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踏天无痕 >

第670节

踏天无痕-第670节

小说: 踏天无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护山大阵高出两个层次,加上留守雍京的两百万精锐以及上百真君所统领数以千计、万计的高端战将、玄修,再加上凤雍山拥有一座通往人族栖息繁衍的小千天域的稳定通道,上百魔君所统率的四五百万精锐魔兵,短时间内想要攻下雍京,无疑是不现实。
  但问题在于,魔族避实就虚,不去强攻像乌龟壳的雍京,而是先将雍京外围的郡府屠戮一尽,太上天尊以及烈王他们又该如何应对?
  从行程速度上,烈王并不能赶在魔族血洗雍京外围郡府之前,与雍京的精锐守军会合,而为了避免跟魔族主力在雍京外围的大平原上野战,甚至都不敢接近雍京。
  姜晋猜测烈王极可能率部逆着万涛河东进,寻找合适的地方进驻,限制住魔族的活动方向,然后在汇聚足够庞大的援兵之后,再进入中州大平原,与魔兵主力会战。
  当然,姜晋更担心的是其他诸路勤王兵马都按兵不动,姜寅却不知体恤三宗弟子,一味求战,那样的话,即便最终将魔族驱赶出去,三宗却有式微之忧。
  元周则是平静地说道:“我们已经顾及不上雍京那边的局势,还不如好好想想眼前的事情该如何解决。一旦魔族在天罗谷聚集足够的兵马,对魔獐岭用兵,我们可能就不能指望北陵城还发挥多少作用了!也不知道陈海打的什么主意,竟然将北陵城的驻军缩减到了二十万。”
  对陈海在北陵城缩编兵马之事,姜晋冷哼道:“他前次主动断后,捞取了足够多的封赏,这次自然不会再‘视死如归’。他将北陵城的兵马缩减到二十万,无非是想赶在魔兵杀来之前,方便撤退而已。”
  姜晋原来指望魔族攻过来时,北陵镇能顶在前面多消耗一些魔兵魔将。
  他不以为陈海真就能持续不断的创造奇迹,不过以北陵镇在新雁城所暴发出来的战斗力,即便北陵城最终不守,能消耗掉四五十万精锐魔兵,也能极大减轻魔獐岭三镇防线所面临的压力。
  只是看到陈海这两三个月来,一方面将北陵城的驻守兵马缩编到二十万,另一方面将多余的兵马以及北陵城附近的流囚,统统迁到东都山附近进行安置,一副要将东都山彻底从东都姜氏手里争抢过去的意思,甚至还将早初北镇匠工司南撤时留在北陵城没有拆运走的一些笨重设备,都用新造的风焰飞艇运往天营城,以及陈海在北陵城所额外储备的补给,也就供一个月的消耗,姜晋自然就认定自己之前的期待,这一次不会实现了。
  陈海将北陵镇的驻兵缩减到二十万,完全有可能在魔族汹涌而来之际,迅速南撤。
  当然,姜晋没有道理要求陈海孤军守在魔獐岭之外,但心里也打定主意,陈海真要是率部撤回来,那他与元周就应该行使北镇左右都护将军的职权,勒令陈海去守燕台关西北一百里外的云门塞,尽可能让北陵镇兵多承受些魔族的兵锋压力……
  ……
  姜晋、元周在燕台关猜测陈海动向的同时,殛天玄雷舰萦绕着丝丝雷光,破开低垂的云层,出现在北陵城的上空。
  陈海、沙天河、朱天和等人在专为殛天玄雷舰降落的校场上负手而立,等殛天玄雷舰降落下来。
  殛天玄雷舰在陈海手里十数年,虽然内部的阵法禁制,陈海短时间内无法改造,但外形上,已经从传统的宝船灵舟外形,已经彻底变形成一百二十米狭长、舰体宽仅二十余米的扁平气动型布局。
  要不是殛天玄雷舰需要进入激烈厮杀的战场,陈海甚至都想将机翼给装上。
  不过,就仅仅是这样的改造,殛天玄雷舰的速度就已经比以往提高了五成,只是在朱天和他们看来,殛天玄雷舰跟传统的浮空战舟相比,实在是太不伦不类了。
  当先迈出万幽玄雷战舰的乃是一个青袍老者,却是苍遗在燕州变化人身的模样,紧接着,苗凤山、谢觉源和黄岐玮、乐毅、郭泓判等人依次而下,看得朱天和疑惑不已。
  朱天和修成道胎也有百年之久,踏入道胎境巅峰不说,在姜寅身边这些年,又游历天下这些年,眼力自然不弱,乐毅、郭泓判以及苗凤山、谢觉源、黄岐玮倒也罢了,三宗是不会缺道胎、道丹境精英武将,缺也只是北陵镇缺,但苍遗气机与天地浑成一体,显然是已经触碰到大道本源、随时能够冲击天位境的人物。
  陈海笑着跟朱天和介绍道:“这几位师兄,乃是九郡国漱玉宫秘宗的长老,我与漱玉宫主有旧,特地请他们过来助我一臂之力。”
  朱天和是将信将疑,但从天营城垄断与九郡国的海贸以及之前从九郡国廉价买入大批的战俘,以及九郡国曾派出相当一批高端战力,以弥补天营城的严重不足,都足以说明陈海与周晚晴的交情非同一般了。
  乐毅指使人马,将一箱箱从扶海桑运回来的军需物资从殛天玄雷舰上搬下来,交由仓丞沈复清点入库。
  看到六甲秘盾、千剑符、雷击符等从低级到高的防御道符装满一百余箱、计有十二万枚;看到包含两千多枚伐脉丹在内的灵丹,计有上万瓶,此外还有玄阶以上的灵甲玄兵两千件外加六座盘龙铁壁阵,朱天和疑惑的看向陈海,问道:“这也是跟周宫主借的?”
  “是的,不过也是答应很多的额外条件,过了这段时间就要还的……”陈海含糊地说道,暂时也不说会以怎么的形式,去还这次名义上欠漱玉宫的巨债。


第905章 去留
  除了玄阳精铁等基础材料以及有助将卒修为突破的伐脉丹等丹药,其他天营城近十年所积累的巨量资源,包括大量的防御道符以及补充气血真元的丹药等等,在之前防守新雁城这一战中就消耗一空;而诸多武将所装备的玄兵灵甲以及灵剑、法宝,损耗也是极剧。
  仅陈海一人,就在守新雁城时,打碎掉七副天阶战甲。
  烈王秦冉现在是很器重陈海,但除了授以重权之外,在丹药法宝灵剑道符等资源上,他那里还紧巴巴缺着呢,上次赏功时也只能象征性的赏赐北陵镇一些,苍遗他们这次从扶桑海带回来这批资源,算是勉强弥补之前的损耗。
  十几万枚防御性道符、上万瓶的灵丹伤药、两千余件玄兵灵甲、七八百柄灵剑以及六套封禁级的铁壁盘龙大阵,看上去很多,但未必能撑得住一场较大规模会战的消耗。
  不过就算只是这些,在朱天和看来已经是天文数字了,毕竟十数二十万精锐战力的军需补给,需要两到三个郡全力支撑,才有可能维持频繁的战事消耗。
  西北域东西长十三万余里,南北纵深近八万里,坐拥七十余郡,三十六镇加上诸族的私兵精锐,加起来平时也就维持五六百万的精锐战力而已。
  魔劫当前,这时候西北域会极力扩编兵备,但新增编的兵马,论装备、操练以及基层武官的精锐程度,都要差一截,目前只能作为二线兵马或者预备兵马使用。
  所以说,苍遗他们这次拿回来的资源,万仙山稍为穷酸一点的真君,私人武库的储备都未必能比这个多出多少。
  特别是两千多枚能助中下层将卒突破当前瓶颈的伐脉丹等灵药,差不多将能令北陵镇兵的辟灵境精锐数量提升到四千人左右,在这一刻显得极其的珍贵。
  朱天和相信就算姜晋甚至玄皇殿的掌教真人元周,此时在魔獐岭都远未必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的伐脉丹来。
  虽然万仙山过去几千年所炼制、助低级弟子突破的伐脉丹,数以百万枚计。
  以往在宗阀大族眼里,伐脉丹、冲髓丹等级数的丹药,绝对谈不上多珍稀。
  不过,问题在于过去几十年里,西北域三宗通常所保持的像伐脉丹这种助通玄境及辟灵境初期弟提升修为的灵丹,日常储备可能也就四五万枚左右。
  这也已经够三宗低层次的外门弟子日常冲境修炼所需了。
  而现在魔劫当头,各家都知道眼下要不惜一切代价提升宗族、宗门内中低级弟子的修为是当务之急。
  想要突破踏入明窍、道丹、道胎,多少还是要更看机缘的,而对通玄境的低级弟子,只要有足够的伐脉丹,踏入辟灵境的概率极高;就算资质普通,也差不多有五六成的把握。
  而一支军队里,能御剑杀敌、大规模祭用防御道符的辟灵境基层武官的数量多寡,又常常决定这支军队的精锐程度。
  这时候谁手里的伐脉丹,哪里还可能继续捏在手里,不立刻分发下去,助基层武官提升修为?
  之前储备消耗一空,而炼制伐脉丹的灵草灵药生长则是有定数的,每年能炼制出来的伐脉丹是有限的,现在西北域谁手里还能一下子拿出一两千枚的伐脉丹来?
  在朱天和看来,即便要有,也只能从越国、天南国以及像九郡国、空海城这样远离魔劫的海外地区大规模采购。
  陈海能从九郡国借贷这么多的资源,朱天和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之前他都发愁不知道陈海要怎么收拾这种烂摊子呢。
  苍遗、谢觉源、苗凤山他们回来,陈海总算又有一批能依仗的人手,他让乐毅、郭泓判、黄歧玮三人直接去天营城,接管天营城的防务、府兵制推行以及天机战械的生产,将苍遗、谢觉源、苗凤山留在身边,协助他统领精兵缩减后的北陵镇兵。
  崇国以往的军制,以六百人为一营,编三五个或十数个不等的营为行营,编三五个或十数个不等的行营为一镇,层次非常的扁平化,却导致不同的行营、军镇之间的兵力差异极大,也不利于战事管理。
  陈海管不了其他,烈王给专擅之权,他在北陵兵新设兵马总管府不说,还在营与行营之间,增设镇师、大营两级。
  以六百人为一营,以营尉为主将;以五个营加斥候队、辎重队等,约三千五百人编一个大营,以校尉为主将;以五个大营,加扈卫营、哨营、辎重营约两万人编一个镇师,设镇师指挥使为主将。
  而在镇师之上,编三大行营,以都尉为主将,分辖三到四个镇师。
  苍遗过来之后,陈海也正式任命苗凤山、谢觉源出任第一行营正副都尉,杨隐、孙岱出任第二行营正副都尉,朱天和、姜赫出任第三行营都尉,北陵镇二十万精锐,就分三个作战集群进行驻防、操训。
  而陈海直辖的亲兵扈卫营五千精锐,以魏汉、朱明巍出任正副都尉。
  除此之外,陈海编韩三元等投附马贼为独立骑兵行营,还在天营城设东都行营,以黄歧玮、乐毅为正副都尉,编三个镇师,防备小股精锐魔族直接越过大漠,侵袭东都山。
  两千多余伐脉丹此时能见天日,一批卡在瓶颈期的将卒得以突破,使得北陵镇基层武官紧缺的局面得到缓解,差不多能令百人队的正副队正,都用拥有辟灵境、能御灵剑、祭道符的武将担任,这也让北陵镇兵勉强达到星衡域精锐战力的入门标准。
  北陵城在一天天增强的同时,天罗谷终于有了动作,建兴三十二年三月,完成了集结的天罗谷诸魔,拥着两百万罗刹魔兵分成三个方向,开始向南推进。
  只是这次他们的推进要小心了很多,除了黑岩城之外,在新雁城、厉牙城等城寨的残墟基础上,大规模修造魔寨,往南推进的速度很慢,甚至每天往南推动的距离都不到五十里。
  可见魔族并没有指望能一下子攻陷魔獐岭,这诸多动作,是准备长期围攻魔獐岭时,确保从天罗谷过来能有稳定的补给线。
  势态又陡然紧急起来,此时在北陵城西侧二百里外雁归城驻防的韩三元自然是坐立难安。
  表面上看,陈海这几个月来,将无关人等都疏散到东都山,北陵镇兵缩编到二十万不说,在北陵城储备的军需物资,也仅够一个月消耗,看上去陈海绝不像是有死守北陵城的样子,但陈海的意图,韩三元从来都没有摸透过。
  特别是小股魔骑都渗透到北陵城外围来了,陈海还按兵不动,这就令韩三元如坐针毡,不清楚陈海到底走还是不走。
  他可不想像吴氏一族那般,一直被陈海骗在雁归城到魔族合围上来都没有脱身。
  陈海真要是故计重施,那他就得必须早下决断。
  而过去这段时间,陈海将投靠过来的近两万流寇马贼,都交给他整编成独立骑兵行营,目前好不容易有些模样,这时候不战而逃,这些人马自然要彻底的散掉了,他也没有可能将这些兵马再收拢回来,心里多少还是觉得有些惋惜。
  犹豫再三,韩三元还是决定冒险去见一见陈海。
  看着北陵城高耸的城头,韩三元心里面多少有些不是滋味,通禀过后,韩三元带着随扈进入北陵城中,直接往镇守将军府而去。
  一路上,韩三元四处打量着,期望能看出一些个端倪,只是可惜的是,本来能容纳百万人口的北陵城现在虽然看起来有些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