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踏天无痕 >

第91节

踏天无痕-第91节

小说: 踏天无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是此次进燕京的河西三百弟子,陈海大多数都还不怎么熟悉。诸郡有一万多弟子在这段时间里聚集到神陵山,换作平时,陈海根本不会想着浪费时间去听什么讲经会,但想到京中的紧张形势必然会影响到闱选弟子,应该没有谁能真正置身漩涡之外,闲来无事,与周钧对视一眼,也就想去看看所谓春闱青雀榜的热门人选到底是什么模样。
  “陈海年轻识微,诸事还要请诸位师兄指教。”陈海客气的答应下来,将携带过来的行囊到屋里放好,就随吴曜、厉玉麟他们循着石溪边的小径,往上源走去。
  “虽说诸郡每届能有小两千弟子通过闱选,但春闱青雀榜只认排名前六十的人物,”吴景林话很多,看陈海相貌粗犷,脾气却很温和,一路上就忍不住有很多话倒出来,“陈师弟,你可知道是什么原因?”
  “什么原因?”陈海问道。
  “据以往的数据统计,诸郡选出的弟子,能通过闱选者,差不多有四成多最后都能成功开辟祖窍识海,踏入明窍境,而被学宫淘汰下去的弟子,毕身能踏入明窍境,都不到十分之一。所以说学宫闱选是燕州玄修的第一道龙门,跨过这道龙门不至于能令陈师弟你名扬天下,但在一郡之地则能跻身名流、拥有一席之地。”
  吴景林喋喋不休地说道。
  “同样是统计以往的数据,每届能入春闱青雀榜前六十名者,大约能有四成人最终修成道丹,踏入道丹境;修成道丹者又无一不是当世的中流砥柱。每年春闱青雀榜六十名开外的人数虽然多达二三十倍,但最终能修成道丹者寥寥无几。这就是春闱青雀榜前六十名者为何额外受到重视的缘故了,简直可以说是候补地榜……”
  陈海与解文蟾他们关系冷漠,与厉玉麟、陈青关系都谈不上密切,这段时间他与周钧都在桃花坞或铁桥巷忙着,神陵山这边的状况就没有精力关注,知道的事情也很有限。
  吴景林虽然唠叨,但听他唠叨,陈海还是了解到很多他所不知道的事情。
  不要说掌握完整的道之真意了,即便是对道之真意有一定感悟,即掌握真意雏形的辟灵境弟子,都被视为极有机会进入春闱青雀榜前六十名的热门人选,从而会受到其他弟子的追捧,可以说是此次闱选的明星级弟子了。
  “听说河西弟子里,董宁郡主与杜镛、冉虎两位师兄参悟真意都有所得,也是春闱青雀榜入选的热门人物。我西北诸郡,就要靠董宁郡主他们与秦山郡的华哲栋、贺兰宗的刍容、赵诚诸位师兄争光添彩了……”吴景林好似浑不知太微宗与鹤翔军背后的贺兰宗已成死敌了,还期待着太微宗与贺兰宗的弟子能在学宫和睦相处。
  而听到吴景林嘴里说到“刍容”这个名字,陈海与周钧都微微一怔,互视一眼心里都在想,这刍容应该是池山城死于他们之手的刍嗣明的儿子,贺兰山屈指可数的真传弟子里不应该会恰好有同名同姓的杰出弟子。
  武威军与鹤翔军和议已定,太微宗、贺兰宗的弟子在学宫多少还能隐忍着不起直接的冲突,但这个刍容看到他们这几个杀父灭族的仇人,还能不能克制住冲动?
  池山城一战过后,其他归附宗族都得到妥善的安置,唯有刍氏,陈海他们想既然已经将刍氏家主刍嗣明都杀了,也没有必要再手下留情,将刍氏族产一抄而尽,奴婢都驱散后,刍氏的成年壮丁也都统统贬为奴兵……
  陈海、周钧自然不怕刍容敢在学宫里找他们的麻烦,但想到也要提醒丁爽他们一声,在燕京及往返桃花坞的途中都不能独行,不能落单给刍容找到下手的机会。
  ……
  学宫给参加闱选弟子,都是按照区域安排入宿的馆舍。
  西北域十数郡一千五六百闱选弟子,都集中安排石溪两侧的岭谷馆舍之中,故而秦山郡华哲栋在石溪源头的讲经会,大多也是西北域诸郡的弟子过来凑热闹。
  陈海他们走到石溪源所在的石谷,一口飞瀑从百余丈高的悬崖飞垂挂下,在山谷里形成一座百余亩的水潭,水声轰鸣,又有流水从水潭东侧的口子溢出,沿着夹于两座低岭间的石溪往山脚下流淌而去。
  水潭边比较开阔,这时候已经有上千人聚集在这里,都准备听秦山郡华哲栋等明星弟子讲经论道。
  西北域诸郡,河西就有三百弟子,是最人多势众的,陈海看到水潭边有些熟悉面孔,还真不怕贺兰宗的弟子这时候敢在学宫找他们惹是生非。


第123章 坐而论道
  陈海与陈青、厉玉麟、吴曜等人走到石谷里,在人群外找了一株上百米高的古柳树荫下而站,看到众人所围的水潭边有一座石台高出,约有二三十步见方,仿佛天然而成的舞台,依主次放置有十数张矮几,想必就是讲经之地。
  此时坐在主位的是一位身穿黄衫的青年,虽说石台距离飞瀑有一段距离,但瀑布水势极大,流水飞溅,仿佛玉纱流云,形成一层水雾将石台也笼罩在内,但到黄衫青年的头顶却似被一层无形的屏障挡住,水雾往石台两边分开。
  看不出黄衫青年有祭用什么法宝,但凭这一手神通,还是能将气势装得十足。
  董宁、杜镛、冉虎三人,作为太微宗参加闱选弟子的代表,正与其他十一人分坐石台的两侧,正一本正经的听黄衫青年说着什么,有时候会插嘴,与黄衫青年辩议一番,更多时候是十数人相互辩驳。
  坐在董宁正对的青年没有注意到陈海他们走过来,阴戾而凌厉的眼神,正在董宁等人身上打转,看他相貌与死于丁爽刀下的刍嗣明有五六分相肖,陈海猜他便是贺兰宗的真传刍容了。
  与刍容身穿同一种天青色道袍的青年,眉间有一颗痣,腰间系着一柄黑鞘剑,想必也是与刍容同出贺兰宗的赵诚。
  赵诚有辟灵境巅峰修为,刍容仅有辟灵境中期修为,但陈海猜测能坐上石台上,都应该已经掌握道之真意雏形了,那就不能纯以修为境界去判断刍容的实力。
  陈海跟周钧笑道:“看来能走上石台而坐的人,也是要有一定资格的,其他弟子都只能在石台下、水潭边听他们谈经论道了。”
  吴景林没听出陈海话里的讥讽,接过话头说道:“却也不然,要是有哪位师兄弟抓住华哲栋的破绽,上台辨义,说得华哲栋无言以对,自然可以将华哲栋赶下石台,坐上主位,接受别人的挑战了。”
  吴景林却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眼珠子在陈海、厉玉麟、解文蟾等人脸上打转,希望他们这几人能有勇气上台与华哲栋辨析经义。
  “这就是坐而论道的文比?”陈海想到当初在栖云岭被董宁追着要论道文比的情形,不禁莞尔一笑,但他这时才没有兴致上台出这种风头。
  “听紫菱说陈师兄相貌粗犷,但才思便捷,谈经论义口如悬河,真不上场一试?”吴蕴乔看过来笑问道。
  一路走来,吴蕴乔话也不多,给人小家碧玉的温婉之感,一点都不张扬,性情要比陈青温顺得多,却是吴氏嫡支一脉最为出色的女弟子,年纪比陈青还要少一岁,就已经是辟灵境巅峰修为,却也是有望问鼎春闱青雀榜的人物。
  刚才一路走过来,吴景林唠叨个没完,吴蕴乔却也跟在陈海他们身边,饶有兴趣的听着他们说话,反而吴曜讨好陈青,跟厉玉麟、解文琢、解文蟾走得更近一些。
  “……”看到吴蕴乔俏皮的笑问,陈海也是微微一笑,摇头道,“我哪有资格去献这个丑?”
  吴蕴乔说得委婉,但陈海绝不会相信苏紫菱会说他什么好话,朝苏紫菱看去,她的眼神也心虚的闪躲开。
  陈海知道学宫所藏典籍要比太微宗都要丰富得多,这也是他此时参加闱选的最大动力;春闱青雀榜排名,在他看来都只是虚名,没有实质的奖励不说,而他想保住身上的秘密,就要保持低调,尽量不去引起道胎境老怪们的注意。
  他怎么可能有心思去争这虚名?
  不过,陈海见石台上十数人都触摸到道之真意,心想他们在修行上总归是有一些独特心得的,便也耐着性子听下去,但两炷香的工夫,又觉得索然无趣。
  包括董宁在内,石台上十数人所谈玄理看似高深莫测,却又刻意避免涉及各家的玄法真诀,所讨论的内容自然是空洞得很。
  陈海之所以没有打哈欠,主要也是看出石台上十数人看似在辨析经义,实际上隐然分为三派,以辰舌代剑,彼此攻防。
  秦山郡的华哲栋、贺兰宗的刍容、赵诚等人,以及太微宗的董宁、杜镛、冉虎,他们不仅有希望跻身春闱青雀榜前六十名,也都是这次西北域参加闱选近两千弟子里的佼佼者。
  听吴景林介绍,秦山郡问秦宗除华哲栋外,还有两位坐上石台上的人物,都是跻身春闱青雀榜的热门人选。
  西北域十数郡,位列三十六王侯之族的强藩,除了掌握武威军的董氏外,还有掌握鹤翔军的黄氏以及掌握武藏军的华氏两家;华哲栋就出身华氏,问秦宗也是华氏在秦山郡所控制的宗门。
  十数弟子在石台上,实际隐约分为太微、贺兰、问秦宗三派,以唇舌代剑以争高下。
  虽说武威、鹤翔两军已经和议,但刍容、赵诚等与武威军命脉相连的贺兰宗弟子,心里的屈辱感难消,更何况此前大战,鹤翔军被歼灭的十万精锐就有贺兰宗弟子的亲朋好友,这个仇恨不是一纸和议就能那么容易化解的。
  所谓的讲经会,刍容、赵诚走上石台坐下,满心就想着在上千西北域弟子面前,灭董宁、杜镛、冉虎三人的威风,因而也是处处都针锋相对。
  倘若以刍容、赵诚二人,纯以口舌之利,也未必是董宁、杜镛、冉虎三人的敌手,但华哲栋等三人代表问秦宗看似中立,实际上处处都偏帮刍容、赵诚。
  他们不断打散董宁、杜镛、冉虎他们辨经析义的节奏,而在刍容、赵诚处于下风时又主动将话题岔开。
  董宁、杜镛、冉虎开始还能撑住,但渐渐言语就无法周全,漏洞频出,被刍容、赵诚抓破绽百般攻击,这时候华哲栋他们又坐山观虎斗起来。
  看到董宁那张娇艳无端的粉脸都微微沁出汗水来,陈海都禁不住摇头叹息,与周钧说道:“鹤翔军被河西压得喘不过气来,武藏军及背后的问秦宗必然要暗中助贺兰宗一把,明摆着对方人多势众,越城郡主他们还偏偏跑上台找这个不痛快……”
  谈经论道、辨经析义就是如此,董宁、杜镛他们出现一个漏洞,慌乱了阵脚,被对方紧追不舍的质问,接下来就会处处漏洞,想再继续拖延下去,处境将更窘迫。
  看到石台下诸多围观的子弟都渐有嘘声,陈海与周钧摇了摇头,就想着离开,他们同为河西弟子,董宁、杜镛、冉虎在石台上被人羞辱,他们也脸上无光。
  “陈海,”董宁正被心怀仇恨的刍容驳斥得无力应对之时,蓦然看到陈海在人群转身要走,就像溺水抓住根稻草,顿时就将陈海喊住,说道,“我辨经析义比不过你,换你来跟这几位师兄请教!”
  越城郡主突然这么说,陈青都吓一跳,虽然大家一路东行进入燕京,但除了礼貌性的招呼外,陈青没看到陈海与越城郡主董宁有什么接触,怎么越城郡主董宁会说她辨经析义的本事不如陈海?
  陈海五大三粗,修为不过辟灵境初期,以往在姚氏的记忆都残缺不全,对经义玄理又有什么高深的参悟?
  陈海见董宁竟然直接将战火引到他头上来,顿时就觉得头大了三圈,但诸多人一起转头看过来,他也不能袖手就走,让外人看出他们河西弟子内部并不齐心。
  “董师姐高看陈海,陈海修为低微,怎么可能是这几位师兄的敌手?”陈海揖礼说道,“而且这位刍师兄,他老爹在战场死于我手,我要是走上石台,刍师兄生吞我的心都有,又怎么可能再继续心平气和的跟陈海辨经,我说董师姐还是不要为难陈海了,不要难为这位刍师兄了!”
  陈海此话一出,石谷里一片哗然,谁也不曾想这相貌看似粗鲁的莽汉,竟然在战场上手刃刍容的生父,这可以是杀父之仇。
  大家都睁大眼睛,要看刍容如何在石台上从容面对杀父仇敌。
  董宁起初还不解陈海为何突然提这茬,但看到石台下诸弟子的反应,才知道陈海这是要故意激怒刍容,好为他们解困,这一瞬时,石谷里千余弟子的关注点顿时就转移到刍容与陈海的杀父之仇上去了。
  有了这么劲爆的看点,谁还关心他们之前辨经析义谁优谁劣?
  “啪!”陈海话音未落,刍容就硬生生的将一块坚硬无比的玉佩捏成粉末从指缝间滑落,他双瞳里怒焰狂烧,直欲将当场承认手刃其父的陈海烧成灰烬。
  “陈海,你可敢跟我一登试剑台?”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