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踏天无痕 >

第349节

踏天无痕-第349节

小说: 踏天无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落敌手,也是威名赫赫。
  后来拓跋部渐渐崛起,左阳的威名慢慢被压了下来,但是提起左阳,在瀚海东岸都还是一等一的存在。
  瀚海大草原征战日久,极少会有道丹在战场陨落,但在短短的几个月之中,就在尧山陨落了一位道丹,另外一个道丹也需要十几年的时间才能恢复,着实让人扼腕。
  一切都是为了一个更加光明的缥缈未来啊。
  拓跋旗叹了口气,当下只是对克烈部许下诸多承诺,左阳只是颤颤巍巍的道谢,但是左鹫脸上的悲愤还是不减半分。
  这一战之后,克烈部本族精锐死伤近半,连同在族地坚守的后备战力加起来,就只剩下三万多战兵,加上左阳又受重创,什么意外都有可能发生。
  他们这次即便能成功撤过潼河,退回到族地去,克烈部也将会彻底沦为拓跋部的附庸吧?
  然而左鹫却没有办法说拓跋旗的不是,眼下最紧要的,还是先渡过浩荡潼河,返回族地才是。
  先前黑燕军奔袭沁海渡口,这边看到攻下魔猿城有望,兼之又有沙滦这样的水族大妖相助,因此就没有特别的重视,即便沁海渡口有什么万一,对他们来说也不是什么死局,故而这边也就没有直接派出援兵,只是通知白水城那边分兵相援,但这时候局势陡转直下,左鹫他们都无法相象,要是沁海渡有失,他们面临的将是何等恐怖的绝境。
  拓跋旗此时也最担忧这点,直接将旗下最精锐的黑甲蛮调出一千精锐,汇合克烈部最精锐的一千战骑,都拔给左鹫指挥,要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增援此时已危如累卵的沁海渡——他随后还会再派出两万战骑,往沁海渡逼近。
  至于剩下的六万兵马,要怎么从尧山南麓撤出去,就要徐徐图之了,拓跋旗心里清楚,与铁崖部结下死仇,铁崖部不狠狠咬下他们一块肉,是不会松口的。
  ……
  得了蕴道天丹的宁婵儿,回到地宫之中,就直接闭关冲击道丹。
  虽说眼下大事初定,还有太多的纷纷扰扰,还不知道黑石城那边会有什么反应,但她相信尧山这边最艰难的一刻都已经渡过去了,剩下还有什么事情,是陈海不能解决的?
  当初宁婵儿来瀚海,尧山地宫是一方面,收集蕴道天丹的材料是另一方面。
  尧山地宫过于虚无缥缈,她本就不抱太多期许,蕴道天丹才是她最主要的目的。
  宁婵儿将穆图、蒙厉两人,从陈海那里讨过去当药奴,同时也不知道她给三头修入明窍境的妖狐许下什么好处,三头妖狐竟然都被宁婵儿骗了过去,要在宁婵儿冲击道丹时,充当护法。
  宁婵儿虽然还处处跟龙骧军划清界线,但尧山一战前后她出力不少,她有什么要求,陈海也尽量满足。除了穆图、蒙厉两人外,陈海甚至将白鹿城俘虏的十数巫蛮,都交给宁婵儿,反正宁婵儿有手段将他们控制成言听计从的药奴。
  除此之外,宁婵儿还专门将地宫的西北角划出去,作为她的潜修之地,单独设了门户,禁止郭泓判等人随意进出。
  郭泓判等人负责地宫的中枢大阵,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便会听到地宫西北角的最深处隐隐传来凄厉的惨叫声,便会有不寒而栗之感。
  陈海此时也没有时间去理会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魔猿城、白鹿城都百废俱兴。
  拓跋部虽然暂时没有了什么动静,但还有八万精锐在,难保他们不会杀一个回马枪。
  好在无论是猿跳峡或白鹿峡,人力并不欠缺,紧急修缮城墙缺口算不上多难之事,唯有苍遗和沙滦两位妖胎境绝世强者,所留下的战场有些让人头疼。
  两个妖胎高手在没有施展全力的情况下,硬生生的把上千步的城墙毁得连墙基都不见了。
  不过,眼下魔猿城挟大胜余威,却也不怎么怕敌军还敢强攻过来。
  蒙兀等诸多部族,经历此次血战,与铁崖部也是近乎彻底融合到一起。
  剩下的就是如何收编白鹿城的两万多降卒了。
  陈海要铁鲲正式成立铁崖军,将克烈部、拓跋部的本族战兵约八千余蛮勇都剔除出来,贬为囚奴,用于开矿、修道、筑城等苦力活,其他一万多附从于克烈部、拓跋部的中小部族降卒,直接强行打散,编入铁崖军,胁裹他们一起作战。
  另外,铁鲲还将从蒙兀诸部之前参加守城的两万辅兵,也都正式编入铁崖军,将兵力增编到六万人——拿下白鹿城之后,缴获近三万副适合蛮勇装备的兵甲,铁崖军此时的武备,甚至要比魔猿城血战之前,还要精良一些。
  敌军已经没有能力再封锁尧山外围,后期陈海还能借铁崖部的商队,运入一批淬金级兵甲,继续加强铁崖军。
  为解决铁崖军诸蛮将指挥体系、斥侯体系不强的弱点,陈海调六七十名都有辟灵境修为的精锐武官给铁鲲,分派给铁崖军千夫长以上的蛮将充当参军;而短时间内,张雄也将直接给铁鲲担任参军,协助铁鲲处理尧山的军政事务……
  人族将卒也保持六万人编制,暂时不宜树起龙骧军的战旗,目前伪称为铁崖军第二大营,以乐毅、周钧、韩文当等人为正副都尉指挥使。
  往后,将血魔峡以南、以东的尧山大部区域,都划为铁崖诸部族人的栖息地,唯有血魔峡往北到北崖、往西到白鹿城,作为近十万人族暂时的栖息地,以便在陈海正式将十万人族及六万人族精锐南迁之前,能互不干扰。
  同时,还从铁崖诸部挑选一些年轻族人,编入匠工营,以便将来人族人马南撤,铁崖部在尧山还有能力炼制兵甲战械以及其他的生产、生活工具,甚至考虑在北崖建造大船,即便是春夏季,都能深入瀚海捕捞海鱼,补充食物的不足。
  陈海北上之后,筹谋了这么久,眼下终于事成了大半,心下也是大畅。
  这时诸妖都回地宫休整,难得他自己一个人独处,就飞上魔猿城旁的一处孤峰,享受着难得的清净。
  孤峰上,风吹的大了,吹得陈海衣袂翻飞,他眯着眼睛,看到远处拓跋部前锋大营一缕烟尘荡起,远远的往东北去了。
  尧山的局势一直都游走在悬崖边缘,是以陈海并不能将视野放到那么远的地方,对于阎渊现下的进展,他也不敢过于判断。
  阎渊能拿下沁海渡无疑是对于眼下局势最为有利的,但是一旦出了差错,让拓跋旗带着八万精锐从容东归,在他们收拾完内部局势之后,赤眉湖面临的就是拓跋部的疯狂报复。
  到时候说不得就要动员龙骧大营的资源,前去接应这几十万黑燕军残部撤到潼河以西,在尧山以南、天水以北,另找一处栖息地定居。
  无论是从龙骧大营出身还是陈海对于血魔大劫的筹谋,陈海都不会允许这几十万人族葬送在赤眉湖畔。
  ……
  在沁海渡南面数十里处,夕阳似血,照着戟横枪立的战场,再远处,几十个妖蛮在亡命奔逃,阎渊侍马而立,身后的数千精锐虽然铠甲有些凌乱,但是气势依然。
  三日内,阎渊亲率五千铁骑数千里奔袭,先是大破蛮将曲塔所率的两千精锐,然后又分兵两部,在沁海渡的外围,横扫那些前来支援的小部落兵马。
  小部落兵马原本就没有什么斗志,只是迫于拓跋、克烈两部的淫威,不得不派兵参战,这时候看到黑燕军的拦截,大部分人马都是一哄而散。
  这些妖蛮,黑燕军不会去为难他们,毕竟他们最大的目的还是阻挡援兵,等后续兵马赶到后再强攻沁海渡。
  然而也有些想着建功立业的部族却不会这么想,他们试图集结起来,想要闯过黑燕军的封锁线。
  毕竟在他们年轻的生命中,见过的人族大多是那些颤颤巍巍的奴隶,认为只要集结足够多的战兵,就会给这些肮脏懦弱的、只配做奴隶的人族一些颜色看看。
  对于这些蛮族,黑燕军会用手中的尖矛和生死之间历练出来的经验,给他们狠狠的上一课,而代价就是他们宝贵的生命。
  躺在血泊里的数百妖蛮,无疑是第二种情况。
  午时有三千多妖蛮集结起来,面对装备精良的黑燕军,悍然发起对冲。
  结果战场形势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只是一个对冲,这群仓促整合起来的乌合之众,就如同牛油一般,被黑燕军冲了个对穿,接下来就是理所当然的追击,屠杀。
  黑燕军很快清扫了战场,将妖蛮充作军粮的牛羊宰杀掉,不多时,一缕缕炊烟就在瀚海草原上升起。
  正在休整之时,一只灵鹄远远的飞了过来,阎渊放下手中的一条羊腿,拆下信件,飞快的扫视了几下。
  尧山大捷!能不能将拓跋部八万精锐都堵死在潼河以西,剩下就看他们能不能照预期拿下沁海渡、毁掉浮桥了!
  阎渊大力的咀嚼几下,将口中的食物咽下,挥手将几名副将都召集起来……


第476章 拔寨
  潼河九曲千万里,浪淘风沙转天河。
  潼河从秦潼山流出之时,并不湍急,但是在瀚海草原上奔行万里,其间大小河流汇聚其中,河水便越发咆哮起来。
  奔流的河水挟裹着巨大的沫子,浩浩荡荡的往瀚海而去。若由得潼河一直奔涌下去,那么瀚海将会彻底被分成东西两原。
  偏偏在离入海口千里的地方,有一处河道受两岸丘陵地形的挤压,骤然收窄,这才得以用数十艘渔船做底,用铁链固定住,搭建起一座五十步宽的浮桥,沟通东西两岸。
  在河岸的东侧,一个方圆千步的坚固军寨筑在东岸的石岭下。
  军寨虽小,但行辕、中军帐、兽厩、料场、望楼、哨塔等建筑一应俱全,与燕州人族的城池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蛮族虽然不会炼制什么防御法阵,但十米高的寨墙全部都用巨大的石块堆垒而成,又熬炼一种特殊的胶液填充石缝,使得整座军寨足够坚固,屡次抵抗住黑石汗国来自潼河西崖的扰袭。
  这里本就是应对黑石汗国入侵所建,平日里常驻一万精锐。
  此时黑石汗国内忧外患,无暇东顾,再加上尧山战事吃紧,拓跋旗从沁海渡及周边抽调大量的战兵壮勇,目前只有元亥率领三千精锐驻守此地。
  元亥从驻扎在这的第一刻,他就无比厌恶这个寨子,日夜奔流不息的潼河哗哗作响,声势浩大,吵得他日夜都不得好睡。
  而相比在后方享受宁静的生活,元亥更加希望去尧山前线建功立业;只是军令如山,他也不能违背。
  当黑燕军前锋精锐在沁海渡口外围拦截援兵的时候,渡城内的将卒群情激愤,纷纷向元亥请战,要出寨给这些卑鄙的人族一些厉害尝尝。
  元亥虽然渴望建立军功,但也能分出轻重缓急。
  他知道在赤眉湖聚集的数十万人族,是这些年来搅乱燕州的黑燕军残部,看似虚弱,但还能凑出十万甲卒,此时先期进入沁海渡附近的,只是他们五千最精锐的战骑而已。
  现在尧山那边也出现大规模的人族精锐战兵,形势变得极为诡异而凶险,宗子受挫后,都被迫选择从尧山撤兵,即便宗子拓跋旗不三番五次写信过来,元亥心里也清楚,守住沁海渡城才是他当前最紧要的事。
  “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兔崽子,知道老子这只眼睛怎么没有的吗?人族一两个人确实弱,但他们一旦能积攒起数量,所爆发的力量是你们所想象不到的。先想办法活过这一战再说吧!”
  元亥将又一批请战的蛮卒骂下寨墙,眉头深蹙的自言自语着,他也不知道等着他、等着还未崛起就可能迅速蓑弱下去的拓跋汗国,会是什么命运。
  黑燕军此时才有五千战骑,接近沁海渡城,还不足以发动强攻,但还有一万五千多骑兵,距离沁海渡城,也就一天多路程,更为恐怖的,则是黑燕军还有六万多步甲,也已经从灰鸦岭北进有三天了,宗子能够及时率八万战兵从尧山撤回来吗?又或者说,沁海渡城能坚守到宗子率部撤回到潼河东岸吗?
  ……
  沁海渡城形势危急,白水城紧急派出的援骑又被打溃,更多的援兵因此缺少足够的战骑,推进迟缓,尧山这边不能再拖延下去,一旦沁海渡城被黑燕军攻占,拓跋旗心里清楚,他们在尧山很快就会陷入退路堵绝、粮草耗尽的双重困境。
  经过了两天的整顿,拓跋部的南麓大营终于开始拔起营寨,六万蛮勇虽然士气有些低迷,但是还是保持着完整的阵型,在两万蛮骑的护卫下,开始缓缓往沁海渡方向撤去——在此之前,拓跋旗还派出一万骑兵,紧随在左鹫之后,往沁海渡增援过去。
  拓跋旗现在就支持左鹫赶到沁海渡之后,与元亥合兵,有五千精锐可用,能在沁海渡守住三天。
  拓跋部拔营而走,魔猿城也动了起来。除了留乐毅率两万人族精锐、一万蛮卒留守白鹿城、魔猿城、玉柱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