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太子妃很忙 >

第12节

太子妃很忙-第12节

小说: 太子妃很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您不用燕窝,那妾身也不好自个用。”石舜华道,“单单为大阿哥做一碗燕窝,妾身的丫鬟会闹意见的。”
  “你的丫鬟闹什么意见?”太子很奇怪,都是什么跟什么啊。
  石舜华道:“一碗燕窝粥需三四个时辰。子时泡燕窝,卯时不到就得起来做。而做三碗燕窝也是用这么长时间。
  “妾身打算给大阿哥喝上十天半个月。阿筝即便好脾气,连着给大阿哥一人做半个月燕窝也会不耐烦。当然,伺候妾身和爷是她应该的,她有意见也得憋着。换作大阿哥可就不一样,他是爷的庶子,妾身只是他名义上的额娘。”
  太子无奈地叹了一口气:“以后你想做什么,尽管去做,不需要解释这么一堆,更不需要告诉孤。反正孤说不过你,孤知不知道都一样。”
  “今年选秀,如果汗阿玛给你添人,妾身可以拒绝吗?”石舜华目光灼灼地盯着他。
  太子打心眼里不想让她如意,又怕她接下来说的,他更无力反驳:“你一个爷都吃不消,爷要那么多女人怎么用?”
  石舜华愣了愣,意识到他说什么,顿时乐开花:“谢谢爷。爷这么诚实,那就给大阿哥吃一个月的燕窝。”
  “一盒燕窝够吃一个月?”
  “咱们三人用,二十来天吧。不过,爷放心,妾身的妆奁里有六盒燕窝,足够吃上半年。对了,妾身的妆奁还没收拾好,妾身忙去啦。”
  翌日早上,太子的四个妾一见东次间的门打开,就去给石舜华请安。
  石舜华见她们这么规矩,也没为难四人。等她们一走,就叫阿筝摆饭。
  阿筝率先端来两碗燕窝。
  太子看向石舜华,很意外:“你昨儿说的都是真的?”
  “一碗燕窝,我至于跟你开玩笑么。”石舜华好笑,“大阿哥的燕窝送过去了?”
  阿筝道:“昨儿新来的刘嬷嬷端走了。”
  “锅里还有?”石舜华问。
  阿筝道:“还有半碗。宫里的碗比家里的碗小一点,锅灶和柴火也和家里的不一样,奴婢还没掌握火候。”
  “我又没说你做多了。”石舜华失笑道,“一碗半碗的也没多多少,没事的。阿笙,去问问大阿哥喜不喜欢冰糖燕窝粥。”
  “问他干么?太子问。
  石舜华:“大阿哥如果喜欢,剩下的就留给大阿哥吃,他如果跟爷一样不喜欢燕子的口水,妾身就多吃点。”
  “你说话能不能别夹枪带棒?”太子听得有点不耐烦,“孤都说了,孤以前不知道燕窝还有不腥的。”
  “行行行,我错了。”石舜华一副哄小孩子的口气,“爷,吃点菜。”
  太子看了看她,咬了咬牙,叹气道:“知不知道你这样说话很气人?孤真想打你。”
  “那爷回头就这样气大哥。”石舜华道。
  太子顿时不解:“怎么又跟胤禔扯上关系?”
  “妾身叫奴才打孙嬷嬷的时候,孙嬷嬷叫得很大声,估计后宫那些母妃都听见了。赶明儿大哥来给惠母妃请安,惠母妃准讲给大哥听。大哥再嘲笑你,别跟他硬碰硬。”石舜华道:“你就说,您说得都对,您教训的是,对对对,我一定听大哥的。大哥准备一肚子话,到头来一拳打在棉花上,以他直冲冲的性子,妾身保证他得噎得脸通红。”
  太子设想一下,笑眯眯的问:“你这么多鬼主意,石家人知道吗?”
  “不知道。”石舜华道,“阿玛和额娘疼我,大哥和二哥让着我,庶弟和庶妹又都太小,我说一他们不敢说二。也就是嫁给爷,妾身才有大展身手的机会。”
  “少恭维孤。”太子说着,突然想到,“我昨儿听到你的那个丫鬟收拾妆奁,还没收拾好?”
  “一百六十个箱子堆在一块,好些箱子样式还差不多,得一个箱子一个箱子翻开看看才知道里面都是些什么。”石舜华道,“阿箫说妾身夏天的衣裳、首饰堆在最里面。爷,跟您说一件事。”
  “说。”太子仔细尝了尝燕窝,的确没有腥味。石舜华不讲,他真以为米粥里面放的是上好的粉丝。
  石舜华道:“咱们昨儿经过奉先殿的时候,我看了一眼,东边那几间房屋好像是跟奉先殿分开的?”
  太子:“是分开的,怎么了?”
  “把那几间房子重新修整一下,在两侧建两排厢房,等以后孩子多了,叫孩子们住那边?”
  “院里住得下。”太子道,“大阿哥和二阿哥再大点,就叫他们去南三所。”
  “南三所住的都是爷的弟弟。”石舜华往四周看一眼,见屋里都是他们的心腹,才说:“汗阿玛年富力强,爷可能还得有好多好多弟弟,南三所那片地方够他们住的吗?”
  “噗!”太子慌忙捂住嘴,扭头狠狠瞪她一眼。
  石舜华连忙把手绢递过去,弱弱地说:“妾身以后不说实话了。”
  太子的手一顿,夺走手绢,擦干净嘴边的米粒,张了张嘴,半晌憋出一句:“别跟孤说,紫禁城的主子是汗阿玛,你找他去。”
  说曹操,曹操到。
  梁九功带着两个小太监走进来。
  石舜华起身迎上去,招呼道:“梁公公吃了吗?”
  “还没呢。”梁九功笑道:“二福晋,皇上叫奴才给您送几件小玩意。”
  阿笙走上前接过来。
  石舜华笑道:“替我谢谢汗阿玛。膳房做些螺蛳包子,我吃着挺好,张起麟,去给梁公公拿几个。”
  “不用,不用。”梁九功忙说,“奴才还不饿。”
  “那就等你饿的时候再吃。”石舜华话音一落,张起麟跑去膳房。
  梁九功见状,笑的眼睛变成一条缝:“谢谢福晋。皇上还等奴才回话,奴才就先回去了。”
  “慢走。”石舜华招了招手,阿笛送梁九功出去。
  太子身份尊贵,梁九功进来他便没动,一直坐在面朝南的主位,看着梁九功走远,就说:“一个奴才,跟他这么客气干么。”
  “礼多人不怪啊。”石舜华道,“螺蛳又不是什么精贵物,咱们也吃不完,赏给梁九功几个不过是顺手的事。阿笙,掀开我看看是什么。”
  “一个镇纸,一个怀表,一支玉笔和一块砚台。”阿笙看了看,“主子,皇上什么意思?”
  石舜华冲太子呶呶嘴:“问问你这个主子。”
  “一大早送来,又没有手谕,梁九功还只用几个小玩意代替,说明汗阿玛没别的意思。”太子道:“你主子昨儿教训四个奴才,今儿就有四样东西,夸你主子呢。”
  “是不是说明索大人也不敢找咱家麻烦?”阿笙忙问。
  石舜华笑道:“把梁九功过来的事透露出去,索大人非但不敢,下次见着你主子我还得客客气气。还有啊,阿笙,咱家在这里,石家是娘家。”
  阿笙顿时放心了:“奴婢记下了。主子,奴婢把东西送你房里?”
  “送爷书房里,我用不着。”石舜华说。
  太子道:“怀表留下。”
  “我有。”石舜华说:“我的嫁妆里有四个怀表,四个自鸣钟。爷待会儿看看喜欢哪一个,放惇本殿西暖阁里。”
  “你怎么有那么多洋人的东西?孤这里都没那么多。”
  石舜华:“福州洋人多,阿玛任福州将军时,百姓和当地商人都挺喜欢他。阿玛帮我置办嫁妆时,见那边的商人从洋人手里买的西洋钟表较为便宜,就托当地商人帮他买一些。”
  “据孤所知,自鸣钟表并不便宜,即便福州那边便宜,四个怀表也得很大一笔银子。”
  石舜华道:“二十斤普通的武夷山大红袍换一个自鸣钟。”
  “多少?!”太子惊呼出声,意识到嘴里还有东西,连忙捂住嘴巴。
  石舜华倒杯水递给他:“您这么激动干嘛?福州市面上卖的大红袍又不是贡品。”
  “不是!”太子摆手,就着水咽下肉丝,“孤不是怪福州商人拿大红袍换西洋钟表。”
  “那是因为什么?”石舜华想安安静静吃顿早饭,也就没听太子的心里话。
  太子道:“孤的书房里有个一尺高的自鸣钟,凌普送给孤的,五百两白银。二十斤普通的大红袍值不值一百两银子?”
  “不值。”石舜华老老实实地说,“西次间书房里的自鸣钟,妾身昨儿也看见了,非常精致,但并不是纯金的,上面也没几颗宝石,最多两百两。”
  太子道:“确实是五百两,凌普说那个什么堂堂杂货店帮洋人卖的,一文不少。”
  “哪家店?”阿笙惊讶道。
  “你没听错,堂堂杂货店。孤刚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比你们还惊讶。据说叫堂堂杂货店,是因为店里什么东西都有。一个杂货店,口气倒不小。”太子摇头叹道,“也不知道是哪个王公大臣的家奴开的。”
  阿笙吞了口口水,下意识看向她主子。
  石舜华咬一口螺蛳包子,咽下去才说:“据妾身所知,堂堂杂货店并不是因为店里的东西齐全才叫这个名字。”
  “因为什么?”太子问。
  “那家店的东家还有三家店。”石舜华道:“金银楼是首饰店,玉茗轩是茶叶店,满庭芳是胭脂水粉店,加上堂堂杂货店,合称金玉满堂。其实本来叫堂货店,可这个名字太难听,干脆叫堂堂杂货店。”
  “孤当时问凌普,凌普说东家很神秘,京城没人知道。”太子好奇道:“你怎么这么清楚?”


第13章 金玉满堂
  石舜华看太子嘴里没东西,不会再呛到,“妾身还知道金陵、苏州、杭州和福州也有金、玉、满、堂店。”
  “你…不会认识金玉满堂的东家吧?”太子试探道。
  石舜华微微颔首,不等他开口,就说:“东家姓石。”
  “石?”太子说出口,对上石舜华那双秋水盈盈的眸子,瞠目结舌,“你,你家的?!”
  “是的。”石舜华没绕弯子,“爷别急,先听我说。”
  “那你快说!”
  “我们一家随阿玛到杭州没几年,大哥就到了该娶妻的年龄。额娘给大哥置办聘礼时发现账上的银钱不够用,可二哥眼看着也大了,额娘感到捉襟见肘,就想做点什么补贴家用。”事实上,富察氏想破头皮也没想出办法,反倒是见多识广,也想为家人分担的石舜华发现,“杭州城的金银首饰不如京城多,我们家便打算在杭州开一家金银楼。
  “金银楼开起来,我额娘发现挺赚钱,就借着阿玛的人脉把杭州龙井运到京城,开了第一家玉茗轩。而江南的胭脂水粉比京城好,随后又在京城开一家满庭芳。后来阿玛去福州,福州离泉州近,很多西洋人从泉州靠岸都会先去福州逛一圈,导致那边的西洋物件比京城多而且还便宜。我们看到有利可图,就开了堂堂杂货店专门卖西洋物件。”
  堂堂杂货店最初并不赚钱,石舜华打算关掉的时候,听到她的便宜表妹心里嫌弃,杂货店里只有几样洋人的东西,还好意思叫杂货店,也不嫌丢人。
  石舜华瞬间通了任督二脉,写信告知金陵、杭州、苏州和福州的掌柜,把那边独有的东西送过来。
  没过多久,堂堂杂货店便成了名副其实的杂货店。从针头线脑到西洋物品,只要京城百姓想得到的,就能在堂堂杂货店里买到。
  康熙三十二年,年初,堂堂杂货店转亏为盈。秋收时节,京城就涌现出好多家杂货店。然而这些杂货店要么没有“堂堂杂货店”物件齐全,要么比它卖的贵。
  开门做生意,只能看同行赚钱,这可不成。于是,就有商户故意压价,打压堂堂杂货店。
  掌柜见状,并没有跟着降价,而是在门口立个牌子,堂堂杂货店,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生意上门,跑堂小二只要听到有人嫌东西贵,就很大声地说:“一分价钱一分货,店里的东西贵,但您用得放心。”
  石舜华收到消息有人打压她的杂货店,就请她大哥出面查打压堂堂杂货店的商号。
  京城大部分商号都很注重信誉,不会轻易干那等龌龊事。石舜华不出家门,也能猜到打压同行的人不是什么君子。
  石家大少爷托他大舅哥去查,果然查出许多事。
  统共没用三个月,打压“堂堂杂货店”的铺子就被官府查封。消息灵通的王公大臣也因此认为堂堂杂货店是石家的姻亲开的。
  那时石舜华已经接到赐婚的圣旨,不久的将来她就是太子妃。石家是太子的妻族,太子地位稳固,以致于有人羡慕嫉妒“堂堂杂货店”生意兴隆,也不敢再恶意打压太子妃的亲戚的铺子了。
  经过“打压”一事,堂堂杂货店如日中天。然而,杂货店并没有因此加价,针头线脑这类百姓用得着的东西,杂货店以前卖多少,如今还是卖多少。
  老百姓觉得杂货店的东家厚道,自是不吝夸赞。谈论的人多了,京城百姓以用“堂堂杂货店”的东西为荣。
  去年年初,金陵、杭州、苏州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