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踏天无痕 >

第146节

踏天无痕-第146节

小说: 踏天无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正面无法突破,他们此战非但无法获胜,很可能还会全军覆灭,毕竟双方还是有实力上的差距,己方唯一可用的,就是黑巾兵决死不息的意志,这意志是翻越重重绝岭磨砺出来的,是在无数生死关头磨砺出来的。
  乐毅他本人不再压制自己的修为后,也是在这生死途中,接连突破瓶颈,此时已经踏入明窍境中期,此时正代替天师巩梁、巩宝,承担起指挥全军作战的职责。
  乐毅同时也注意到虎贲军有两队重甲骑从后面调上来了,便下令暗藏阵中的十数辆辎重车往两翼推进,将大量的地铁、六角铁荆棘抛洒到本阵的两翼,在侧翼形成两三里宽阔的隔离带。
  不过这些障碍物还远远不足以抵挡重甲骑的包抄,乐毅安排更多的戟兵到侧翼布阵:最外围的将卒,所持皆是超过一丈长的锋利长矛,尾端设有支架,深深斜插在石地里,形成数排往外斜指的密集长矛阵,准备应对重甲骑的快速突冲,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将敌骑的冲刺速度给减下来。
  而在长矛阵之后,才是诸将卒持大盾结阵,当然也少不了一支支锋利的长戟、长矛支伸出去……


第199章 黄麋原(四)
  天师巩梁、巩宝兵合一处,麾下精锐教众多达一千四百余人,明窍境强者也有五十余人,其中不乏有早年在云梦战场立下赫赫战功的良将,但最后巩梁、巩宝还是选择乐毅来代替他们指挥这场战事。
  乐毅不过是道宗放在河西潜伏了十数载的闲棋冷子,仅仅是天师巩梁的记名弟子,而且潜伏的宗族也是在河西并不特别显现的路氏,但谁都想象不到,最后却是乐毅身上透露出更多的名将风范。
  天赋这事,是谁都说不准的。
  就像道宗在秦潼山起事,地榜强者卫於期率西园军主力精锐被他们杀得人仰马翻、丢盔弃甲,差不多就全军覆灭,他们偏偏死活啃不下毫不起眼的陈海,也打消他们以修为境界评判对手用兵才能的惯性思维。
  太平道宗这些年在暗中搅乱天下大局,特别是巩梁、巩宝等核心人物,几经大难,在任人唯才、任人唯贤等方面,还是做得要比日益腐朽的宗阀好得多。
  乐毅携《练兵实录》逃回流民军营地,又献上暗渡之计,不是没人怀疑他的动机,甚至怀疑他已经被官兵收买、背叛了道宗,但《练兵实录》实在是太精妙了。
  从兵势地理、察看天气及用计,到基层将卒的操练、后勤的管理,再加诸多看似简陋、实用性又极强的战械制造,以及种种战阵、战术的精妙安排,《练兵实录》上所抄下的种种论述,即便是在云梦经历过战事锤炼的赤眉教将领,也是闻所未闻、叹为观止。
  而特别是实录里所抄录的那一套基础步法、拳法、戟法,天师巩梁更能明白其价值所在。
  这一套基础步法、拳法、戟法,对辟灵境以上的弟子几乎可以说是毫无作用、毫无价值,但这一套基础步法、拳法、戟法,最大的价值,也可以说有可能会让天下宗阀都疯狂的地方,在于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平民子弟踏入修行的门槛。
  宗阀得到这本《练兵实录》,或许辟灵境以上的精锐弟子数量无法提高多少,这个毕竟还要极讲究根骨及天赋资质,但麾下通玄境的悍卒数量可能就会倍增,甚至提高数倍之多。
  太平道宗这些年从平民挑选天资过人的子弟,暗中培养出来的精锐教徒数量不少,但缺就缺最基层的血勇悍卒。
  天师巩梁此前不是没有想过翻越绝岭跳出秦潼山、进入蓟阳郡,但这个决心不那么容易下的。要没有容易通过的捷径,最后仅带着三五万彻底失去战力的疲卒,进入蓟阳郡,完全没有意义,最终还是这本《练兵实录》令他痛下决心行暗渡之策。
  在秦潼山准备了两个月,翻越重重绝岭三个月,一个月前才进入巨鹿岭休整。
  出发时,五十万将卒,但最后仅有二十万人走出秦潼山;而这二十万人里,失去战斗力的伤残逾半,最后只编得十二万黑巾兵精锐。
  但就是在这艰难卓越的行军过程里,照着《练兵实录》一点点的去执行,巩梁麾下近千精锐教众,完全编入十二万黑巾兵精锐之中,成为合格的精锐武官。
  而真正令天师巩梁惊喜的或者说震惊的,实是《练兵实录》所录的那一套基础步法、拳法、戟法,蕴藏一丝疯狂成魔的杀戮真意,这使得十二万修炼基础步法、拳法、戟法的黑巾兵精锐在翻越重重绝岭后,肉身哪怕都已经濒临崩垮的极限,但意志非但没有垮掉,还愈发强悍、坚不可摧。
  即便是黑巾兵精锐的数量还处于劣势,兵甲战械的劣势更明显,但天师巩梁决意发动决战的底气也在这里。
  虎贲军将卒的战斗意志,绝对要比此时的黑巾兵精锐弱得多。
  而在艰苦翻越重重绝岭的旅程之中,最早掌握《练兵实录》精髓的乐毅,自然也就成为天师巩梁最信任、最依重的助手。
  到这时候,乐毅代替天师巩梁、巩宝在前阵指挥战局,也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
  ……
  黑巾兵在兵甲战械的劣势非常明显,除了最初那几个奇招能发挥不少的作用,但实打实的接战肉搏之后,黑巾兵的伤亡明显要高出虎贲军一大截。
  正面的战场,或者说两军前锋接战处,虎贲军主要还是依赖于战车结阵,将黑巾兵的攻势阻拦,双方僵持着,绞杀的惨烈及残酷暂时还没有彻底体现出来;同时虎贲军的将领更多寄望重甲骑能从侧翼冲散叛军阵列,继而他再在正面战场展开反攻,就很方面能将叛军彻底击溃,也希望这样的战术能减轻己方的伤亡。
  虎贲军将领,包括宁致泽在内,很快发现,使两队最精锐的重甲骑嵌入黑巾兵与普通流民军之间,从侧翼包抄黑巾兵的战阵,很可能是个错误。
  黑巾兵的作战意志太强了,两翼的长矛阵被破坏,盾矛阵却岿然不动;盾矛阵被重甲骑摧毁,后面还有新的盾矛阵集结,更有不计其数的持矛兵、掷矛兵,从侧面包抄上去,极尽一切手段,将重甲骑的速度拖慢下来。
  重甲骑除了坚不可摧的重甲、重铠外,最大的优势还是速度。
  重甲骑的速度,一旦被压制住无法提升上去,不仅要面对黑巾兵的疯狂阻拦,这时候还有大股的流民军将卒从后面疯狂包抄过来,层层叠叠,仿佛惊涛狂浪的将这些重甲骑的团团包裹起来。
  虎贲军重甲骑都是选自通玄境以上的精锐悍卒,刀戟挥舞,普通的流民军将卒根本无法抵挡他们的劈斩,几乎每一道刀光戟芒之下,都有人命殒落,或头颅滚地,或手脚斩断,但黑巾兵太顽强了,每一侧都有上万黑巾兵死死缠上去,令虎贲军重甲骑根本无法肆意冲杀侧翼的流民军,更无法拉开两军的距离继续发动毁灭性的冲锋。
  也许杀伤四五名流民军及一两名黑巾兵之后,才会有一名重甲骑轰然倒下,但也是黑巾兵杀戮意志太顽强了,即便是流民军被杀散之后,也能死死将重甲骑缠住。这样,被杀散的流民军很快就能重新聚拢围杀上去。
  如此残酷的交换比,看上去极不利流民军,但在宁致泽将地方武备从两翼调上来之前,六千重甲骑就已经消耗怠尽了。
  虽说流民军的伤亡虽然六七倍于此,而黑巾兵的伤亡也绝不低于七八千,但这样的结果,对双方士气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在过去近一年的惨烈撕杀中,蓟阳诸郡的流民军二十一战皆败,被虎贲军斩杀上百万兵马,但虎贲军自身的伤亡却不到万人,流民军可以说已经被杀得士气崩溃。
  这时候用五六万人的伤亡,竟然将虎贲军里最精锐的六千重甲骑歼灭了,这是什么概念?
  五六万人的伤亡,丝毫没有挫伤流民军的士气,反而令他们的士气彻底的激发出来,面对从两翼压上来的地方武备,流民军将卒此时更是毫无惧色,抓起地上更精良的兵刃,就奋不顾身的迎了上去。
  相反的,从两翼前移接战的地方武备,士气就有些沮丧了。他们在武卒战力、兵甲战械,是要好过流民军,但要比虎贲军差得一大截。
  正面战场还在僵持着,乐毅从本阵各调一万黑巾兵精锐,与两翼的流民军将卒配合,与从两翼扑上来的蓟阳郡地方宗族选拔出来的将卒厮杀在一起,两翼很快就最先变成绞肉机一般的修罗杀场。
  这段时间来,或被动撤入以及事先闻讯聚集到巨鹿岭的流民军将卒,将近四十万人,最先进入战场仅有二十万;在歼灭虎贲军重甲骑之后,天师巩宝也知道这一战不胜则亡,已经不可能再留有一丝余力,将剩余的十数万流民将卒以及十万老弱病残都往黄麋原的战场推进……
  入夜后,战事丝毫没有停息的迹象,一处处燃烧的营火,与天际的星月辉映,将残酷而血腥的黄麋原战场照得通明如昼。
  双方胶着到一起,特别是两翼广及数十里的战场,双方混战在一团,宁致泽已经失去调动两翼兵马的能力,只能等他们分出胜负。
  相比而言,黄麋河正面的战场,虽然集聚十五万虎贲军与十万黑巾兵,厮杀的烈度却要少得多,似乎双方都在等两翼的战事分出胜利之后,才能下定决心做最后一搏。
  宁致泽还是太优柔寡断了,他舍不得十五万虎贲军及上万宁氏精锐子弟兵在黄麋原损伤太惨重,以致宁氏失去在燕京立足的本钱;他一直寄希望两翼能先有突破,等到他看出两翼地方武备支撑不住、有崩溃迹象时,再下决心已经迟了。
  两翼地方武备从支撑不住,到崩溃,是一个极快的连锁反应,而后地方武备崩溃后,无论是将领或底层兵卒,直接下意识的反应,就是想撤回或逃回到虎贲军所在的本阵寻找强有力的依托跟庇护,兵卒想活命,地方将领则想着依托虎贲军的坚固战阵,或能有重新整顿兵马的机会。
  这时候宁致泽想调兵遣将都来不及,天光大亮时,就看到无数溃兵在流民军将卒的驱赶,像洪水似的往本阵席卷过来。
  而在此前,乐毅又不断的从正面的战线抽调黑巾兵精锐,加强侧翼……


第200章 黄麋原(五)
  虎贲军在黄麋河南岸的正面战线,侧翼最先是被数以万计的地方溃兵冲乱,继而每一侧都是两万黑巾兵精锐与十数流民军将卒所形成的滚滚洪流冲击而来。
  宁致泽就没有想过虎贲军战阵两翼有被杀溃的可能,炼入防御法阵禁制的轻型战车、大型弓弩、战械都安排在正面,想着等两翼兵马绞散叛军的防线后,然而从正面直接碾压叛军的本阵,这样就能一鼓作气的彻底解决掉这场战事了。
  如果这时候宁致泽直接放弃两翼的防线,直接推动本阵猛然的进击黑巾兵的正面防线,不是没有挽回败局的可能。
  毕竟经过乐毅此前的调动,正面的黑巾兵人数已经减少到五万人,想要抵挡十五万虎贲军的冲击,极为困难。这时候只要虎贲军从正面撕开口子,不断的快速往前推进,暴露出来的两翼就会不断的缩小,最终就不会成为其软肋。
  宁致泽还是太犹豫了,一直拖到两翼薄薄的防线被冲溃,被流民军将卒挟裹着黑巾兵精锐如洪流般冲击过来,才想到要从正面撕开口子,就已经有些迟了。
  这一刻,天师巩梁、巩宝等赤眉教明窍境、道丹境强者都直接进入正面战场,与五万黑巾兵精锐一起,死死的守住战线,很快黄麋原战场就彻底的陷入血腥混战之中,仿佛绞肉机,无情绞杀敌手双方将卒的性命……
  黄麋原虽然近百里宽阔,但诸路马兵分散开来,铺天盖地,就成了谁都无法轻易脱离的屠杀场。
  宁致泽、宁成志等人,午后在三千多宁氏精骑的簇拥下,浴血杀出重围,艰难的退到黄麋原东侧山岭的谷口,这时候再回望战场已经是欲哭无泪,怎么都没有想到,会在黄麋原遭遇如此惨烈的溃败。
  什么都完了,十五万虎贲军精锐、上万宁氏精锐子弟兵,都差不多葬送在这里,宁氏还有什么筹码,助太子燕丹掌握燕京城那些凶险诡异的局面?
  就凭坐闭逾三十年、已经过五百岁、道之真胎都已经早走下坡路的道胎境老祖吗?
  宁致泽、宁成志肠子都悔青了,在猜知英王有变之后,就应该不管会被流民军追袭尾部,虎贲军主力就应该第一时间回撤武胜关观望形势,不至于将筹码都输在黄麋原。
  现在什么都迟了!
  在这样的混战之中,天地元气被杀伐兵气搅得狂暴不堪,风雨雷电交加,宁致泽、宁成志等人修成再高,发挥的作用也极有限。
  刀光剑芒纵横,也就是绞杀的效率高些而已,而流民军里也不是没有制衡的玄修强者。
  虽然流民军的精锐数量要比虎贲军低得多,但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