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踏天无痕 >

第352节

踏天无痕-第352节

小说: 踏天无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大会儿的功夫,道道炊烟升起,如不是随行的都是杀气腾腾的精锐甲卒,该是一个多好的夜游的场面。
  远远的一只灵鹄穿过云层,直接向陈海这边飞过来。
  灵鹄优雅的身姿在半空盘旋了一阵,落在陈海的肩头,左右顾盼,神俊异常。
  陈海将图卷放下,笑着抚摸了一下灵鹄的羽毛,顺手将捆在鳞爪上的密信取了下来,一扬手臂,让那灵鹄破空而去。
  将雪白的信笺打开,陈海微微一笑,跟凑过来的苍遗、张雄、鹤婆婆等说道:“阎师兄用兵倒是犀利,这时候竟然已经将沁海渡拿下来了啊……”
  “黑燕军北撤,虽然饥寒交迫,死伤惨重,但追随阎渊者,无不是心志坚定之人,这么快能拿下沁海渡,实不出人意外。”张雄说道。
  陈海点点头,心想只要阎渊清楚沁海渡的意义,又敢于牺牲,在敌军没有来得及调整军事部署之前,拿下沁海渡并不令人意外。
  陈海让人快马加鞭,将消息传告在前营的铁鲲知道,很快他们就听着前面有蛮将兴奋得大吼起来,谁知道黑燕军先一步拿下沁海渡意味着什么……
  ……
  几乎是同一时间,拓跋旗也接到了沁海渡口失陷的消息。
  尽管他一直都担忧元亥、左鹫两人无法守住沁海渡,但他也绝没有想到沁海渡会如此之快的失陷,他心一片冰凉,站在月色下,巨大的身躯都微微颤抖起来,一年前他率部越过潼河东进,谁能想到一年后他所面临的,竟是如此的山穷水尽。
  左鹫在西逃途中太仓促了,仓促间传信通告败讯,对沁海渡的失陷过程,着墨甚少,只是字里行间充满了悔恨跟羞愧,要赶过来跟拓跋旗及左阳请罪,拓跋旗恨得要将这封信撕成粉碎。
  即便黑燕军前锋两万战骑先于他们之前聚集起来,但经营这么多年的沁海渡,竟然就这么轻易就失陷了?
  在瀚海征伐数十年,无论什么样的困境,拓跋旗最终都能在最关键的时候找出解决办法,可如今,他彻底慌了阵脚,尧山为何有那么多的人族精锐涌出,黑燕军为何义无反顾的在蛰伏赤眉湖后突袭沁海渡?
  太多的谜题,他都看不透、解不开,这一仗听天由命,他还能怎么打?
  这种无力感是拓跋旗从来没有过的,几乎要彻底摧垮他的精神意志,左阳等将也是满面死灰,实在不知道他们下一步要怎么走?
  第二天早晨,阳光如同往常一样将光和热洒向大草原,但对拓跋部的将卒而言,却感受不到丝毫的暖意。
  沁海渡失陷、归途被堵,并非拓跋旗能遮瞒得住的,沁海渡此时就在他们一千里外,左鹫虽然还没有逃回来,但左右千里范围内,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蛮族逐水草而居,也将消息传出来的。
  这些蛮族原本都是选择归附拓跋部的,一夜之间,却都选择逃离栖息地,不愿意再与拓跋部有什么干涉。
  拓跋部今天改变了方向,不再往沁海渡方向推进,而是拔营往东北方向、潼河入瀚海的河湾地区开拔,踏上更加吉凶未卜的道路。
  让拓跋旗更加警惕的是,铁崖部今天的动作有所加快了,等到黄昏扎营的时候,双方的距离拉近了有三十里。
  拓跋旗现在已经不能再对局势做出判断了,毕竟想要把手下的八万精锐带回去,留给他的选择并不很多。
  ……
  月光如水,照耀着几个在黑夜中狂奔的身影。
  在中午时分,随左鹫身后的一万骑兵遇到了他,左鹫和元亥的惨状让他们着实吃了一惊。
  难道沁海渡数千守兵,就只逃出了他们这点人么?
  这一军的主将得知浮桥还在,就想要趁此机会一鼓作气冲过去,将沁海渡口重新夺回来。
  左鹫面无表情的阻止了他的想法,浮桥不过是用铁索将几十艘渔舟连贯起来,随时都可以摧毁,黑燕军没有急于摧毁,一方面有可能黑燕军主力也想渡河西进,另一方面黑燕军更可能故意留下浮桥,引诱他们去攻。
  将元亥交给援兵后,左鹫草草吃了些东西,就带了十几骑赶过来跟拓跋旗汇合。
  等他们赶到时候,夜已经深了,拓跋部大营陷入一片黑暗之中,偶然有几处亮光点缀着,显得分外的颓唐。
  等他们接近军营时,早有人远远迎了上来,看到是左鹫,躬身施礼后就要带着左鹫往拓跋旗帐中赶去。
  左鹫不耐他们磨磨蹭蹭的,问明了方向也不管蹄声喧哗,径直往中军大帐去了。
  拓跋旗这些时日犹如过在水火之中,夜不能寐的时候,就在帐中呆呆的坐着,脑海中翻来覆去,无一不是自己惨败的场面。
  直到喧哗的蹄声在账外响起,这才发现左鹫的到来。刚正了正颜色,左鹫就掀开帐帘冲了进来,看到拓跋旗、左阳之后,就伏地大哭。
  昏黄的灯光下,拓跋旗几次试图阻住左鹫大放悲声,但都没有成功。过了好一会儿,左鹫才将情绪稳定住。
  “宗子,这次你我二族怕是有大难了。”左鹫哽咽地说道。
  拓跋旗皱了皱眉眉头,他知道沁海渡口失陷对左鹫打击太大,耐着性子等他说沁海渡失陷的详情。
  “那黑燕军在赤眉湖看似孱弱不堪,但兵抵沁海城外,用一种重弩,仅两三息的时间,就将沁海渡的西城门轰开,儿郎们根本就没有抵挡之力……”
  左鹫的一席话将拓跋旗、左阳惊立在当场。
  沁海渡的城防他是知道的,也是他主张在沁海附的修城、建渡桥的,沁海渡城通体都用巨大的石块儿筑成,城门也都用千年坚木拼合,包裹着一寸厚的精铜。
  可以说,即便是道丹境强者亲自出手,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摧垮城门。
  拓跋旗一把抓住左鹫的肩膀,难以置信的厉声问道:“什么?你说那人族只用了三五息短时就摧垮了沁海渡口的城墙?”
  左鹫点了点头,悲痛地回道:“是的,他们所用的重弩,我见所未见,射速快得难以想象,而所射弩箭,也是难以想象锋锐——宗子、族长请看……”
  左鹫伸手从怀中掏出一尺多长的黝黑铁箭,递到拓跋颜手中。
  三棱箭簇严重变形弯曲,但不难判断其射出之时是何等的锋锐,残剩的锋刃寒烁着寒光,这支弩箭竟然是用草原上可遇不可求的淬金铁铸成,上面还沾染着血迹。
  一杆弩箭竟然就有十二三斤重,真是令人难以想象——要知道,一支木杆战矛,可能也就十几斤而已。
  拓跋旗大手颤抖着,这些淬金重锋箭就如此的考究,用料如此的珍贵,他实在难以想象,这种弩箭用重弩狂射出来,会是什么威力。
  “黑燕军这种重弩也是不多,但射速快得难以想象,一息之时,差不多能射出十二三支这样的重锋箭,城门被这种重锋箭撕开,连二十息都没有撑到。”
  拓跋旗没有看到天机连弩爆发时的样子,自然也无从猜测天机连弩的威力。但是只要左鹫所说的是事实,那么拓跋部侍以为傲的骑兵悍勇将,再根本就没有可用武之地。
  好生安慰了左鹫一番,让他先去休息,拓跋旗在帐中又陷入了沉思,直觉得心狡痛得厉害。
  突然他想起了一个严重的事情,尧山和赤眉湖的两部人族明显是有联系的,那赤眉湖那一部人族有如此恐怖的战弩,尧山铁崖部会没有么?他们为什么在那么危机的时刻都不拿出来使用?
  转头拼个玉碎的期望也落空了,拓跋旗默默的叹了口气,坐在那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天边泛起了青色,外面又开始了喧闹,但对于今天的行止,拓跋旗则完全没有了主意……或许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第480章 拓跋昊
  在得知沁海渡失陷后,拓跋旗率着八万精锐,也是当机立断,簇拥大量的牲口、奴隶,直接折向尧山的东北方向而行。
  这时候,铁崖军与拓跋军隔着一条二三十米宽的河道缓缓北上,陈海坐在双辕铜车,都能清晰看到拓跋军左翼骑兵将卒脸上那种混杂着沮丧、绝望、愤怒的神情。
  铁鲲会不时安排精锐哨骑,直接趟过都不到两米深的河道,到对岸去扰袭对方的侧翼,而等到对方侧翼想要组织反击,就又将哨骑收回来,以此不断骚扰、疲惫敌军,拖慢敌军的行速、增强他们的消耗。
  困兽犹斗,何况铁崖军兵马并不占绝对优势,一旦出现巨大的伤亡,就很难在尧山立足,目前既然他们这边已经占据优势,而敌军一时也没有办法渡过潼河逃走,那就应该拖到敌军断粮、拖到敌军走投无路又疲弱到极点之际,再予以致命的一击。
  这种战术安排,无疑是最正确的,但齐寒江却觉得日子快淡出鸟来了,御骑跟在双辕铜车一侧,不耐烦的问陈海:“两军这慢腾腾的走下去,走到什么时候才是头啊!”
  “距离潼河入海口三百里处,有一片丘陵地带,旧称海陵原,方面大概有两百里方圆,地势颇为险峻,又濒临潼河,拓跋旗应该会率军进驻海陡原固守。到那里,即便一时没有办法渡河,但白水城那边通过二三十里宽的河道,运送粮草,难度也没有那么大。最主要的,眼下已经是五月中旬了,再有四五个月的时间,潼河口就会冰封起来。到时候无论是他们撤回白水城,还是会同白水河的援军,反过来将我们吃掉,都不会像现在这么被动……”陈海将拓跋部可能会有的意图,分析给齐寒江知道。
  “将我们吃掉?都不知道会不会将他们给咽死,”齐寒江哧然一笑,打了哈欠,说道,“我说爷,要不咱们从榆城岭调几十具重膛弩过来,打完这仗拉倒,再耗下去,打不能打、杀不能打的,也忒无聊透顶了。”
  “……”陈海站起来,眺望遥远的西北方向,越过瀚海,那里是黑石汗国崛起的黑石城。
  他此时不直接在尧山亮出龙骧大营的旗号,除了担心燕京城及诸阀的反应外,更主要的还是担心黑石汗国的反应。
  黑石城那边一旦确认是龙骧大营在幕后主导这场战事,会不会激烈的站出来,与拓跋部及其他大小蛮族,联合起来,将他们与铁崖部一起从尧山驱逐出去?
  战争已经够复杂了,战争之外的势态,要比战争本身更复杂。
  眼下他已经能控制战事的进程,就没有必要将局势彻底的搅浑掉,搅到他都看不清局势的发展,就未必有利。
  当然了,直接调战弩营过来参战,是陈海早期的一个选择之一,但现下的局势已经超出他当初的预期。
  他现在的目的,已经不单单是在精绝都护府与榆城岭之间开辟北线运输通道,而是要帮助铁崖部收编尧山周围两三千里方圆内的大小蛮族势力,建立一支真正、又受天机学宫渗透与影响的蛮族汗国,将来血魔大劫暴发时,将成直接成为抵御罗刹血魔的主力战军。
  至于拓跋旗这八万人马,最后会不会直接逃走,陈海并不关心,他主要还是借当下战事所形成的高压势态,助铁鲲去整合蒙兀诸部在尧山的势力,同时强硬的勒令沁海渡附近,一直到尧山以西,这一大片区域的大小蛮族势力,依附于铁崖部……
  现在既然已经能判断拓跋旗率部是往海陵原而去,陈海让齐寒江过去,将铁鲲请过来。
  铁崖部这时候除了在东南麓的银石滩外,还可以在尧山东北麓筑造一座城池。这座城池名义上是作为将来粮食运往海陵原前线大营的中转基地,实际上铁崖部还在尧山周边再筑造两到三座坚城,勒令附近的部族往这些城池聚集,铁崖部才能将这些部族真正的控制起来,成为瀚海草原上的第三汗国势力。
  ……
  从尧山往东北而行,越过潼河,在五千余里外,有一处水草极为丰茂的地方,数十条大小河流纵横交错,汇聚成了一个方圆百里大小的湖泊。由于河流众多,所以这个湖泊很少会有洪水泛滥的情况发生,就被妖蛮称之为定波湖。
  气势俨然的白水城就坐落在定波湖的西南侧。白水城的建立可以说是一波数折的。当年拓跋部的老族长拓跋昊甚至在还未能跟克烈部分庭抗礼的时候,就不顾众人劝阻,坚决推动白水城的建造。
  在瀚海草原上,大部分的部族都是逐水草而居,建城之事,对于当时只有数万人丁,麾下不过五六个小部族附庸的拓跋部无疑是天方夜谭,对当时瀚海东原的霸主克烈部也无疑更是一种挑衅。
  然而拓跋昊一意孤行,选好城址之后,悍然开始了筑城大业。
  从第一块墙砖打下开始,定波湖畔就陷入了长达二十年的血雨腥风,几乎整个瀚海东原的部落都被卷入了这场战争。
  在克烈部最终承认白水城非人力能陷,双方以联姻方式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事之时,拓跋部已经发展到本族拥有五六十万人丁、四五十大小部族附庸的大族了。
  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