕种,才能更进一步。不过,朕也不会强求你们赶紧选出些人来学习农事。所以,此事便暂且交由皇庄来办。”
  皇帝陛下说罢,皇后娘娘便道:“皇庄研究的种植之法,随时可分享给所有人。我也希望各州府能派人来跟着学,毕竟农事可不是靠着一本册子就能学会的。若是各州府都有精于农事之人,自然便能教导农人。不过——”
  她顿了顿,方继续道:“一方水土,各有不同。皇庄只集中于北直隶,改善的种植之法自然也只适合北直隶。对于江南、湖广以及川渝等地,却是没有甚么可借鉴之处。所以,我希望户部能支持皇庄在各地扩张,以备研究不同的种植之法。”
  “……”周经愣住了:等等,他不是反对皇庄扩张么?皇后娘娘不是该先陈述各种理由来说服他么?怎么直接就提出让户部支持了?!
  仿佛瞧出了他的犹疑与不解,朱祐樘温和一笑:“周爱卿,种植之法重要么?”
  当然重要!且不说寻常的粮食,接下来须得全国推广玉米,也该让皇庄教导各州府,随时帮着他们解决疑问才是。可仅仅只是研究种植之法,需要那么多田地么?买一处各色田地都有的田庄作为皇庄,不就足够了?若是任由皇庄扩张,依旧隐患重重啊。周经拧紧眉,有些迟疑:“陛下与娘娘希望,各承宣布政使司都有皇庄分布?最终会像北直隶这般,占据十之二三么?”
  “是,我希望最终皇庄能占国朝三成田地。”张清皎毫不犹豫地回道,“这些田地绝大多数是括隐而来。换而言之,我认为通过皇庄来括隐,比户部发布清丈田亩的政令更合适。”
  闻言,众位大臣无不微微一震,拧眉细细思索起来。毫无疑问,“括隐”对他们而言,比暂且有些虚无缥缈的“种植之法”更重要。因为括隐出来的耕地是实实在在的,而种植之法所带来的好处暂时他们还无法直观可见。
  张清皎接着道:“皇庄扩张,不会损害任何人合法取得的私产。只是希望那些靠着荫蔽隐匿大量良田的家族权衡官途与利益,懂得轻重缓急。而且,以皇庄与御马监的名义行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蚕食,不容易让人生出联想。若是换了户部发布政令,即使只选几处地方试行,也极易引起警惕与不满。”
  “娘娘,南直隶已经有人想方设法阻止此事。无论是用甚么方式夺走他们口中的肉,他们都绝不会善罢甘休。”李东阳道。若非南直隶有人察觉出了危险,怎么会千里迢迢唆使御史上折子弹劾呢?
  “他们不会善罢甘休,又能如何呢?”张清皎淡淡地道,“弹劾?没有实据,皇庄反倒可将他们隐田的证据呈上来,最终他们又能落得甚么好处?煽动?皇庄里的佃户比外头的佃户过得好,承包也能保证田地所有者不受任何损失,他们还能煽动谁去?”
  “若是这些人闹得狠了,朕不介意让他们清醒清醒。总归须得杀鸡儆猴,就看谁先跳出来了。”朱祐樘道,“原便是他们不占理,朕倒要看看,他们能折腾出甚么事来。”若真有地方大族把持一地,上下沆瀣一气,便意味着从上到下都得好好捋一遍,不然极有可能留下诸多隐患。
  群臣难得听皇帝陛下轻描淡写地说出这样的话,都不怀疑他对于“括隐”的坚决。既然皇庄不占那些需要交粮税田赋的田地,似乎确实于国没有甚么害处。若是缓缓蚕食,也没有人会想到这是在“括隐”,只会觉得是御马监在变着法子捞产业。但捞过来这些产业又是符合律法的,他们也只得吃了这个闷亏。
  可——换而言之,这对国家也没有甚么好处啊。括出来的田地都归于皇庄,皇庄的出息都归于内库,对于国库又有何益?若是不能分得一点好处,他们又凭什么暗中支持皇庄呢?
  几位重臣不着痕迹地交换了眼色,内阁首辅徐溥目光炯炯:“括隐确实是件好事。但请陛下和娘娘明鉴,由户部来括隐,纵然艰难,却多少能补充空虚的国库。由皇庄来括隐,于国于民又有何益?”
  果然都是老狐狸。张清皎心里暗道,瞥了瞥朱祐樘。朱祐樘勾起唇角,笑盈盈地望着她。帝后当然私下讨论过此事,也列出了许多条理由。
  张清皎不紧不慢地回道:“其一,便是研究与推广种植之法,我不再细说。其二,皇庄所出产的粮食,可用于赈灾,也可紧急调用至受灾之地平衡粮价。我早已对那些逢灾便哄抬粮价牟取暴利的粮商不满,不能容忍他们用人命关天的粮食来谋利。皇庄若能有国朝三成田地,所收获的粮食便可随时用来平缓粮价。各承宣布政使司都有皇庄,调用与储存粮食都极为容易,便无须千里迢迢运粮至受灾之地,受层层盘剥了。”
  “换而言之,娘娘还想做国朝最大的粮商?”徐溥挑起眉。
  “不为与民争利,而是为民谋利。”张清皎补充道,“此外,皇庄之粮还可用于免除漕粮的损耗。譬如,从杭州运往京城的税粮,漕运路上通常会损耗十之一二。但若是杭州粮食直接入皇庄的粮库,皇庄再从京城粮库里提粮食给国库,便能免除损耗。当然,京城粮库若是没有那么多粮食,便可换成银钱折算,由皇庄负责运粮的损耗。”
  “……”户部尚书周经脸色微变,有些动心了。
  “税粮不再损耗,便可减轻田赋的负担,于民自然有益。此外,边疆将士的粮草,亦可由附近的皇庄粮库调用,能尽量少耽搁粮草运输的时间,免除耽误军机的危险,同样亦可避免损耗。”朱祐樘接着道,“养活更多的佃农,让他们过得更好便暂且不必说了。”
  周经的脸色已是变了又变,频频看向五位阁老。便听皇后娘娘又轻飘飘地使出了杀手锏:“当然,皇庄亦并非不能缴纳田赋。若是皇庄扩张顺利,我希望田赋在丰年可稳定在三十税一,受灾之地免除田赋。”
  听得此言,徐溥几乎是毫不犹豫地答道:“陛下与娘娘放心,朝廷必定会着力支持皇庄括隐。”若是当真能括出两成隐田,就能白得两万万隐田的田赋!这样的好事,谁不答应呢?谁要是不答应,他就第一个不答应!
  作者有话要说:  粮食由国家垄断是有好处的╮(╯▽╰)╭
  可是那时候土地私有,国家无法垄断,所以由皇庄出面垄断也能干很多国家垄断才能干的事
  ——————————————————————————————————————————
  娘娘:*******
  群臣:糟糕,有点动心了
  陛下:#######
  群臣:完了,真的动心了
  娘娘:不排除纳税的可能
  群臣:好!就这么办!!
  有这么多实实在在的好处,谁不答应_(:3∠)_


第446章 果断支持
  西暖阁内; 朱厚照默默地与王守仁交换着眼色。今天正好是“书法练习”的日子; 师徒俩原本像往常那样低声讨论着兵法; 不多时却听得外头传来了异常的动静。这时候,何鼎忽然推开门给他们送了茶水点心,悄声传了皇后娘娘的口谕,让他们俩都听听外头所商议之事。
  乾清宫中商议的必然是机密要事; 朱厚照倒是觉得无妨,王守仁却一直恪守着非礼勿听的规矩——毕竟隔三差五他的父亲王华便会叮嘱他一回; 就算他对此不甚在意; 心里也明白其中关窍。两人平时只顾着说兵法韬略; 对外头发生的事也丝毫不感兴趣。但如今皇后娘娘都这般说了; 自然有她的道理。于是他们俩便立在西暖阁门前细细听了起来。
  何鼎离开时留下了一条门缝; 是以师徒俩听得清清楚楚。当张清皎的声音传来时,两人都不自禁地愣住了。但是,商谈的内容很快便吸引得他们回过了神; 思索与心绪都不由自主地随着起起伏伏。
  直到张清皎离开,何鼎才悄悄地将门缝合上了。朱厚照一时间已经没有心思学习兵法了,压低声音问:“小王先生,皇庄扩张真的能将隐田都括出来?真的能带来那么多好处?”他听见娘说前三个好处的时候,就觉得这件事怎么都该答应了。没想到爹还补充了一条关于调用军粮的好处,他简直都要热血沸腾了。当然; 他也知道,娘最后提到的缴纳田赋才是杀手锏,不然徐首辅也不会赶紧答应下来。
  王守仁点了点头:“种植之法、赈灾以及平抑粮价、税粮漕运都关乎国计民生; 这三条已经足够户部动摇了。但……内阁自然希望朝廷能落得更多好处,毕竟国库空虚,这三条不足以充实国库。”
  “可是,能够减轻农人的负担呀。”朱厚照眨了眨眼,“这还不够么?娘不是为了充实内库才扩展皇庄的,反倒是处处为平民百姓考虑。而且反正占的都是隐田,和户部也没甚么干系啊。”
  在他看来,朝廷根本就不该占皇庄的便宜,因为皇庄开设也没占朝廷的便宜。那群老臣真是太狡猾了,爹说完军粮的事之后,娘不应该直接提起缴纳田赋的。连他都知道,“谈判”的时候不能立刻给出最后的条件,不然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唔,他和爹娘讨价还价的时候都不会这么干。
  王守仁摇摇首:“隐田亦是田地,若由朝廷括隐,虽说局势必会发生动荡,但至少可填补国库。只要国库充盈,许多事便能做成;若是国库空虚,即使有再多的打算也做不成。正因如此,陛下与皇后娘娘也并不计较是否免除田赋。”
  “而且,皇庄缴纳田赋对括隐亦有好处。那些藏匿田地的人见皇庄都须得缴纳田赋了,自然更在意保住已有的免税田,唯恐朝廷突然改变税赋之策,将所有田亩都计入税田。他们满心顾着此事,对皇庄扩张自然便不会那般警惕,为了确保现有的利益应该也愿意权衡放弃本不该属于他们的田地。”
  朱厚照仔细想了想:“这也是‘暗度陈仓’?”
  “不错,许多计策的道理都相通,平日里也用得着。”王守仁道。此时此刻的他看似平静,实则已经做出了抉择。他一直思考甚么时候才是最恰当的时机,没想到如今便已经得到启示。调用皇庄粮草——这可真是一条好消息,若能妥善利用,必定会有奇效——想到此,青年微微地勾起了唇角。
  “书法练习”结束后,朱厚照便回了坤宁宫。他本想仔细再问问皇庄的事,却不料自家娘亲听完后,却笑着给了他一个新任务:“你想知道皇庄纳田赋是否能填平空虚的国库?我怎么会知道呢?毕竟我是深宫妇人,对前朝那些事不甚了解,也不知国库已经空虚到何种程度了。不若你自个儿仔细查一查?好好算算?”
  朱厚照听了,觉得娘说得有道理,便转身去问自家爹了。朱祐樘听罢,只笑着说他忙,没时间帮着他算,让怀恩从去岁的折子里拿出户部在年底呈上的奏章:“你且瞧瞧这个,这是户部收上来的整年田赋。若有甚么不懂的,便去问你大舅舅。”
  是啊,大舅舅正好在户部,本来就该问他呀。朱厚照恍然大悟,立即出宫去寿宁侯府等张鹤龄。张鹤龄下了衙,就见到了满腹疑问的大外甥。舅甥俩坐在书房里,一个问一个答,朱厚照多多少少对户部有了些了解。
  接下来就是任务的重点了,张鹤龄给大外甥提炼了一遍,形成了一道类似算经中示例的算术题。朱厚照仔细一看,就见题目道:去岁各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