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踏天无痕 >

第134节

踏天无痕-第134节

小说: 踏天无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其他机簧部件都是出自普通的匠师、匠工之手,用料已经算是不错了,但也只是普通的精锻铁,缺少必要的润滑跟缓冲,行进数千里就磨损得厉害。
  陈海在地球上就知道,要想一件制作精巧的器物整体寿命提高,对核心部件的质量都必须严要求;对应到机关木牛上,风阵匣是核心部件,但诸多机簧部件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
  事实上,只要将风阵匣体所用的那部分精纹玄铁,以渗铸之法,与精锻铁融炼为强度更高的精锻淬金铁,机关木牛的耐用度整体就能提高十数倍甚至数十倍。
  这话说起来简单,但根本上要打通炼器师与匠工之间的隔阖,才能让高高在上的炼器师愿意与最底层的匠工通力合作。
  风阵匣加机簧,驱动性能要强过普通的骡马,但目前还是无法跟青狡马这样精良骑兽相比并论。
  宗阀出身的武官将领,根本就不珍惜底层将卒的性命,都习惯通过血腥战事的残酷淘汰,选拔出百战悍卒来。而最终选拔出来的精锐战力,比如道衙兵,宗阀及宗门更愿意豢养强悍的战兽、骑兽进行装备,而不是大规模的制造战械。
  即便河西大都护府最精锐的道衙兵,已经批量装备防御战车,但也都是炼入防御法阵的精贵货,河西自身就有足够青狡马等高级骑兽牵引战车,风阵匣牵引又弱了一些。
  因此,除了在一些小型的精良战船上,陈海还是能看到有御水符阵的使用外,在陆地战场上,目前还没有看到有风阵匣或其他什么符阵驱动的机关战车出现。
  而普通将卒乃至平民乘御车辆,则只够资格用普通骡马牵引;风阵匣对这一阶层而言,又太高级了些。
  宗阀或宗门所造的机关木牛,不是为了长途运输,是专门在短途运输中克服险峻崎岖的地形;就算有人想到风阵匣能与战车相结合,也不会受到重视。
  究其根本,就在于宗阀、宗门与平民社会的割裂有如天堑。
  也因为如此,陈海在燕州所能见到的铸造材料,要么像精纹玄铁、黑金钢、赤髓铜、胎铁等等,各方面性能强到惊人,比陈海在地球所见的最强合金都要强出数倍、数十倍,但这些金铁都是天才地宝,数量稀少,代价自然是极其不菲;要么就是凡铁粗铜,少量的精锻铁也只用于上等兵甲的铸造,根本满足不了大规模的制造战械及平民所用的器皿、器具。
  事实上,风阵匣驱动车轴转动带动战车前行,要比驱动机关木牛的四只蹄脚跨越崎岖山岭容易得多,内部的机簧部件也能简化许多,但需要重新设计出配套的车轴齿轮箱就可以了,可靠性及寿命同时都会有大幅的提高。
  ……
  陈海神魂意念通过蛇镯潜入血云荒地,傀儡分身的识海真可谓妙用无究,计算力也强悍令人震惊。以时髦的话说,陈海能够在傀儡分身的识海里,直接建模设计能配合风阵匣驱动的车轴齿轮箱。
  当然,在血云荒地里,陈海有血奴姚老根等相助,铸造战车厢体、车轮、车轴齿轮箱以及其他的机簧部件都不是什么难事。
  在之前的时间里,陈海除了教会姚老根他们开矿炼铁、教会姚老根他们锻造更精良的精锻铁,以及以渗铸法锻造开刃能轻松破开武卫级罗刹魔鳞皮的精锻淬金铁。
  陈海除了教会姚老根他们铸造刀剑戟矛弓箭等兵甲,教会姚老根他们烧陶、烧砖及制造独轮车、伞具等日常用具。
  姚老根等血奴学习能力极强,而他们随着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复杂,血液里那种嗜杀凶残的本性就变得渐渐淡薄。
  诸多血奴似乎从茹毛饮血的凶残血腥里,一直就被陈海强行带入工具或炼器文明时代之中,血腥杀戮已经不再是他们生存的必要手段——除了神魂受控制外,姚老根等血奴在陈海面前也表现得很顺从。
  陈海想要试造新的机关战车,特别是设计、试制阶段,他自然不会再让西园军辎重营的匠师有机会参与进来,他在血云荒地有姚老根等血奴相助就足够了。
  相对较难的,还是属于法器范畴的风阵匣的炼制,这个只能是陈海亲力亲为。
  陈海在血云荒地里始终没有找到类似朱砂的存在,更不要说炼制法宝禁制的现在材料了,但他经过无数次试验,发现将研磨出来的玄铁粉混入罗刹魔的血液,所制成的玄血砂,同样有封灵导灵之用,可以作为炼制阵法禁制的替代品使用。
  当然了,玄血砂作为替代品,所能炼制的阵法禁制都相当简陋,好在风阵匣内部的御风符阵也相当简单,以陈海此时在炼器上的造诣,也只能炼制最基本的符阵。
  何况第一辆机关战车,作为试验品或者说原型战车,笨拙一些甚至丑陋一些,陈海也不怕几个血奴会嘲笑他。
  前后用了一个月的时间,陈海与姚老根等八名血奴,总算是将第一辆试验的机关战车给制造出来。
  第一代自驱动机关战车自然是笨拙无比,在坑坑洼洼的裂谷深处缓慢前进,有如龟行,轴轮、厢体也相当简陋,看样子随时都会散架。
  而铁铸的车身过于沉重,没有办法再装运更多的货物,也没有什么实用性,但陈海心里的兴奋实在是难以言喻。
  血云荒地里人力还是太有限了,姚老根等血奴真聪慧好学,毕竟都不是真正的匠师,但陈海知道这一套原型机关战车要拿到桃花坞的铸造场做进一步的改进,就能作为他所预想的初级机关战车用于战场之上冲锋陷阵。
  ……
  作为三万余悍卒的主将,陈海有资格用禁制将他书房彻底屏蔽起来,以防止他人窥视机密。因而他在雷阳谷西岭大营里,也可以肆无忌惮通过蛇镯潜入血云荒地。
  苏绫虽然整天服侍在陈海的身边,但就见陈海除了必要防区视察、监管操练等军务外,剩下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关在书房里写写画画,或者盘膝闭目参悟武道。
  陈海现在所手绘的图纸以及随手当草稿写下的心得体会,都会随手烧成灰烬,根本不给苏绫沾眼的机会。
  陈海确定能造机关战车,但犹豫着要不要动用桃花坞铸造场的工匠正式造一辆机关战车时,已经是益天帝七十四年二月中旬了。
  这时候潼北府境内聚集的饥民再度暴发民乱,有十数万人聚集冲击年后才开始兴建来储存西园军粮草物资的潼北大仓。
  陈海距离潼北大仓最近,第一时间奉命前往镇压。
  陈海不清楚赤眉教有无人在幕后唆使,但这次冲击潼北大仓的饥民,可真是面黄肌瘦,衣裳褴褛,陈海再铁血无情也没能忍心下狠心,只是驱散了事。
  到这时候,诸多朝堂大臣或许也都意识到,继续一味的血腥清洗流民叛军,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饥荒得不到解决,血腥清洗只会让赤眉教的声势愈发强盛。
  文勃源、樊春在潼北也正式具书上禀太尉府,请济灾民。
  七十四天二月中旬,太尉府颁下符诏,同意潼北大仓分出部分粮食,赈济秦潼山北麓的饥民。
  同时陈海上书奏请赵无泰接替他执掌第一大营也获得批准,而他则以宿卫将军衔,担任西园军总管府所属的潼北大仓司丞,分管西园军在秦潼战场的粮草物资调度。


第183章 盛宴
  陈海献出练兵实录时,就表露出他要交出兵权、潜心苦修的意愿。
  而对文勃源及幕后的英王赢述来说,一来认定蛊魂丹的作用在陈海没有踏入明窍境之前暂时还没有显现出来,但已如蛆附骨的种入陈海的神魂深处,不怕他能飞出手掌心去;而明面上陈海作为河西太微宗出身的客将,朝堂里不会有太多人希望客将在西园军长期执掌兵权。
  不管怎么说,京营军怎么都得是京郡八族子弟的天下,客将只能加进来点缀一二。
  多重因素所致,陈海调任潼北大仓司丞,由赵无泰接替他的营都尉之职,也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
  冉虎、解文琢、厉玉麟、岑云飞以及周钧等河西子弟,都继续留在第一大营担任将职,积累治兵的经验,陈海就带着吴蒙、丁爽、齐寒江等昭阳亭侯府的部将扈从,直接就在潼北府城南面的潼北大仓就任司丞之职。
  建潼北大仓,初衷是为西园军在秦潼山北麓的战事服务。
  这样的话,太尉府仅需要将粮草物资集中运送到潼北大仓,再经潼北大仓转运诸营防区即可,粮草物资的输运效率能提高许多,但此举的最终目的还是加重西园军的筹码。
  隶属于西园军总管府所辖的潼北大仓建成后,西园军就有大规模积储粮草物资及修造战械、兵甲的权限跟场地,体系将更加完善;而有了潼北大仓,英王赢述一派的宗阀世族,就更容易将触手延到秦潼山北麓。
  从这一方面来说,文勃源及隐身幕后的英王赢述,乃至在背后支持英王赢述的宗阀世族,都不希望秦潼战事太快就结束掉。
  ……
  潼北大仓位于潼北盆地中央位西,与潼北府城相隔潼河,是年后在一座未被叛军完全摧毁的残寨基础上刚刚建成,四周是方圆近四百里、秦潼山北麓深处唯一能大片发展农耕的盆地平原,设置有十三县。
  潼北大仓也是动用军方的资源,建城效率才极高,三四里方圆的仓城,砖石所砌的城墙高逾十米,频临三四里宽的潼河南岸而立,而潼河北面的潼北府城就显得残破不堪。
  汇聚四周溪涧河流,汇聚成东西向横贯潼北府全境的潼河,是秦潼山脉北麓最主要的河流,灌溉潼北府一府十三县的广袤大地,又经秦潼山脉西麓的深峡大谷,西出秦潼山脉,流入秦潼山脉西北的天水郡内。
  然而潼河在秦潼山西麓所行经的地形极其凶恶,很多段都是以断崖叠瀑般往下游倾泄,舟船无法通行,没有形成秦潼山北麓连接天水郡的大通道。
  潼北大仓已大体建成,承接太尉府输送过来的粮草物资,再由西园军各营派出辎重车马过来将粮草物资运走即可。
  即便太尉府下令从潼北大仓分粮赈济潼北府的灾民,也是潼北府县的府尹县丞等地方官吏携公函入仓领粮,陈海如数拔付即可,都不需要他额外操什么心。
  陈海这个司丞之职,自然是相当的清闲,甚至都不用时时守在仓城之内。
  潼北大仓有两千将卒守仓,都是从诸营辎重营淘汰下来的老将、老卒,都有退养之心,战力自然谈不上有多强,但仓城建得既高又险,城门紧闭,二月中旬十数万饥民暴动夺粮,也没能撼动仓城。
  陈海赴任之后,虽然说涉及粮秣物资收储分付那一块油水最大,但他没有搞什么动作,还是由以前的仓吏负责;这些仓吏能占据这些位置,也都是屠氏、赵氏、樊氏的子弟或附属宗族出身的官员。
  陈海既不屑于从军饷物资里抹油水、中饱私囊,也没必要与屠氏、赵氏、樊氏的子弟争利,搞得大家相处都不愉快,但他同时将战械、兵甲修缮这一块的事情都分割出去,由周景元从桃花坞调了匠师、匠工到潼北府成立新的铸造场承接这一块的事务,别人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潼北大仓原计划要编四百名匠工,承担战械、兵甲的修缮,陈海将这一块的事情分割给药师园所属的铸造场承接,四百名匠工的粮饷也将作为工费拔给铸造场。
  除此之外,兵甲、战械的修缮,太尉府那边都会照既定的比例拔给一定的损耗材料,陈海自然也都全额划给铸造场了。
  这里面肯定是有油水可以截留下来,但陈海身为潼北大仓的主官,总也要有点油水能捞。文勃源、樊春等人也都认可此事,何况经药师园铸造场修缮的兵甲、战械,又结实又耐用,其他人又能有什么意见?
  当然,唯有陈海心里清楚这里面的油水到底有多大。
  其他兵甲、战械不提,仅太尉府用于粮秣物资输送的车马队,共编有八百具机关木牛,每走一趟,太尉府那边都照三成损耗的比例拔给用于更换的机簧部件。
  倘若药师园铸造场能将实际损耗降到两成,就意味着每一个运粮周期,铸造场所截留的机簧部件及其他材料,就能组装出六七十具机关木牛出来。
  要做到这一点,对陈海来说太容易,甚至都不需要对机关木牛做大的改造,仅需要在部件衔接处,增加能缓和冲击力的簧片;而同时用牛羊油脂熬炼出来的润滑剂除了能极大减轻锈蚀外,还能极大减轻机簧部件之间的摩擦损耗。
  仅仅用一些小的措施,铸造场就能截留大量的修缮材料,而经药师园铸造场修缮的器材极其耐用,西园军将领武官也都极欢迎,皆大欢喜。
  ……
  陈海交出兵权,请调潼北大仓任职的目的,还不仅仅是在潼北府设立新的铸造场。
  在陈海的授意下,曹奉、曹善父子,率曹氏及曹氏亲近的千余族人迁入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