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家长里短种田忙 >

第648节

家长里短种田忙-第648节

小说: 家长里短种田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大院里的活儿,因为果园帮工的饭食都由大院的厨房做,帮工们的衣服也由我们统一浆洗,这事儿一出,厨房和浆洗房还有打杂的婆子媳妇们一下子就少了一半,我们日常的工作要维持都难,果园摘果子那几天也要另外加人。

    至于窑厂那边,小虎说可以暂时关闭几个砖窑,把已经接下的订单做完,不再新接其他订单倒是可以勉强应付。

    至于办法嘛……”芸娘顿了顿,看看另外几个人,稍稍犹豫后道:“大家商量着有三个办法,一是从附近村子临时招募些,这样虽然能凑够人,可其他村子与我们有来往的少,对他们品行并不了解,收果子那段时间本就杂乱,万一出了岔子不好办。

    二是请老爷夫人去城里找人丫子买些年轻力壮的官奴,这个办法倒是可以完全解决我们人手不足的问题。只是一下子要花一大笔银子,还要供他们吃住,调教他们,这些人买来可能一时半会儿也用不了,何况那么多官奴也不好找。

    三则就是……再多请些长工,咱们可以多签几年用工契,把他们好生调教,不只今年能用,以后一直都能用。”

    云舒认真听完,沉吟片刻:“看来你们是偏向第三种办法了?”

    管事们互相对望一眼,纷纷点头,那浆洗房的管事道:“是啊,小姐,其实我早就想说了,我们浆洗房的媳妇全都是小杜村的,让她们干点活,她们时常推三阻四,抱怨又多。说她们两句她们就说小姐都是她们看着长大的,逼急了她们不做了就是,还有偷衣服什么的也是常事,还不如趁此机会换一批人。”

    “是啊,小姐,我们厨房这边更严重,天天都少食材,甚至连碗盘都丢,我们厨房每个月光碗盘就要重新置办至少百十来个,虽然一两个值不了几个钱,可天天如此、月月如此,那也是一大笔开销啊!”

    其他管事也纷纷附和,大多针对的都是小杜村的那些个妇人们,男人们倒还好,窑厂这边就没有半点儿问题。

    仔细想来,可能因为妇人们天生心眼儿小,爱占小便宜;而且她们当差的地方确实有油水可捞,反正拿了都没事,别人拿她也拿,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风气,看来自己不在家这大半年,自家院子有够乱的。

    她原本过来是想商量如何救济村民并尽量为他们保留差事的,听管事们这么说,她稍稍犹豫,兴许……这也是整顿家务的一个好机会。

 第七零五章 管家



    云舒转向上方:“爹、娘,你们打算用哪种办法?”

    二人对望一眼,老爹道:“我看大家都说第三种办法好,就说用第三种办法,可你娘却不同意。说小杜村跟咱们做了这么多年邻居,以前咱们有困难时,帮过咱们不少忙,现在人家有难,村里都快毁了,又大多受伤,咱们不能在这时候落井下石。”

    云舒点头:“娘说的也有道理,小杜村的壮劳力绝大部分都在咱们家做工,他们有难,我们不能视而不见。”

    “对啊,咱们不能做那无情无义之人,我觉得还是暂时从其他村子临时招募些短工,先把这段时间应付过去,等小杜村那边恢复得差不多了,一切就能转回正轨了。你说了,他爹?”

    老娘极力支持第一种办法,云舒注意到,她说这话时,下面的管事面色很不好看,特别是提出自己管辖的妇人不听话的那几个。不管他们先前那话是否有私心,如果问题当真存在,就必须多加重视,并尽量想办法解决。

    “这个……”被问到的老爹顿了顿,环顾一周,视线落到一直坐在一旁一言不发的春秀身上,“春秀,家里的事儿你知道的多,你也说说。”

    春秀抿嘴笑笑:“干爹,我没什么意见,只要大家都能好好过日子就行,只是……”她稍稍犹豫,看看下面的管事,然后对云舒眨眨眼,云舒一顿,立刻明白过来。

    这样看来,管事们说的问题确实很严重了?原本云舒还想查证后再给意见,不过老娘没回来那几个月一直是春秀在管家,她应该对家里的情况了如指掌,以前一直没说可能还是与她的身份有关。干女儿毕竟不是亲生女儿,所以她不好直说,只给自己提示吧。

    以前云舒很少管家里的事,一直都是老娘在管,家里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她也知道,只是当时人少,云舒自己也觉得都是乡亲,让她们贪点儿小便宜也没什么,只要别把事情闹大了,面子上大家都过得去就行。

    长久的纵容却是这种结果。云舒心下感叹,站起来道:“娘,各位婶婶说的也有道理。全请短工的话,肯定会出问题。咱们今年在果园投入已经有近千两银子了,好不容易大丰收了,眼看就要换银子了,绝不能在这时候出问题。即便多花些钱都行!”

    老娘皱眉道:“你也觉得全请长工好?那山下村民那边怎么办啊?”

    “娘,我不是说全请长工,有些环节非常重要的,以后一直要用人的,咱们找人丫子买些人也未尝不可;对那些不怎么重要,只需出点儿力气。谁都能做的,咱们就可以只请短工,安排几个人监督好就行了。”

    “你的意思。长工、短工都要,还要买些官奴回来?”

    “对,反正我们果园规模这么大,以后日常维护都要不少人,确实该增加人手了。”

    “这个……”娘亲看向老爹。老爹拍手叫好:“好,还是咱们女儿有主意。就这么办。”

    老娘犹豫片刻:“这办法好是好,只是有些比较重要的空缺原本是山下杜家人在做,她们也做了好些年了,突然换人会不会不太好?咱们要不要那些缺留下来?”

    “娘,我明白您的意思,我觉得现在不必特别考虑这些,等以后她们恢复了有需要的话再安排就是,咱们关键得把当前的做好,如此芸娘婶婶他们做起来也少些麻烦。”

    芸娘立刻笑呵呵道:“麻烦倒不怕,只要老爷夫人小姐满意,让我们做什么都行。”

    “是啊是啊,不麻烦,只要老爷夫人小姐满意就好。”其他管事都笑呵呵的附和。

    云舒看娘亲脸色不太好,眼珠一转,笑眯眯的对管事们道:“暂时就这么定吧,各位叔叔婶婶,你们手下缺了多少人?都是什么差事?哪些缺比较重要?这些就劳烦你们清点一下,明天议事的时候报上来吧!好了,就这样,大家都去忙吧!”

    等管事们都走了,老娘总算忍不住了:“云舒啊,小杜村才刚受了灾,那些在咱们家干活儿的人受伤情况有轻有重,你问都不问他们一句,就把那些缺派出去,万一请的人刚到,人家又来上工了怎么办?他们在咱们家干了那么多年,难道就这么把人家辞了?”

    云舒笑笑:“娘,您说的都有道理,现在不是还没定吗?不管最后用哪种方法,那些缺不都先要清点出来吗?”

    “只是清点而已?你都跟他们那样说了,万一他们明天就带补缺的人来怎么办?”

    “明天就带?不会吧?现在只是清点人数啊!”

    “唉,云舒啊,你平时少理家务,不知这里面情况复杂。

    浆洗房的惠嫂跟我说过几次,说她那里太忙,需要增加人手,还要加个副管事。上个月月底,她带了个人来,说是以前一直在城里大户人家当管事的,有经验,特地推荐过来,可我看那女人贼眉鼠眼的,觉得不靠谱儿,就找了个借口暂时推掉。

    不过惠嫂说让她先在浆洗房适应几天,这个不好推就让她留下了。可没过几天就有人来跟我说,那惠嫂手脚不干净,活儿不好好干,总爱出门溜达,每次回去她身上都是鼓鼓囊囊的,也不知装些什么东西?

    前几天我私下差人打听,才知道那女人是她娘家嫂子,大字不识一个,待人刻薄,还爱偷东西,跟没什么经验,本打算找个借口让她走的,小杜村又突然出了事,唉!

    不只浆洗房如此,厨房的、各院的管事都有私心,即便是芸娘自己,也已经安排了好几个自家的亲戚进来了,唉!”

    看老娘连连叹气的样子,云舒皱眉道:“娘,她们怎敢如此明目张胆?你就没说她们?你是东家,每月给大家发月例的是你不是他们,为何会如此被动?”

    老娘有些为难的偏开头,老爹道:“云舒,你也别怪你娘,你娘心软,芸娘他们在咱们家干了这么多年,一直尽心尽力,她们难得求你娘一次,你娘抹不开面子就应了,久而久之就成这样了。”

    云舒抿抿嘴,看来事情比自己想象中更严重。娘亲确实太心软,家里人都知道这点,几乎是骑在她头上欺,这样下去,这个家迟早要垮,所谓挣钱容易守财难,自己还有两年时间,必须在离开前把家务彻底整顿一番,以后有春秀姐帮忙应该问题不大。

    云舒下定决心,于是道:“娘,您最近身子不好,不如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对了,您不是说想去看看外婆吗?不如就明天去吧,让家里的马车送您去,正好也送如芳姨和如翠姨回家,您看如何?”

    娘亲抬头看她,看云舒那脸色,她如何不明白云舒的意思?她低头犹豫片刻,叹息一声:“唉,也好!不过云舒啊,她们都是咱们家的老人儿了,你做事还是要留几分情面,知道吗?”

    “放心吧,娘,我有分寸。”

    “那……好吧,待会儿到我房里来拿账簿钥匙,我先回屋收拾收拾。”

    “行,娘,我这就跟您过去吧?”

    “不用,小杜村的事,你跟你爹再商量商量,能帮的咱们一定要帮,知道吗?”

    “知道,娘,您尽管放心好了。”

    老娘又叹了声气,起身走两步,回头张张嘴又要说话,云舒赶紧道:“娘,我知道了,不管怎样,一定让大家面子上都过得去,能帮的就帮,能照顾的就尽量照顾。”

    老娘无奈的摇摇头,慢慢走了,望着老娘离开的背影,云舒小声道:“爹,我这么直接跟娘亲要了管家的权力,她不会多心吧?”

    “啊?多什么心?你管你娘管不都一样?”云舒扯扯嘴角干笑两声,自家这老爹神经不是一般的大条啊!

    云舒回头看看春秀,见她依然静静的坐在自己位置上,云舒走过去道:“春秀姐,你说山下小杜村的人,咱们该怎么安置?”

    春秀看她一眼,抿嘴笑笑:“你不是早就有注意了吗?”

    云舒挽起她胳膊撒娇道:“哎呀,春秀姐,你就说说嘛!我不知道自己想的够不够周到,就想听听姐姐的意见。”

    “那还不如你把你的想法说给我听,我觉得漏的缺的再给你点儿建议更好。”

    云舒想了想:“嗯!这样也好。我觉得啊,小杜村肯定要救助,同时还要把家里这些糊涂事儿理顺弄清,如果同时能控制花销省些银子,那就最好不过了。”

    春秀嗔笑道:“你这丫头,就知道你三句不离银子。”

    “该省的就得省,这是爹娘从小就在耳边念的,我当然要贯彻始终了,对吧,爹?”

    老爹笑呵呵道:“对对,能省银子当然最好,过不了多久就要采摘果子了,还要运去省城,这笔开销可不小,你娘早就在念叨了,说一定要把这笔银子先留出来。”

    “嗯,娘亲果然想得周到,爹,咱们家现在还有多少银子啊?”

    老爹想了想:“前几天还见你娘跟芸娘算账来着,哦,小蝶丫头也在,你问她们吧!”

 第七零六章 棉花



    小蝶听提到自己的名字,主动站出来道:“回老爷、小姐,上次算账是六天前,就是小杜村受灾前一天的事。

    当时公帐上还有两一千四百余两银子,不过自小杜村受灾后,村民的看诊费、医药费、衣食费、祭祀等费用,还有村民们来借的钱、预支的工钱,七七八八加起来至少有五百两银子,具体如何还要查了账才知道。”

    云舒默算一下:“那现在公帐上连一千两银子都没有了?”

    “是的,小姐,肯定没有。”

    “那还真有点儿麻烦,城里七味斋那边这几个月的收益都不会交过来,我让他们把那银子全投在酿酒坊上了。现在窑厂这边不仅没有收益,还要贴进去不少,果园这边也需要一大笔钱,还要救济村民,这个缺口有点儿大啊!”

    “云舒,没事,你先合计着,看看差多少?你娘昨晚还跟我商量来着,要是公帐上的钱不够,就用我们的备用银子,五六百两没问题。”

    “那怎么行?那是爹娘的养老钱。我看要实在不够的话,就把我的嫁妆银子先拿出来垫着算了。”

    “那更不行!那笔银子一点儿都不能动,少一文也不行,我可不想我家宝贝女儿被人家看扁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