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踏天无痕 >

第195节

踏天无痕-第195节

小说: 踏天无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羌国虽然奉叶氏为国主,但诸城主都有一定的独立性,掌握一定规模的城府军,拥有收税、民治之权,叶氏的真正根基之地就在平卢海东岸的王都及附近几城。
  一旦王都落张氏之手,叶氏很难短时间内从诸城征调到足够的援兵驱逐张氏,而要想诸城不立时都倒向张氏,叶氏必然需要在外围保持一支精锐且强悍的战力,才能夺回西羌王权、复国的可能。
  再说了,叶青麟心里也清楚,他即便这时坚持要赶回西羌国,麾下也只有两千多残兵能用,陈海所凑出来的四五千精绝军骑兵,不可能会听他的指挥,更不要说在黑山、魔月湖待命的一万多马步军了。
  “河西可确定会援助我们?”叶青麟迟疑的问道。
  叶青麟最关心的也是这个,黑山、魔月湖两处绿洲,相比较平卢大绿洲,实在是太小了,即便他们能在黑山凑到四五万兵马,但要没有河西董氏强力的支持,凭借十数万部族子弟,怎么养四五万兵马?
  “董氏与叶氏愿结为姻亲之族,叶氏遭逢大难,河西虽然不便直接出兵,但也绝不会袖手旁观的。”董宁很肯定地说道。
  她西嫁之时,父亲董寿虽然不在河西,但伯父董畴亲自将她唤过来,跟她详细说过董氏与叶氏联姻的打算,说白了就是要她极尽一切可能,扩大董氏在平卢大绿洲的影响力,确保平卢大绿洲成为羌胡东进的屏障,解决掉董氏在西面的后顾之忧。
  为此,不仅冉虎等人都会听她的调动,后期董氏进入平卢大绿洲的商队,只要停留在西羌国内,也都要听她的节制。
  而此时,他们真要能助叶氏驱逐逆叛、存族复国,对平卢大绿洲、对叶氏的影响、渗透及控制力,不知道要比最初所预料的高出多少倍,伯父董畴以及祖父董良那里,怎么可能说不极尽一切可能支持?
  叶青麟也不傻,知道一旦接受董氏的援助,西羌国以后各个方面都有可能会被董氏深度渗透,但面对灭族或沦为董氏的附庸,他并没有选择的权力。
  ……
  事实上,叶青麟也没有机会犹豫。
  西羌国王都此时已经发生变故,三天前就有使者紧急赶到松阳湖联络叶青麟,但此前黑山寇军将松阳湖围得水泄不通,使者没有机会接近。
  待黑山寇军撤围西去,使者才敢带着数名随从走出藏身之地,从南面沿着松阳河赶过来,在入夜之前见到叶青麟。
  张雄、张俊兄弟四天前已经叛变,先是在王都大城的张氏府邸内宴请包括少群叶游方在内的诸多叶氏将领、王臣,下毒鸠杀后,又率领张氏精锐子弟以及南军将卒,突袭北军在王都的大营。
  由于此前国主叶辰天猜忌北军将领有可能叛变,借故缉拿了好几名北军将领进行审讯,北军早就变得人心惶惶。在叛乱发生后,要么被叛军收编,要么仓皇逃出城,要么被歼灭,总之都没有什么抵抗,北军四万兵马就分崩离析了。
  叛军击溃北军大营后,很快就控制了王都大城,三天前就开始围攻王宫。
  使者逃出王都大城送信时,国主叶辰天还率三千禁卫军被困在王宫中。
  “叶氏将亡,国都将灭,都尉快发兵救国主啊!”使者姜哲差不多四十岁,辟灵境后期的修为,这一刻却抱着叶青麟的大腿嚎啕大哭,哭求叶青麟率部回援王都。
  叶青麟也满心苍凉,黑山寇军一路西撤,没有回头,想必是要以最快的速度与南军叛军汇合,到时候叛军就有七八万精锐,他拿什么去援、去救?
  现在他们能做的,除了派人送信河西请援董氏外,就是他们赶往黑山、魔月湖的同时,派人通知西羌国内那些还忠于叶氏的宗族势力及逃出王都的北军将卒们,以最快的速度往黑山、魔月湖转移,避免被叛军各个击破。
  叶青麟所有的侥幸之心都完全断绝之后,很快就与董宁联名写就求援信,派人乘灵禽以最快速度赶往铁流岭,他们则不再在松阳湖继续耽搁下去,八千兵马连夜动身,往黑山赶去。
  八千兵马匆匆西撤,沿途也不断遇到从平卢大绿洲逃出来的兵马,所带来也都是听了令人心惶然的噩耗。
  与大燕之间的战事才过去二十年,仇恨没有那么容易忘却,平卢大绿洲内真正支持叶氏与董氏联姻的宗族不多,在张氏叛变、控制王都后,还没有等叛军攻下王宫,平卢湖北岸就有五六座城池宣布投向张氏。


第268章 援助条件
  五天之后,陈海、叶青麟率八千骑兵赶回到白石峪,这时候西羌国王宫被攻陷、国主叶辰天及叶氏在王都逾千族人,惨遭叛军屠戮的消息也随北逃的残兵败将,传到白石岭。
  叶青麟、叶赫、姜哲等西羌国叶氏的将臣,这时候是满目仓皇。
  叶氏统治西羌国三百多年,二十年前被大燕夺占九成的城池,都率残部煎熬下来了,谁都没想到竟会在昼夕之间,毁于叛贼之手。
  唯一令人欣慰的,河西的第一批援兵由上百头黑羽巨鹫及黑鹫将卒组成,携带大量的灵药及精良兵甲,差不多同一时间赶到白石峪,与陈海、叶青麟他们汇合。
  第一波河西援兵的领队,也是陈海、叶青麟乃至董宁、冉虎都绝想不到的铁流大营都护将军董蒲以及太微宗祖师堂首座葛玄乔二人。
  葛玄乔的地位自不用说,而董蒲作为武威神侯董良的族侄,可以说是董氏第六号、第七号人物,地位仅在秦穆侯董寿之下。
  由于董良膝前,有董畴、董寿二子成就皆是不凡,董蒲没有过继到董良膝下成为嫡世子的可能,但也因此地位最为稳固、极受神侯董良的信任,这些年来一直负责主持铁流岭防线。
  而在太微宗门之内,董蒲作为道丹境的人物,又兼是董氏子弟,虽然他敬葛玄乔为前辈,但地位并不比葛玄乔稍弱。
  董蒲与葛玄乔同时赶到白石峪,可见太微宗及河西都护府对西羌国的形势有多重视。
  董蒲、葛玄乔过来,都不会对外公布真实的身份,赶到之后,就与陈海、叶青麟、董宁到秘室说话,此外就只有冉虎有资格跟到秘室旁听。
  太微宗很早就注意到西羌国形势的异常,以及董宁被困夜渠山时,董蒲在铁流岭都第一时间知道消息,但要不要派兵将董宁接回河西,太微宗以及河西都护府内部,却一直都有很大的争议。
  二十年前,河西出兵随益天帝西征金州,在平卢大绿洲没有少开杀戒,二十年的时间还没有办法将血仇冲淡,这也是两家联姻最大的阻碍,这是董氏决意与叶氏联姻之前就考虑到的事情。
  河西出兵,只会在平卢大绿洲激起更激烈以及更普遍的反抗之心,也会让西羌国以西的羌胡势力有借口出兵,介入平卢大绿洲混乱的局势之中。
  甚至都不能派兵将董宁接回去,那样会彻底断绝两家联姻之路,即便那时候河西已经预料到西羌国内部有可能会发生叛变,只能在铁流岭坐观西羌国内部解决这些问题。
  陈海在黑山、魔月湖一系列作为,是河西所没有预料到的最大变数,事实上,董蒲在铁流岭得到碎片般的消息,已经能知道所谓国使就是陈海,但开始并不认为陈海孤身一人能有什么作用。
  时机一直拖延到四天前,信使携叶青麟与董宁联名所书的救援信赶到铁流岭,他们才知道陈海竟然在黑山、魔月湖已经聚集了两万兵马。
  这时候神威董良乃至世子董畴,以及葛玄乔等人都在铁流岭坐镇,密切关注着西羌国的形势发展,即便是知道陈海在黑山、魔月湖聚集了两万兵马,对要不要援助黑山,铁流岭依旧有极大的争议。
  要是能站稳脚,对河西的利益有多大,谁心里都清楚,但谁都知道,陈海麾下这两万兵马,是收编残寇及中小部族健勇而得,绝谈不上是精锐。
  而且黑山、魔月湖的绿洲范围太小,完全没有纵深可言,也没有足够的资源支持,即便是董蒲等河西名将,都完全没有信心,凭借这两万残弱之兵,能在茫茫大漠深处搞出什么作为来。
  大多数人的主张,还是希望陈海、董宁他们能撤回河西,叶氏要是愿意归附河西,河西可以在铁流岭西麓划一块水草丰美之地安置叶氏,叶氏可以先在那里休生养息,然后再考虑复国之事。
  最后还是世子董畴主张将决定权交给陈海、叶青麟、董宁他们,由他们自己决定是撤是留,然而河西再考虑如何援应。
  葛玄乔与董蒲一起赶过来,就是要问陈海、董宁、叶青麟他们自己的意见。
  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叶青麟沉默了半天,都没有吭声。
  “陈海,你怎么看?”葛玄乔问陈海。
  说是秘室,其实简陋得很,石墙茅草覆顶,还有风从缝隙里吹进来,陈海盘膝坐在石案后,见葛老祖问他的话,耸耸肩,说道:“我离开聚泉岭后,四处游历,跑到大漠深处,想要领略这茫茫沙海的无限风光,没想到会遇上这摊事。假冒国使之罪,还不知道怎么洗脱呢。这事啊,葛老祖你实在是没有必要问我的意见啊。”
  董蒲瞅眼看着陈海,看着这个令董氏又恨又爱的家伙,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家伙当年在燕京梅坞堡拒婚,令董氏颜面尽失,这时候却偏偏跑到金州来,鬼才信他是赶巧来看大漠的风光,而且此时聚集黑山、魔月湖两万多兵马,仅有五千是叶氏一族的残军,其他兵马都是陈海打出来的,他们能够不问陈海的意见?
  事实上,为了避免聚泉岭的覆辙,他们第一个要问的,或者说尊重的,就是陈海的意见,不然的话,谁知道陈海会给他们搞什么妖蛾子。
  这也是世子董畴建议葛玄乔与董蒲两人亲自跑一趟的原因。
  葛玄乔看了看陈海,又看了看董宁,心里也是微叹,要没有此前的拒婚一事,他就是厚着脸皮,去找世子董畴不要阻拦他们两人的婚事,也不会发生这多的变故,但现在很多事情都已经无法挽回了。
  “不管怎么样,你有什么想法,也应该说给我们听听。”葛玄乔盯住陈海,继续说道。
  “无论是撤是留,都要将卒同心,方能谋成大事,”陈海沉吟片晌后,才开口说道,“所以,不管是撤是留,就算不把普通兵卒考虑进来,但也应该要把主要领们都召集起来讨论,在统一思想及认识之后,才能走得更长久。不应该是我们几人坐在这秘室里,去决定所有人的命运。”
  陈海曾在铁流岭道院修行,也曾在铁流大营麾下短暂时担任过低级武官,随后就编入玉龙大营,董蒲此前都没有机会与陈海见过面,但也知道陈海常有惊人之举。
  董蒲与葛玄乔秘议片晌,跟陈海说道:“那就照你的意见,将诸将都召集起来商议撤留之事——我与葛老祖暂时不暴露身份,对外只说是河西的信使。”
  ……
  撤往河西,有利有弊,利就是这时候果断东撤,叛军追击的可能性不高,退到铁流岭就安全了,河西也能得一部精锐巩固铁流岭防线,但弊端也很明显。
  西羌国诸族都还没有忘却二十年前的血仇,叶氏与董氏联姻,有些宗族还能接受,但叶氏直接成为董氏的附庸,撤入河西,则会被视为对平卢这片大地的背叛,张氏就将能顺理成章获得大多数宗族的支持,从而成为平卢大绿洲新的王族,叶氏想复国的机会将变得极其渺茫。
  留下来,叶氏统治西羌国的大义名份就能保留下来,但两万多残弱兵马占据几片小规模的绿洲,能做成什么事情?
  樊大春等人,还是希望直接投附河西的,但除了叶氏残将不说,韩庆元、韩謇、邓童儿,甚至郭泓判等部族出身的将领,哪怕再艰难、哪怕重新干起马贼的行当,都还是主张留在大漠之中。
  既然主要将领都决定留下来,接下来就是讨论怎么留的问题。
  拥立叶青麟在黑山继任西羌国主之位、以叶青麟为首对抗叛军是必然的,而且留下来最终的目标,也是助叶青麟及叶氏残族恢复对平卢大绿洲的统治。
  河西董氏不会直接出兵,但必然要提供大量的援助,两三万兵马才能在大漠深处勉强维持下去。葛玄乔、董蒲甚至会将这次带过来的上百头黑羽巨鹫都留下来,但董氏毕竟不是只做好事、不求回报的圣母、圣徒,如何保证董氏的利益,也是讨论“留”这个问题的关键。
  最终的方案,还是在董宁的身份上做文章。
  虽然董宁此次欲嫁的西羌国少君叶游方已经被张氏杀害,两人都没有正式举行婚礼,但叶青麟及叶氏残族会承认董宁乃西国羌少君王妃的身份,册封精绝夫人。
  同时将成立精绝都护府,冶黑山、魔月湖、松阳湖、月牙湖、夜渠山等地,董宁出任可以世袭的精绝都护使。
  作为条件,董宁可以收养董氏子弟,作为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